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从厂商污染治理技术创新信息外溢的视角,以创新信息的外溢度作为模型的内生变量,以降低污染治理的成本作为厂商污染治理技术投资的动力,并应用两阶段动态博弈方法,分析了寡头垄断厂商在不合作和合作进行污染治理的技术创新情况下的最优创新投入以及最优产出和最大利润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厂商的最优污染治理技术创新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在合作时,厂商的最优治污技术投资更多,而且投资效率更高,产量也更高,同时能获得更多长期利润。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在深刻把握事物的整体相关性和互动性的基础上,认为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可以运用开放的"农业科技-产业系统"来描述。通过考察这一系统的形成和有序演化,可以得出系统的开放性是农业科技成果有序转化的前提条件,随机涨落是农业科技成果有序转化的内部诱因,非线性相互作用是农业科技成果有序转化的根本机制。准确把握这些规律,就会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有序转化。  相似文献   

3.
为获取竞争优势,企业在资源和能力有限的条件下需要对创新模式作出合理的选择。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对企业的创新模式选择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吸收能力、R&D投入对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收能力与R&D投入对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效应是相反的:吸收能力的增强会导致企业选择颠覆性创新模式的可能性增大,选择渐进性创新模式的可能性减小;而R&D投入的增大会导致企业选择渐进性创新模式的可能性增大,选择颠覆性创新模式的可能性减小。  相似文献   

4.
异质产品Cournot寡头竞争企业替代技术许可竞争策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异质产品Cournot寡头竞争市场,分析两家技术创新者将可替代的成本降低创新专利技术许可给有低劣技术在位企业时的许可策略问题.证明在固定费技术许可方式下,新技术拥有企业将总选择许可其非激变创新技术,最优技术许可数随低劣技术在位企业数与产品差异性程度的增大而增大,特别是当市场中低劣生产技术在位企业不少于5家时,每位新技术拥有企业都将选择多家许可;而且技术许可竞争将导致技术拥有企业尽可能多的许可激变创新技术,但新技术拥有企业存在合谋阻止或减少技术许可的激励动力.  相似文献   

5.
技术创新的系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系统辩证学学报》发表的12篇有关技术创新系统性研究方面的文章进行了综述,然后提出了今后研究的一些设想。认为对技术创新主体系统的研究,是深化技术创新系统性研究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依据传统理论建立的中国现行技术创新体制与政策,其弊端集中于国家包办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将市场经济调控方法简单应用于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技术创新自组织导向理论,就是国家引导技术创新系统,使其实现自组织结构、运行的理论。开辟多元化技术创新风险投资途径,引导自组织专项技术创新团队,培养专业化科技经纪人队伍是技术创新自组织导向的重要方面。一旦政府实现从“计划创新”到“自组织创新”的政策转变,中国自主创新将有希望迎来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互联网+"蓬勃发展、环境日趋动态的背景下,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迫切性均与日俱增,但其过程通常充满困难与挑战,表现出一种维持现有结构稳定的刚性.基于商业模式刚性,构建了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仿真模型并进行了多轮实验比较.在环境、认知、资源因素影响下,两类企业的商业模式刚性存在不同演化趋势,进而对商业模式创新产生系统性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提法是一种外在"标签",商业模式创新并不存在无法逾越的"基因"障碍,从而为两类异质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概推性启示:传统企业需要清醒认识市场边界的动态性并优化冗余资源结构以管控商业模式刚性;互联网企业在必要时需要适当"减速",避免未吸收冗余资源被无谓消耗后导致商业模式刚性增强,影响后续的商业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8.
采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选择策略,揭示企业在3种自主创新策略中选择的理论条件,解释了目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策略选择的现实格局.  相似文献   

9.
贸易自由化为前沿技术引进和知识溢出提供渠道支撑,成为后发经济体技术创新质量提升的重要引擎,但也可能会触发本土防御性技术创新行为,贸易自由化如何影响技术创新质量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考察.为此,基于2009-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统计数据,本文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贸易自由化对技术创新质量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结果发...  相似文献   

