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当代地方科技》2006,(10):64-65
“基础科学研究对社会的健康和文明进步有巨大的价值,这也是每年诺贝尔奖所推崇表扬的。” “NO(Nitric Oxide,一氧化氮)现已被视为心血管系统的讯号分子,是心血管医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相似文献   

2.
9月初,《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参加“2006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7位诺贝尔获奖大师中的5位,他们分别是发现一氧化氮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信使作用的美国科学家路易斯·J·伊格纳罗和欧元之父蒙代尔、发现了人类细胞对无用蛋白质的“废物处理”过程的以色列科学家西查诺瓦,以及确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近。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更是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必然要求之一,只有金融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够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经济生产方式的全面升级。京津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核心区域,承载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其普惠金融发展趋势更是至关重要。该文将就新时代背景下京津冀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趋势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4.
《甘肃科技纵横》2002,31(1):18-19
选错了奖励项目的诺贝尔奖 爱因斯坦发现光电效应 1921年,诺贝尔奖委员会在公告中说,由于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电效应,所以决定把本年度的物理学奖授予他.  相似文献   

5.
文化播报     
日本再获搞笑诺贝尔奖在201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陆续公布之际,授予搞笑科学研究成果的搞笑诺贝尔奖颁奖典礼近日在美国举行,日奖布学诺近本发明的芥末报警器荣获化学奖。据悉,日本团队发现了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唤醒睡梦中的人的恰当的芥末浓度,利用该发现制作的报警器,可以通过喷射芥末味本发的芥末警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西藏7个地市1594户农牧民家庭调查数据,对西藏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牧民消费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西藏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促进了农牧民的消费增长,对边境县农牧民消费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且主要是通过便利农牧民的支付机制来实现的。研究提出强化和创新西藏农牧区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加强农牧区数字普惠金融的数字服务体系和多功能数字普惠金融惠农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优化传统金融服务与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互补关系,加大农牧区数字普惠金融的宣传与普及和保障农牧民的基本权益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了探究普惠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方法 构建一个同时包含农业和非农业的两部门生产函数与理论模型,系统诠释普惠保险通过影响农民收入增长进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其次通过建立中介效应模型结合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普惠保险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结果 普惠保险对农业和非农业生产部门劳动力的工资收入均具有重要影响。进一步扩展分析发现:普惠保险通过农民收入增长的中介效应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效果具有区域异质性,其影响在西部更显著;越是经济欠发达、产业结构不完善的地区,普惠保险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越显著。结论 普惠保险能够有效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8.
量子霍尔效应堪称物理学中最令人感兴趣和最美丽的一种宏观量子现象。经典霍尔效应是1879年由美国物理学家霍尔发现的。过了一个世纪,1980年德国物理学家克利青发现了整数量子霍尔效应并因此荣获了1985年诺贝尔奖。1982年三位美国物理学家劳克林、施特默和华裔物理学家崔琦发现了分数量子霍尔效应,他们一起分享了1998年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9.
《天津科技》2004,31(6):49-50
一个孤独的男人1895年在巴黎写下遗嘱,他的家人在他死后才发现这薄薄的一页纸。写在这页纸上的短短几十行字,成就了如今在全球享有盛名的奖项之一——诺贝尔奖。年复一年,诺贝尔奖都会引起巨大反响,有时甚至引发争论。诺贝尔奖最初只设立了医学、物理学和化学三个奖项,1969年首  相似文献   

10.
 诺贝尔奖得主在理论发现、技术突破和创新发明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通过科学共同体的引用,推动了科学知识的传播。文献计量学研究人员通过大量分析诺贝尔奖得主的论文及其引用情况,总结出了各种特征的知识传播曲线,但并不能以此为依据来预测诺贝尔奖。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的文献计量学指标并不突出,成果也主要发表在中文期刊上,但其作为发现青蒿素的主要贡献者,对于医疗健康工作的影响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肯定。  相似文献   

11.
科技事件     
2008年度诺贝尔奖揭晓10月上旬,2008年度诺贝尔奖揭晓。德、法3名科学家分享生理学或医学奖。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科学家Haraldzur Hausen因发现人类乳突淋瘤病毒(HPV)导致子宫颈癌而获奖;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病毒学系逆转录病毒感染调控小  相似文献   

12.
史军 《科学世界》2009,(11):51-52
诺贝尔奖似乎都是颁给那些提出神秘科学理论的大科学家,其实从创立之初,诺贝尔奖的颁奖原则就是奖励为人类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居里夫人的放射线让我们有了X光检查,爱因斯坦把我们引入了光电时代,艾滋病病毒的发现让我们可以有的放矢。今年的诺贝尔奖也不例外,从决定人体衰老和癌症发生的机制,到光纤通信和数码相机,再到维持机体正常运行的蛋白质的合成。原来,可以获得诺贝尔奖的大道理就在我们平平常常的日子里。  相似文献   

13.
1980年,我在瑞典接受诺贝尔奖时曾说过:我是获得了双重幸福的人。除诺贝尔奖给我的声誉和名望外,研究工作本身也给了我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欢乐——新的发现、开创新的事业和进入无人涉足过的新领域,都使我感到  相似文献   

14.
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提高乡村融资的即时获得性、促进资源平衡配置、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程度等直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并通过增强区域创业活力和优化产业结构等渠道间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提供动能。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乡村振兴指数,利用固定效应、门槛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其中存在双重门槛效应,数字普惠金融突破第二重门槛后的促进效果最大;区域创业活力、产业结构优化可以间接赋能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基于此,建议加大对数字普惠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快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以更好地推进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5.
缔造科学:从诺贝尔奖现象看科学研究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01 年至2005 年诺贝尔奖获奖成果的统计揭示了诺贝尔奖六大现象:科学中心转移现象、中青年现象、长周期现象、发现之发现现象、名师高徒现象和优势积累现象。从这些现象中可以看到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看到科学研究自身的某些特点,看到科学政策和科学家在缔造科学(事业)过程中的依存性。  相似文献   

16.
神奇的一氧化氮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一氧化氮被人们认为是一种会破坏大气层、制造酸雨,导致环境污染和致癌的不良分子。直到1986年,路易斯·伊格纳罗博士等人提出“内皮衍生放松因子(EDRF)”是一氧化氮之后,人们才发现一氧化氮在心血管  相似文献   

17.
由于诺贝乐在遗嘱中只要求将诺贝尔奖用于奖励那些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中"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加之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坚持许多不合理的评选规则,致使二十世纪的一些最重大发现并未获得评选委员会的"青睐".  相似文献   

18.
今日生物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生物技术领域生机勃勃,无论在国际还是在国内新的发现不胜枚举,新的成果日新月异。诺贝尔奖得主的功绩更显得光彩夺目。  相似文献   

19.
通过构建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利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市级数据和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和融资不确定性的作用,从而估算出投资效率。研究发现:我国中小企业在投资时面临显著的融资约束,融资约束的存在使得实际投资水平比最优投资水平低了30%-40%,平均投资效率仅为64%,且投资效率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特征。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提高投资效率,这一作用在东部地区和非国有企业样本中更加显著。但是,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不确定性,加剧了金融市场风险。研究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提升投资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为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市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作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2011年拉斯克奖近日揭晓,并不为人熟知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其中的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用于治疗疟疾的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拉斯克奖被誉为诺贝尔奖的风向标,至今超过300人次的获奖者中有80位后来获得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