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据文化创意的概念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提出了图书馆体现在文化创意中价值的新观点,即在传播科技、传承文化、能力塑造、休闲文化四方面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图书馆如何在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上体现创意文化。  相似文献   

2.
"空岛"上的文化大爆炸十年前,台湾就已下决心,将创意文化产业作为第四波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十年过去,效果如何?在台北街头,各种别出心裁的商业广告设计和政治文宣招贴随处可见,在西门町、师大路和士林夜市的大街小巷,各种街头小店贩卖的几乎每件生活小品,都能看到商家注入创意的努力。"台北这样的城市,‘巷弄文化’是最能体现创意的地方。住宅区巷弄内常见具有个性特质的餐饮店和小酒馆。"台北的设计师汪立峡认为,"巷弄文化"很能体现台湾当下创意生活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创意产业对经济有巨大的拉动作用,寿山石作为玉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营销模式构建研究对于推进产业发展极具价值。该文站在文化创意产业的视角,结合寿山石特质,借助4C营销组合理论,构建出了寿山石的营销模式。政府引导搭建创意产业发展平台,借力专业市场打造寿山石区域品牌,完善企业"大师加名品,价值定价法,拍卖加展览,研讨加收藏"的营销组合。  相似文献   

4.
媒介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人类数千年以来的历史文化和生生不息的知识、智慧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走进了21世纪。与此同时,各种样式、种类、流派和风格的人类文化,在不断涌现的新的文化媒介、新的传播技术和新的传播方式的支持下,发扬光大、日益繁荣,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从文化媒介的共享性、传播性、创意性和流通性等方面,论述文化媒介的产业特质。  相似文献   

5.
作为大学文化品牌传播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在满足人们日常工作、学习需要的功能基础上,既满足了广大师生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消费需要,又较好地承载、传递了大学文化精神。本文以吉林建筑大学在"双创"思维的运用下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文创产品的互通良好发展为例,通过借助互联网思维对校园文化产品进行创意设计和技术创新,有效提升高校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含量、技术含量,在新的产业环境下把握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新发展、新生机。  相似文献   

6.
文化创意产业是由经济、文化、科技相融合面产生的新兴产业,是将文化资本重新组合引入经济系统的新业态。与传统产业相比较.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创新性。文化性.强融合性、高附加值等鲜明特征。在提升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文化创意产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从自发成长到政府引导。再到市场亿运作,实施园区建设.最后由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化目标发展这四个阶段。本文以之江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例.阐述了集群式发展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得出未来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还需在园区的基础上依靠集群优化发展的结论.对如何引导文创产业由集聚向集群更高效高质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在日前举行的上海市中小微企业融资创意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厉无畏表示,近年来,金融资本在扶持文化创意产业方面有较大发展,今后要多措并举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可以大有作为。厉无畏表示,要多措并举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一是在财政税收方面对新办文化创意企业给予一定的支持。二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造良好宽容的文化氛围,对于创新  相似文献   

8.
<正>文化创意产业是在全球化和消费社会的背景中,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一种统合,是依赖科技发展、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理念。它依  相似文献   

9.
《科技智囊》2010,(10):18-29
<正>发展创意产业推动城市转型升级全国人大常委、内务司法委副主任,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创意产业将引领城市进入创新时代,著名经济学家罗默曾指出,"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它才是推动一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创意产业是经济、文化、技术相互融合的产物。在创意产业中,创意的设计是核心和灵魂。香港创意产业中80%是设计,而我们内  相似文献   

10.
易建湘 《科技智囊》2008,(10):79-80
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标志性形象,塑造中华和平龙,即将传统文化中龙的形象融入“和平”的特质并将其转化为艺术作品,是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于2006年正式提出的创意和设想。根据中共北京市委和北京奥组委负责同志的意见,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于2007年7月,批准并授权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区选址并实施。同年9月,工程组委会向全球征集中华和平龙的创意和设计,此事在海峡对岸获得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关资料表明,全世界文化创意产业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价值,并且还在以5%的速度递增.人文荟萃的文化名城杭州,拥有足够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技术基础、艺术创造力和人才储备,如何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大潮中,脱颖而出,创造优势,进而为打造"生活品质之城"作贡献,是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传统文化资源创意产业化已经开始成为带动地方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引擎。充分发挥区域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将区域传统文化资源创意产业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可通过将皖东地区传统文化资源与旅游业对接及其动漫化研究两大途径来实现该地区传统文化资源创意产业化。  相似文献   

13.
<正>11月4日,我校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团队主创的《2017:两岸创意经济研究报告》及《2017:闽台文化发展报告(特色小镇卷)》在海峡两岸(厦门)第十届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发布。文化蓝皮书《2017:两岸创意经济研究报告》由"总报告""数字创意篇""文化旅游篇"和"热点聚焦"四部分构成。"总报告"立足新技术新业态,放眼创意产业和数字经济的前景和发  相似文献   

14.
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内企业"集而不群"现象为分析起点,联系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重点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与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关系、如何进行以集群为导向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等问题。研究发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并不一定能自动带来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只是提供了发展为集群的可能,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也并不一定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内。研究进一步指出,单纯地理上的集中和形成产业集群相比较,形成集群能为文化创意企业带来更多的竞争优势,因此,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时,要以促进园区内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为导向。最后从出台规划、制定政策、投资引导、市场推广、优化环境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概念,分别介绍了英国、美国和日本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经验,提出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本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发展,作为产业发展源泉的文化创意人才越来越成为各地区竞争的焦点。近年来,兰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也出现了文化创意人才短缺、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主体,对人才培养和质量提升负有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因此,选用文化创意人才的素质模型作为切入口,来研究兰州市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川东竹琴为代表的三峡库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三峡地区在历史上长期发展,最终留下来的能体现三峡库区地域文化鲜明特点的文化瑰宝。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川东竹琴现在正面临着传承断裂的重大危机,亟需进行抢救性保护。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结果,是综合文化、创意、科技、资本、制造等要素的一种新业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经济转化应当形成文化品牌效应,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走上"以文养文,以文兴文"的良性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正创意产业的概念已成为许多国家发展战略中广泛使用的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指将创意内容的创作、生产和商业化结合起来的行业,这些内容是无形的、具有文化内涵的。创意产业需要在数字化的背景下进行审视,而不仅仅基于文化和文化的创造力。创意产业包含数字时代的概念,这改变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一词的正式使用  相似文献   

19.
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外被称作"未来的主导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集文化与创意于一体的一种产业形式,挖掘深厚的文化底蕴,运用知识与创意手段打造文化产品,用现代化的传播技术和管理手段发展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因此,需要大量培养和造就知识型、创新型人才,需要产业经营人才和知识产品保护人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需要政策的支持,资金的辅助,而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则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必备条件,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应运而生,促进了各个产业的快速转型。在文化创意产业中,要充分利用科技创新,营造文化创意产业的科技环境,进而重新构建全球创意产业的价值链。基于此,该文分析和研究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该主体包括智能机器人、文化创意企业的主体精神、消费主体等。其中,文化创意企业是多元主体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