10.
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经济系统失调及其实现平衡的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友金  易秋平 《系统工程》2005,23(10):97-101
根据生态经济学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区域发展理论,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结合我国区域技术创新研究现状,提出了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经济系统(RTIES)概念,探讨了RTIES的组成剖析了RTIES失调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实现RTIES平衡的途径.本文的研究对实现从传统技术创新到生态技术创新过渡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工业企业的创新过程构建了两阶段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DEA-Malmquist方法,深入剖析2000~2009年间我国内资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效率和产品创新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尽管科技创新的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但是科技创新技术的大幅退步使科技创新效率表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产品创新的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升,则使产品创新效率表现出良好的上升态势,但是资源配置效率可改善的空间非常有限。内资工业企业应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技术和产品创新技术的进步,并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规模效率,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的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studies a general dynamic duopoly in which two firms compete in the adoption of current technology with a further new technology anticipated. Three kinds of equilibria may occur in technology adoption, namely the preemptive, sequential, and simultaneous equilibrium, depending on the level of operating costs and the first-move advantage. It shows that the faste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ncourages the leader to invest earlier, while induces the follower to invest later. Furthermore, like the investment cost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operating costs, the follower tends to invest later, while the leader tends to invest earlier. However, the investment thresholds are more sensitive to the change of the operating costs than that of the investment costs.  相似文献   

13.
在开放创新时代,创新越来越依赖于供应商等外部创新源.基于吸收能力理论和组织惯性理论研究了企业技术知识基础多元度对企业利用供应商创新的影响.企业技术知识基础多元度可通过提升吸收能力促进企业对供应商创新利用,也可通过降低吸收意愿抑制企业对供应商创新利用.但企业技术知识基础相关多元度和技术知识基础不相关多元度影响企业利用供应...  相似文献   

14.
技术创新已成为提升一个国家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创新过程需要一种系统模式思维,系统模式创新正在经历着新思维的革命。国内外有关技术创新系统模式研究的成果可归纳为五种,未来技术创新系统模式必然走向技术与制度相结合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基于上层梯队理论、认知理论和知识结构视角,构建了从搜寻知识到创造知识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量化战略构想、创新搜寻和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发现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演化路径和跃迁途径. 第一,技术创新能力沿着“吸收能力主导-吸收、集成能力为主-吸收、集成和原创能力高水平均衡发展”的路径重构升级; 第二,维持在20%~50%之间的战略构想复杂度是促进技术创新能力演化路径跃迁的重要途径. 本文的发现一方面可以弥补现有实证研究在技术创新能力重构升级途径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丰富系统动力学在创新管理领域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重要动力。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显著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及其经济绩效。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不确定性环境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与绩效的概念模型,并以调查问卷获得的302家工业企业信息为样本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绿色工艺创新会通过技术升级(绿色产品创新)的中介效应来改善其经济绩效。技术的不确定性对绿色工艺创新与绿色产品创新的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而市场的不确定性对绿色产品创新与经济绩效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反之不成立。同时,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存在一定的边界,只有在这个边界范围内才具有调节作用。上述研究对于深化绿色技术创新过程认识及政策设计优化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联盟共享核心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剑宏  李笑 《系统工程》2006,24(6):119-122
从系统角度和总体最优化出发,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应组建战略联盟形成一个系统来进行合作技术创新。因此,针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现行技术创新方式所存在的弊端,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合作创新方式:联盟共享核心能力的技术创新方式,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证了此创新方式的可行性,并探讨其系统模型及应注意的问题,以期能够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一种新方式。  相似文献   

18.
According to new features of distribute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llaboration of complex products of China's aviation,in the multi-agent collaborative RD process,between main manufacturer and suppliers,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llaborative mode of distributed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complex products,basing on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resource integration of complex products,and treating resource contribution rate as a key parameter. It establishes multi-agent resource integration collaborative symbiosis model under distributed collaborative technology innovation mode based on symbiosis theory. And finds that some factors such as the basic attributes of the enterprise,the mutual influence of resources among enterprises and the behavior decision of the main manufacturer have some effects on the resource integration using stability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analysis,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main manufacturer to optimize the behavior of suppliers' resource integration.  相似文献   

19.
刘岩  蔡虹 《系统管理学报》2012,21(5):655-661
企业知识基础是其技术创新的起点,提高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管理学界和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为了明确企业知识基础网络结构与技术创新绩效间的关系,以中国电子信息行业31家企业的37 108发明专利数据为样本,以专利的国际技术分类为知识基础网络的节点,同属于2个技术分类的专利数量为节点间边的权重,构建了企业的知识基础网络。通过对中国电子信息行业中企业的知识基础网络结构特征和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企业知识基础网络密度和分解性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而中心性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曲线关系未得到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20.
对重大科研项目团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本文检验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对重大科研项目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领导社会资本和技术整合能力的调节作用.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 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显著正面影响重大科研项目技术创新; 领导社会资本和技术整合能力都显著调节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对重大科研项目技术创新的影响,即相对于领导社会资本低时,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对领导社会资本高的重大科研项目技术创新影响更大; 相对于技术整合能力低时,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对技术整合能力高的重大科研项目技术创新影响更大. 上述结论有助于认清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在提升重大科研项目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并为提高重大科研项目技术创新提供了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