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探讨了海拔1200米左右的干堰村引进脱毒马铃薯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脱毒马铃薯产量以宣薯3号最高,平均亩产达1916.7kg,比对照增产941.5kg,增产96.54%;大西洋产量次之,平均产量1380.7kg,比对照增产405.5kg,增产41.58%;中薯3号居三位,平均产量达1195.6kg,比对照增产220.5kg,增产22.61%;紫色马铃薯洋人洋产量最低,平均产量只有805.3kg,比对照减产169.9kg,减产17.42%。  相似文献   

2.
马协118-2经2年省 区试的结果表明,比对照组合汕优7023(CK1)全生育期早2.4d比鄂早6号(CK2)迟1.7d,产量比CK1与CK2分别增产8.6%和7.4%,呈极显著水平;多点试种比鄂早6号增产10.0%以上,稻米品质为二级食用优质籼米。对白叶枯病,稻瘟病的抗性以及对纹枯病的耐性明显地优于对照。该组合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早稻组合,可在我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迟熟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3.
“粤选58”是广东汕头地区农科所于1973年从粤油551中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花生优良品种。去年引入我县经多点试种,均表现早熟、抗病、高产,一般都比本地油子花生和小洋生增产一倍多。  相似文献   

4.
2007年1—7月在余庆县大乌江镇进行脱毒马铃薯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威芋3号产量居第一位,单产1519.4kg/667m^2,比本地马铃薯(ck)增产746.1kg,增长96.5%。其次是草米拉产量居第二位,单产1510.6kg/667m2.比对照增产737.3kg,增长95.3%;再其次是洋人洋,单产1498.9kg/667m^2,比对照增产725.6kg,增长93.8%。产量表现最差的是对照品种,产量773.3kg/667m^2,其次是费乌瑞它产量为1028.3公斤,比对照增产255公斤,增长33%。从产量结果表中看出,脱毒马铃薯均比本地马铃薯增产。  相似文献   

5.
户农101(原代号09×898),系陕西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01年育成的玉米新品种。2003年参加陕西省春播预备试验,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9.9%,在参试的55个组合中居第一位。2004年参加陕西省春播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2.4%,产量居13个参试组合第三位。2005年参加陕西省春播区试比对照沈单10号增产7.4%,产量居参试组合第二位,同年参加生产试验比对照沈单10号增产6.65%。该品种于2006年2月通过陕西省第38次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陕审玉2006009。  相似文献   

6.
黑粳7号(黑交912)是黑河农科所育成的水稻新品种。1994年经黑龙江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批准命名推广。该品种早熟高产优质抗冷害能力强。目前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迅速推广,是该区米质最好的主栽品种。一、增产效果1989-1990年在所内进行二年产量鉴定,平均公顷产量6913.3公斤,比对照品种黑粳5号平均增产15.8%,1990年异地产量鉴定,平均公顷产量700.20公斤,平均增产16.1%。1991—1992年第四积温带区域实验共9个点次,平均公顷产量6376.0公斤,平均增产7.9%;1993年平均公顷产量7100.1公斤,平均增产17.00%。德都县农业开…  相似文献   

7.
红富糯系我所用丽襦作母奉与成糯24作父本杂交、于1990年育成的超高产,优质粳型白糯新品种。93年推荐参加省区试,其代号为9-4,平均亩产378.0公斤,比对照类幅糯增产30.8%,名列第一。在八个不同生态类型地区增产的有7个点,均太于8%以上,其中六个点达增产显著或极显著水平;1994年平均亩产397.0公斤,比对照增产21.2%。  相似文献   

8.
导入高梁DNA选育丰产、抗逆小麦新品系及其RAPD分子验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高粱DNA导入小麦,结果在其后代产生了广泛的变异,并从中选育出高产、抗逆、耐盐碱小麦新品系89122.在省级区试中,连续两年表现优良,比统一对照高原602增产24.08%,比原受体陇春13号增产21.06%.在盐碱地,比当地主栽品种V28增产10.5%,比原受体增产22.5%.光合效率明显提高.RAPD分析结果表明,新品系基因组出现多态性,并具有供体特异性DNA带,表明该小麦新品系为转基因后代  相似文献   

