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应用生态足迹理论及模型,根据嘉陵江流域2002年的统计数据,对嘉陵江流域2001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定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嘉陵江流域2001年总生态足迹高达64654135hm^2,人均生态足迹为1.4395hm^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流域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6198hm^2,仅相当于入均生态足迹的43.06%,入均生态赤字0.8197hm^2.嘉陵江流域属于全球尺度可持续而地方尺度不可持续的发展类型,应从减少人均生态足迹、提高土地产出率和控制人口三方面入手,减小生态赤字,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德州市2002年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生态足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利用相关的统计资料,计算和分析了德州市2002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德州市的人均生态足迹为1.8045797 hm^2,人均生态承载能力为0.612618hm^2,人均生态赤字为1.1919617hm^2,目前的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其成因,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对计算过程中发现的生态足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邬洁  孟伟  吴明作  王林忠 《河南科学》2007,25(6):1063-1067
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对新乡市1997-2005年的生态足迹需求与承载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市人均生态需求保持在1.6 hm2左右,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在0.54 hm2左右徘徊且呈下降趋势,生态赤字达到了1.0 hm2;表明其生态足迹需求远超出了生态承载力范围,城市发展在国家尺度上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2003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介绍生态足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以《山东省统计年鉴(2004)》的数据为依据。对山东省200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2003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为1.863544hm^2,人均可利用生态承载力为O.618651hm^2,人均生态赤字为1.244893hm^2,人均生态足迹已经远远超过人均生态承载力,表明山东省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的压力和强度甚高.  相似文献   

5.
基于锡尔系数与改进后的生态足迹方法,分析了河北省旅游环境承载力.结果表明:从2001年到2012年,河北省旅游生态足迹与旅游生态承载力均呈现下降趋势,且总体表现出生态赤字状态,河北省旅游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空间上,在11个地级市中,秦皇岛的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与人均旅游生态赤字均最高,沧州市最低;而张家口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最高,唐山最低,从环渤海、环京津与环省会旅游圈来看,3个旅游圈之间的旅游环境承载力差异较小,但各旅游圈内各市的差异较大,其中以环渤海旅游圈内的差异最大;为了促进河北省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生态旅游、降低旅游生态赤字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广州市生态可持续问题,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广州市2003—2013年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和人均生态足迹进行了模拟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ARIMA模型预测了2014—2020年的生态足迹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2003—2013年人均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增幅达到6.7%,人均生态承载力呈下降趋势,人均生态承载力远远小于人均生态足迹,导致生态赤字状态,广州市处于严重不可持续发展状态;2014—2020年人均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2020年达到4.201 8 hm2/人,是2013年的1.02倍,人均生态承载力基本保持不变,人均生态赤字不断增大. 针对广州市严重不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提出加大环境生态保护力度、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实现广州市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态足迹的石家庄市土地生态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生态足迹的原理和模型,对石家庄市1996、2000、2006、2011年的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石家庄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处于一个逐年增加的阶段之中,人均生态足迹从1996年的2.4893hm2增加至2011年的5.4973hm2;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则由1996年0.3616hm2减少至2011年0.3349hm2,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呈反方向发展的趋势。1996-2011年间,石家庄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大大超过人均生态承载力,出现生态赤字并且逐渐增大,人均生态赤字由2.2510hm2增加至5.1624hm2,表明石家庄市人口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已经远远超过了石家庄市自然生态系统的承受范围,影响该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用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对陕西省关中地区2001—2008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关中地区2010—2015的生态足迹做出预测。结果表明:当地人均生态足迹呈现上升趋势,由0.650 7 ha2.人-1上升到0.926 9 ha2.人-1,人均生态赤字不断增加,由0.145 5 ha2.人-1上升到0.492 4 ha2.人-1,生态赤字持续扩大,预测2015年人均生态赤字将达到0.780 9 ha2.人-1。区域生态处于不安全状况,生态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9.
梁洪志 《科技信息》2011,(18):I0327-I0328
本文运用国家生态足迹账户计算方法,计算和分析2008年辽宁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对辽宁省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008年辽宁省人均生态足迹为5.307hm^2人,高于人均生态承载力O.636hm^2/人,出现生态赤字4.671hm^2/人,与2007年相生态赤字4.088hm^2/人比略有增加。同时提出有利于实现区域可持续开发利用和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山西省2004年统计数据为依据,根据生态足迹模型的基本原理,对山西省重要的堞炭资源型城市大同、阳泉、晋城、朔州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4个城市的人均生态足迹都高于人均生态承载力,产生了生态赤字,其生态赤字分别为:1.708/人、2.672/人,4.787/人,4.823/人,揭示了这4个煤炭资源型城市均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此外,这四个城市万元GDP生态足迹值相对较高,反映了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1999-2008年生态足迹动态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子  苏欣欣  李红伟 《河南科学》2011,29(5):623-625
运用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模型,对湖北省1999-2008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万元GDP生态足迹进行了时间序列测度.计算结果表明:在这10年里,湖北省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以及GDP持有量一直在增加,但人均生态足迹的增长趋势远大于人均生态承载力;万元GDP生态足迹则一直呈现下降趋势.总体来说,湖北省1999-20...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对四川省西昌市土地利用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西昌市人均生态足迹为0.695541,按12%生物多样性扣除后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610628,人均生态赤字为0.08491;西昌市人均资源利用水平远低于中国人均资源利用率。从生态足迹的组分来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足迹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耕地、化石能源用地、水域、建筑用地、草地、林地;西昌市目前的发展模式主要以消耗自然资源存量为主。  相似文献   

