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国的媒体投入了大量的报道。相比唐山地震时媒体的表现,对这两次震级相当的地震的报道,我国媒体的表现差异很大。本文对两次地震后媒体对灾难的报道进行对比,从新闻时效性、信息量、报道角度、新闻表现等几个方面看我国媒体在应对重大安全新闻事件时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专业媒体是指从事某个领域或行业报道的新闻报刊、电视台或广播电台,其报道对象集中在某个领域或行业,受众对象是这个领域或行业的管理者、参与者以及对此关注的社会各界人士。由于安全生产类媒体与社会类媒体在报道内容和方式上有很大区别,在重大事故报道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同,承担的社会角色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3.
关于好事的正面新闻不是新闻,只有“坏”消息才是“好”新闻。在对战争的报道中,强势媒体淹没了弱势媒体的声音。媒体的新闻自由是有限的,国家安全总是高于新闻自由。  相似文献   

4.
专业媒体是指从事某个领域或行业报道的新闻报刊、电视台或广播电台,其报道对象集中在某个领域或行业,受众对象是这个领域或行业的管理者、参与者以及对此关注的社会各界人士。由于安全生产类媒体与社会类媒体在报道内容和方式上有很大区别,在重大事故报道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同,承担的社会角色也不一样。通过对《中国安全生产报》多起重大事故报道的分析,以及社会媒体对同一事故的报道比较,笔者认为安全生产领域的专业媒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和优势,做好重大事故报道。  相似文献   

5.
高悦 《科技信息》2011,(14):96-96
媒体关于食品安全的报道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食品的质量,维护群众和企业的合法权益,正确发挥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为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食品安全卫生环境做出贡献。由于部分媒体人片面追求商业利益和经济利益,新闻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职业道德意识和科学文化素养的缺乏等因素,导致大众传媒在报道食品安全问题上出现许多问题。针对大众媒体在报道食品安全问题上出现的众多问题,提高新闻人的素质,加强道德建设迫在眉睫。本文根据出现的问题利用实例详细深入分析了原因,并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6.
灾难报道最能体现一个新闻媒体的伦理道德准则。我国媒体十分重视灾难报道,在报道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社会主义伦理道德标准,报道手法逐渐成熟,报道效率不断提高。但现实中也存在着新闻职业道德缺失的现象,如传播虚假信息、不择手段报道等,导致新闻失真、客观性不足、人文关怀不够,对我国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对此,应加强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加大监管力度,加快新闻媒体立法进程,促使我国新闻媒体沿着法制化、规范化、伦理化的轨道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新闻媒体在灾难事件中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满足国家建设和人民群众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从业人员安全维权刻不容缓。”一位安监系统管理人员近日在网上发文呼吁保护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益。他说,通过对部分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现状调查,发现有三种权益得不到保障:一是从业人员得不到安全生产常识培训;二是劳动防护用品配发不规范,更新不及时;三是工伤事故处理难。为此,有关机构和媒体对从业人员安全维权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和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传统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传统主流媒体在2003年非典之后有了长足发展,对其在汶川地震中的快速反应和公开报道津津乐道。然而,鲜有学者深入研究报道的架构问题。本文以《人民日报》为例,结合新闻框架理论,从新闻主题、新闻材料运用以及文字表达三个层面对该报纸的汶川地震报道进行了考察,并由此总结出我国传统主流媒体近年来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呈现出的新闻框架特色。  相似文献   

