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兰萍 《科技资讯》2007,(13):51-51
针对供水单位对供水管网阀门的使用要求,从供水的安全性,技术的先进性,水流的密封性,质量的可靠性,操作的灵活性,价格的合理性,售后服务的保证性,定供货的一致性以及建立比较完善的检验、复验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对供水管网阀门的选择意见。同时,也结合生产实际和使用需要,对供水阀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了精细刻画供水管网在事故状态下的可靠性,提出一种新的供水管网分析模型——考虑流向的单元-阀门图(segment-valve diagram with flow directions, SV-FD).该模型将供水管网阀门拓扑模型改造为有向图,用有向边标记阀门处的水流方向,能够更加精准地描述爆管时需要关闭的阀门,并有利于获取真实完整的停水区域.运用该模型进行供水管网拓扑可靠性评价,面向事故影响、隔离难度和应急时间,设计了5个新的评价指标.使用这些指标对中国3个城市的供水管网进行可靠性分析,结果显示,与基于单元阀门图的传统经典指标相比较,改进指标能更加准确清晰地反映管网事故的实际影响和处置难度.  相似文献   

3.
在假设两个村庄与原自来水总管线位置确定的情况下,考虑从原总管线上开设一个供水阀门,向管线同侧的两个村庄输送自来水,使得供水阀门设计合理,管线铺设费用最省.本文针对两个村庄和供水阀门的各种位置关系,考虑了铺设共用管线和单独管线的总费用,建立了使自来水管线设计费用最省的多元函数模型.  相似文献   

4.
结合图论与地理信息系统的供水管网分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供水管网水力路径、耗散路径概念,并通过图论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获得了供水管网最短水力路径结构和最短耗散路径结构,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将其可视化.考虑压力分布、行政区域以及道路走向,通过安装水表和阀门来确定不同分区供水范围.水表应安装在主要供水路径上,阀门应安装在最短耗散路径经过次数较少的管道上.以能量参数、压力统计参数和压力参数作为供水管网3种性能参数衡量分区影响,实现了复杂供水管网分区优化,并确定了不同分区的水流连通情况.  相似文献   

5.
通过利用现有管网中的控制阀门资源,提出了阀门控制管网漏失的数学模型,并利用稀疏修正单纯型的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经过实例验证,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城市供水管网的漏损量.  相似文献   

6.
供水泵站通常采用阀门或变速(变频)调控来实现恒压供水,2种方式都涉及管路特性曲线或泵性能曲线的变化,这使得实际应用中能耗的定量计算比较繁琐.为此,借助Flowmaster流动系统仿真软件,以某恒压供水站为例,分别计算阀门调控和变速调控方式下泵系统性能的变化,并进行能耗对比分析,研究了恒压泵系统的转速和流量调节范围,为工程应用提供切实可行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热网汽水换热站动态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换热站的热效率,以青岛热力公司恩波热力站为对象,建立了基于传递函数的汽水换热站仿真模型。对通过调节蒸汽进汽阀门来控制供水温度的现有运行方式和通过调节疏水阀门控制供水温度的新运行方式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获得相同供水温度的前提下,新的运行方式可以提高蒸汽的利用率;在仿真实验条件下,换热器的热效率由95.49%提高到了96.13%,效率由34.7%提高到了35.9%。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城市供水管网不便监管、自控能力弱、漏损严重等问题,设计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系统.该系统以物联网为架构体系,OneNet设备云平台为数据处理平台,分析供水系统感知层的ZigBee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和网络层的传输技术,研究应用层中数据处理平台的设计方法,给出基于遗传算法的压力管理漏损控制技术.实例结果表明:将该系统运用于小型管网中,可有效地优选控制阀门,给出优化的阀门开启度,使管网压力分布趋于合理,从而降低管网漏损率.  相似文献   

9.
定量水阀     
目前,城市楼群林立,供水设备相应滞后,加之间断供水,住户经常出现跑水、冒水、漏水现象,浪费严重。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定量接水阀门,用户能根据需水量的多少,将旋钮定位在标有刻度的标记上,阀门便自动按照标记的水量将水排出后关闭阀门。如果向容器贮水,只要将引水管接  相似文献   

