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解决船载卫通站双天线跟踪同一目标卫星时,双天线切换影响卫星通信质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船载卫通双天线跟踪自动切换方法。根据左、右双天线处于遮挡区时的方位甲板角和俯仰甲板角,以及跟踪锁定同一目标卫星时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实现双天线跟踪时的自动切换。该方法已经成功应用在多种船载卫通双天线,实践表明,该方法很好地实现了双天线的快速自动切换,保证了卫星通信的稳定连续。  相似文献   

2.
卫星云图结构基元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弗里曼链式方向码,对云图边缘和骨架数据线进行分割跟踪后,得到了特定的几何弧线。根据这些弧线中连接特征点的有向弧线段端点的不同,定义了一组结构基元,并给出了从基础数据中利用轮廓线跟踪算法和骨架分割跟踪算法完成基元提取的方法以及在台风云体系识别中的应用。实验数据表明,定义的结构基元具有特征明显和便于识别等优点,可用于采用句法模式识别方法进行卫星云图识别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前,地面卫星接收站对于卫星的跟踪主要采用手动跟踪、自动跟踪、程序跟踪三种模式。由于卫星位置受影响因素较多,无法长期手动跟踪或程序跟踪,在静止气象卫星测距副站系统中,主要采用步进跟踪技术自动控制跟踪为主、手动跟踪为辅的模式对卫星进行跟踪,其具有结构简洁、系统稳定性高等特性,在实际应用中获得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阐述步进跟踪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在静止气象卫星三点测距副站中的应用,同时提出在运行时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以后改进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推导了一套车载卫星跟踪设备空域稳定的数字两轴控制算法,该系统可以在车体行进过程中保持对卫星的跟踪。通过控制天线的方位、俯仰,使其波束中心始终对准指定的卫星系统,从而达到转播声音或图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钱博  刘芳  毕明雪 《科技资讯》2007,(32):63-64
GPS全球定位系统是由美国研制的,利用卫星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GPS接收机的用途就是实现定位功能.GPS接收机对GPS信号中的载波信号进行捕获和跟踪是导航定位的基础.为此,本文对GPS接收机捕获和跟踪载波信号进行研究,采用COSTAS环来实现载波的捕获与跟踪.并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仿真验证,来检验捕获和跟踪GPS信号载波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结合实际研究项目介绍了一种新型船载卫星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该系统采用的是捷联式的有源稳定跟踪平台,特点在于利用圆锥扫描原理实现天线姿态稳定跟踪,从而降低了系统对天线稳定平台的精度要求,主要探讨了圆锥扫描技术在天线自动跟踪系统中的应用。阐述了圆锥扫描自动跟踪的原理、系统组成以及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案,分析了扫描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及选择原则。实验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够获得较高的跟踪精度和跟踪实时性,能够使天线稳定地对准卫星。  相似文献   

7.
精化地球重力场模型中SST距离的观测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卫星受摄运动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在利用卫星跟踪卫星(SST)精化地球重力场模型中,SST卫星之间距离的观测方程,实际上是地球引力位的一阶导数。  相似文献   

8.
截至2005年11月末,已经发现土星的卫星有47颗。美国宇航局的卡西尼土星探测器围绕土星飞行.不断拍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土星卫星的清晰图像。根据这些图像。我们知道了以前不清楚的这些卫星的表面形状以及其他情况。本文以土星的卫星为重点.介绍卡西尼拍摄到的珍贵图片。[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GPS Block-IIF卫星发射的L5信号为许多新的GPS应用敞开了大门.本文探讨不同的L5信号跟踪策略,包括单导频跟踪、单数据跟踪和双分量联合跟踪;着重研究联合跟踪方式下3种不同组合方法的跟踪门限和跟踪精度,并基于所仿真的数字中频信号的跟踪结果进行了测试和评估.结果表明,对于载波跟踪,相关器输出组合方式跟踪精度最高,但是其跟踪门限介于单数据分量跟踪和单导频分量跟踪之间;对于码跟踪,滤波器输出组合方式只有在低信噪比时其跟踪精度才会略优于相关器输出组合方式,但是其接收机实现上需要用到双倍的码鉴别器和滤波器,复杂度稍高.文中对于所采集的SVN62信号的处理结果同样证明了这些结论.  相似文献   

