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国家对地方高校提出的新要求,而产学研用合作则是地方高校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地方高校不断致力于产学研用合作模式的创新,从最初单纯的技术转让模式发展到现在的多元化合作模式,主要有校地共建研究平台模式、大学科技园模式、校企共建实践基地模式以及校企合作开发模式等。与此同时,地方高校产学研用合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地方高校要进一步发展产学研用合作,就需要积极寻求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成立校级产学研用合作指导委员会,改革创新科研管理机制,加强"双师型"师资的引进和培养。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教育、产业的不断发展,“政产学研用”合作已经成为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和实现产业界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高校应结合我国当前工程教育与产业界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构建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为基础,用户需求为导向,政府全面服务的合作模式,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产学研用合作是构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功能。针对"企业招人难,学生就业难"、传统课堂教育的"重理论、轻实践"、企业对产学研用合作热情不高等现象,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分析其具体做法,探寻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产学研用合作模式,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已经成为高校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以航空发动机维修人才培养为例,提出构建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多方主体深化合作与联合培养机制,旨在进一步推进高校改革和完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抓好产学研用合作,充分发挥科研带动教学、服务社会的作用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产学研用是一种合作系统工程,高职院校应树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以产学研用结合为突破”的理念,围绕体制机制创新、团队建设、合作模式创新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推进产学研用合作.  相似文献   

6.
产学研用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阐述了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工程技术专业群产学研用相结合实施情况,详细介绍了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和实训体系设置、科研项目实施、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探索实践,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战略的提出,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该文以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推出为契机,通过紧密结合工程实际,以建立高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为目标,以苏州大学光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通过总结以往产学研用合作教育经验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发展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人才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采用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建立,要依托产学结合教育的优势,紧跟行业的发展,突出能力教育,创新产学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专业特色。本文对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为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关注于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产学研用合作的人才才是未来社会大量需求的资源。文章从财务管理专业入手,倡导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专业产学研用合作人才培养体系,以不断的实现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保证学生综合能力得到饺炼,以适应社会对其提出的高要求。无论是通识教育的强化,还是理论教学的巩固,或者是实践教学的改革,或者是师资结构的调整,还是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都将作为有子系统服务于财务管理专业产学研用合作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校企合作"模式对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具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两岸已有许多高校实行了校企合作模式,比如福州大学电气学院、福建农林大学产学研用结合办学模式、台湾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等,都为闽台两地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校企合作模式下构建"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鼓励和支持闽台高校积极实行交叉性和合作性"引企入校"、加强闽台高校、企业、社会三方的沟通与交流等途径都能够为闽台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以湖北省教育厅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湖北科技学院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辐射化工方向人才培养为例,分别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的构建、培养模式的选取、教学条件的建设、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产学研用”项目的参与、协同创新中心的创立等方面实施校企合作,积极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协同创新培养。  相似文献   

12.
促进政产学研用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政产学研用合作中,应注重发挥政府的指导、企业的主体、高校的支撑作用,有效构建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完善政产学研用合作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国际合作教育的海外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特别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在阐述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内外的不同应用和发展的基础上,以实践、成功的校企合作培养海外服务人才的培养模式为实例,从合作教育的具体实践及其内涵丰富上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会展专业人才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解析了目前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高职院校会展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总体建设思路及具体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国内应用型工程师人才匮乏问题,结合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开展传感器课程建设改革。以产业需求与发展为导向,确立课程教学目标。基于高等工程教育理念,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生动、有效地推进课内外教学活动。产学研用合作培养,构建多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该课程改革方案强调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巴基斯坦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已被本土化的模式,如学徒制、创业教育模式、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一体化,以及通过国际合作引进的培养模式,如与中国合作的OBE、EPIP及CCTE培养模式,与德国合作开展的双元制培养模式等。这些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巴基斯坦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提高了巴基斯坦应用型人才的素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经验,也必将助力“中巴经济走廊”和“一带一路”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肖永霞 《科技信息》2011,(19):21-21,407
构建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是目前高职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本文阐述了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念下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培养途径模式、师资队伍等方面结合我院应用英语专业的改革实践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农科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模式.该文介绍了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农科应用型人才在发展现代农业、培养高素质大学生、提高高校科研竞争力方面的意义,结合天津农学院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践,论述了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总结出产学合作教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会存  梁纪凤 《科技资讯》2012,(19):183-183
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新形势下以及产、学、研结合发展的趋势下,加强产学研合作更显得十分必要。在阐述了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机制的基础上,总结了开展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提出产学研合作是推进实践教育和培养高层次应用人才的显效途径,也是顺应新世纪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式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20.
通过建立有利于多样化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积极推进"订单培养"合作教育、校-校合作教育以及多样化合作教育模式,密切了校企联系,形成了多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局面,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