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瓦维洛夫     
瓦维洛夫是前苏联卓越的物理学家、物理光学学派的创始人。他的研究领域极广,对各种光学现象,尤其是荧光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奠定了光学中的新方向——微光学的基础,被公认为非线性光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一生曾三次被授予苏联国家奖金(1943年、1946年、1951年)。瓦维洛夫于1891年3月12日出生在莫斯科的一个商人家庭里。他10岁进入商业学校念书,在学校里对自然科学产生了兴趣,十分偏爱物理和化学课,自己动手制作仪器,做各种试验,生平第一次作了《原子的放射性与结构》的学术报告。他还有一个爱好,就是阅读和藏书(他的个人藏书达到3.7万册)。 1909年,瓦维洛夫商业学校毕业后,经加试拉丁语考进了莫斯科大学数学物理系,在列别杰夫和  相似文献   

2.
1987年10月20日,当代最伟大的学者之一,安德列·尼古拉耶维奇·柯尔莫哥洛夫(Andrei Niko-laevich Kolmogorov)与世长辞了。 A.N.柯尔莫哥洛夫生于1903年,母亲死于难产,父亲没有抚育他。尽管如此.他的童年仍然幸福、快乐,充满了关怀、照顾和爱。他由姨娘养育.整个幼年都生活在父亲的庄园里,他的祖父从前是一个大土地所有者。良好的环境给他灌输了对知识、书籍和大自然的热爱。“早在五、六岁时,我就感知到数学发现的  相似文献   

3.
空中的重像     
如果你在70年代初碰到卜索柯洛夫(DmitrySokoloff),问他在做什么,你就会以为他的神经出了毛病。那时索柯洛夫正在筛选遥远星系的编目,想从中找到我们自己的星系。他要从那个星系里寻找我们所在的地方——不过那是属于过去久远的年代的:在这个相距大约数十亿光年的星系的重像里,有一个叫地球的行星,行星上的人类生命最终会进化;两次世界战争会殃及全球;据说一个神话中的预言家诞生lpes年之后,一个叫法兰西的国家会赢得足球世界杯。索柯洛夫一直没有找到年轻时代的银河像。但是年轻银河像的观念并不像它听起来那样远不可及。从本…  相似文献   

4.
亞歷山大洛夫帕維爾·謝爾蓋耶維奇(1896年生)以數學方面的專長當選為院士。當亞歷山大洛夫還是莫斯科大學學生的時候,就開始了科學研究工作,1916年他證明了集合論中一條重要的定理。他後來的工作主要是屬於拓撲學方面的。他得出了拓撲空間的一般理論中的許多重要結果,創立了重緊緻空間的理  相似文献   

5.
尤里·亚历山德罗维奇·菲利普琴科和尼古拉·伊凡诺维奇·瓦维洛夫被列入我国遗传学奠基人的行列中,是当之无愧的。他俩年龄相仿(瓦维洛夫年轻五岁),且科学志趣相近,又在同一个城市里工作了十年左右的时间。自然,他俩的命运也就紧密联系在一起了。在此短文中我力求阐明这两位卓越学者间的私人的和科学上的关系。列宁格勒遗传学派的创建人菲利普琴科和瓦维洛夫是两位有着巨大创造潜力的学者。菲利普琴科在他四十八年的生涯中,除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工作外,还撰写了十三本书(不包  相似文献   

6.
500年前,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横穿大西洋,抵达委内瑞拉奥利诺科河口时,混浊辽阔的河口使他迷惑不解,在留传至今的航海日记上写下了一句话:"我们甚至不知道该称此河口为海洋,还是湖泊。"几百年过去了,奥利诺科河流域大部奥利诺科河流域的安赫尔瀑布  相似文献   

