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工科复变函数是工科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比较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复变函数课程对于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影响重大。工科复变函数课程课时较少,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难懂。如何帮助学生学好工科复变函数,课程进行中适当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必要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工科复变函数教学过程中的迁移教学,可视化教学,探究式教学以及"互联网+"教学。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师生间的互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新工科"是以智能制造、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用于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该文以生物工程专业为例,探索了实践教学改革的几条可行途径:引入新思路——由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内容,增加主体参与感;学生进入企业、研究所实习或增设综合性实验课,提高综合能力;安排教师进行教学法研修,提高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加网络自主学习课程环节,做好线上与线下交流;建设校内外实践基地,改善软硬件设施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工科《积分变换》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工科《积分变换》与数学专业《积分变换》的学习侧重点不同,主要是强调其应用性,本文从四个方面讨论了工科《积分变换》课程的讲解方法,以望能不断提高工科《积分变换》的教学质量,为学生学习后继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代数是高校理工科专业的必修课程门类,其中高等代数是数学各专业的基础课,线性代数是经济、管理及工科各专业的必修课.在分析地方工科院校代数类课程现状的基础上,拟对代数类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整合,并且根据教学大纲及相关专业的不同要求,提出代数类课程"组合式"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张银娟  王永科  李明 《科技信息》2012,(35):246-246,355
结合工科科专业课程自身特点,论述工科课程由传授型教学向研究型教学改进的必然性,构建了面向研究型教学的教材及讲义设计、课堂教学组织以及成绩考核等的教学方案实施要点,并在《C程序设计》课程中实施研究型教学试点,教学效果表明研究型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工科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创新能力,应该是高等院校大力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利用BIM技术对传统土木工程专业进行"新工科"改造升级,从课程体系的构建开始。以BIM技术为主线,重新构建土建类专业课程体系,对于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融合"新工科"思维,将开放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类型划分成3个模块:通识课、专业前沿课程、跨学科综合实践课,从这3个方面来设计课程,探索"新工科"模式下的课程新体系。  相似文献   

7.
从工科计算机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出发,制定了稳妥的教学改革方案。内容涉及工科计算机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方式改革、课程组织实施方式、考试方式、竞赛组织方式等等各个环节。项目的实施会大大提高工科专业计算机教学水平,同时广大工科学生必将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编程、仿真等各个方面的知识,为高年级的专业学习打开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工科专业数学物理方法课程建设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彦琦 《科技信息》2011,(2):27-27,30
"数学物理方法"是许多工科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对后续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对该课程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的一些尝试,并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方面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9.
一、工科教育培养目标问题高等学校工科本科教育 ,按培养目标分 ,大致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培养工程师 ,学校设置专业 ,学生在校不仅学习基础知识 ,还要学习未来职业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接受专业实践训练。这种体制在德国发展得较为完善。德国规定 ,学生除学习基础课程外 ,还要学习本系的公共课程(技术基础课程)和系统的专业课程。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一般规定不少于26周 ,毕业设计也不少于26周。专业划分取决于社会产业分工 ,不是学校凭学科主观决定的。由于学校引入工程教学和训练 ,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较长 ,一般需要五六年。北欧一些国…  相似文献   

10.
以LabVIEW软件为主要开发工具,将工科大学物理及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考虑教学要求。重新设计学习体系。建立了一个理论课堂知识点和实验项目充分融合的虚拟自修学习系统,实现了工科物理理论和实验的自主双修。该系统已在全海军院校推广使用,是工科物理教学模式改革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新工科内涵及其建设重点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改革、考核方式改革、提供课外学习平台及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等方面探讨了钢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以期培养出优秀的钢结构设计人才,并为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如何依靠一定的课程模块及课程的构成要素来实现"工程能力"的各项目标,从而构建突出"工程能力"的课程体系。认为课程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实施以工程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是由地方工科院校培养的人才特点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新工科"建设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新需求,也是国际竞争的新形势。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都将服务于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技术研究与产品应用。基于人工智能的决策支持系统、商业模式和生态系统将成为科技发展的热潮。高等教育机构应把"人工智能+"的理念应用到学科、专业、课程的建设与实践中,从人工智能共性技术层面建设"人工智能+新工科"的多学科课程体系,培养能够进行多领域技术研发和实践应用的新工科人才。  相似文献   

14.
工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斌  何丹 《科技信息》2010,(12):I0114-I0114
《高等数学》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是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科学素质的重要部分。本文针对现行工科院校在该课程上出现的一些问题,探讨了适应工科院校的课程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一、工科教育培养目标问题高等学校工科本科教育 ,按培养目标分 ,大致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培养工程师 ,学校设置专业 ,学生在校不仅学习基础知识 ,还要学习未来职业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接受专业实践训练。这种体制在德国发展得较为完善。德国规定 ,学生除学习基础课程外 ,还要学习本系的公共课程(技术基础课程)和系统的专业课程。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一般规定不少于26周 ,毕业设计也不少于26周。专业划分取决于社会产业分工 ,不是学校凭学科主观决定的。由于学校引入工程教学和训练 ,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较长 ,一般需要五六年。北欧一些国家和前苏联也采用这种模式。另一种模式是培养工学士。  相似文献   

16.
"卓越计划"中对工科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及挑战,同时也是工科院校发展的契机。本文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主要讨论对象,对其课程规划体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新工科背景下"卓越计划"的人才培育目标,提出了一套合理的课程规划体系以及实践教学改革模式,重点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及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希望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7.
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和宗旨,结合普通高等教育工科专业课程强调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特点,以土木工程测量课程为例,分析了目前该门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问题从改革理论教学方式、指导实验教学、编制实验报告、调整实验项目、增加实践考核内容和比重等方面提出课堂实验教学改革措施,以满足现代工程领域对综合性人才培养的需求,也为工科专业类似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现场总线技术》课程为例,在高校工科课程中构建思维型课堂。通过"认知冲突"、"社会建构"和"应用迁移"等环节,将习得的PROFIBUS现场总线的应用方法迁移到其他类型总线上,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根据我校工科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工科物理化学实验改革的建议,以此提高工科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工科物理专业量子力学教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教育教学理论讨论了在工科院校物理系如何进行量子力学课程教学的问题,认为讲清楚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用量子力学发展史中的科学家创新思想和方法感染和教育学生,用量子力学自身的理论魅力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搞好教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