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各大城市地铁进入全面网络化运营时代,随着新线的不断开通,客流量与日俱增,有些线路出现客流不均、断面客流差异过大等情况。为解决因断面客流差异过大导致的客流较少区段能力浪费而客流量大的区段服务水平降低现状,各城市陆续实行大小交路套跑行车组织模式。为保障大小交路套跑模式下车站正常运营秩序,营造安全舒适便捷的乘车环境,客运组织工作尤为重要。以天津地铁为例,论述了大小交路套跑下客运组织的重要性及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2.
Y字型线路的运营交路设置存在多样性和复杂性,本文结合国内第一条Y型线路——广州地铁三号线开通前面临的实际情况。从行车组织、客运组织、可持续发展及资源综合需求等方面对存在方案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广州地铁三号线在不同条件下开通运营的优选交路方案。  相似文献   

3.
根据四号线线路长、平均站间距比较大、客流分布不均匀等特点,既要为大学城专线段提供优质的地铁运营服务,又要考虑降低运营成本等情况,从客运服务优质性,行车组织的安全性与灵活性、远期发展等主要影响因素对广州地铁四号线运营交路方案进行大小交路运行模式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龙永芳 《科技信息》2010,(36):I0236-I0237
天津地铁5、6号线均为天津市中心城区的外部填充线。根据建设规划,初期5号线从体育中心站开始与6号线共线运营至终点李七庄站,近期若运输能力富余,也可以考虑共线运营,远期两线分开运营。本文对5、6号线的共线运营段即体育中心站~李七庄站进行能力适应性分析。首先介绍5、6号线的编组方案、行车计划、运行交路等;其次检算5、6号线共用的小交路折返站即体育中心站的折返能力是否能够满足需要,分别计算了两种情况下的列车最小出发间隔时间;最后得出研究结论:体育中心站的折返能力不能满足要求,从近期开始5、6号线已经不能共线运营。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交路是指列车在规定运行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上往返运行的方式。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的首要目标是寻求列车交路方案确定的输送能力与客流需求量空间特征的最佳匹配,利用区间客流空间不均衡系数和区间交路覆盖率的一致程度能够衡量客流需求的空间特征和交路的匹配情况。为了设计长春轻轨3号线列车的交路方案,以备选交路作为变量,以客流需求的空间特征与交路的最优匹配为一个目标,运营成本最小化为另一目标,建立了带约束的非线性多目标0-1规划模型。对多目标规划问题,使用理想解的理想目标值及相对负理想目标值计算各目标函数的权系数,将多目标规划转化为单目标规划求解。使用Lingo软件求解,给出了2条、3条和4条交路的具体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6.
马丽  安志龙 《甘肃科技》2020,(23):52-53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是运输组织的基础,其制定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运营单位的服务质量与运营成本。文章根据乌鲁木齐轨道交通1号线客流特征及线路设计能力,计算了其开行方案中大交路与小交路列车开行数,并根据折返点的特征,计算了大小交路列车开行比例,最后对大小交路开行方案的实施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多交路共线运行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共线交路的四种基本形式,建立了车底独立与套跑运用条件下的多目标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优化模型.开发了一个车底运用优化工具,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实用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车底运用数量与共线段行车间隔、不同交路列车的开行比例、共线段及非共线段运行时分、折返站的折返时间标准及车底的运用方式(独立或套跑运用)等因素关系密切.最后给出了该模型在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试运营期限的临近,根据其线路特点、沿线客流预测及客流特征分析结果,对其运营初期列车交路方案及列车的周转时间进行研究,为1号线运营初期运输组织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北京至哈尔滨高速公路(编号G1)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所规划的由北京出发的七条放射状路线之一,是东北地区公路交通运输的大动脉,是东三省南下西进入关的重要通道,京哈高速绥中(冀辽界)至沈阳段改扩建方案论证是通过通行能力、行车安全、施工期交通组织、占地、工程规模、工期、运营管理、路容景观、控制因素、工程造价以及各方面汇总意见等11个方面进行比较,经过综合分析,多车道高速公路整体式断面虽然有些缺点,但在占地、工程规模、后期运营管理及路容景观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推荐采用整体式加宽,其中葫芦岛至锦州段12车道,其他路段10车道.  相似文献   