7.
G·奥涅尔(Gerard O′Neill)对于未来有些想法。这些想法包括园顶城市、自动导航车、轨道工厂和空间移民。奥涅尔并非具有千里眼的超人,他是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位教授和空间研究协会的主席,这协会是为空间生产提供研究资金的组织。他坚持认为,在他的新著2081中所描绘的奇妙未来,都是直接从现代技术孕育出来的。正是由于这种幻想家与现实主义者的结合,使得奥涅尔成了美国最受尊崇的未来学家之一。但是现在,奥涅尔却陷入了忧虑:忧虑政治可能阻碍着他所展望的进步,担心其他国家可能领先美国,进入未来。我同奥涅尔的第一次交谈是在由曼哈顿去纽约肯尼迪机场的汽车里进行的,当时大雨滂沱,路上车辆络绎不绝,15英里的路程用了两个多小时。我准备听取对未来的不同预见。  相似文献   

8.
М.Э.奥米里扬诺夫斯基、乌克兰科学院院士,近几年来成了苏联最有影响的自然科学哲学家之一。1940年奥米里扬诺夫斯基在基辅协助创造了一个自然科学哲学研究所,该所至今仍保持着强有力的地位。自他在五十年代中期移居莫斯科以后,他已成为成功地大力弥补斯大林主义在自然科学哲学方面的损失和创造科学家与哲学家之间牢固联盟的一个最重要的人物。虽然奥米里扬诺夫斯基屈从于1948~1956年时期的政治压力,但他懂得现代物理学理论,并充分意识到它对自然科学哲学的意义,就象他在1948年以前出版的书籍所说明的那样。在  相似文献   

9.
约翰·詹姆斯·奥杜邦是美国19世纪最著名的图谱画家和鸟类保护学家,他的《美洲鸟类》被誉为19世纪最伟大同时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它使得“奥杜邦”这一名字成为自然、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保护的代名词。作为美国文化的重要代表,奥杜邦的鸟类图谱在西方家喻户晓,他的精湛画技使得《美洲鸟类》一书被人们奉为“鸟类圣经”。 19世纪初,奥杜邦深入美国肯塔基州的田野乡村,目睹了野生鸟类在大自然中的旺盛生机,为此他写了许多旅行观察日记,并画了很多野生鸟类的画像。他描述的许多鸟类现在已灭绝了,因此他的观察日记和画像成为当代鸟类学家研究这些鸟种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0.
奥巴林博士     
一九八○年四月二十一日,苏联科学院院士奥巴林因病逝世,终年八十六岁。奥巴林不仅是生命起源的科学研究的开拓者,而且是苏联最有名望的生物化学家,在世界上也享有崇高的声誉。研究生活开始奥巴林于1894年3月2日生于一个商人之家,他的哥哥是一位经济学教授,姐姐毕业于医科大学,所以他的家庭很注重对孩子们的教育,幼小的奥巴林就是在这样一个富有教养的家庭里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11.
1934年苏联科学院物理所发现了电子在介质中超光速运动时的发光,后来就称为瓦维洛夫——切连科夫辐射。1937年塔姆和弗兰克解释了这奇特现象的本质。三位苏联物理学家塔姆、弗兰克和切连科夫由于发现与解释了瓦维洛夫——切连科夫效应而被授予诺贝尔奖金。瓦维洛夫——切连科夫辐射是超光速光学的首例,因而在当时仿佛是孤立于所有的物理现象之外的奇特现象。所以这课题当年  相似文献   

12.
钱三强 《科学通报》1960,5(5):153-153
1960年2月7日,世界聞名的苏联原子能科学家、苏联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庫尔恰托夫院士,在长期患病后逝世了。 庫尔恰托夫院士在研究有关利用原子内部能源以造福人类的重大任务方面有着杰出的貢献,在組織苏联原子能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他和約里奥·居里一样,是当代最杰出的保卫和平的科学家之一。他的逝世不但是苏联科学界的重大損失,并且也是社会主义陣营科学界的重大損失,中国的科学工作者对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和中国人  相似文献   

