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植物病害潜伏侵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潜伏侵染是病原菌侵入到寄主组织后不马上发病,而要等到寄主或环境条件适宜才表现症状的一种侵染现象,生物鉴定法、组织学法和血清学法可用于确定某一病害是否存在潜伏侵染。已知果树和农作物病害存在潜伏侵染现象的主要有香蕉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西红柿腐烂病(Alternaria alternata)、羽扇豆茎腐病(Phomopsis leptostromi-f  相似文献   

2.
探究健康和患锈腐病西洋参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多样性和可培养菌株分离,以期为西洋参锈腐病发生机制及防控提供参考。利用传统分离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健康和患锈腐病西洋参的根际土壤,探究其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变化。经由传统分离技术合计得到24株细菌和25株真菌,优势菌属包括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青霉菌属(Penicillium)。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健康和锈腐病土壤中细菌群落均以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和变形门(Proteobacteria)为主;患锈腐病组有所降低的为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软壁菌门(Tener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大幅上调的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与厚壁菌门(Firmicutes)。健康和锈腐病土壤内所含的真菌群落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主,被锈腐病感染后有所上调的为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a)、子囊菌门(Ascomycota)与被孢...  相似文献   

3.
玉米穗腐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玉米生长的世界性农业病害,以引起中国玉米穗腐病的两种优势病原菌拟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和禾谷镰孢菌(Furasium graminearum)为对象,对其生物学特征、症状危害及发病机制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对两种优势病原菌玉米穗腐病的抗性种质筛选、抗性遗传与育种进行比较阐述,以期为中国玉米穗腐病的研究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云南开远6根发病的甘蔗茎上分离到甘蔗黑腐病病原菌,鉴定了该病害的病原菌,以期为防治和控制该病害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基于致病性测定,ITSI-5.8S-ITS2 rDNA序列的系统发病分析和形态学观察结果,甘蔗黑腐病是由多脂长喙壳菌(Ceratocystis adiposa(Butl.)Moreau)引起的,该病菌导致甘蔗黑腐病在中国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
韩世锦 《广东科技》2011,20(12):66-66
近年来由于频繁高温干旱和低温冻害,柑桔各种病害发生加剧,特别是柑桔树脂病暴发流行。柑桔树脂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根据发生部位不同,通常将侵染枝干所发生的病害叫树脂病或流胶病,侵染幼果和叶片所发生的病害叫沙皮病,侵染果实使其在贮藏期发生腐烂的病害叫褐色蒂腐病。沙皮果个小,果面粗糙,品质劣,商品价值低。已染病果实在贮运期间会造成大量烂果。  相似文献   

6.
经调查研究,将石河子地区棉苗病害的症状划分了类型,根病分猝倒型、立枯型和锈根型,叶病分为黑斑型、褐斑型及角斑型,并且将这几类症状病原进行分析。造成棉苗死亡的主要病原是丝核菌,其次为腐霉菌。由镰刀菌造成的红腐病随苗龄增大比例也逐步增加,但很少造成死苗。在系统分离中发现由Macrophomiua phaceolina引起的棉苗新病害——炭腐病。在药剂防治中,筛选出新农药50%利克菌种子重量0.4—0.8%,45%炭枯净种子重量0.8%,30%敌唑酮种子重量0.3%和10%三唑酮种子重量0.15%拌种效果较为显著。该区棉苗病害在苗前只要棉苗不死,定苗后可继续生长。建议该区地膜棉4月20日—25日播种,一般棉田4月25日—30日播种。采取以栽培管理、轮作倒茬为主结合药剂拌种的综合措施,是可以控制苗病的。  相似文献   

7.
在云南开远6根发病的甘蔗茎上分离到甘蔗黑腐病病原菌,鉴定了该病害的病原菌,以期为防治和控制该病害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基于致病性测定,ITSI-5.8S-ITS2 rDNA序列的系统发病分析和形态学观察结果,甘蔗黑腐病是由多脂长喙壳菌(Ceratocystis adiposa(Butl.)Moreau)引起的,该病菌导致甘蔗黑腐病在中国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8.
草莓再植病害中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植病害是制约草莓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了草莓根系分泌物和腐解物对自身根系活力和SOD活性的影响,以及对草莓根病病原真菌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草莓根系分泌物和腐解物的化感作用是再植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它们对根系TTC还原能力和SOD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连作草莓植株生长发育不良、抗病力降低;同时还可促进连作土壤中病原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及侵染,加重连作草莓土传根部病害,最终导致再植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对发生于文山地区的三七疫病发病部位进行观察和症状描述,并对文山县的追栗街、小街腰店、老回龙,马关县的八寨、雾路者、马白镇下寨、浪桥乡等不同海拔地区的三七疫病病样进行病菌分离、病菌的形态学特征观察以及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明确了病菌在文山地区不但能侵染三七植株的地上部位,还能引起地下部分的种腐和根腐,是目前三七生产中一个重要病害,病原菌为恶疫霉Phytophthora cactorum(Leb.etCohn)Schr et。  相似文献   

