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朱育红 《科技信息》2012,(27):464-465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其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即气候条件,菌源数量和感病期及其吻合程度,其中,气候条件是决定流行与否的主导因素,另外还受品种抗性及栽培生态环境及管理措施等因素影响。扬花期是小麦最易感病的生育期,扬花期遇连阴雨有利于病菌侵入,灌浆期遇连阴雨有利于病害扩展,小麦抽穗扬花期高温、多雨、高湿、寡照是造成小麦赤霉病流行的主要原因。防治对策主要是加强预警、选育品种、田间管理、喷药防治。了解和认识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症状,流行规律及危害性,对今后做好小麦赤霉病预报和防治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经过对玫瑰锈病的系统观测调查,试验,结果表明,夏孢子在10~26℃,多雨,多雾的天气时萌发形成芽管侵入寄主。此温时值3月中旬至5月中旬,夏孢子引起反复再侵染,造成玫瑰锈病的流行。秋末,病菌在病叶上形成冬孢子堆,以冬孢子在病株残体中越冬。通过对玫瑰锈病规律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消灭菌源,加强栽培管理,辅以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粉锈宁是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的特效农药。据资料介绍,它除了具有保护、治疗、铲除、熏蒸等作用外,还能刺激作物生长,对延长功能叶寿命,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有显著的作用。 1994年是我县历史上罕见的干旱年份,冬小麦自播种至孕穗一直未受到条锈病菌的侵染,在这种特殊情况下,进行了粉锈宁对小麦叶片抗衰性效果试验,以观察验证在没有锈病危害的情况下,叶面喷洒粉锈宁对小麦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杨芳 《科技信息》2009,(27):353-353
小麦条锈病是世界小麦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流行范围广,危害重,对小麦产量构成严重威胁。本文阐述了小麦条锈病的症状、病原、流行规律及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王琳 《甘肃科技纵横》2003,32(3):55-55,63
为研究特殊年份小麦条锈病在我县的流行规律,准确估计产量损失,选择特殊年份有代表性的乡镇,每乡镇选五决地,每决地采用多点取样方式,分株记载病情,测定千粒重,并对测定数据系统整理分析,初步整理出了陇西县不同区域小麦奈锈病发生程度与小麦产量损失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刘霞  陈卓 《遵义科技》2007,35(1):37-40
贵州道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50%硫.酮悬浮剂进行防治小麦锈病田间药效登记试验,贵州省植保站安排在湄潭县进行实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小麦锈病的发生是由于小麦品种与锈菌群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结果,弄清小种消长动态及其致病性特点,对于指导抗锈育种、抗病基因的合理利用及品种的合理部署、达到病害的持久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小麦抽穗扬花期间,正值有利发病的多雨季节,特别是小麦的赤霉病、锈病、叶枯病和大麦的条纹病、白粉病、赤霉病等,今年发生都较普遍,对产量影响较大。为此在麦收之前,我们对不同品种抗病性进行了重点调查,现将情况简介于下:据调查,小麦以拜尼莫62、区—19、苏克希、扬麦1号、桑帕斯粒脱、丰收1号等品种抗锈病较强,郑州3号、丰产3号、早小麦较差;区—19、北京8号、拜尼莫62、丰产3号、扬麦1号、丰收1号抗赤霉病较强,郑州3号、苏克希、矮洛阳较差;拜尼莫62、矮洛阳、早小麦等品种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各地的小麦纹枯病逐年加重,锈病重新抬头,白粉病发病面积扩大,赤霉病在不少地方流行,麦蚜发生量加大,这“四病一虫”已成为小麦增产的严重障碍。因此,要夺取小麦丰收,就要把握关键时机,加强有效防治。 纹枯病。掌握分蘖末期株率达5%,拔节期病株率达20~30%时,亩用5%井岗霉素150毫升,或用井岗霉素高浓度粉剂25克兑水70~100公斤喷施茎杆基部,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0.
随着桑园种植面积的增加与种植密度的增大,桑园病害的发生越来越严重。桑赤锈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作为广西常见病害,严重影响桑叶的产量与质量。在介绍了桑赤锈病的症状表现与病原茵的基础上,分析了桑赤锈病在广西的发生与流行规律,总结了目前生产上常用的防治方法,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1.
用含有不同浓度(0、2.55、30.60mmol/L)钾离子的Hoagladn培养液培养的小麦接种叶锈病病原菌,接菌9d后统计接菌叶片上的孢子堆数目,结果表明钾能明显减轻小麦锈病的发生;小麦感染锈病后,叶中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明显升高,用含较高浓度钾离子(30.60mmol/L)的培养液培养的小麦叶片酶活性的增加值显然高于用含较低浓度钾离子(2.55mmol  相似文献   

