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首先构建深层页岩气储层典型的三维数字岩心模型,再采用有限元分析模拟岩石弹性参数,然后利用摩尔斯分类法确定弹性参数控制因素敏感性相对大小,最终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深层页岩气储层可压性评价模型。结果表明:经过与理论值与实验测试值误差分析,数字岩心模拟值可靠;经微地震监测和压裂施工曲线验证,基于数字岩心模拟建立的可压性评价指数与储层改造体积和压裂曲线取得较好的一致性,可为深层页岩气储层靶点层位选取和压裂工艺优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动态综合评价的二次加权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针对一类特殊的多指标决策问题一动态综合评价(或排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加权平均的新的动态排序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原理简单、易懂、易操作、计算量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采用动态加权综合模型评价方法,建立对垃圾焚烧厂周围环境的动态监测模型。用EXCEL软件对主要污染物进行了数据统计处理,结合大庆市的气象数据、现有数据以及评价环境污染的主要指标,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通过计算来确定动态权函数,结合SPSS软件求解各级指标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即确定各成分的权重,最后得到动态综合评价模型,从而实现对周围环境污染指数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4.
根据金属矿山地下开采对地面沉降影响的因素构建了影响地面沉降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借助Fuzzy AHP法和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确定各指标权重和隶属度,建立了金属矿山地表沉降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运用此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江西某矿地下开采引发地表沉降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由于碳酸盐岩油气储层"超深低渗"的特点,所以必须通过压裂改造方可获得商业产能。因此,碳酸盐岩储层的可压性是评价储层能否被有效压裂改造、获得商业产能的关键指标。以川东北通江县碳酸盐岩为例,试验分析了碳酸盐岩储层的岩石力学特性;基于岩石脆性指数、应力—应变曲线、断裂韧性以及抗剪强度初步建立了川东北碳酸盐储层的可压性评价模型和可压性程度分级标准。试验结果表明:岩心微结构致密,矿物组分呈现"高碳酸盐、低石英、少杂质"的特点;岩石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均随围压增加而增大,呈现出低围压下的脆性向高围压下的延性转化的趋势;抗拉试验曲线的5个阶段特征显著;直剪试验表现出明显的脆性特征和滑动弱化现象;通过可压性评价模型和可压性程度分级标准,经计算得到综合可压性系数F为0.76,可压性系数介于0.5~0.8,可知碳酸盐岩储层可压性程度较高,可用于储层改造压裂。  相似文献   

