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药物引起的肾损伤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目前对于早期肾损伤的临床诊断缺少有效的技术手段,导致疾病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最终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NAG)是一种新型的肾脏损伤的生物标志物,在早期肾损伤时尿液中的NAG活度即可发生显著变化,因此,开发NAG的精确、批量、低成本检测技术,对于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大意义。为此,中外学者在近几十年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综述了NAG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最后讨论了NAG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浆、尿液代谢组学变化,建立早期诊断的代谢标志物体系。选取乳腺癌患者45例,健康对照30例,获得血浆1H-NMR谱图,对所得自由衰减信号进行分段积分、数据归一化后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进行模式识别。与健康人群相比,乳腺癌患者血浆中多种氨基酸含量下降,包括亮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丙氨酸、组氨酸、甘氨酸、脂类(LDL)、β-葡萄糖、乳酸、胆碱、肉碱、肌醇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糖蛋白、丙二酸、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显著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人相比,乳腺癌患者尿液中异亮氨酸、缬氨酸、谷氨酸、组氨酸、二甲胺、马尿酸、甜菜碱、牛磺酸、琥珀酸、柠檬酸、肌酸、肌酸酐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酸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乳腺癌患者的代谢组学的变化,建立可以用于乳腺癌早期诊断的血浆、尿液代谢标志物体系。  相似文献   

3.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中老年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其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最早期是关节软骨局部发生软化、糜烂,最后软骨下骨外露。可继发滑膜、关节囊及关节周围肌肉的改变,是综合因素所致的不可逆关节损害。如何早期诊断骨性关节炎是医学中的难题,由于疾病发展缓慢,早期往往无明显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故传统的诊断方法难以给予早期诊断。治疗本病的关键是如何早期诊断关节软骨损伤,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欲在OA患者的体液中寻找反映疾病变化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BM)来及时反映关节软骨代谢状态,将对骨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是很难察觉的,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生物标志物可以准确地检测出早期的帕金森病。本文为了探究帕金森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分析15名帕金森病患者和15名健康对照者闭眼状态下的溯源后的脑电信号。首先,使用互信息测量两组受试者的大脑各个区域之间的功能连接。之后,对两组受试者之间的每个连接对的互信息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测两组受试者之间显著差异的连接边。最后,将具有显著差异的连接边作为特征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帕金森病患者的大脑各个区域之间的互信息值整体小于健康对照组,并发现在额顶叶和顶枕叶之间的功能连接差异十分显著(p<0.01)。利用互信息功能连接指标对帕金森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分类时,测试准确率为76.7%,验证了基于互信息的脑功能连接对帕金森病研究的有效性。这些发现表明额顶叶和顶枕叶之间功能连接性的降低可能是帕金森病的一个潜在生物标志物。本文系首次使用互信息这一功能连接指标对帕金森病进行研究,这为帕金森病的神经机制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与阿尔兹海默症相关的神经纤维蛋白(AD7c-NTP)是目前被广泛关注的一种用于早期诊断阿尔兹海默症的标志物,该标志物具有易获得、无创性的检测优势。本研究目的是检测尿液中的阿尔兹海默症标志物AD7c-NTP。通过分子模拟设计小分子多肽配体,固相合成方法合成多肽,基因克隆、原核表达AD7c-NTP,采用色谱方法分析小分子多肽配体的吸附能力、AD7c-NTP的检测范围以及在模拟尿液中的吸附情况。研究设计的DEWH配体可以与AD7c-NTP特异性结合,并且结合率达到了85%,该方法检测的线性范围是200~900 μg/L。该研究提供了一种便携的、可重复检测AD7c-NTP的方法,为阿尔兹海默早期诊断及延缓疾病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胃癌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目前胃癌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有很多,如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放疗)、化学治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等。但由于胃癌的临床症状不典型或不明显,没有特异性,极易被忽视,其早期诊断与早期干预治疗仍然比较困难。肿瘤标志物是对癌症进行早期诊断和预防检测的一种判断方法,而血小板含有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质组学近几年也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个性化治疗。