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从居民态度与价值认知分析乡村景观问题,为乡村景观适宜性评价和管理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杭州市百丈镇为例,采用半封闭结构问卷、半结构访谈与参与式制图相结合的方法对468位居民进行乡村景观价值感知调查,采用SPSS相关性分析探索人口学特征变量和乡村景观价值的相关性,以及PPGIS识别8种乡村景观价值空间格局,并构建敏感度和相容度模型进一步揭示景观空间特征。【结果】(1)居民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职业、居住时间这5项人口学特征变量与部分乡村景观价值具有相关性;居民性别与乡村景观价值不具备相关性;(2)8种乡村景观价值在空间上呈斑状分布,主要围绕居住村落、文化价值高的景点以及活动集中区域向外扩散;(3)敏感度高值区为村庄聚落和生产区域,与景观资源分布、生产生活需求和环境心理因素相联系;(4)相容度分析识别出4种景观态度类型区域,受乡村景观价值空间分布和居民态度的影响。【结论】居民感知的景观价值在空间布局上与居民日常生活、生产活动密不可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区域内,正负向景观价值混合更替,也表明了多种价值空间复合对利用意愿竞争的指示作用具有复杂性;PPGIS可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从居...  相似文献   

2.
借助SPSS统计软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对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大寨村居民的旅游文化景观变迁感知及感知差异形成的驱动因素进行实证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民族旅游地居民的文化景观变迁感知主要表现为对“旅游对梯田影响”、“歌舞表演因子”、“服饰与精神信仰”、“节庆习俗”等9个方面的感知;不同个体特征对社区居民旅游文化景观变迁感知的作用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旅游经营情况及意愿、家庭收入水平等因素对民族旅游地居民的文化景观变迁感知差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是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3.
<正>消费是人类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消费需求是总体消费需求的重要构成要素。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与繁荣。文化消费作为文化产业链上的最终环节和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认真研究文化消费对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提高国民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文化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地了解铜陵市居民的体育需求,推动铜陵市群众体育健康发展;了解当前不同类型的社区体育资源现状,掌握社区居民的需求,该文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铜陵市社区体育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发展社区居民体育事业,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培养良好的体育消费心理,为群众体育的发展提供指导。结论表明:(1)铜陵市社区居民体育社会环境发展稳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2)铜陵市社区居民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更多地追求多元化的健身体育及精神需求;(3)铜陵市社区居民的体育需求主要是体育设施缺乏,体育项目不完善,缺乏专业健身指导,体育信息不流通,体育消费低。  相似文献   

5.
当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的时候,人们的消费需求开始升级。生活的要求出现多样化,引起人们消费结构、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开始注重生活品味,讲求个性消费和体验消费。人们欣赏设计、消费创意,用设计创意点缀生活,提升品位。  相似文献   

6.
王峰 《科技信息》2012,(6):331-331,334
通过对农村新居民区居民体育消费调查研究,进一步分析影响该区居民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得出农村新居民区居民体育消费类型、体育消费内容、体育消费水平、体育消费动机都有不同程度的不同。农村新居民区的农民生产生活不会只是从前简单的继续,其生活方式、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改变。所以本文通过对“农村新居民区”体育消费的状况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为带动该区体育消费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利用统计软件SPSS分析了陕西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研究了陕西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与变化趋势;提出了提升陕西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需求的对策,首先要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其次应引导合理消费,改变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还应在农村开展信用消费,向农民发放消费贷款。  相似文献   

