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用热失重分析法(TGA)研究了聚丁二烯聚氨酯弹性体热降解动力学。研究表明,聚合物的降解分三个过程,求出了每个过程的动力学参数及速率方程经验式。  相似文献   

2.
HPAR/HDIT聚氨酯材料的热降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热重-红外联用和动态力学热分析法研究了羟基丙烯酸树脂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反应生成的聚氨酯材料(PU)在254 nm紫外线(UV)照射加速老化前后的热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在N2氛中硬链段热降解成含—NCO的化合物,而软链段热降解成含—COOR或—CO—的化合物,热降解是一级反应.在4个不同温度阶段,热降解反应的活化能(E)和频率因子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UV照射前,PU硬链段的E在40.4~43.7 k J/mol,软链段的E在144.5~163.4 k J/mol,硬链段的热稳定性比软链段差.经UV照射8 500 h后,硬链段的E在43.3~50.6 k J/mol,软链段的E在136.5~157.2 k J/mol,PU的最大热降解速率温度降低了2~7 K.UV照射虽劣化了软链段的热稳定性,但也使PU进一步发生聚合,玻璃化转变温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热失重方法研究聚丁二烯聚氨酯降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柳荷  朱琰 《河南科学》1994,12(4):307-312
用热重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一系列以端羟基液体聚丁二烯为软段的聚氨酯和尿氨酯的降解反应。在空气氛中,温度高于400℃时有一急剧失重现象,致使得不到完整的失重曲线。在氮气氛中,降解反应分两个阶段进行。对降解的第一阶段,求出了有关热重数据。利用求得的降解反应表现活化能,比较了不同异氰酸酯结构和不同扩链剂样品的热稳定性。发现基于MDI(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样品热稳定性最好,基于TDI(甲苯二异氰酸酯)的次之,基于HDI(六次甲基二异氰酸酯)的样品,对热最不稳定。胺扩链的样品热稳定性较醇扩链的样品为好。  相似文献   

4.
以热重分析法(TG,DTG)为手段,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的热降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采用Sestak复杂机制进行了非线性拟合处理,得到了ABS降解反应在不同升温速率β及不同转化率α下的活化能E,指前因子A,反应级数等动力学参数。表明,参数定性一和重复性均很好。讨论了Sestak机制在求解动力学参数及描述降解反庆机制中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分子量聚苯乙烯在氮气气氛不同升温速率的热分解动力学,认为聚苯乙烯的热分解动力学机制模型为D3和A0.6模型,即为扩散控制和成核及生长机理。结果表明,不同聚苯乙烯的活化能在155.49KJ-256.36KJ之间,其活化能和热稳定性受分子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丙烯酸羟乙酯与2,4-甲苯二异氰酸酯(2,4-TDI)缩合生成丙烯酸基单异氰酸酯,及其随后加入蓖麻油扩链,生成丙烯酸基蓖麻油氨基甲酸酯齐聚物(VTPU)的合成反应均为二级反应。由求得的反应速率常数(K_P)和表观活化能(E_a)数据表明:利用2,4-TDI中两个异氰酸基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活性差别,采用分步法,有利于合成分子结构规整性好的VTPU产物。该产物与丙烯酸酯稀释和光敏剂组成的紫外光固化无溶剂涂料,能满足光纤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8.
SBS-g-MMA的合成及热降解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SBS接枝共聚制得SBS-g-MMA接枝共聚物.利用热分析法研究了该共聚物在升温速率为10 K·min-1的N2气、O2气气氛中的热降解过程与热降解动力学.确定了SBS-g-MMA在N2气气氛下的热降解过程分2步完成,第1步热降解温度为530~720 K,第2步热降解温度为 720~830 K;在O2气气氛下的热降解过程分3步完成,第1步热降解温度为477~597 K,第2步热降解温度为597~714 K,第3步热降解温度为714~774 K.在N2气气氛下的热降解过程的平均活化能Ea=376.27 kJ·mol-1,微分机理函数f(α)=(1-α)[-ln(1-α)]-2/3,指前因子lnA=73.029,积分机理函数g(α)=[-ln(1-α)]3,指前因子lnA=64.220;在O2气气氛下的热降解过程较为复杂,实验结果不明确.  相似文献   

9.
PVB的热行为及其热降解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TG、DTG和DSC研究了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的热行为和热降解过程。结果表明:随升温速率升高,PVB的热降解温度和半失重温度均升高;在空气氛中,PVB为三步降解,在氮气氛中,PVB为两步降解。  相似文献   