利用人体液中血小板相关信息,结合蛋白质组学来对胃癌进行早期风险预测是一种新兴研究方式,对胃癌的预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并预测其靶向中药,从GEO数据库下载包含人类UC和健康对照组织(GSE179285、GSE206285和GSE87466)的数据集,合并GSE179285和GSE206285数据集,通过limma R软件包筛选出UC与健康对照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采用LASSO回归模型和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算法筛选出核心生物标志物。GSE87466数据集用作验证队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用于评估诊断效能。利用CIBERSORT探讨UC中的免疫浸润特性,并进一步分析潜在生物标志物与不同免疫细胞之间的相关性。最后,在HERB数据库预测核心生物标志物靶向中药。共筛选出157个DEGs,其中102个基因上调,55个基因下调。功能富集分析显示,这些DEGs主要参与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类风湿关节炎、趋化因子信号通路、体液免疫反应、中性粒细胞趋化和迁移等。LOC389023、OLFM4、AQP8和CWH43被鉴定为UC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且其诊断价值在GSE87466验证数据集中有显著意义。CIBERSO...  相似文献   

8.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6种血清肿瘤标志物人工神经网络(ANN)诊断模型,以验证其在鉴别胰腺疾病的应用价值.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42例胰腺癌患者、50例胰腺炎患者及50例消化道良性疾病对照组血清的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癌抗原199(CA199)、癌抗原50(CA50)、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242(CA242)共6种肿瘤相关标志物指标.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结合6种肿瘤标志物构建胰腺癌诊断模型。并将此模型应用于胰腺癌的诊断.该模型可以同时判别消化道良性疾病、胰腺炎与胰腺癌.建立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胰腺癌诊断模型,可为临床胰腺癌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有助于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持续上升,严重危害糖尿病人生命健康.目前用于诊断和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常规方法效果并不理想,而代谢组学方法可一次性对待测样品中多种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定量、高灵敏度分析.利用气相/液相色谱、质谱学方法、气质/液质联用,以及核磁共振等方法检测糖尿病肾病潜在生物标志物已成为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其结果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致病机理研究、疾病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代谢组学常用分析工具、数据分析方法及其在糖尿病肾病研究中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阐述近几年代谢组学方法在糖尿病肾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由于相关仪器设备本身分析能力的局限性及数据分析方法不全面,目前代谢组学方法距离临床应用仍有一定距离,但是随着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可以预见代谢组学策略终将可以被应用于糖尿病肾病以及其他疾病的早期诊断并指导相关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活性硫组分(reactive sulfur species,RSS)是调节细胞过程和维持机体平衡的重要物质,与人类的各种疾病密切相关.在生物体系中快速、准确检测一系列RSS生物标志物,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众多分子水平上检测RSS的方法中,荧光探针法是最方便、有效的方法之一.由于RSS本身具有强亲核性,基于亲核取代反应设计RSS荧光探针是目前常用的构建策略.本文综述了H2S、谷胱甘肽(GSH)、半胱氨酸(Cys)等几种针对典型RSS生物标志物检测的荧光探针,主要是基于亲核取代反应对荧光探针的设计思路、构建方法、应用等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不同RSS生物标志物的不同响应机制.基于目前RSS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和挑战,对该种类的荧光探针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机遇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通过制备5 /6 肾切除( 5 /6 Nx) 小鼠慢性肾脏病( CKD) 模型,观察小鼠成纤维生长因子23( FGF23) 及钙磷代谢指标,有助于研究矿物质与骨代谢紊乱的发病机制。方法28 只C57 雄性小鼠适应性饲养1 周后,切除模型组约5 /6 左肾,1周后切除右肾, 16 周后处死后收集血尿和肾脏组织标本,常规检测血尿FGF23、甲状旁腺素( PTH) 、活性维生素D、钙、磷等指标,观察肾脏病理。结果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术后16 周5 /6 Nx 小鼠出现体质量减低,血清FGF23、PTH,血磷等异常升高,活性维生素D 水平显著降低,尿蛋白增加。肾脏病理发现系膜基质增生、胶原沉积及纤维化明显,和肾小球代偿性肥大。结论5 /6 Nx 小鼠可以出现明显的矿物质与骨代谢紊乱特征,是研究CKD 骨病合适的模型。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毒性试验中,皮下给予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对SD 大鼠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剂量建立阳性模型,积累实验室背景数据。方法取7 ~ 8 周龄健康SD 大鼠176 只,雌雄各半。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 Veh) 、环磷酰胺低( L: 10 mg·kg - 1 ) 、中( M: 20 mg·kg - 1 ) 、高( H: 40 mg·kg - 1 ) 剂量组,每组44 只,雌性各半。雄鼠于交配前28 d 开始给药,每周一次,给药期持续整个交配期直至处死; 雌鼠于交配前14 d 开始给药,交配前每周1 次,交配成功后第0 天给药1 次,总共给药3 次。雄鼠及未交配成功雌鼠于交配结束后处死剖检,雌鼠于受孕后第15 d 剖检,统计各剂量组雄鼠生育率; 雌鼠性周期、妊娠率; 孕鼠死亡率和死胎率。结果环磷酰胺低、中、高各剂量组对SD 大鼠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均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且随给药剂量增加,毒性作用增强。结论皮下给予SD 大鼠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高剂量组对大鼠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的毒性影响较为明显,故选择此剂量作为本实验室的阳性模型。  相似文献   

