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桃 《世界科学》2012,(1):51-52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同时授予了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H.Blackburn)、卡罗尔·格雷德(Carol Greider)和杰克·绍斯塔克(Jack W.Szostak)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端粒酶研究领域的成果。绍斯塔克,1952年生于伦敦,在加拿大长大。他曾先后就读于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和美国康奈尔大学,并于1977年在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绍斯塔克自1979年开始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任教,是马萨诸塞综合医院遗传学教授,并同时任职于美国霍德·休斯医学研究所。虽然绍斯塔克因端粒酶获得诺奖,但他的研究重点已经转向探索生命起源。最近,《纽约时报》记者在波士顿采访了绍斯塔克,以进一步了解他的新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古代战争中,士兵们往往都会穿上金属铠甲来对抗敌方的锐利武器。最近,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常见的野菜遏蓝菜(Thlaspi arvense L)也有非常独特的"金属铠甲",可以用来击退病菌的进攻。  相似文献   

3.
人体的装甲     
人体“装甲”的雏形可追朔到远古。当时的原始民族为防止身体遭受致命伤害,曾用天然纤维纺织带作为护体的材料。冷兵器时代,人们则用各种铠甲将身体甚至马匹保护起来。武器的发展迫使人体装甲必须有相应的进步。进入热兵器时代,人们从古代铠甲能够防身中得到启示,开始制作用以抵御各种枪弹杀伤的防弹衣。  相似文献   

4.
古代战场上的铠甲武士使用盔甲用以防御敌人。昆虫世界中也有“铠甲武士”,最著名的当数甲虫,从陆生的象甲(象鼻虫)、金龟子、天牛、叶甲(金花虫)和飘虫到水生的龙虱、沼梭、水龟虫。洋洋洒洒有40余万种之众,成为昆虫中种类最多的大族。它们无不以坚硬的外壳来面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和天敌的侵袭,身披盔甲成为甲虫的惟一标志。不过,甲虫却并非昆虫中惟一的“铠甲武士”,这里有一些漂亮的小昆虫,它们的样子好像大飘虫,也有一个近似半球形的脊背,身体是椭圆形的,但它们比瓢虫更长一些,而且身上的色彩更艳丽,斑纹更硕大,更奇特。它们就是披挂靓丽盔甲的蝽象——盾蝽。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最值得期待的3D超级英雄续作《钢铁侠3》又将强势回归。在即将上映的影片中,托尼·斯塔克将遭遇一个拥有无穷力量的强敌的挑战。面对被毁灭殆尽的生活,无路可退的斯塔克必须依靠自己精良的高科技装备和过人的才智,保护自己和最亲近的人,同时揪出真正的幕后元凶。最终当他正直面强敌,准备给予致命一击时,一直以来困扰斯塔克的问题——到底是战甲成就了他,还是他造就了这套战甲——也有了答案。《钢铁侠3》里托尼虽然  相似文献   

6.
沈百飞 《科学通报》1994,39(20):1854-1854
等离子体电子密度的测量是激光等离子体诊断中的基本问题,对激光核聚变和X射线激光等研究领域都很重要.特别在X射线激光研究中,由于电子密度的大小对X射线激光增益有很大影响,所以显得尤为重要.已有的测量方法有斯塔克展宽法等.这里,我们提出一种通过谱线强度测量电子密度的新方法.这可以弥补斯塔克展宽法在电子低密度区失效的不足,而且通过选择不同的元素作为测量对象,可以测量不同密度区域的电子密度.  相似文献   

7.
正民间工艺美术是民众精神需求的一种产物,绛州木版年画斑驳的画卷中凝聚着共同的民族记忆,祝福祈祥、镇恶避邪等已成为这类民间美术品的重要内涵。《关公读春秋》《关公读春秋》,也叫《夜读春秋》。"画中关公头着巾饰,身披铠甲战袍,身后站着周仓,头戴倒缨盔,双手护持偃月刀;身前站义子关平,身着铠甲腰裙,头戴武盔,腰带宝剑护卫。线条匀称,疏密有致,人物主次分明,刻工精细。"  相似文献   

8.
古代有鲸骨束腹,现代有低脂食谱,在发明了女人的曲线准则和塑造女人体形的器具之后,女人乐在其中,被迫夸大身体弱点成为女性赢得爱赏最有力的铠甲。漫长的身体美的历程,现在,还在路上。  相似文献   