10.
基于梯度法的移动卫星通信地面站跟踪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行移动卫星地面站采用基于激光陀螺跟踪卫星方案的价格昂贵、使用不便等不足,提出了基于梯度法跟踪卫星的方案.同时提出基于梯度法和数字波束形成GRAD-DBF(grads-digital beam forming)技术的跟踪方案.系统无需激光陀螺、机电转台-伺服系统,能跟踪多颗非静止卫星.最后对GRAD-DBF跟踪方案和算法用Mathcad软件作了计算机仿真,给出了仿真程序和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绕月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卫星(嫦娥一号)采用了联合S波段测距测速与VLBI跟踪的测轨模式. 我们实现了对跟踪资料的一种实时处理方法, 获得了嫦娥一号卫星的瞬时状态(位置和速度)时间序列, 用于关键轨道段监测. 本文介绍该实时处理方法以及在嫦娥一号卫星关键轨道段监测中的具体应用, 以资批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抗干扰技术是卫星定位导航领域中一项重要的技术,也是信号处理学科的一项重要分支。以减少卫星信号多径干扰为目的,结合多径环境下的卫星导航信号模型和卫星导航信号的跟踪捕获原理,设计出一种抗多径干扰性能较好的信号跟踪环路,该信号跟踪环路能在经典信号跟踪环路的基础上减少卫星信号的多径干扰,从而提高了整个卫星导航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船载S波段卫星动中通天线,通过微陀螺系统和伺服控制系统,采用卫星对准、自动跟踪和丢星自动捕获等措施,实现了对卫星的稳定跟踪。采用A-E-C座架,实现了过顶跟踪,适于安装在船上,在海洋中实现数据以及语音通信。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了我国可采用的静止轨道和中轨道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系统结构和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2 个系统方案。通过仿真计算,对它们的覆盖性能和实现的复杂程度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中轨道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能够提供更好的覆盖性能,但实现难度大于静止轨道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因此,现阶段我国采用双星静止轨道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是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航天测控系统中目前普遍采用双通道跟踪体制的多功能跟踪基带进行快速校相,但在遥感卫星接收系统中单通道跟踪接收机应用普遍,动态快速校相技术应用尚未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根据单通道单脉冲跟踪接收机的校相基本原理,提出了单通道单脉冲跟踪接收机快速校相方法,并对传统的快速校相方法进行了改进,有效提高了快速校相精度和遥感接收设备自动化标校水平。  相似文献   

16.
研究卫星对移动目标的动态跟踪问题,主要解决卫星的实时指向计算。本文在已知移动目标的位置信息情况下,建立卫星观测目标的空间几何模型;利用STK(Satellite Tool Kit)软件辅助构建卫星对移动目标的指向序列,设计跟踪曲线的分段拟合方法;建立在时统误差影响下卫星视轴切换的约束模型。通过实验验证了分段曲线拟合方法对于减小误差的有效性,可以较好地提高卫星对移动目标跟踪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17.
天文学家们说,一项雄心勃勃的太空观察计划已经找到7颗以前未发现的小行星,这些小行星体积之大,与地球距离之近,足以对地球构成潜在的威胁。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埃莉诺·赫林说,它们都不会构成直接威胁,不过到目前为止,太空中已探明的小行星只占10%。赫林的近地小行星跟踪计划使用一台美国空军用来跟踪卫星的望远镜,寻找太空中可能撞击地球的物体。赫林说,目前已经知道的可能对地球造成危险的小行星或慧星有99颗。这些物体宽约为900多米,并且将进入距地球800万公里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8.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我国的信息基础设施之一,也是我国实现、发展现代信息化的重要工具之一。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其已经被应用于全球的多个国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促进了导航定位的应用与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多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与问题。因此,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其与系统的应用特点,进而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和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卫星测控台以及游戈在海洋里的航天远洋测量船,是一双双锐利的伸向太空的眼睛,不但为我国远程运载火箭的试飞、卫星的发射和回收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还为寻找、跟踪失控的美国*天空实验室一做出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成绩。跟踪远程火箭建奇功每一次航天器发射上天,都需要有众多的地面卫星测控台站进行准确的跟踪和测量,并将测到的各种飞行参数传送到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确定航天器的飞行轨道、落点位置和精度、遥控回收等,才能圆满完成整个飞行任务。但任何一个国家的领土,都满足不了远程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20.
卫星编队飞行指向跟踪姿态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卫星编队飞行的应用之一是受控卫星在目标卫星、空间站、载人飞船周围以“编队飞行”的形式相伴飞行,对目标进行观测或者执行更多的操作。该文研究这种应用中的姿态控制问题。假设两个飞行器的轨道信息已知,由轨道信息确定实现姿态跟踪调节所需的一种可能的期望姿态,给出了解析表达式,包括姿态角、姿态角速度及角加速度。采用基于四元数的控制律,用3个动量轮实现了卫星长时间、大角度姿态跟踪机动。仿真结果显示,在超过一个周期的仿真时间内,姿态及姿态角速度与期望姿态的吻合程度比较好,而且力矩的花费也不是太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