10.
吴江 《科技咨询导报》2014,(16):175-175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而城市供水管网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其是城市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因此,对城市供水管网的维护管理工作也就更加的重要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先爆管、后抢修”的理念已经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需求了,我们应大胆创新城市供水管网的维护管理理念,将抢修工作前移,并且采取有效的事前控制的行为,向着管道抢修、管线巡检、阀门维护以及消防栓维护等综合性的管理方向发展。该文便对管道抢修管理、管线巡检管理、阀门维护管理以及消防栓维护管理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从而详细的论述了如何做好城市供水管网的维护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供水管网是由管道和阀门等各种管道附件、配件所组成的。根据各种不同的需要,每天都要进行阀门的开启和关闭。阀门的使用寿命和质量决定着管网的正常运行,住管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王利平 《科技资讯》2006,(16):200-200
供水系统是城市中的重要基础设施,供水系统中的给水管线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影响着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也直接影响着供水企业的服务质量、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但是由于管道的故障、更新改造及用水户增减等多方面的原因,供水区域内局部管段的停水现象难以避免;同时为了合理调节管网压力和流量,寻求最佳供水压力,减少供水电耗,在管网内适当的位置安装阀门并保障阀门正常运行就显得十分必要而且重要。  相似文献   

13.
王永红 《科技信息》2009,(15):44-44
从当前供水管网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目前供水GIS系统中关阀分析从原理到算法层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用面向对象的思想来建立管网拓扑关系和阀门控制关系,从算法和从业务上来解决爆管事故处理关阀方案的优化的解决思路,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城市供水管道破裂这一重大难题,研究调压塔对城市输水管道压强的影响。本文在分析了调压塔对水击波压力影响后详细研究了不同类型的调压塔对输水管道压强的影响,其中调压塔类型主要涉及圆筒式、阻抗式、双室式;接着重点分析了调压塔与阀门相结合对输水管道压强的影响,主要包括中间阀门对管道压强的影响和中间阀门与调压塔相对位置对管道压强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验测试,研究冷辐射板表面快结露时,冷冻水阀门调节模式对冷辐射板的防结露效果、制冷能力和室内热舒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冷辐射板表面快要结露时,冷冻水阀门通断调节模式下有较好的防结霜效果,但辐射板制冷能力会下降,室内热舒适性变差;冷冻水阀门比例积分微分(PID)调节模式下的供水流速为0.30~0.45 m·s-1时,冷辐射板既有较好的防结霜效果和制冷能力,又能维持较好的室内热舒适性.  相似文献   

16.
在泵站工程中往往由于规划设计考虑不周或不合理的运行操作,导致水锤事故,使水泵出水管道、阀门遭到破坏,甚至使泵房被淹,供水中断,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7.
董明昌  刘大伟  王岫峰  张金东 《科技信息》2009,(21):I0285-I0285,I0268
阀门在供水管网中数量多、分布广、作用大,是供水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控制、调节设备。在实际使用中,存在阀门选型、故障分析、质能要求、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诸多问题,通过对比、分析、总结,针对运行管理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大力倡导推广新型实用阀门,以解决和弥补其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针对发动机吞水试验用喷水装置的供水系统,需满足不同状态下差异较大的供水量需求。通过进行阀门特性试验,阀门开度在20%~100%范围内变化时,供水流量有较大变化的同时供水压力也有很大变化,从而不利于水滴粒径的有效控制。通过开展不同喷嘴数量条件下的调试试验,对管网调控特性进行分析,对于回水阀开度大于55%时的某一特定开度,随着喷嘴数量的增大,供水压力基本不变,而喷水流量随之增大;对于回水阀开度小于55%的某一特定开度,随着喷嘴数量的增多,供水压力有所减小,而喷水流量随之增大。因此采用阀门调节与喷嘴数量调整结合的调节方式,可将不同工况的供水压力控制在400kPa以上,试验过程中的影像记录及水滴粒径测量结果表明,可将水滴粒径有效控制在2mm以下,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虹桥机场西区能源中心直供供冷系统中供水流量、回水温度的变化关系进行了思考,并通过运行数据、实验的验证,寻找回水电动阀的最佳开度范围,解决阀门频繁动作等问题,最终实现供水流量波动与回水温度之间的平衡,使得直供供冷系统供运行更稳定。  相似文献   

20.
在供热供水企业的运行管理中,水泵的流量调节手段基本上有两种:(1)传统的阀门调节法;(2)新兴的变频调节法。传统的阀门调节控制方式基本不节能。水泵流量采用变频调速控制方式比传统的采用阀门调节控制方式更加节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