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莹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7(13):3307-3310
对城市中近20多年来未经正规设计建造的低层砌体结构房屋进行调查研究,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S0011—2001)。对一栋典型二层砖砌体结构房屋进行抗震验算。根据调研和单体房屋抗震验算的结果,评价这类房屋的抗震性能,指出这类单体房屋在抗震性能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还从抗震防灾的角度,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胡波 《甘肃科技》2010,26(8):122-125
多层砖混结构房屋可以通过建筑上的合理布局,结构上的构造措施等多种方法来弥补砌体房屋脆性材料在抗震方面的不足,从而满足抗震要求。在抗震设计时体现以预防为主的设计思想,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对于建设工程,只有在抗震设防,抗震设计和施工质量等方面都符合要求,才能确保建筑工程具备合理的抗御地震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砖混结构的抗震设计重在概念设计,本文结合设计工作以及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2001),谈谈砖混结构房屋抗震概念设计。  相似文献   

4.
王举成 《科技信息》2012,(25):309-309,322
通过对广大农村住房在地震中受灾情况的介绍和分析,提出主要从选择有利抗震的建筑场地、地基与基础,重视抗震构造措施的设置,采用对抗震有利的房屋平面结构布置,房屋结构要轻,在地方基层设立服务机构和专业人员等方面予以加强和预防,以提高农村房屋的质量和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5.
汶川大地震汉中市村镇房屋震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汶川大地震中,砖混结构和生土建筑作为汉中市村镇房屋的主要建筑形式损坏严重。为了提高当地村镇房屋抗震性能,指导人民重建家园,对汶川地震中汉中市村镇砖混和生土房屋,从屋盖及楼盖、墙体、楼梯间和其他构件破坏等方面分析震害特征,针对倒塌、开裂等震害特征提出村镇房屋震害主要原因是由强度不足和抗震构造措施不完善引起。  相似文献   

6.
我们应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编制的原则,对砖混结构房屋震害进行分析,了解其破坏机理,找出抗震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提高其抗震能力,从而制订出相应的抗震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慕容庆 《科技信息》2008,(19):104-105
对各类工程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根本途径。作为结构工程师应当掌握工程地震基本知识、工程抗震原理以及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方法。本文主要对抗震的概念性设计及在房屋抗震措施中的具体运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对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原理、一般要求、抗震构造措施的重要性进行论述,对施工技术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9.
底框商住多层房屋近年来在中、小城市中很常见,这种结构底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大空间,一般作商场用,其上部为小开间砖房或砌块结构,一般为住宅或写字楼,此种结构抗震规范上又称为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在结构上属下柔上刚形式,对抗震极为不利。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国家有关部门及时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进行了修订,修改并增加了部分备文(以下简称《抗规2008版》),对底框商住房屋提出了新的抗震设计要求。下面就中小城市底框商住房屋的抗震设计,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根据目前房屋的现状,房屋的维修与改建还是很有必要的,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年代都必不可少,因此对房屋的管理和维修、改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技术上可靠,施工手段上可行。在建筑上要经济、合理、适用、美观、大方。结构上要保证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改造设计中对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及抗震的处理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1.
涂宇航 《工程与建设》2023,(3):1036-1037
从新农村建设到美好乡村建设,农村房屋建设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一直在努力中,近些年农村房屋建设的发展也带来一些经验和成果,但在农村房屋抗震构造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对安徽省区域内选取三个有代表性乡村,分析抗震性能现状和问题,并对提高农村房屋抗震性能,推进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抗震构造措施来源于地震区的工程实践。本文通过唐山、昭通、泉州等地震区,对石墙承重房屋的震害调查、总结、说明那些构造措施能避免建筑物过早损坏,防止倒塌。从而取得实际的依据,并通过分析归纳,提出一些抗震构造措施以作设计参考之用。  相似文献   

13.
丁安平 《工程与建设》2014,(1):61-62,73
该文阐述了提高农村房屋抗震性能的重要性,结合汶川地震的震害资料和现行的管理体制,对农村房屋在抗震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砖混结构型式为主的农村新建房屋有效提高抗震性能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建议农村新建房屋的建设要纳入政府的审批管理程序,对安徽省正在开展的美好乡村建设向纵深推进和提高农村房屋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后汶川地震时代抗震综合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汶川地震后,除了吸取以往教训,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抗震设防类别设计外,还应正确贯彻抗震措施,按规范要求施工和使用建筑.文章结合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施工和使用,综合建筑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计算设计、构造设计,提出了几点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成湘湧 《科技信息》2010,(12):291-291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建筑抗震设防标准低的现象,对农村建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一些目前农村可行的抗震措施,为我国农村房屋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钟声 《科技信息》2008,(8):89-89
房屋建筑通常都会出现裂缝,特别是北方地区,气候干燥,年温差大,夏季日温差也较大,房屋建成后一年,有的2—3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后,墙体就会产生裂缝。它影响了建筑的功能和美观,严重的导致结构安全度降低,抗震性能差,因此防止建筑墙体开裂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通过对房屋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危害进行分析。并从施工角度阐述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基于易损性分析法的安徽农村房屋的震害预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通过对安徽省815栋农村房屋的抗震性能调查,采用基于易损性的半经验半理论的方法对安徽省4个调查点的农村房屋进行了震害预测,分析了农村建筑抗震设防存在的问题和地震时可能造成的破坏,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摸清房屋基本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以此提高所在地区抗震设防能力,可以有效降低地震灾害损失.房屋抗震性能普查,工作量大,专业技术强,在短期内很难完成.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可以将遥感技术应用到房屋普查工作中.介绍了通过遥感技术判别房屋,并与实地调研数据对比分析.遥感技术结合经验估计,能提高房屋普查效率,可以作为房屋抗震普查的一项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多层内框架房屋室内增层设计及对多层砖混结构房屋抗震加固设计的总结.提出了若干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建筑抗震设计中,多层砌体房屋设置构造柱是房屋防倒塌的重要措施,文章从构造柱的工作原理出发,对其主要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通病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