10.
以9,10-二氢-9-氧-10-磷杂菲-10-氧化物-1,4-苯二酚(DOPO-HQ)为阻燃剂,环氧树脂(EP)为基料,制备了侧基含磷阻燃环氧树脂(DOPO-EP),利用热分析技术(TGA)研究了EP和DOPO-EP在氮气气氛下的热降解动力学行为,采用Flynn-Wall-Ozawa方法计算了EP和DOPO-EP热降解活化能,分别为204kJ/mol和206kJ/mol,Friedman方法验证了Flynn-Wall-Ozawa方法的合理性。采用Coats-Redfern方法选取不同机理模型,研究了EP和DOPO-EP的热降解固化反应机理,得出EP和DOPO-EP的热降解动力学机理属于R2模型,反应级数中的二维相界面反应,圆柱形对称,其机理函数均为f(α)=2(1-α)1/2(0.1≤α≤0.7)。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评价蓖麻油生物沥青调和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设计了具有5种蓖麻油生物沥青掺量且级配均为AC-20C的沥青混合料,根据各掺量最佳油石比制作试件并进行混合料使用性能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掺量调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路面设计参数等性能指标.分析表明,随着生物沥青掺量的增加,调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抗压回弹模量逐渐降低,但在一定掺量范围内满足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此外水稳定性在加入消石灰后得到显著改善.随着生物沥青掺量的增加,劈裂抗拉强度降低至一谷值后略有提高,低温抗裂性得到改善.由此可见,将蓖麻油生物沥青调和沥青替代石油沥青用于混合料,在一定掺量范围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从内蒙古某蓖麻榨油厂排污口采样,分离筛选出10株能降解废弃蓖麻基润滑油菌株,其中T-9菌株降解润滑油的能力较强,该菌株最适降解pH值为5.0,降解温度30℃,在1%~5%的NaCl中能较好生长.通过菌落形态与生理生化实验,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在润滑油质量浓度为10 g/L,初始pH值为5.0,180 r/min,30℃下培养7 d后,采用改进的CEC-L-33-A-93方法测得其对废弃蓖麻基润滑油的降解率为72%.采用GC/MS对降解产物进行分析,测得其对废弃蓖麻基润滑油降解率为80%,该菌株具有良好的蓖麻基润滑油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不同植物油多元醇合成了一系列植物油基非离子水性聚氨酯,并对其浊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油结构会影响非离子水性聚氨酯的浊点,其中醇解亚麻油对浊点提高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通过热失重(TGA)测试,研究了不同阻燃剂改性PP的热分解动力学,结果表明阻燃剂APP、MQ树脂的介入能不同程度提高了改性PP的分解活化能,其中APP改性PP活化能可达500kJ·mol-1,说明阻燃性能的提高可能归因于无卤阻燃剂促成了改性PP分解活化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聚氨酯树脂应用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聚氨酯树脂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着重概括聚氨酯在泡沫、弹性体。涂科、合成革、胶粘剂和弹性纤维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并介绍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添加稀土硝酸盐氟碳铈矿的热分解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寻求较低温度下分解氟碳铈矿的方法,用TG DTA热分析技术研究了添加稀土硝酸盐(质量分数为5%)后氟碳铈矿的热分解过程,并用XRD方法分别对430℃和510℃下焙烧产物进行了物相分析·研究结果表明:430℃下不添加稀土硝酸盐时,氟碳铈矿只是部分分解,加入稀土硝酸盐后可以完全分解,分解产物主要是REOF,2CeO2·CeF3和少量的4CeO2·Ce2O3;510℃下氟碳铈矿完全分解,加入稀土硝酸盐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非等温DSC法对超支化聚酯基二茂铁/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固化反应热行为及固化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分别利用Kissinger和Ozawa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各体系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利用Crane模型计算出固化反应级数,通过固化体系的DSC数据确定了体系的固化工艺为100 ℃2 h→140 ℃2 h→160 ℃1 h,并通过TG及DSC测试了在该工艺固化后复合材料的5%热失重温度在287~330 ℃,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05.29~130.27 ℃之间,具有良好的热性能.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新型甜味剂,三氯蔗糖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该文采用TG-DSC-FTIR联用技术分别在空气气氛和氮气气氛研究三氯蔗糖的热性能及其分解过程,比较气氛对三氯蔗糖热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氯蔗糖的热分解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吸热反应,后几个阶段为放热反应;气氛对第四阶段的分解速度和分解产物有较大影响。实验结果说明三氯蔗糖在一般高温烹饪条件下的分解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相似文献   

19.
用扫描电镜(SEM)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研究了淡水蚌壳在不同温度时的结构变化.SEM观察蚌壳纵断面结构发现,在280℃煅烧10 min的蚌壳出现了两条明显的裂缝,同时棱柱层和珍珠层微结构发生变化.FTIR测量蚌壳粉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蚌壳中的有机物逐渐分解,600℃时完全消失;同时无机物也逐渐分解,在600℃恒定2 h,碳酸钙完全分解为氧化钙.  相似文献   

20.
采用TG-DTG技术研究了氟哌酸的热分解动力学,运用Coats-Redfern法,Horowitz-Metzger法,Madhusdanan-Krishnan-Ninan法和Kissinger法得到了氟哌酸第二步热分解的动力学参数及热力学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