13.
基于修正的生态足迹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的生态足迹模型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存在的不足,将其分为消费性生态足迹和生产性生态足迹,并以苏州为案例,计算分析了其1993年~2002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测算了其历年的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结果表明:苏州十年的人均生产性生态赤字均小于全球人均生态赤字0.4 hm2,人均消费性生态赤字则均大于0.4 hm2,其生态环境是区域可持续、全球不可持续型,且生态效率逐年提高;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逐年上升,增加生态足迹多样性是增强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修正后的生态足迹模型及采用的发展能力测算方法可较准确评价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水资源生态足迹评价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最关键的资源,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依据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原理和模型,对贵州省2001—2012年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指数平滑法对贵州省2013—2016年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2001—2012年间贵州省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贵州省历年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均大于生态足迹,存在一定的生态盈余,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情况较好;2013—2016年贵州省人均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2013年人均生态承载力略微下降,水资源仍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但生态盈余量有所减少。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应该充分考虑贵州省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调度、利用水资源,促进贵州省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新尧  孙小舟 《河南科学》2014,(9):1884-1889
利用生态足迹评价模型,计算了湖北省1990—2012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并通过灰色GM(1,1)预测模型预测了湖北省2013—2020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万元GDP生态足迹.结果显示:①1990—1995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低于人均生态承载力,资源环境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②2000—2012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均高于人均生态承载力,社会经济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③万元GDP消耗的生态足迹由3.92 hm2下降到0.49 hm2,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④对生态足迹的预测表明,短期内湖北省生态赤字继续存在,其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依然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16.
1993-2004年陕西省生态足迹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和计算方法,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及《陕西省统计年鉴》等自然资源生产与消费、人口、土地等数据,分析了1993—2004年陕西省生态足迹变化情况.结果显示,1993—2004年陕西省出现生态赤字且有上升趋势,2004年人均生态赤字达0.410 7 hm2,表明陕西省生态发展不可持续.有限生态资源的过度利用是产生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因而,陕西省要维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7.
利用能值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研究了内蒙古自治区2005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人均能值足迹为9.11 hm~2/cap,人均能值承载力为3.77 hm~2/cap,生态赤字为5.34 hm~2/cap,而利用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计算的结果为生态足迹3.43 hm~2/cap,生态承载力1.18 hm~2/cap,生态赤字为2.25 hm~2/cap,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处在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能值足迹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缺陷,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生态足迹的常德市土地生态安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分析了常德市2002~2006年的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初步探讨了常德市土地生态系统安全情况.结果显示:常德市人均生态足迹从2002年的1.917 94 hm2增加到2006年的2.509 93 hm2,而同期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则由0.527 85 hm2下降到0.516 23 hm2,人均生态赤字由1.390 09 hm2增大为1.993 70 hm2,生态压力指数由3.26上升为4.22;万元GDP生态足迹从2.588 59 hm2逐渐下降为2.107 49 hm2.研究表明:虽然常德市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在不断提高,但常德市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土地生态系统始终处于超负荷状态,土地生态系统处于危险状态.  相似文献   

19.
生态承载力模型的改进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中生态承载力和产量因子的定义,考虑到地区差异、科技进步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计算生态承载力的新方法,并对甘肃省1997,1998年的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实例分析,其中甘肃省1997,1998年人均生态承载力分别为0,8166014和0.8386695hm^2/人.结果表明甘肃省1998年生物生产土地的人均均衡面积与1997年相比有所增加,这与1997年的自然灾害比1998年严重的事实相吻合.1998年甘肃省生态承载力的增加主要是人均建筑均衡面积的增加造成的.通过比较得知,以前的研究结果存在高估甘肃省人均生态承载力水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