8.
王瑞  宋霞 《甘肃科技》2009,25(15):137-138,97
邻里交往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物质和精神需求,城市居住区室外交往空间是居住区居民生活交往的基本空间形式。通过对郑州市现有部分居住区室外交往空间现状的调查分析总结,提出改善郑州市居住区室外交往空间设计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传统村落张谷英村为例,利用GIS空间分析法和参与式制图法,探讨了传统村落景观价值居民感知的类型差异与空间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张谷英村景观价值分为风景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等4个层次;2)张谷英村居民感知类型可分为原著居民、常住居民、通勤居民和临时居民等4个类型,不同感知类型居民对张谷英村景观价值的评价存在较大差异;3)从价值点的空间分布来看,4种景观价值大部分落于村域范围内,且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针对居民景观价值感知特征,提出了若干对策,试图从实践层面建立居民意见表达平台,从理论层面为后续的旅游开发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调查问卷为样本,采用了多重响应分析、交叉卡方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从消费意愿、消费习惯、产品需求、创新方式等方面分析了甘肃省居民对于线下零售行业的购物需求和消费习惯以及消费机会。结果显示:年龄和购买产品选项上有显著的差异;在消费习惯的选择上,男性和女性都喜欢去超市买东西,而很少在自动售货机买东西;在购物首先考虑因素方面,月收入较高人群倾向于商品质量,而月收入较低人群更倾向于价格因素;通过对未来消费机会挖掘发现,消费者更喜欢线下购物、直接提货和打折相结合方式。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平朔露天矿区土地资源概况,以驱动力分析为前提,采用遥感分析和实地调查等相结合的方法,对朔州地区农田景观格局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河北太行山区不同坡度土地利用类型格局的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分析河北太行山区1987~2000年13年间不同坡度各景观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及未利用土地)的变化特征,并简要分析造成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发现研究区域的耕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林地和草地在坡度较大的范围内急剧减少;建设用地因经济发展的制约,呈下降趋势,但土地利用总体面积较小,变化情况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快速城镇化地区耕地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新方法和新思路,为实施 “18亿亩耕地红线”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江苏扬州耕地景观为对象,运用Fragstas 4.2软件和ArcGIS 10.2软件模拟计算扬州耕地景观安全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基于统计年鉴数据,运用地理探测器筛选出主导影响因素,并结合地理加权回归软件分析出影响因素之间的空间差异。【结果】扬州市耕地景观生态安全以市中心周边地区向西北方向逐年降低;社会经济影响因子解释度明显高于自然影响因子;各个主导社会经济因素对扬州市耕地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结论】通过GIS空间模拟、地理探测器筛选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以科学准确地模拟分析出快速城镇化地区耕地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和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14.
[摘要]以茶为媒介进行彼此间的沟通,是开展“摆茶俗”的主要目的,客来敬茶、以茶待客充分体现出当地居民热情好客、注重友谊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在现代语境下,可用现代视觉设计语言转译“摆茶俗”文化的内涵,将其历史沿革、文化意蕴和精神价值转换成具有现代性的文字、图形、色彩、造型、结构与材料等基本视觉元素,并通过概括、简化、夸张等艺术手法,借助符号化的标志形象、系列招贴和文创产品的方式,进行创新衍生设计,呈现其艺术内涵和文化价值,增强受众的认知度和情趣感,促进“摆茶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快速发展产生的现代化驱动力与旅游业发展表征的流动性力量对林区乡村地域景观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天柱山核心景区为案例地,重点研究受旅游业发展影响较大的三个村落,通过借鉴国内外地域景观的概念及分类理论框架,构建多维度乡村地域景观分类指标体系,运用ArcGIS空间分析、质性研究等方法,剖析旅游业驱动下的林区乡村地域景观的演化特征,结论如下:1) 天柱山核心景区土地利用类型产生较大变化,2000—2020年间,建设用地由零星点状集聚成片,且片状面积逐年递增.2) 人工景观变迁以乡土建筑与聚落形态为主,呈现由分散向集聚变迁的态势,居民点多沿交通廊道呈带状分布,建筑风格承袭传统皖南流派.3) 乡土文化、节庆活动、语言政策等非物质景观顺应文旅融合时代要求,经历了从破碎化、边缘化向旅游场域中心迈进的过程,居民身份认同与地方认同也因此得以提升.林区乡村地域景观是“三生”空间、农耕文明与村落文脉的承载,在林区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此,研究提出保护乡土文化,传承地方特色;加强产业合作,彰显人文魅力;顺应时代要求,创新发展路径的林区乡村地域景观重构策略,以期为林区乡村旅游业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湖北地区聚集了数量众多的移民,移民在短期内改变了湖北的人口状况,提供了农业开发所需要的劳动力,促进了新土地的开发及土地的恢复性垦殖,对农作物的引进、耕作技术的提高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旅游供给与旅游消费的平衡态势的预测意义重大。湖南旅游业的供需矛盾在21世纪存在变化的可能性,其趋势表现为利用供给与旅游需求转型,旅游消费力增强,旅游消费关系改善,旅游消费水平提高,旅游消费效果优化,旅游消费结构变化。湖南旅游业供需态的演进有利于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利于旅游业空间结构的优化,利于湖南旅游大省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土地利用所引起的地表景观格局的变化是引起区域景观生态效应的主要原因.基于土地利用图的数字化数据,分析了1996—2001年温岭市太平街道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及其景观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耕地、林地、园地等向建设用地的转移;空间集中化、景观同化是景观结构和景观异质性变化的主要表现;土地利用变化引起了生境质量下降、边缘效应增强、土地退化和生态系统成分单调等景观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19.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黄泛区典型地区(扶沟、西华县)的特征,分析了研究区1980-2000年景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域内,旱地景观类型为占优势的景观类型,景观格局动态变化显著。景观空间特征明显,基本上是以大斑块为主,呈聚集型分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当代广西与台湾农业发展中的土地关系、农业基础投入、农业科技应用、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的比较分析 ,揭示了两地农业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为促进广西农业转型升级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