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晓丽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1):188-188,199
音乐的内容应该包括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直觉、非想象的音乐性的内容,即可听的内容,它是音乐中客观的内容因素。另一种是非直觉的、想象的,可以称之为非音乐性的内容,即可视、可思的内容;它需要主观的想象去实现,因此,音乐中带主观色彩的内容因素。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节奏、押韵、音调、声情、复沓、重叠、双声、叠韵等方面论述了中国诗歌含有的音乐性;同时指出:诗歌与音乐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其艺术手段和给人的感受有其不同点;诗歌的声韵并不等于音乐,而只是诗歌含有的音乐性因素,因而作诗不能以此为满足,还应进一步在诗歌的音乐性元素方面着力,去适应与配合音乐。诗人应主动寻求与作曲家、歌唱家合作,共同创造珠联璧合的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3.
音乐性是诗歌的体特征。诗歌和音乐紧密结合,一同起源,相互影响,同流发展;诗歌的音乐性表现在节奏和韵律上,离开了音乐性,诗歌就不能成为它自己本身。  相似文献   

4.
论新诗发展的路向:音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诗与散文等其它题材不同,是很讲究音乐性的。新诗要想在文学中占据重要的席位,必须继承古诗的优良传统,必须重视音乐性。在创作中,走音乐化这条道路是新诗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6,(1):125-128
康定斯基作为现代抽象绘画艺术的奠基人,认为音乐与绘画都是人们情感传输的道路,音乐可以转化为绘画表现的手段,因此康定斯基一生都在探索音乐性绘画的表现手法,为革新绘画艺术思想做出了种种努力。康定斯基在他人生的不同阶段对绘画的音乐性有着不同的阐释,早期他确立了声音的色彩基调,在包豪斯期间他进一步把点、线、面等绘画的形式要素和音乐性联系起来,在人生的晚年将音乐和绘画完整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抽象绘画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6.
音乐欣赏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在整个音乐教学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存在很多问题,阻碍了学生审美感知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发展,要促进有效的音乐欣赏教学,必须在音乐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积极转变教学模式。通过分析和论述新课程标准下音乐欣赏教学模式的转变及其理论依据,以期改进音乐欣赏教学。  相似文献   

7.
杜荣 《科技信息》2010,(16):142-143
诗歌自诞生之日起和音乐、舞蹈就是三位一体的,诗歌语言的音乐性是古今中外诗人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标。本文试从语言节奏、诗歌旋律、拟声词、诗歌的内在节奏和韵律等方面来探讨俄罗斯诗歌语言的音乐性,以揭示其悦耳动听的奥妙所在。  相似文献   

8.
吴海燕 《科技信息》2009,(17):79-79
音乐欣赏是欣赏者通过听觉对音乐进行聆听,并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的活动。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念,通过欣赏者对音乐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与鉴赏。在音乐欣赏中要紧紧抓住欣赏者情绪情感的变化,创设富有音乐性和形象化的美好意境,帮助欣赏者积极主动地投入音乐活动,使音乐审美始终具有独特的情感色彩。因此,情感体验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欣赏音乐才能快乐地享受音乐,才能开启学生的音乐之门。本文从耳听和眼观、情景与角色、思想和思情思绪方面对音乐欣赏教学进行了探索和阐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的撰写目的是研究英诗汉译中传递节奏音乐美的原则和方法。在传递节奏产生的音乐性时,论者提出应遵循两个原则:1)译者有权利对原诗的音乐性进行再创造,但须以原作为基础;2)译诗中应该有原诗的总体音乐效果。论者主张以“顿”代“步”,并补充一条:译诗的“音顿”须和原诗的“音步”一致,须讲究“顿格”。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研究钢琴基础教学的重要性出发,详细论述了钢琴“落滚”教法的物理性、音乐性和基本奏法。并以各个时期较丰富的谱例具体阐述了“落滚”秦法在钢琴音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过去对诗歌发展史的研究,忽视了诗歌发展中作为文学文本的“诗”与作为音乐形式的“歌”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并不是以脱离了音乐独立发展文学形式为基本趋势,而是在文学性的独立发展与向音乐性的回归这两极的振荡中前进的。  相似文献   

13.
梁上泉先生创作的歌词内容丰富多彩,语言简洁明快,节奏鲜明活泼,韵律和谐优美,富有浓郁的民歌色彩,饱含丰富的音乐性,其音乐性主要体现在歌词的语言、节奏、韵律、段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人们通过听觉感受音乐,从中获得审美享受,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的一种艺术活动。音乐欣赏类课程在各级各类音乐教学中,都是传授音乐知识、进行音乐审美的主要课程,加强音乐欣赏教育,有利于提高音乐的美育效果,从而促使青少年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和谐成长。  相似文献   

15.
方婷 《皖西学院学报》2011,27(3):149-153
音乐和文字是姊妹艺术,两宗艺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得益彰。"音乐中的文学性与文学中的音乐性"是必然的客观事实。音乐属表演艺术,必须通过演唱、演奏,才能为听众所感受而产生艺术效果。音乐如离开了文学,就难以独木支撑音乐大厦,文学如缺少音乐语言则变成枯涩无味的、干巴巴的文字堆砌。因此,音乐中文学的渗透为音乐添置了理性的思考;文学中有了音乐因而也闪烁出韵律和节奏的美。它们的联姻使双方都得到提升和深化,艺术的美也在这渗透中释放出迷人的异彩。  相似文献   

16.
高源 《科技信息》2012,(12):295-296
俄国画家瓦西里.康定斯基是现代抽象绘画的创始人。本文主要通过对康定斯基绘画艺术实践发展经历的介绍,结合对其不同时期绘画作品的分析以及绘画艺术理论的解析,阐释其抽象绘画作品中色彩与音乐性的表现,探索绘画和音乐的联系,为现代艺术创作开启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以节奏论为核心的诗歌音乐观是意象派诗歌的一个重要理论。意象派诗人紧紧抓住节奏这个诗歌音乐性的本质要素 ,提出以情绪节奏统领诗歌音乐节奏的自由诗理论 ,使诗歌外在节奏情感化和内在情感节奏化 ,并从体裁范畴提出了诗歌形式在情感表现上的独特机制。意象派的上述独到见解有别于单纯求诗歌外在音乐性的传统诗歌美学 ,从而对现代西方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音乐欣赏作为心灵与情感影响重要的因素,在大学生通识教学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通过对音乐欣赏的时代性功用的解读,提出当下影响大学生音乐欣赏的障碍性因素,并提出大学生音乐欣赏的具体路径,以供音乐教学管理者和音乐教学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杨攀 《科技信息》2009,(8):347-348
汉语汉字独有的字音平仄,字形方正,字义简约,语法少变的特点是形成《诗经》节奏鲜明,吟读上口的音乐性的重要原因。也是文学与音乐密切联系的绝好范例。  相似文献   

20.
李敏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7,30(3):320-322,325
以《宠儿》语言的音乐性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作品中所反映出的黑人文化音符,对作品的美学思想进行评析。托尼.莫里森巧妙地把音乐融入到作品当中,有效地增添了艺术作品的视觉美和听觉美,赋予了作品独特的审美色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