9.
舆论不凶猛     
一些人认为媒体关注安全生产,发表批评报道,会“影响工作大局”、“影响经济发展”、“破坏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
刘琳 《科技信息》2009,(22):90-90
现代新闻价值理论认为媒体应从注重对事件要素及冲突表面的叙述转向事件对社会深层影响的挖掘。本文从新闻的获知获益价值、激励价值和娱乐价值角度,对北京奥运报道的经验和弊病进行了客观分析,力求为今后的报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试论民生新闻的定位与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新闻以民为本和大胆披露的节目风格使其有着比其它新闻体裁更大的作为潜力。为更好发挥作用,民生新闻应强化其媒体和社会意识,在内容风格和话语倾向上进行准确地定位。民生新闻包括公共新闻报道、矛盾纠纷报道和一般性报道三种类型。在进行新闻报道的制作时,应根据报道的类型侧重选取报道的重点,选择报道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基于J2EE的Web报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表的应用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该文简要介绍报表引擎Jasper-Report与IReport的相关知识,分析JasperReport的工作流程。将Java开源报表引擎JasperReport与IReport应用于J2EE平台,通过Web方式实现报表的生成、预览与打印,在陆良县公共卫生系统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电子商务时会计报告内容和时效性的影响,介绍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报告模式,阐述了事项法实时报告系统的会计处理流程以及实时报告系统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4.
公共危机事件频发于转型期的中国,新闻媒体应在危机传播与管理中坚守媒体的责任担当,发挥新闻媒体应有的贡献,新闻媒体应充分满足受众知情权;发挥议程设置功能,化解社会压力;引导大众科学分析和理性反思;在人性关怀的报道中塑造"服务至上"的形象。  相似文献   

15.
王丽 《镇江高专学报》2006,19(4):84-86,89
审计报告不仅涉及被审计单位投资者及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而且对审计职业的利益也非常重要。而审计报告的修订,更多地体现了职业界对审计职业的保护。审计报告的改进,既要通过提高报告使用者对审计功能的理解,同时又应考虑社会公众的需要,来协调公众利益与职业利益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面向中小企业智能报表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中小企业灵活多变的报表需求,简化报表的制作流程。文章提出了报表结构按类分解、分块存储及按需组合的方法,给出基本报表分区和报表列种类概念,详细阐述报表生成器的设计原理及关键技术,设计出报表定义及生成系统和权限管理机制。该系统可为用户提供灵活多变、快捷生成报表服务,对一般企业的报表制作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17.
《人民日报》从2008年5月16日开始推出“抗震救灾特刊”,对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8.0级特大地震这一重大自然灾难进行集中报道。试从报道内容、报道策略、新闻图片的角度对”抗震救灾特刊”进行分析,并对该特刊的报道特点作出总结。  相似文献   

18.
在对汶川地震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报道中有许多方面体现了中国新闻事业的进步,但是仍然有不少地方需要总结,主要体现在对大众的片面迎合,缺乏必要的思考和独立性,“跟风”现象突出。传统新闻报道中的线性思维模式、片面性的偏颇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都是新闻报道个性缺失的体现。同时,对这两个“严肃事件”的成功报道与传播的实践,也告诉我们,格调与境界同样能够吸引大众,赢得受众。  相似文献   

19.
高考报道存在着极端的“热”与“冷”,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都不可取。媒体既要按照新闻规律恰到好处地做好做足高考服务性报道,又能满足受众需求,就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要坚持“三性”,即真实性、时效性、指导性三者合一,在具体新闻实践中,要力求真实,确保时效,强化指导。二要确保“四不”,即不作无谓的猜题、押题;不报高考上线率,不作学校排名;不作“独木桥”宣传;不报猎奇性高考题外话。  相似文献   

20.
Web Services-Based Test Report Generation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ests involving a large number of test cases and test scenarios are always time- and effortintensive, and use ad hoc approaches. Test management is needed to control the complexity and the quality of the testing of large software systems. The reporting mechanism is critical for monitoring the testing progress, analyzing test results, and evaluating the test effectiveness for a disciplined testing processthroughout the testing lifecycle. This paper presents an XML-based report generation method for large system testing. The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enables flexible test report generation, presentation, and exchange to facilitate collaboration in a distributed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proper report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visibility of the testing process and that this web-based approach is critical to enhance communication among multiple testing grou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