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元1851年,广西爆发了震撼中外的太平天国革命。这次革命运动,把中国封建社会旧式农民战争推到了最高蜂,同时又给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以深刻的影响。这场爆发在近代史初期中国的农民运动,由于中国基本上仍然是封建社会,决定了它必然具有封建社会农民战争的共同规律即共性;又由于中国封建社会行将崩溃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决定它必然具有区别于以往农民战争的特殊规律即个性。研究太平天国革命的性质,必须从近代中国社会的具体分析着手。广西是太平天国革命的发源  相似文献   

2.
学术界关于辛亥革命的讨论,有暴力革命说、软着陆说;有偶然说、必然说;有共和说、宪政说等等。就长沙辛亥革命而言,它是一场暴力革命,革命的主力新军和会党以武力起义的方式推翻了清王朝在长沙的统治,建立了以革命党人为核心的湖南军政府。长沙立宪派在清末政治改革失败后,由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转向为赞同共和,他们与革命派一起成为辛亥革命的领导力量,共和成为革命党与立宪党共同的选择。长沙辛亥革命看似军事机密泄露而偶然引起,其实革命前社会的变局,以及长沙革命党人艰苦卓绝的理论宣传、组织建设和武装起义的实践,决定了长沙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决定了旧民主主义革命争取民族独立和谋求近代化的双重任务是相辅相成的。因而,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联盟体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就成为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正是没有认清这一主要矛盾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4.
在党的幼年时期,陈独秀努力促进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对有关中国社会性质、革命性质、革命对象、革命前途以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地位和作用等革命的基本问题,做出了比较正确的回答,为毛泽东思想萌芽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就把自己定位于一个革命党,把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为奋斗目标,经过民主革命28年的浴血奋斗,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为了适应自身地位的变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探索党如何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途径,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提出了一系列党建思想,标志着党从一个革命党革命意识到执政意识转变的完成。  相似文献   

6.
反对党的崛起,人民革命党和政府的彻底大改组使蒙古政坛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目前人民革命党虽保持着执政党的地位,社会生活也基本平静,但即将到来的大选将使各种政治力量再次进行较量。  相似文献   

7.
大革命失败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标志着北洋军阀统治时代的结束、国民党统治时代的开始。随着政权的更迭,政治形势的激剧变化,向人们提出了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这就是南京国民政府代表什么阶级的意志,是什么性质的政权?中国社会的性质有没有发生变化?是什么性质的社会?当时,能否正确地分析和回答这些问题,关系到中国向何处去、中国还需要不需要革命、需要什么性质的革命等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杨毓麟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长沙籍革命家、宣传家,曾主张打入清廷内部发动"中央革命",展示了革命派革命策略的发展及多样性,其参与五大臣出洋考察团即是一个例证。作为载泽考察团专驻日本的随从人员,杨毓麟与革命派留学生宋教仁等人有过诸多联系,委托他们编译书籍,以此解决宋教仁等人经济上的困难,并借此表示自己作为专驻日本人员切实履行了应尽的职责。而杨毓麟归国后在致瞿鸿禨函中极力主张效法日本进行宪政改革,与考察政治大臣的政见保持高度一致,并对革命党极尽诋毁,目的在于掩护自己的革命党身份,并非他的真实想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通过对改革与革命在根源、目的、性质、社会作用等方面的异同的比较,揭示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论断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0.
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根据导师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策略理论,从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实际出发,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作了客观、辨证的分析和阐述。认为中国革命是“反对帝国主义者及其在中国的封建代理人的民族革命”。中国民族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取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消灭封建主义的专制统治,争取人民民主,实现国家民主化。从而解答了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国革命过程中所面临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及前途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为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分析认识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提供了现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起来的革命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和领导作用,不仅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和中国人民正确选择的结果,也是中国政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和中国政党关系发展的一个本质特征.在中国政党发展已经走过很长道路和中国共产党已经经历了七十年的今天,在国际形势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生巨大变化的条件下,认真研究中国政党发展的历史经验,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领导作用,揭示中国政党发展过程的本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政治思想战线上与反马克思主义者先后进行过三次著名的论战,即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中国社会史问题的论战和中国农村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这几次论战都是与当时的政治斗争紧密相关的。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意义深广。毛泽东说过:“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  相似文献   

13.
一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国革命和建設事業的核心力量,这是社会历史發展规律所决定的,也是为我国六亿人民所公認了的。近百余年来,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中。无数革命前辈,为了追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历尽了艰难困苦。十月革命的偉大胜利,在世界上划分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同时也为我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中国人民只有走社会主义的革命道路,才可能获得徹底的解放。旧中国的社会情况,决定了这个革命必须經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兩个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处于革命党或执政党的不同时代,认识国情的立足点与内容具有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别在理论上称为"基本国情的‘时代位移’"。列宁开创了对基本国情认识因时代不同的位移理论与实践,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代与建设时代对此进行了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5.
认清中国的国情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经过多次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清了中国的国情,也就是说,认清了中国的社会性质、革命对象、革命动力、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等基本问题,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走了一段相当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中共“一大”时期,由于早期共产党人对中国国情还没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从而提出了一个不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纲  相似文献   

16.
重九起义之后,云南革命党人成立了以蔡锷为都督的云南都督府。贵州革命党于1911年11月3日发动反清起义成立大汉贵州军政府。1911年12月25日,蔡锷代表云南都督府致大汉贵州军政府的一则专门政府电文,主要内容关系贵州辛亥革命和滇川及全国革命形势,对整合西南地区革命力量联合推翻满清政府并获得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表明,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是认识国情最重要的方面,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党制定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和根本出发点.在新形势下,强调从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的角度认识国情,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史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开始,到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前夜为止,前后八十年。它是一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前期的历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前期的近代中国,不仅在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性质上与在它之前的封建社会的古代中国相区别,而且在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社会阶级结构以及革命性质上还与在它之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期的现代  相似文献   

19.
一、老问题为何重提阿Q做革命党的问题,是《阿Q正传》问世后不几年就有人提出疑问的一个老问题。一九二六年,即《阿Q正传》发表后的第五个年头,郑西谛在一篇文章中就阿Q做革命党的问题提出商榷意见,对阿Q做革命党持怀疑态度。  相似文献   

20.
对革命性质的判断,直接影响着革命策略的制定及革命力量的定位。关于列宁对俄国三次革命(1905-1907年革命、1917年二月革命、1917年十月革命)性质的判断,传统观点认为前两次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较新的研究则倾向于认为,十月革命胜利之前列宁对三次革命性质的判断都是民主革命。争议的焦点集中在十月革命的定性上。列宁对革命性质的判断,始终围绕如何使俄国革命尽快走向社会主义这个中心。立足经济发展状况,列宁认为俄国三次革命都是资产阶级革命;基于无产阶级同盟者的成分分析,列宁断定俄国三次革命都属于民主革命;以政权更替为标准,列宁肯定了1917年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