12.
经分析2002年大竹县小麦条锈病突发流行的原因,主要是条中30、31和32上升为优势种群,导致绵阳系列的小麦品种持久抗病性丧失,以及2002年春季的持续低温天气和防治不力等因素.提出了大竹县今后小麦条锈病综合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甘肃陇南小麦条锈病发生的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甘肃陇南小麦条锈病的有效控制对该区乃至全国的小麦条锈病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该区条锈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加强抗条锈小麦品种的选育、抗条锈品种的合理利用、搞好生态防治、重视农业防治。减少发病条件、药剂防治仍应及时全面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小麦是略阳县主产粮食作物,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全县粮食总产的丰欠和群众的生活。2000年以来主栽品种绵阳19号严重感病(主要指小麦条锈病),而高产抗病小麦品种面积极少,致使小麦产量难以继续提高。为实现小麦高产,生产上采用以药剂防治控制病害的发生为手段,延长小麦品种的使用年限,同时引进高产抗病品种,进行试验示范,试图筛选出取代绵阳品系的高产抗病品种,通过儿年的工作,在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不同梨树品种对梨轮纹病,锈病和黑斑病的抗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金水一号,金水二号,晚三吉,黄花四个梨树品种对轮纹病,锈病,黑斑病的抗性情况,结果表明:四个品种对轮纹病高抗性,晚三吉抗锈病较强,黄花品种对轮纹病,锈病,黑斑病抗性较强。  相似文献   

16.
调查了金水一号、金水二号、晚三吉、黄花四个梨树品种对轮纹病、锈病、黑斑病的抗性情况。结果表明:四个品种对轮纹病高抗性、晚三吉抗锈病较强,黄花品种对轮纹病、锈病、黑斑病抗性较强。  相似文献   

17.
2010年小麦黄矮病在青海省河湟海东地区中度爆发流行,已成为小麦产业发展的重大威胁。为了全面评价青海省小麦品种对黄矮病的抗病性,于2014年使用条播法对101份小麦品种进行人工接种鉴定,采用我国标准的平均严重度抗性评价体系进行抗性评价。结果表明:101份品种中抗品种1份(兰麦-2),其余全是感病品种。青海省目前的主栽品种青春38、互助红均表现为高感,未发现良好的抗源。  相似文献   

18.
萎锈灵是一种可代替有机锡、汞等剧毒农药的优良种子处理剂,同时,亦可在田间作喷洒使用。浙江慈溪农药厂和上海市农药研究所自一九七一年起开始协作,研究试制萎锈灵,通过四年多大田药效试验证明,萎锈灵处理种子防治高粱丝黑穗病、麦类散黑穗病、谷子粒黑穗病、玉米丝黑穗病和喷洒防治小麦锈病、梨锈病等,都具有较高的防效,同时,用药量  相似文献   

19.
王超  王建明  黄新友 《汉中科技》2010,(2):23-23,27
简述了宁强县2009年小麦条锈病发生现状,全县发生面积0.667万公顷,防治达标面积0.63万公顷,占发生面积的95%,病田率100%,病叶率89.2%,严重度59.2%,病指52.8,为2002年以来大流行年份。发病特点:秋茁发病早,扩展蔓延陕,早播麦田重于晚播麦田,绵阳系统品种发病重,发病区域差异大。大流行原凶是:绵阳系列小麦品种丧失抗性,早春降雨多影响防效,防治不够彻底。今后防控措施: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减少菌源入侵,及时发布防治信息,指导大田防治,突出“早”字,及早安排防治工作,加强投入引导力度,落实防治责任,抓好防治示范,带动引导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玉米叶斑病是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锈病、灰斑病的统称,是永德县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近几年在我县爆发流行,给玉米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为寻找有效的防治药剂,提高防治效果,确保玉米生产安全,2007年我县在常年病害重发生区的大雪山乡蚂蟥箐村开展了爱苗防治玉米叶斑病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