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8-羟基喹啉、2-(2-羟苯基)-5-苯基-1,3,4-噁二唑与醋酸锌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8-羟基喹啉-[2-(2-羟苯基)-5-苯基-1,3,4-噁二唑]合锌(Zn(ODZ)q).研究了其发光性能、热稳定性.制作了器件结构为ITO(120 nm)/NPB(40 nm)/Zn(ODZ)q(60 nm)/Al(150 nm)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峰值为588 nm.在驱动电压14V时,器件的最高亮度为1 290 cd/m2;电流密度为38.3 mA/cm2时,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达到1.49 cd/A.  相似文献   

2.
利用高真空有机分子束沉积系统,我们选择了一种较好的蓝光材料4,4’-bis(2,2,’-diphenylbinyl)-1,1’-bipheny1(DPVBi)和黄光材料5,6,11,12,-tetraphenylnaphthacene(rubrene)采用适当的比例相混合产生白光效果,制备了近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电压为16V时器件的亮度达到了最大值接近4272cd/m^2,器件的效率在电压为5V时为3.3cd/A,在电压为15V时器件的色坐标(0.34,0.36),比较接近白光的等能点.  相似文献   

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将新一代最具竞争优势的平板显示技术应用其中。发光材料是器件的核心组分,以铱为内核的有机电致磷光材料,因其重原子效应产生强烈的自旋轨道耦合,增强了单重态到三重态系间窜越,实现强的磷光发射,提高了OLED发光效率。目前,研制高效的新型铱类磷光材料,发展低成本、节能环保的批量制备技术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蓝色有机致发光器件的研究现状、器件结构、工作原理,以及蓝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目前尚存在一些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思路,根据实验条件,提出了研制这一器件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5.
用硫酸溶液处理ITO表面制备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现随着溶液浓度和超声时间的不同,器件的效率也发生变化.当硫酸的浓度是98%且超声时间为10 min时,OLED具有最高的效率及较大的亮度,器件的效率提高了近4倍.通过扫描电镜对ITO表面形貌进行了对比分析,可以看到,经过处理的ITO玻璃表面的粗糙度明显降低,提高了有机膜的附着力,从而改善了器件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结构为MeO-TAD(x nm)/NPB(40 nm)/DPVBi(30 nm)/Alq(30 nm)/LiF(0.5 nm)/AL的蓝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空穴注入层MeO-TAD的厚度x按照0 nm、1.0 nm、1.5 nm、2.0 nm变化,其它层保持不变.当x=2 nm时,其器件性能最好,在15 V时亮度达到最大,为5 876 cd/m2.器件的开启电压较低,在5 V的驱动电压下亮度达到10.5 cd/m2,器件在8 V电压时电流效率达到最大,为3.22 cd/A;且器件的色坐标稳定,在5 V到13 V的驱动电压下几乎不发生改变,稳定在x=0.17、y=0.18附近,属于很好的蓝光发射.  相似文献   

7.
详细叙述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工作原理及蓝色有机发光材料8羟基喹啉硼化锂(LiBq4)的制备方法、结构表征,并讨论了利用LiBq4研制蓝色发光器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采用锌金属配合物DPIHQZn((E)-2-(4-(4,5-diphenyl-1H-imidazol-2-yl)styryl)quinolin-Zinc),将其掺杂到CBP中作为黄光发射层,制备了黄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器件结构:ITO/2T-NATA(20 nm)/CBP:x wt.%DPIHQZn(30 nm)/Alq3(40 nm)/LiF(0.5 nm)/Al,研究了4种不同掺杂浓度(x=5,10,15,20)对黄光器件性能的影响,利用黄光发射层中主体材料与客体材料之间能量转移特性,得到了性能较好的有机电致黄光器件.在相同条件下,当掺杂浓度为15%时,其性能在4组器件中达到最佳,在驱动电压为14 V时呈黄光发射,器件最大亮度达到4 261 cd/m2,最大电流效率为0.84 cd/A,器件的色坐标稳定.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基于N-BDAVBi的高效率双发光层蓝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器件中将蓝色荧光染料NBDAVBi作为客体发光材料分别掺入主体材料TCTA和TPBi中,器件结构为ITO/m-MTDATA(40 nm)/NPB(10nm)/TCTA:N-BDAVBi(15 nm)/TPBi:N-BDAVBi(15 nm)/TPBi(30 nm)/LiF(0.6 nm)/Al(150 nm),最大电流效率达到8.44 cd/A,CIE色坐标为(0.176,0.314),并且在12 V的电压下,亮度最大达到11 860 cd/m2,分别是单发光层结构器件的1.85倍和1.2倍.器件性能提高主要归因于双发光层扩大了载流子复合区域,主客体间的Forster能量转移.  相似文献   