10.
突发事件条件下的铁路行车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铁路突发事件的内涵、类型及特点.根据铁路突发事件影响程度的不同,将突发事件条件下的铁路行车组织分为3种:一般性突发事件条件下行车组织、严重突发事件条件下行车组织和恶性突发事件条件下行车组织.定义不同类型突发事件条件下行车组织的科学问题,提出不同类型行车组织的优化目标、原则、策略及组织流程,研究3种不同类型行车组织之间的关系.指出突发事件条件下行车组织问题相对于一般的列车运行计划调整问题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等特点.突发事件条件下的铁路行车组织丰富了铁路运输组织理论并为支撑未来先进的铁路运营调度指挥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影响列车交路方案和编组方案编制的各要素进行定量分析,从乘客和运营方两个角度建立列车交路编组一体化编组模型,并设计了相应的遗传求解算法。将求解得到的方案与单一交路、单一编组方案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利用本文方案通过灵活编组、开行小交路等方式,可以减少13.6%的候车时间、2.65%的运营成本、12.88%的运用车数量。通过灵敏度分析,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据1949年至1985年的统计测算,35年来依靠增加列车重量和行车密度承担了新增货运量的75%,而其中的60%靠的是增加行车密度.在加大行车密度的诸多措施中,自动闭塞设备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从自动闭塞可提高通过能力、增加运输收入,保证行车安全、减少事故损失以及可改善运营指标、减少运营支出3个方面论述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地铁换乘站客流组织是地铁运营管理的重点,当换乘站出现大客流、或某条线路发生延误、运能不足导致换乘站大客流事件时需要客流组织以及行车组织的相互配合,确保地铁安全运营与乘客人身安全。该文以北大街站为例,研究了大客流情况下线网联动,行车组织配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未来几年内,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会保持一个快速发展的态势,随着城轨交通线路的开通运营,大量的新员工加入到城轨交通行车组织工作中,目前城轨交通企业员工普遍存在对电话闭塞法组织行车经验不足、组织流程不清等问题,这往往会造成严重的行车事故,给城轨交通的运营安全带来严重威胁。该文主要研究了当地铁信号系统中联锁子系统发生故障时,如何正确的改用电话闭塞法组织行车,尤其是电话闭塞法启用的时机、组织过程、细节及规定,对国内城轨交通企业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啸 《甘肃科技纵横》2021,(6):29-30,43
本论述通过对嘉策线存在问题地分析,发现设备故障率呈上升趋势,行车组织的安全风险增大,再加之岗位人员年龄普遍偏大,相关方单位招聘困难,现聘用的多为社会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较低,应急处置能力不足,且有多名行车人员请假,为保障沿线正常运营,只能要求上轮职工连班作业,加大了人身伤害事故的风险.针对此现状,建议对沿线设备改造...  相似文献   

16.
广州地铁在运营中,有时会发生乘客被清客下车,等待下一趟列车服务。这种清客组织行为直接影响地铁的服务品牌形象。本文对非计划性清客的原因及必要性进行了详尽的分析,阐述了在高密度行车组织下,清客组织行为是调度员行车调整的重要手段,提出了减少清客组织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水泥混凝土路面、桥面是行车荷载的直接承受体,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行车舒适性、安全性,能否达到设计的行车速度、通行能力、使用年限,运营收益等技术经济指标。为抓好水泥混凝土路面三大指标(强度、平整度、厚度)的控制,采取以下管理措施:1路面三大指标1.1强度控制强度  相似文献   

18.
矿区铁路调度指挥管理系统是指对通过加强铁路信息化建设,将铁路系统功能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有机地整合起来,实现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给,进而实现提高矿区铁路的运营能力以及负荷能力。郑煤集团在矿区铁路建设中通过将行车指挥系统、货运组织系统、微机监测系统进行一体化建设,进而实现调度指挥管理系统建设,有力地促进郑煤集团矿区铁路良好运营。  相似文献   

19.
马丽  安志龙 《甘肃科技》2020,(22):119-120
城市轨道交通中间站折返能力直接影响着地铁运营线路故障的处理与恢复。文章对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八楼站的折返作业过程进行了分析,采用图解法计算了国际机场至八楼站方向、三屯碑至八楼站方向的列车在八楼站折返时间及折返能力。为乌鲁木齐地铁1号运营线路出现故障,组织小交路运行及故障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城市交通列车共线运营的通过能力和延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上海轨道交通3,4号线为背景,运用概率论的方法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共线运营条件下的通过能力.运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分析了在一定能力利用率及开行方案条件下,列车运行延误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输组织的影响,提出了采用共线运营条件下运输组织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