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科收优惠政策对西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针对现行税收优惠政策的弊病,根据西部大开发的总体发展战略,遵循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等原则,选择恰当的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2.
反对权力资本化追求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未来发展战略有两个基本原则需要调整,一是外部关系中的国家安全与对外开放,二是内部关系中的效率与公平。建国后30年强调公平优先,导致平均主义;改革开放后30年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不公平的问题日益突出。中国的渐进改革过程长期伴随着严重的腐败,这是权力资本化的产物,导致了效率优先的性质蜕变。必须有效制止权力资本化,调整政策,在公平优先的基础上达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先后存在的两种现象:平均主义和贫富分化着手分析公平、效率,以及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情况着手,阐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一条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社会义义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而合理的价值原则。同时,对贫富不均现象的出现,联系效率与公平实际出发,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而合理的价值原则,同时,对贫富不均现象的出现,联系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从其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谐社会也是人类追求和向往的奋斗目标。公平与效率作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是政治制度的合理性诉求、社会各阶层的和谐性诉求的实践呈现。当前这个问题已经影响到中国改革和发展的社会进程。因此,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进行反思。并把它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链接,用公平与效率并举的原则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这将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理论支撑点。  相似文献   

5.
公平、效率及其关系问题一直是学界所争论的难题之一,甚至有的人称之为学界的"斯克芬斯"之谜。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无论是作为一种理论探讨,还是作为一项战略实施,都应具有其特定的历史性,都应该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有所创新。目前,在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尤其在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社会分配不公现象日益严重的状况下,重新审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对公平与效率战略进行重新抉择就显得更为重要了。然而,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归根到底要通过发展来解决。  相似文献   

6.
西方传统发展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初期的起飞过程中,收入分配的恶化不仅难以避免,而且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待经济发达后,公平分配才可能解决。这一所谓"原理"对中国有多大的适用性?中国当前是否必然步入这一"世界性"的阵痛期?公平与效率究竟孰是目标?孰是手段?二者有无兼容的可能性?社会注意公平原则与平均注意大锅饭是否是一回事?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问题越来越成为关注的对象,本文以西方经典"U"型假说为依托,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以此来权衡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对经济利益分配上的公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各有利弊。从历史发展的进程分析,公平以一定的经济效率为基础,不可能有脱离效率的公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把效率摆在第一位。但是,经济发展的高效率不能够摆脱社会公平,否则就不能取得持久的经济高效率。社会主义制度为建立全新的公平效率关系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主题是公平与效率,两者结合的性质和方式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水平。正确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含义,走出认识的误区,认清二者结合的意义,采取建立健全各种社会保障体系、强化税收的调节作用、加大反腐力度、增加教育公平、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等多措并举的方法解决问题,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9.
《创新科技》2006,(2):5-5
在“十一五”期间政府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发展思路,取得速度与质量、公平与效率统一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陶绍兴 《科技信息》2007,1(4):137-138
提高效率、维护公平一直是人们活动的主题和目标。现阶段能否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效率和公平之间可以而且应该和谐。当前,在继续强调发展的同时必须更加突出公平,采取各种措施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效率与公平的和谐,促进社会的和谐;在效率与公平的和谐中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赵倩 《创新科技》2015,(5):14-16
伴随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国际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不断加强,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加快实施,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推进,全省上下谋求发展的共识、服务全局的合力、攻坚克难的精神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本文主要对区域经济的概况、中原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发展经济学的就业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就业问题,提出了有关增加就业的政策主张,这对发展中国家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其提出的理论也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状况有一定差距。在对发展经济学就业理论的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就业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3.
如何进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效实施,对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对促进各地区同共繁荣、共同富裕、保持社会稳定、增进民族团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对西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可以明确认识西部大开发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追求社会发展是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愿望,而如何看待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树立什么样的“发展观”,则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要实现真正的发展——可持续的全面的社会发展,就要为其寻找真实的动力和坚实的基础,这真实的动力和坚实的基础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科技贡献率、提高管理效益、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家经济质量,而这一切只能依靠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的含义,分析了这两种战略在帮助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中发挥的作用,并指出这两种战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思想,是要谋“速进之良机”,以“非常之速率”,而求“突飞之进步”,走赶超式发展之路,使中国并驾欧美而“列于世界文明国之林”。同时,他较多地注意社会经济的“均等”发展,强调“取文明善果而避其恶果”。在人口问题上,主张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从根本上做到“食与工”、“工与人’的均衡;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提出要“慎重地开发中国广大的天然和其他资源”,以人口和产业的比例为衡,做到“保存天惠,以遗子孙”;在区域经济发展上,提出向内地和边疆“殖民拓业”,以“兴发西南”,“更谋西北之发展”,实现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旅游业的发展模式及地域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旅游业的发展模式及地域特征的研究是旅游经济学和旅游地理学共同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其研究成果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旅游产业的政策制定及发展规划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世界各国旅游业的发展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各国均会根据各自的国情选择相应的模式,因而发展中国家的旅游业并未形成和存在所谓一条扭曲的旅游业发展规律,也并未选择所谓违背经济规律的反向发展模式。中国发展旅游业所选取的模式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8.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提高教育投资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社会再生产的客观要求,发展中国家几十年来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以促进经济发展的努力没有实现预期目标的现实,从实践上深刻证明发挥教育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关键在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环保产业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环保产业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与现状,重点分析了我国环保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机遇,结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发展环保产业的一些政策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涉及复杂的问题,最为根本的是发展战略问题。发展战略所要解决的主要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性问题、长期性问题、基本性问题和计谋性问题。《跨越——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作者——余远辉博士,紧紧抓住这一重大问题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研究,得出了较重要的结论,对民族地区的经济理论研究和发展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