9.
高产,高油,大粒油菜新品种“绵油8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绵油8号采用优势互补的优良亲本杂交,通过基因重组,分离和连续定向选择培育而成。其主要优点是产籽量高、含油量高、处子和英果等农艺性状的商品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两年省区试平均比对照增产10.7%,其中增产点增产16.22%;种子含油量比对照高4.4个百分点。适宜在川西、川北等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甘薯早熟食用新品种“渝苏76”的生产力和主要经济性状指标的鉴定结果.在1995年至1996年四川省甘薯新品种早熟组区域试验中,“渝苏76”鲜薯产量为23037.75kg/hm^2,比对照品种“南薯88”增产13.1%,藤叶产量20575.50kg/hm^2,比对照减产8.8%,生物鲜产43613.25kg/hm^2,比对照增产1.6%.在生产试验中鲜薯产量也比对照增产10%以上,该品种萌芽性较好,结薯早,适应性广,抗旱性强,耐肥,抗黑斑病能力较强,贮藏性好,熟食品质优良,栽后100d收获,商品薯率80%以上,特适于城郊作食用品种种植,提早上市,可获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花940小麦用花药培养而成,在品系鉴定、品比试验、河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6年试验中,连续5年平均产量排第一位,1年排第二位,历年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12.1%。花940小麦苗期次生根比对照多35.0%,灌浆期次生根比对照多20.5%,最高蘖比对照提高15.2%,每穗粒数比对照多3,4个且叶层分布合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豌豆新品种引种及栽培配套技术研究,成功地筛选出超高产豌豆新品种90-PE-10。该品种为法国埃松省种业集团新育成的优良品种,主要特征特性是:高产,比推广品种(中豌5号)增产70%以上;优质,粗蛋白含量比对照品种高2.7%,提高了14.9%;抗病虫,抗褐斑病、白粉病,由于该品种叶片蜡被较厚,具有一定抗潜叶蝇能力;抗侄伏,卷须发达,并在株间相互缠绕,使个体联结成群体,成棚架结构;适宜芽菜生产,由于卷须极发达,符合芽菜中龙须菜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3.
冀麦29的选育及应用,进一步明确了适应旱作农业发展的抗逆性育种模式和目标,即以高效的“源、流”和大“库”容为前提,以抗旱节水为特点,以适应性广泛为优势。冀麦29的突出特点是:耐旱性强、抗寒性好、抗条锈、省水喜肥,生产潜力大,适应范围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应用,对缓解麦田需水矛盾和提高中低产麦区产量有着重大意义。该品种在黑龙港地区试验、示范、推广应用中,增产效果显著,平均比对照种增产17.8%,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现已发展到36万多亩。  相似文献   

14.
“胜优二号”是广东农科院我国著名水稻育种专家黄耀祥研究主持育成的超高产,双抗水稻新品种。1991年我所引进试种表现早熟高产。在92-93年州区试中亦表现突出,产量名列第一,亩产530.5公斤及411.5公斤,均比汕优63略有增产。94年推荐参加全省区试,在八个不同生态类型地区试验,平均亩产570.8公斤,比桂朝二号增产16.1%。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田间试验和仪器分析方法,研究了葛林美腐植酸有机复合液肥对辣椒产量和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葛林美腐植酸有机复合液肥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常规对照和尿素处理,比常规对照增产54.9%,比尿素处理增产43.4%,葛肥处理硒含量比常规对照增加1318.6%.  相似文献   

16.
甘薯新品种“渝薯20”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介绍了对甘薯食用,食品加工用新品种“渝薯20”的生产力和主要经济性状的鉴定结果,在重庆市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中,“渝薯20”3年平均鲜薯产量为27.07t/hm ̄2,薯干产量为7.43t/hm ̄2,藤叶产量为25.17t/hm ̄2。其中,鲜薯产量比对照品种“徐薯18”增产11.67%;薯干和藤叶产量比其减产2.88%和23.15%。该品种薯块烘干率27.47%,含淀粉18.7%、Vc19.6mg/100g、β-胡萝卜素469.6μg/100g;以干基计,含粗蛋白3.8%、氨基酸3.3%、可溶性糖12.4%。“渝薯20”萌芽性、耐贮性好,结薯较早,净同化率高,抗旱性、早收性、抗黑斑病性较好,1993年已推广4000hm ̄2以上。  相似文献   

17.
张占军 《甘肃科技》2013,(24):154-156,153
对甘肃陇东地区主栽的6个白地黄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综合性状最好的品种是板桥白黄瓜,产量居第一位,为74527.5kg/hm2,比对照增产21%,早熟丰产,最大叶叶面积居第一位,株高中等,雌花节位较低,瓜条短粗,果实氨基酸总量、果实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居第一位,抗霜霉病居第一位,病情指数小于10%;其次是陇丰白玉黄瓜,总产量71688.Okg/hm2,比对照增产17%;建议在陇东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导入高梁DNA选育丰产,抗逆小麦新品系及其在RAPD分子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高粱DNA导入小麦,结果在其后代产生了广泛的变异,并从中选育出高产,抗逆,耐盐碱小麦新品系89122,在省级区试中,连续两年表现优良,比统一对照高原602增产24.08%,比原受体陇春13号增产21.06%,在盐碱地,比当地主栽品种V28增产10.5%,比原受体增产22.5%,光合效率明显降低,RAPD分析结果表明,新品系基因组出现多态性,并具有供体特异性DNA带,表明该小麦新  相似文献   

19.
有机肥对蕨麻生长及块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蕨麻为研究对象,观测了不同有机肥水平对其生长和块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入有机肥对蕨麻基株的复叶数、复叶长度,匍匐茎数量无显著影响,但可以显著提高匍匐茎的长度、粗度和分株数.有机肥能明显提高蕨麻块根的产量,其中c处理的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55.61%;B、D、E处理分别比对照增产14.09%、21.56%和27.10%.  相似文献   

20.
秦麦3号小麦新品种是用东方红3号作母本,昌农921作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在水地栽培条件下比对照品种京冬8号增产6.74%,在旱地栽培条件下增产22.6%。具有高产、稳产、抗寒、耐旱、抗白粉病、抗条锈病、抗倒伏、抗穗发芽、品质优良及适应各种水肥条件种植等特点。并根据本区生态和生产条件,总结出该品种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