13.
《科学通报》1957,2(1):29-29
1956年12月17日在萦菲亞举行了紀念保加利亞科学院院長Т.Д.巴南洛夫院士創造性活动50周年庆祝大会。Т.Д.巴甫洛夫院士是保加利亞著名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他从1947年起就是保加利亞科学院的院長。1947—1952年任保加利亞哲学研究所所長。他从20岁开始就从事辯証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馬克思  相似文献   

14.
体育中兴奋剂使用和反兴奋剂的历史、现状及未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则宜 《自然杂志》1997,19(5):261-265
从历史上看,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并不是现代的事,早在公元前776年就有过在竞技比赛中有人使用刺激剂的记载.随着人类对生理、药理等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在药物合成方面的新进展,使用兴奋剂的种类亦不断有所变化.药物的滥用,不但从伦理道德上违反了体育运动的公平竞争原则,同时还损害了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因而遭到了体育界和舆论界的极力反对.70年代以来,人们为了维护奥林匹克精神的尊严,在反兴奋剂使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很大成绩.  相似文献   

15.
那天接到大学同学雷蒙的结婚喜帖,知道雷蒙和乔琳的婚礼将在他的家乡--纽约首府奥本尼举行,奥本尼距离我们住的地方才3 h的车程,婚礼又是在星期六举行,无论如何都得去参加这个自己来到美国后的第一个西方婚礼.  相似文献   

16.
那天接到大学同学雷蒙的结婚喜帖,知道雷蒙和乔琳的婚礼将在他的家乡——纽约首府奥本尼举行,奥本尼距离我们住的地方才3h的车程,婚礼又是在星期六举行,无论如何都得去参加这个自己来到美国后的第一个西方婚礼。  相似文献   

17.
阿碧 《科学之友》2008,(2):37-39
现代奥运会的口号是"更高、更快、更强",这个口号激励了全世界的人们不断强身健体。然而,这个口号背后也潜藏着巨大的利益,一些违背了奥运精神的运动员为了获得这些非法利益,不惜铤而走险,服用运动赛场上的违规"毒品"——兴奋剂。兴奋剂的使用从伦理道德上违反了体育运动的公平原则,也损害了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因而遭到世界体育界和医学界的极力反对。为此,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和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展开了奥运赛场上的"缉毒战",有关专家不断修订法案,开发新的反兴奋剂技术,以便更有效地打击违法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18.
苏联植物生理学家马克西莫夫院士1880年3月21日诞生于莫斯科,1952年逝世,今年恰逢他诞辰105周年,马克西莫夫一生致力于植物抗旱性和抗寒性的研究,始终不渝地将植物生理学和农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他在植物生理学为农服务方面毕生所作的努力堪称典范。  相似文献   

19.
使体育比赛蒙上阴影的兴奋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国际奥委会在检讨当时的工作时指出,当今国际体坛除了存在着暴力渗入体育、政治势力和思想意识阻碍体育发展、严重的商业化对体育道德和选手人格的侵蚀三大危害外,还存在着另外一个日益严重的危害,那就是以某些运动员吸毒、注射药剂为代表的兴奋剂问题。汉城奥运会之后,兴奋剂和使用兴奋剂现象,日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按照国际奥委会所作的阐述,体育领域的兴奋剂是指“在比赛中,特定的选手或者团体为达到对其自身能力产生影响的目的所采用的药物以及其他措施”。也就是说,不仅是服用药物,使用器械、施加特别的生理手法、心理方法均属使用兴奋剂范围。1967年  相似文献   

20.
《世界科学》2011,(2):36-36
美国1966年,美国科学家莱伊·戴维斯为验证暗物质的存在,绞尽脑汁寻找屏蔽宇宙射线的实验场所,最终他选中了南达科他州布莱克矿区深处的霍姆斯特克金矿,在1500米深的废弃矿井里开辟出一个实验室。实验持续了30年,最终探测到太阳中微子的存在。为了纪念这一成就,这一洞穴便以他的名字命名。凭借在物理学取得的突出成绩,戴维斯及其同事约翰·巴赫恰勒分享了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