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从丽江产华丽牛肝菌子实体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麦角甾-ergosta-7,22-二烯-3β,5α,6β-triol(1),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2).麦角甾-5,7,22-三烯醇-3β-醇(3),麦角甾-7,22-二烯-3β-醇(4),D-阿洛醇(5),大黄素(6),大黄素甲醚(7).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华丽牛肝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对白僵蚕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采用溶剂提取、萃取、反复硅胶柱色谱、ODS、制备液相色谱法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白僵蚕分离得到4个甾体类化合物,分别为5α,6α-环氧-(22E,24R)-麦角甾-8(14),22-二烯一30,7α-二醇(1)、7α-甲氧基-(22E,24R)-5α,6α-环氧麦角甾-8(14),22-二烯-3β醇(2)、(22E,24R)-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3)、豆甾醇-7,22-二烯-3β,5α,6α-三醇(4),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白僵蚕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综合利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方法对红花栝楼种子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技术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24-二氧代-10α-葫芦烷-5,25-二烯-3β-醇(1)、葫芦烷-5,25-二烯-3β,24-二醇(2)、(反式)-11-甲氧基-11-氧代十一烷-2-烯酸(3)和(12S,13S,Z)-12-羟基十八烷基-9-烯-13-内酯(4).其中化合物1、2为新化合物,3为新的天然产物,4是首次从栝楼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利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从辣乳菇(Lactarius piperatus)子实体中分离纯化得到9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解析,分别鉴定为硬脂酸(1)、棕榈酸(2)、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3)、(22E,24R)-麦角-5,22-二烯-3β-醇(4)、(22E,24R)-5α,8α-过氧-麦角-6,22-二烯-3β-醇(5)、(22E,24R)-麦角-7,22-二烯-3β,5α,6β-三醇(6)、isolactarorufin(7)、(22E,24R)-3β,5α,9α-三羟基-麦角-7,22-二烯-6-酮(8)和(22E,24R)-麦角-7,22-二烯-3β,5α,6β,9α-四醇(9).其中化合物(1)、(2)、(3)、(4)和(5)均系首次从该野生食用菌子实体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首次对秦岭植物猫儿屎茎部分离到的内生真菌DS58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经ITS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曲霉属真菌。采用大米培养基对该菌株进行固体发酵,利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得到了8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分别鉴定为:(1)β-谷甾醇;(2)5α,8α-环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3)5-羟基-2(3H)-苯并呋喃酮;(4)2,5-二羟基苯乙酸乙酯;(5)2,5-二羟基苯乙酸甲酯;(6)琥珀酸;(7)2,5-二羟基苯乙酸和(8)cannabifolactone A。化合物(3),(4),(8)均首次从真菌的发酵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利用柱层析和制备薄层色谱技术研究扁缩滨珊瑚(Porites compressa Dana)的化学成分,从中分离纯化得到2个化合物:a-十八碳烷醇甘油醚(鲨肝酵)(I)、N-1-羟基甲基-2-羟基-(E,E)-3,7-十七碳二烯基十六酸酰胺(Ⅱ);同时经GC-MS鉴定6个甾醇:麦角甾烷酵、豆甾-22-烯-3β-醇、麦角甾-5-烯--3β酵、胆甾-5-烯-3β-醇、麦角甾-5,22-二烯-3β-醇和豆甾-5,22-二烯-3β-醇.  相似文献   

7.
从担子菌大白口蘑(Tricholoma giganteum Massee)新鲜子实体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它们的结构经各种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22E,24R)-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1),5α,8α-桥氧-(22E,24R)-麦角--6,22-二烯-3β-醇(2),(2S,3S,4R,2’R)-2-(2’-羟基二十-碳酰胺基)-三十烷基-1,3,4-三醇(3),腺嘌呤核苷(4),烟酸(5)。均为首次从该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为从染木树属(Saprosma)中获取更多有效的化合物,对中国特有的热带药用植物厚梗 染木树(Saprosma crassipes)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以及鉴定,增加染木树属化合物多样性。 综合利用正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半制备HPLC等色谱分离技术,对该植物 的乙醇提取物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并运用NMR以及质谱鉴定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厚梗染 木树中分离鉴定了 8 个化合物(1~8),包括 2 个环烯醚萜苷:车叶草苷(1)、去乙酰基车叶草苷酸 (2),1个蒽醌:1,3-二羟基-2-羟甲基蒽醌(3)以及5个甾体类化合物:卡基二醇(4)、9,11-脱氢麦 角甾醇过氧化物(5)、过氧化麦角甾醇(6)、羟基烯酮(7)和(3β)-柱头-5,25-二烯-3-醇(8);所有化 合物均为首次从厚梗染木树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8为首次从染木树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采用多种色谱手段及重结晶方法对青天葵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波谱分析和理化常数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共得到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豆甾醇(2)、6,9,10-三羟基-7E-烯十八烷酸(3)、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4)、豆甾-22-烯-3β,6β,9β-三醇(5)、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α-三醇(6)、3β-羟基豆甾-5,22-二烯-7-酮(7)、3β-羟基豆甾-5-烯-7-酮(8)、橙黄胡椒酰胺乙酸酯(9)、橙黄胡椒酰胺苯甲酸酯(10).其中化合物3、5~8、10为首次从青天葵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南海红树水黄皮根内真菌#HA-094的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dihydroterrein(Ⅰ)、p-hydroxylbenzylalohol(Ⅱ)、对甲氧基笨甲醇(Ⅲ)、三十一烷烯酸(Ⅳ)、(22E,24R)-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Ⅴ)、5α-8α-表二氧-(22E,24R)-24-麦角甾-6,22-二烯-3β-醇(Ⅵ)、(22E,24R)-24-甲基麦角甾-7,22-三烯-3β-5α-6α-三醇(Ⅶ),利用波谱分析方法,对这7个化合物进行了解析.