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雷电是自然大气中的超长距离的强放电过程,因其强大电流、炙热高温、猛烈冲击波以及强烈的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而能够在瞬间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常常导致人员伤亡,击毁建筑物、电子通信设备,造成计算机系统瘫痪,引起森林火灾,仓储、炼油厂、油田等燃烧甚至爆炸,也会严重威胁交通、航空航天、军事设施等方面的安全。雷电天气还经常伴有大风、冰雹、短时暴雨等强对流天气发生,给农业带来很大影响,严重危害着人民生命财产和各行各业生产的安全。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影响人类活动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被全国电工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称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 相似文献
3.
4.
5.
本文进行广州市空气质量保障预警体系设计研究,以实现亚运会场馆和大气监测国控点每天污染物浓度达到保障目标,提出建立可实时调控空气质量的预警体系。预测预报系统是预警体系的核心技术支撑,能够及时提供区域空气污染特征评估和多种预报时效的预测结果。预测预报系统需要天地空立体化监测网络支持,需要包括多种预测预报技术方法,提高预报准确性,提供空气质量与污柒源、天气形势的数值关系,以确定控制污染源的预警措施,实现保障目标。广州以此设计思路,在国内首次集成三种类型的预测预报系统作为预警系统平台:①基于污染源排放、天气形势变化,包括NAQPMS、CMAQ、CAMx国际先进数值模型的多模式集成预测预报系统;②基于区域观测和天气条件变化的卫星遥感监测与污染气象条件指数预报系统;③基于全球格点气象场和天气形势的新型统计预报系统。此平台在亚运会期间为空气质量评估与预测预报专家会商,为亚组委及时启动预警措施,实现亚运空气质量保障目标圆满成功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07,(7):51-51
喀斯特石漠化即石质荒漠化,是指在亚热带喀斯特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由于自然或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作用下,导致植被遭受破坏、土层严重流失而引起基岩逐步裸露的生态退化、地表呈现荒漠化景观的过程(图i)。喀斯特石漠化成为继西北地区沙漠化和黄土地区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近年来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并成为研究热点。它已经成为西南喀斯特地区一个严重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涉及滇、黔、桂、湘、川、渝、鄂、粤等八省、市、自治区,约339个县(市),面积约74万平方公里,居住约i亿人口的广大地区,影响的因素多。喀斯特石漠化问题越来越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河北省北部高原、山区和平原有着多处原始森林,冀北高原的坝上草原和覆盖河北省西部和北部的太行山、燕山等山区是河北省森林草原防火的重点区域,森林草原防火形势十分严峻。项目的实施以保护京津冀区域森林和生态环境为前提,系统的运行提供实时的气象监测信息、森林火险等级预报信息、森林热点卫星遥感监测信息,为提高森林防火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水平提供科技支撑,为防灾减灾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北京市气象局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系统(V1PS,Verysnort—range Interactive Prediction System)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期间的应用及其近几年在华北区域的推广应用情况。该系统以开源地理信息软件OpenMap为核心,将丰富的气象实况探测资料(如区域组网雷达、自动气象站、闪电定位等资料)及多种临近预报产品与精细的地理信息以图层形式进行叠加,可对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在短时临近时间尺度内进行综合分析,并据此实现,临近天气预警产品的人机交互快速编辑、制作与快速分发,满足了北京奥运气象预警制作发布及现场服务等需求。根据近年来推广应用及国际交流情况,本文进一步阐述了未来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长江中游暴雨定量预报技术研究针对暴雨定量预报难题,采用专家系统思想,从形成暴雨最本质的要素出发,重点研究了地形强迫和对流触发对暴雨的贡献、暴雨灾害定量预估等关键技术,建立基于数值模式、动力释用及配料法模型的综合暴雨定量预报技术,以及基于暴雨灾害风险评估的暴雨灾害定量预估技术,在实际工作中取得明显应用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着眼于实际业务应用和服务,利用EOS/MODIS卫星遥感信息和地面加密气象与土壤湿度观测资料,综合气候、植被、水文和地质环境等因素,对陕西省生态农业气候环境进行了区划研究,并对各类气象干旱指标在陕西省本地做了适用性研究,建立了适合陕西省不同生态农业干旱区和不同自然天气季节的气象干旱监测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建立了基于MODIS卫星遥感资料的干旱监测业务化方法和模型、气象干旱和农业干旱预测预警模型以及干旱影响评估模型,实现了针对不同时间尺度和不同农业生态干旱区的干旱监测、预测和预警,并能够对农业、水文、生态、社会经济等干旱影响的不同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北京市气象局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系统(VIPS,Very-short-range Interactive Prediction System)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期间的应用及其近几年在华北区域的推广应用情况.该系统以开源地理信息软件 OpenMap 为核心,将丰富的气象实况探测资料(如区域组网雷达、自动气象站、闪电定位等资料)及多种临近预报产品与精细的地理信息以图层形式进行叠加,可对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在短时临近时间尺度内进行综合分析,并据此实现临近天气预警产品的人机交互快速编辑、制作与快速分发,满足了北京奥运气象预警制作发布及现场服务等需求.根据近年来推广应用及国际交流情况,本文进一步阐述了未来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 课题总目标
在“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国气象数值预报系统技术创新研究”开发与建立的以直接同化卫星遥感资料为主的三维变分同化系统与全球中期数值预报模式的基础上,整合建立完整的、具有业务运行能力的全球中期/有限区同化预报系统,并投入实时业务运行。 相似文献
17.
18.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统计,1980~2005年全球气象灾害损失占整个自然灾害损失的75%左右[1]。在所有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了70%以上(世界气象组织统计数据为80%以上),其中60%为农业气象灾害。特别是在近十年中,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现出了加大的趋势。1988~1997年,湖南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平均每年达153.77亿元,占全省各类灾害损失的90%。在最严重的1996年、1998年和2008年,直接经济损失分别高达508亿元、329亿元和600亿元。然而在我国气象为农业服务中,普遍存在几方面的问题:气象为农服务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长效机制不够健全;服务领域狭窄,服务对象针对性不强,服务水平不高;精细化、专业化的农业气象监测和农业气象预报服务能力不强;气象为农服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手段陈旧。因此,针对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中国气象部门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的具体要求,为保障湖南省各试点县能够在有限的为农服务人员情况下,准确、及时、高效地制作和发布专业性强的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产品,需要研制一套自动化程度高、农业气象服务专业性强、易于本地化和实际操作的气象为农服务业务示范平台软件来实现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内容。 相似文献
19.
对到达重车进行监测预报是做好铁路卸车组织工作,提高卸车效率的有效手段,对加速铁路货车周转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重车到达预报系统研究对铁路局接入和自装重车实现从月度货运营销生产计划(远期)-日装车实际(中期)-在途、在站(近期)等环节的全程监测、预报、综合分析及预警。本文阐述了系统的设计思想、体系结构及技术实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