10.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彩色平板显示等领域里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已引起广泛的关注.与无机物相比,有机发光材料具有高荧光效率,颜色的广泛选择性及易成膜性,是当今显示器件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有机分子发光材料的最新发展状况对有机发光器件的应用前景和商业化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讨论了利用蓝色磷光小分子铱配合物[iridium(III)bis-(4',6'-difluorophenylpyridinato)tetrakis(1-pyrazolyl)borate(Fir6)]与黄色荧光染料Rubrene复合发光产生白光的设想.通过引入CdS薄层而增加电子注入,利用结构为ITO/2-TNATA/NPB/Rubrene/CBP/CBP:Fir6/CBP/Bphen/CdS/LiF/Al的器件,通过增加激子阻挡层CBP,获得了色度较好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当两层激子阻挡层CBP厚度均为3 nm时,电压从启亮电压3.4 V开始至9 V为止,器件的色坐标从(0.36,0.36)变化到(0.32,0.31),使器件的色度获得了很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芳香膦氧基团具有吸电子诱导效应、打断共轭效应、大位阻效应以及多取代位点等特性,在调节分子的光电特性,尤其是选择性优化某一性质,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芳香膦氧基团非常适于构建综合性能优异的光电功能材料,进而组装高效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近年来,芳香膦氧类材料的合成及应用已经成为有机电致发光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展现出良好的理论研究和商业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芳香膦氧类材料在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从该类材料的分子结构设计、热力学性质、光物理性质以及器件性能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的蓝光咔唑衍生物3,6-芘基-9-乙烷基咔唑在实验上被设计合成.它具有高荧光效率,可作为空穴传输型材料.本论文采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该物质的结构和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3,6-芘基-9-乙烷基咔唑以优良的性能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可用于蓝色空穴传输型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有机发光材料4,4′,4″,-{N,-(2-naphthyl)-N-phenylamino}-triphenylamine(2T-NATA)作为空穴缓冲层,制备了结构为:ITO/2T-NATA/NPB/DPVBi/Alq3/LiF/Al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器件的制备过程中通过改变空穴缓冲层2T-NATA的厚度使器件的亮度和效率得到了改善.当2T-NATA的厚度为15nm时,器件的性能最好.在电流密度为623mA/cm^2时最大亮度达到16530cd/m^2,对应的电流效率为2.65cd/A,器件的色坐标为(0.23,0.36),属于蓝绿光发射.  相似文献   

15.
合成并表征了两种基于萘基噁二唑衍生物环金属铱配合物(DFPhNOXD)2Ir(acac)和(DNOXD)2Ir(acac).以该类铱配合物为客体,聚9,9-二辛基芴(PFO)和2-叔丁基苯基-5-二苯基1,3,4噁二唑(PBD)为主体制作了电致发光器件.研究发现,两种配合物的电致发光均为红光,其中基于配合物(DFPhNOXD)2Ir(acac)的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射峰在580nm处,626nm处有肩峰,器件的最大发光效率为1.9cd/A.基于配合物(DNOXD)2Ir(acac)的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射峰在593nm处,642nm处有肩峰,最大发光效率为3.3cd/A.值得关注的是,在电流密度为100mA/cm2时,基于配合物(DNOXD)2Ir(acac)的发光器件的效率滚降不明显,发光效率仍保持在2.2cd/A.  相似文献   

16.
采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芘衍生物1,6-(2-萘基)芘(BNP)和1,6-(3,5-苯基)苯基芘(BDPP)的结构和光电性质.结果表明,它们具有相近的HOMO和LUMO能级、电离能和电子亲和势,发射光谱位于蓝光区域.与BNP相比,BDPP具有更好的电荷传输性能,有潜能作为蓝光材料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热激发延迟荧光(Thermally excited delayed fluorescence,TADF)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基于TADF的材料,分子需具有较小的单线态-三线态能隙差(singlet-triplet splitting,ΔEST),其中有机荧光团利用固有的非辐射三线态激子通过反向系间窜越(Reverse intersystem crossing,RISC)表现出延迟的荧光.相应的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内量子效率(In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IQE)在不使用任何贵金属的情况下可达100%.迄今为止,已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以探索有效的TADF发射体并了解其独特的性质.其中杂蒽类TADF衍生物具有优异的电致发光传输性能和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其衍生物已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有机薄膜晶体管等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目前基于杂蒽类的TADF分子设计合成还比较少,而且不够系统.本文主要是对近年来报道的杂蒽类TADF衍生物中几大类官能团进行了梳理,对其结构和光电性质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为非对称的dc-SQUID(超导量子干涉器件)系统引入了一个物理模型并给出了一个简单方案用以控制电荷量子位的有效磁场B。给出了一个简易方案用以非绝热的生产几何相位,并得到了单量子的几何相。还证明:当dc-SQUID系统的外加电流及门电压满足适当的约束条件时,电荷态可被控制为以无动力学相位方式演化。  相似文献   

19.
聚乙烯中掺入新型电压稳定剂二茂铁衍生物。由电离电位值和电导率与电场强度的关系,讨论了二茂铁衍生物的树枝抑制机理,研究了添加剂对聚乙烯(PE)和交联聚乙烯(XLPE)的树枝起始电压V_t和介电性能的影响.当添加剂B的含量为1%~1.5%时,PE的V_t提高61%,XLPE的V_t提高43%,PE的击穿强度提高16%,而添加剂对PE的介质损耗的影响不大。掺添加剂的PE具有较好相容性和热稳定性,可满足高压塑料电缆要求。  相似文献   

20.
蒽类化合物作为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刚性结构、宽能隙和高荧光量子效率等优点,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量子化学计算系统的研究了一种新型的蒽类蓝光发光材料--2-叔丁基-9,10-二(三苯基乙烯基-4-苯基)蒽(TPVAn)的光学和电子结构性质.计算结果表明,TPVAn分子具有三维的非平面分子结构,这种结构可以降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激基缔合物的形成.电子的激发导致TPVAn分子中心蒽中各键键长发生变化.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的理论计算值和实验值符合较好,分别为328.34 nm和453.15 mn,并且该分子荧光寿命较长,为15.9094 ns.在电致发光器件应用上,TPVAn分子是一种具有开发前景和实用价值的蓝光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