化合物Ⅰ系首次从该菌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运用正相硅胶柱层析、MCI柱层析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了纯化密花美登木叶的化学成分,并采用NMR谱学和质谱技术鉴定了其结构.结果表明:从密花美登木叶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海棠果醇(1)、木栓酮(2)、山奈酚(3)、山奈苷(4)、胡萝卜苷(5),其中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红树白骨壤果实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红树白骨壤果实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对白骨壤果实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运用波谱分析和文献对照方法,鉴定化学结构。【结果】白骨壤果实中分离鉴定了5个生物碱类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1H)-Pyrazinone-3,4-dihydro-1,3,5-trimethyl(1)、尿苷(2)、尿嘧啶(3)、indole-3-aldehyde(4)、Miazole(5)。【结论】化合物1,4-5均是首次从该种海洋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思茅松松塔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95%乙醇提取思茅松松塔的化学成分,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15-hydroxydehydroabietic acid(1),15-hydroxylabd-8(17)-en-19-oic acid(2),junicedric acid(3),β-谷甾醇(4),胡萝卜苷(5)。结论:除化合物(1)外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MCI等柱色谱手段对奶子藤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从其90%的乙醇提取物中得到8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3,4-二羟基苯甲醛(1),3,4-二羟基苯甲酸(2),2,2-二甲基-7-羟基色满(3),齐墩果酸(4),熊果酸(5),β-谷甾醇(6),5,7,3’,4’-四羟基黄酮醇-3-O-β-D-葡萄糖苷(7),5,7,3’,4’-四羟基黄酮醇-3-O-α-L-鼠李糖苷(8),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3为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对吉祥草根茎中所含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反相硅胶柱色谱、RP-HPLC等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再通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解析鉴定结构.从吉祥草中分离到2个甾体皂苷及2个苯丙素类化合物,经鉴定其结构分别为(25S)-22,3-dihydroxy-5β-furost-3β,26-diol-26-O-β-D-glucopyranosid(1)、26-O-β-D-glucopyranosylfurostane-3β,26-diol-3-O-β-D-glucopyranoside(2)、1-O-(6-O-α-L-rhamnopyranosyl-β-D-glucopyranosyl)-2-hy-droxy-4-allylbenzene(3)、落叶松树脂醇-9-O-β-D-吡喃型葡萄糖苷(4).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孙雪萍  任义  徐艳  童万平  王长云 《广西科学》2013,20(4):269-271,275
为了寻找结构新颖的海洋活性成分,对一种采自中国西沙海域丛柳珊瑚Euplexaura rhipidalis进行分离和纯化,并对获得的西松烷二菇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筛选,以探明该种丛柳珊瑚的活性组成成分.先利用正反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和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再利用NMR、MS等波谱方法,并与文献对照确定了3个高氧化度的西松烷二萜类化合物,分别为eorulloidolide A(1),(1R,3S,4S,7E,11E)-3,4-epoxycembra-7,11,15-triene(2),(-)-corulloidolide E(3);细胞毒活性模型评价结果发现,化合物3表现了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对5种癌细胞肝癌HepG2,Hep3B,乳腺癌阿霉素耐药株MCF-7/ADR,前列腺癌PC-3he,结肠癌HT-116的IC50值都低于10 μg/mL.表明西松烷二萜类化合物是该丛柳珊瑚E.rhipidalis的主要活性化合物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三七中达玛烷型皂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和ODS等柱色谱方法对三七70%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从中得到6个皂苷类化合物,通过其理化性质和NMR谱鉴定了这6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20(R)一人参皂苷Rh1(1)、三七皂苷R2(2)、人参皂苷Rg1(3)、三七皂苷R1(4)、人参皂苷Rh4(5)和人参皂苷‰(6)。  相似文献   

18.
贵州中草药三颗针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黔产三颗针(Berberis sargentiana Schneid)地上茎干部分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从三颗针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小檗碱(2),stigmast-9(11)-en-3-ol(3),胡萝卜苷(4),表木栓醇(5),蔗糖(6),槲皮素(7),药根碱(8),巴马汀(9),蒲公英萜醇(10).化合物3—7,10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云南产玫瑰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云南产玫瑰花干花瓣经甲醇提取,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提纯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方法分别鉴定为山奈酚-7-O-β—D-半孔糖皮蒽(1),山奈酚(2),槲皮黄酮(3),黄杉素-4’-甲基醚(4),(-)-表儿茶素(5),二氢染料木素(6).其中化合物(2)、(3)、(5)、(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三丫苦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从三丫苦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4种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为:(1)香草木宁,(2)(trans)-3,4,5-三羟基-6-乙酰基-7-甲氧基-2,2-二甲基色烷,(3)茵芋碱,(4)(trans)-3,4-二羟基-5-甲氧基-6-乙酰基-7-甲氧基-2,2-二甲基色烷,它们均为首次从该植物的根部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