13.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也是我国第一大肝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的加重,增加了肝脏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病率,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近年来在MAFLD的诊断及治疗方面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已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从脂肪肝的全球危害及卫生负担、脂肪肝命名的变迁、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几个方面展开综述,以期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新药研发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猪主要寄生虫的种类、危害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寄生虫病不仅是影响猪健康生长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养猪场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只有掌握猪感染不同寄生虫病的症状,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做好寄生虫病的防治和检测工作,才能促进猪的健康成长,提高养猪场的经济效益.本文对我国猪主要寄生虫的种类、危害及防治加以概述,为猪寄生虫病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在Passive test ( PT) 行为测试中,评价导盲犬的心率变化特征,以期为导盲犬的前期筛选提供科学参考信息。方法选取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的66 只犬在培训前进行PT 测试,测试过程通过摄像头进行记录,其中37 只犬在训练结束后被基地认定为不适合成为导盲犬,即淘汰犬。心率信息采用RS800CX 心率表进行记录。结果PT 测试可以考察犬的活跃程度,测试中平均得分在导盲犬( 2. 0 ± 0. 11) 和淘汰犬( 3. 1 ± 0. 22) 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5) ,导盲犬相对活跃度低于淘汰犬。在整个测试中,心率变化的平均值在导盲犬组( 19. 5 ± 8. 45)与淘汰犬组( 19. 6 ± 11. 35) 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在活跃程度较低的犬中( PT 测试中得分在3 分以下) ,导盲犬的静息心率值显著大于淘汰犬。结论本研究显示在PT 测试中,具有成为导盲犬潜力的犬,其活跃度相对较低,静息心率相对较高,PT 测试结合心率的分析可以为导盲犬的前期筛选工作提供指导信息。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微卫星标记预警实验红鲫对苯酚遗传毒性的响应。方法选择5 个微卫星标记,观察4 个苯酚 染毒组经8 d 染毒实验,苯酚对实验红鲫C1HD 系微卫星多态性的影响。结果苯酚在实验红鲫C1HD 系体内的 富集提高了基因杂合度( H) 、基因多态性信息含量( PIC) 等群体遗传学指数。在1 /8 LC50苯酚浓度组染毒第6 天,基因杂合度( H = 0. 15 ± 0. 19) 和基因多态性信息含量( PIC = 0. 42) 均达到峰值。结论体内富集一定浓度的苯酚可致实验红鲫C1HD 系微卫星多态性改变。微卫星基因杂合度( H) 和多态性信息含量( PIC) 随苯酚染毒时间的延长和富集量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7.
祖国医学对抗衰老的研究历史悠久.《素问·生气通天论》:“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天年,度百岁乃去”.现代医学认为:老年性痴呆是阿尔茨海默氏症(AD)和血管痴呆症(VaD)等几种痴呆症的总称,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无形杀手.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即祖国医学所谓“未病先防”对老年人的健康生活及享乐晚年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糖尿病早期肾损伤采用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联合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在2010年5月至2013年9月间收治的42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联合检验诊断,将其作为观察组。取同期收治的42例单一检测糖尿病合并肾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仅对患者糖尿进行检查。结果以病理结果为依据,观察组中共有41例患者被检出,检出率为97.6%,对照组中有36例患者被检出,检出率为85.7%,观察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男性尿糖检测阳性率为84.0%,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为56.0%。女性尿糖检测阳性率为82.4%,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为58.8%。通过对患者的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进行检测得知两种检测结果不同。结论糖尿病早期肾损伤采用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的联合检测有利于使疾病确诊率得以提升,实现早诊断、早治疗,并根据患者疾病特征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