10.
甜菜镰刀菌根腐病是引起甜菜块根腐烂的主要原因之一。1990年对石河子143团甜菜病块根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鉴定为大抱镰刀菌甜菜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Schlf.sp.betae(Stewart)Snyder&Hansen]侵染所致。病菌在27℃生长最快。用药液浸菌平板培养法进行药效测定,复方多菌灵胶悬剂500倍液杀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黄发强 《广东科技》2014,(6):116-117
水稻产区中,中国及东南亚国家重要细菌病害之一是水稻细菌性基腐病(Rice Bacterial Foot rot),在局部水稻产区不同年份起灾流行。针对该病害在中国的病原细菌的分类现状、发生危害情况、寄主范围、侵染特性、致病性致、病因子等相关发生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该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一种新的党参根腐病害的发病症状、病原、致病性和优势病原种类,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了病原菌分离,并根据其培养性状、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害的病原为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茄病镰孢菌(Fusarium sonali)、三线镰孢菌(Fusarium tricinctum)和锐顶镰孢菌(Fusarium acuminatum),其中尖孢镰孢菌为优势种。室内致病性测试结果表明,4种镰孢菌均可引起党参根腐病害,其中尖孢镰孢菌的致病性最强。本研究为党参根腐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梨树病害以其发生前具有“看不见、摸不着”及防治技术不易掌握等特点成为当前阻碍梨果优质高产的主要因素,是广大梨农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梨树病害的综合治理,因不同地区病害发生种类不同,而具体防治措施不同.本文以河北省中南部梨区为例进行阐述.该区内主要发生的病害是黑星病、轮纹病、腐烂病和黑斑病,部分果园还可发生的病害有锈病、褐腐病、根部病害、白粉病及黄叶病,有些果园偶尔发生的病害是疫腐病,老树还常发生木腐病.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当归根腐病病害的主要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选取患根腐病的岷县当归为材料,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纯化、菌株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鉴定等试验,同时分析了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H、光照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以及菌丝的致死温度.结果表明,岷县当归根腐病病原菌为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和锐顶镰刀...  相似文献   

15.
<正>铅笔柏梢枯病是近年来在江苏省新发现的一种危险性苗期病害。主要为害1~3年生苗木,引起嫩梢枯萎直至幼苗死亡。 经分离培养和接种证实铅笔柏梢枯病是由桧柏拟茎点菌(Phomopsis juniperovora)引起。伤口是重要的侵染途径,一年生苗上无伤也能侵染。  相似文献   

16.
祁连山森林病害发生危害特点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病害主要为青海云杉叶锈病、云杉落针病、云杉叶枯病、山杨黑斑病、山杨烂皮病、山杨毛毡病、山杨叶锈病、山杨缩叶病、桦木叶瘿螨、山柳枝枯病、青海杜鹃叶锈病、银露梅枝枯病等。发生面积最大,程度最严重的是青海云杉叶锈病。在1990s以来,因气候多为干旱年份,不适宜于病原菌流行,侵染性病害发生面积减少,而青海云杉林衰退病大面积发生,对森林健康产生严重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番薯紫纹羽病是我区番薯生产上的主要病害,近年来蔓延扩大,去年发病面积达27%左右,损失粮食10余万斤。该病还侵害桑、茶、松苗等,致使严重枯死。因此,有效地防治番薯紫纹羽病,是当前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从1965年开始反复进行防治番薯紫纹羽病试验,现将初步结果简介于下:1.病菌的侵染为害情况观察番薯紫纹羽病的病原菌是担子菌,菌丝成束呈紫色。菌丝侵染薯块(桑、茶)根部时,菌  相似文献   

18.
陕北苹果常见真菌病害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组织分离法从陕北苹果的6种常见真菌病害的病组织中分离出了9种病原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和病原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分别为苹果黑腐皮壳菌、壳囊孢菌、苹果干腐病菌;早期落叶病菌4种:分别有褐斑病由苹果盘二孢菌引起,斑点落叶病由苹果链格孢菌引起,灰斑病和圆斑病分别由梨叶点霉菌和孤生叶点霉菌所致。另外还有引起苹果果实病害的苹果轮纹病:梨生囊孢壳菌和苹果炭疽病:围小丛壳菌。  相似文献   

19.
雪松根腐病病原鉴定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雪松根腐病的病原菌为腐皮镰刀菌(Fusurium solani(Mart,Sacc.),用多菌灵和代森锰锌灌根可有效地控制雪松根腐病,防效达100%。  相似文献   

20.
豇豆锈病是由担子菌亚门锈病目豇豆属单胞锈菌(Uromyces vignae Barcl)引起的真菌性病害,是世界范围内豇豆的主要病害之一。豇豆锈病主要侵染豇豆叶片,严重时叶柄和种荚也会出现感病表型。豇豆锈病会引起豇豆减产并影响豇豆品质,对豇豆的生产影响较大。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豇豆锈病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病原菌生物学特征、病害流行、抗病资源鉴定与育种、抗病生理生化机制及抗锈病分子遗传学分析等,对今后豇豆锈病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