9.
现代空袭兵器的迅猛发展,对地面防空武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防空导弹还是高炮,都不能单独满足火力要求。只有将这两种火力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补充,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防空武器的作用。弹炮结合防空武器系统综合了高炮快速机动、持续射击和导弹精确打击、射程较远的优势,是对付武装直升机、无人机、巡航导弹和低空固定翼飞机的有效武器,具有控制范围大、速度反应快、火力猛、抗干扰能力强、短时间内可实施多次拦截及空域盲区小等特点,是目前地面防空武器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目前世界上正在研究与装备使用的弹炮结合防空武器系统已有20多种,其中,美国的"格玛哥—25"、俄罗斯的"铠甲—S1"、埃及的"西奈—23"等多种弹炮结合防空武器系统,代表了这类武器装备的发展方向和最新水平。俄罗斯"铠甲—S1"弹炮结合防空武器系统俄罗斯"铠甲—S1"系统由炮塔、高炮、地空导弹、发射筒、搜索雷达、跟踪雷达和光电火控系  相似文献   

10.
<正>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和卡罗尔·格雷德、杰克·绍斯塔克因对染色体端粒的研究工作以及发现端粒酶,分享了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现执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伊丽莎白和青年科学家埃琳娜·塔克(Elena Tucker)交流了自己学术圈内外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十三年前,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各自发现了斯塔克效应:浩瀚宇宙就像一个巨大的充气球,正在加速膨胀。当时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星系引力一定会使宇宙扩张速度放缓。如今,两个研究小组却因其戏剧性的观测,分享了201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在天文学、宇宙学和粒  相似文献   

12.
自由与克制     
明智的法规和适当的克制,对于高尚的民族而言,虽说在某种程度上不免有点累赘,但它们毕竟不是束人手足的锁链而是护身的铠甲,是力量的体现。请记住,正是这种克制的必要性,如同劳动的必要性一样,值得人们崇敬。  相似文献   

13.
古代有鲸骨束腹,现代有低脂食谱,在发明了女人的曲线准则和塑造女人体形的器具之后,女人乐在其中,被迫夸大身体弱点成为女性赢得爱赏最有力的铠甲.漫长的身体美的历程,现在,还在路上.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布莱克本(E.H.Blackburn)、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格雷德(C.W.Greider)以及哈佛医学院的绍斯塔克(J.W.Szostak)三位科学家,肯定他们在发现端粒以及端粒酶保护染色体末端机制方面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游效曾 《科学通报》1989,34(1):42-42
在掺杂激光晶体的光谱学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分析发光离子的光谱斯塔克能级结构,根据发光离子在激光晶体中的点群对称性,由实验能级从理论上拟合出它们的配位场参数。掺杂激光晶体Er:KGd(WO_4)_2和KEr(WO_4)_2是70年代末得到的一类激光晶体,  相似文献   

16.
人类生命的基本规律是生老病死,人类的最大福祉是健康长寿。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生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卡萝尔·格雷德(Carol Greider)和杰克·绍斯塔克(Jack Szostak),以表彰他们“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从而揭秘出衰老和罹患癌症等严重疾病的真谛.为人类益寿延年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7.
“铠甲”成了美国心病 2002年9月24日,美国纽约时报抛出一篇文章《美国怀疑乌克兰向伊拉克出售雷达》。这篇文章顿时轰动一时。因为这是一种世界上最先进的雷达系统,可以让美国的隐形飞机暴露无遗。消息一出,美国大为恼火,立即终止了一笔5500万美元的对乌经济援助,并很快将修改对乌克兰的政策。  相似文献   

18.
<正>一种曾被用来治疗中风的药物法舒地尔成为了攻克癌症的新希望。科学家发现它显著延长了患胰腺癌小鼠的生命。胰腺癌患者在人类所有主要癌症中的存活率几乎是最低的。肿瘤因为被基质保护而使化疗十分困难——基质是结缔组织、血管和免疫细胞的一层铠甲。  相似文献   

19.
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三人同时获得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由于他们发现“染色体是如何被端粒和端粒酶保护的”,这一研究成果揭开了人类衰老和肿瘤发生等生理病理现象的奥秘。本文将就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结构和功能及其与人类衰老、癌症的潜在关系等方面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神奇的海马     
颜世璎 《科学之友》2005,(11):44-46
长久以来,长着奇特外表、神秘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海马一直激发着人们的想象力。在古希腊传说中,海马是波塞冬王的车夫,而在中国,海马被看作是爱的符号。它们高昂着骏马一般雄赳赳的头,长着一根灵巧的尾巴,一身坚硬而多节的皮肤,就像甲虫身披的铠甲。它们的眼睛像变色蜥蜴一样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