6.
可压性是页岩体积压裂设计和效果评价的关键参数,反映了在现有工艺技术条件下,页岩气储层能够被压开并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复杂网络裂缝的能力。现有可压性指数评价方法主要以实验数据或测井评价等静态资料为依据,考虑的可压性影响因素各有差异,导致评价效果不理想。通过对施工参数进行等效折算、归一化处理后,建立了远井地层可压性指数的计算方法;将远井可压性指数计算结果与远井脆性指数计算结果,与无量纲归一化处理后的自然伽马和密度进行交汇,实现了对页岩的可压性参数条件的定量化评价。应用结果表明,远井可压性指数、脆性指数与停泵压力具有负相关性;同时具备较高的远井脆性和可压性的参数条件为:自然伽马值216~303API、密度值2.56~2.61 g/cm3。根据此条件评价的压裂段可压性指数越高,对应的微地震监测解释裂缝体积越大,改造效果越好。由此说明方法方便、准确,可为后续压裂井选段分簇和工艺参数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页岩油资源丰富,但该储层地质条件复杂,储层可压性评价难度较大,亟需开展相关研究。本文综合岩心物性分析、核磁共振、扫描电镜、岩石热解、X射线衍射和力学实验等资料,分析了流沙港组页岩油储层地质特征,采用耦合脆性指数、水平应力差异系数和裂隙密度的可压性评价模型对不同类型油页岩进行可压性评价。研究表明,流沙港组页岩孔隙度主要集中在1%~5%,渗透率多小于0.1×10-3 μm2,储层表现为低孔低渗特征。孔径以微孔、介孔为主,主要集中在0.001~0.05 μm,页岩储集空间类型包括晶间孔、有机质孔、粒间孔和微裂隙4种孔隙类型。流二段泥页岩、油页岩的有机质类型分别为Ⅱ1-Ⅱ2型、Ⅰ-Ⅱ1型,普遍处于成熟阶段。储层岩石主要由长英质矿物组成,平均黏土矿物含量为33.24%。夹层型和互层型油页岩脆性较基质型和纹层型油页岩好,岩石储层各向异性较强。可压性评价结果显示:基质型和纹层型油页岩可压性指数较低,页岩油动用难度大;夹层型油页岩可压性指数为51.16%,具有一定的压裂改造潜力;互层型油页岩可压性指数最高,达到了57.03%,建议优先进行储层压裂改造。本研究对深入理解流沙港组页岩油储层地质特征和后期压裂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为基础,通过假定其中回归变量的系数是地理位置的任意函数,给出了选取权函数的原则和确定窗宽参数的交叉确认法,并且讨论了它们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定量评价的多因素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法和白化权函数的大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定量评价的方法;首先分析影响大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影响因素,建立大学生自学能力指标体系;其次通过引入最优传递矩阵,使层次分析法中的判断矩阵自然满足一致性,从而得到各级指标的权重;再次构建基于白化权函数的数学自学能力评价模型,建立白化权函数,求出各级指标的灰色评价权重矩阵;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综合评价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结果表明:此模型减少了评价者主观因素的影响,给出了比较客观的评价结果,能够高效地定量评价大学生数学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分析工程监理责任风险因素,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白化权函数的工程监理责任风险灰色聚类评价模型。利用所构建的模型从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两个维度对某监理企业的监理责任风险进行评估分析,确定风险等级,为进一步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多指标动态奖励或惩罚的评价问题,提出运用修正因子和修正函数对多指标进行纵向与横向修正的多指标动态综合评价修正方法,得到带有奖惩作用的评价结果.首先,根据修正评价值的变化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变化系数,然后得到被评价对象及其指标在整体中的表现情况,进一步,可根据变化系数大小设置“奖惩比例”和“绩效薪酬”的调整因子.最后,用一个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更适用于人才甄别、绩效评价等多指标时序动态的实际复杂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熵权的产品广义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提高产品质量为出发点,深入分析了产品广义质量的内涵,建立了产品广义质量模糊评价的目标体系,即包含有结构性能、工作性能和工艺性能在内的产品全性能和全功能的综合指标体系,而且较全面地考虑了产品广义质量的层次性和复杂性.采用熵权与主观权重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值,使产品质量评价更具客观性和科学性.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比,该方法克服了凭经验确定指标权重的主观性,增强了权重的可信性,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3.
变权距离综合评判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在考虑指标状态均衡性的变权距离综合评判模型及部分变权距离综合评判模型。  相似文献   

14.
将区间数概念用于解决模糊综合评价对象的某些属性的不确定性问题,在煤层气的赋存评价中,结果与事实贴近。  相似文献   

15.
动态综合评价中的无量纲化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指出现有动态综合评价方法中采用静态无量纲化方法在处理时序数据时会消除数据中隐含增量信息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3种基本的改进方法,分别是标准序列法、全序列法及增量权法,并用一个算例对不同改进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若对横向信息或纵向信息无特殊的主观偏爱,全序列法是一种简便直观且易于理解的改进思路,能够很好地拓展至各种静态无量纲化方法中,并能充分保留方法原有的数值特点,建议优先选用.另外,提出的思路可推广至动态非线性无量纲化问题中.  相似文献   

16.
不计评价指标权重值时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多指标系统的综合评价,一直以来都必须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值,但采用的这些方法经常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采用同异反联系数及其态势排序分析技术,可以在不计因素权重值的情况下,进行系统综合评判。  相似文献   

17.
利用统计分析与优化相结合方法确定了评价函数的权重,使得这样确定的权重更加具有客观性,并通过例子说明这种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科学地进行实践教学成绩的评判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实践教学成绩评价内容的模糊性和评价范围的不确定性使得采用现有评价方法评价效果较差.模糊综合评估法是现代管理研究方法中评价模糊性对象的常用方法,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矩阵,并采用熵权值法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可以较为合理地解决评价中内容的模糊性和范围的不确定性问题从而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机动目标贴近和交叉运动影响下的ESM与雷达的航迹关联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的航迹关联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了ESM传感器和雷达在双机协同无源定位中获得的距离、角度、速度、相位差和时间差信息,丰富了模糊因素集;给出了模糊综合评价中的隶属度和权重的动态计算方法,并对评价集和评价准则进行了相应的改进。仿真结果表明,在目标距离200 m时,传统的多因素模糊综合决策航迹关联算法的关联正确率为55.2%,航迹关联算法的关联正确率为74.0%。在增大目标距离和雷达探测误差的情况下,算法的关联正确率始终高于传统的多因素模糊综合决策航迹关联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