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某发电厂300MW单炉体双炉膛直流锅炉的煤粉颗粒运动轨迹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小煤粉颗粒的运动轨迹与炉内旋转气流基本一致,而中、大煤粉颗粒因气流对其的作用力不足以提供做旋转运动的向心力,做在热角区域气流急剧转弯时撞击在水冷壁上;由此分析了该锅炉烟气侧水冷壁高温腐蚀的某些原因,提出了发行方案,模拟结果显示:降低一次风喷口高度、加宽喷口宽度、采用水平浓谈风煤粉燃烧器,可以提高一次风射流的刚性,避免煤粉颗粒撞击在热角区域的水冷壁上,从而减少高温腐蚀的发生,改造后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造方案切实可行,取得了良好的运行佳绩。  相似文献   

2.
今年,我市某单位型号为DZL4-1.25-AⅡ的锅炉发生水冷壁管爆管事故,随即停炉进行检查:锅炉除3根水冷壁管发生鼓包破裂外,另有12根水冷壁管不同程度地鼓包变形和材质过烧变色现象,内部均被水垢堵塞,这些管子位于炉膛高温辐射区的两侧。检验中发现,这台锅炉锅简底部及集箱内均有大量脱落水垢和水渣堆积,发生爆管一侧的集箱局部被水渣堆满。  相似文献   

3.
杨纪周 《广东科技》2007,(8):124-125
600WM机组超临界锅炉是近几年新兴设备,尤其对四角切圆锅炉燃烧器的安装国内还无参考文献.由于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布置方法与常规锅炉完全不同,常规燃烧器安装方法无法实施.本文通过对珠海电厂3号锅炉燃烧器安装方案介绍,总结了超临界四角切圆锅炉燃烧器安装工艺,在珠海4号锅炉、福建可门工程锅炉安装过程中都进行了应用,实践效果良好.本方案可以作为超临界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燃烧器安装的通用方案推广应用,对其它锅炉施工也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电站锅炉燃烧器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锅炉本体设备膨胀的影响和炉内高温烟气的热幅射,经常造成燃烧器喷口及其与本体设备连接部位烧坏泄漏现象,对DG220/100-4型锅炉燃烧器与本体设备连接处的泄漏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经过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一台130t/h切向燃烧锅炉炉膛出现的结渣问题,提出一种可以消除结渣的燃烧器结构和燃烧器配风方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改造后的燃烧器,锅炉炉内实际切圆直径减小,炉膛温度水平降低,上二次风喷口附近水冷壁壁面O2浓度增加,都有利于抑制和消除炉膛的结渣。改造后的炉膛结渣基本消除,锅炉高负荷运行稳定性提高,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
李应强  程传伟 《科技信息》2009,(13):368-368
对已投运的锅炉,防止结渣的主要措施是从改善炉内的空气动力工况入手。尽量在不改动燃烧器处水冷壁的情况下采取各种能降低燃烧器区域温度水平、防止一次风带粉气流偏斜、贴壁冲墙的措施减少和改变卫燃带的敷设方式。  相似文献   

7.
某电厂600 MW超临界W火焰锅炉在投入运行后多次出现水冷壁爆管事故.本研究以两相流模型为基础,结合锅炉机组水动力计算方法和圆管壁温计算模型,对锅炉水冷壁水动力特性、应力及壁温特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了超临界压力变压运行直流锅炉炉膛水冷壁超温爆管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锅炉炉内温度场分布不均匀,使水冷壁管受热不均,水冷壁管的膨胀量不一致并产生较大的应力,引起水冷壁管变形,水冷壁管的界限强度下降,导致锅炉水冷壁爆管.对此提出了对锅炉进行燃烧调整和对水冷壁下集箱等限制受热面膨胀的部位进行改进的措施,实施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电站锅炉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 116 0t·h-1四角切圆电站锅炉的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燃烧器组采用常规直流煤粉燃烧器和低NOx煤粉燃烧器两种形式 .结果表明 ,大空间锅炉炉膛的速度场、温度场分布很不均匀 ;燃烧器上部附近的炉膛中心烟气上升速度最小 ,湍动能最大 ,温度最高 .烟气上升速度分布图形 ,在燃烧器区域为单峰形 ,即炉膛中心上升速度最大 ;在燃烧器上部为马鞍形 ,即截面环形区域的上升速度最大 .烟气温度分布图形 ,在燃烧器区域呈马鞍形 ,即中心区域和四周水冷壁附近的温度较低 ,截面环形区域的温度最高 ;在燃烧器上部区域为单峰形 ,即炉膛中心的温度最大 .水冷壁附近烟气温度的最大值 ,即结渣的可能区域位于旋转火焰的下游 .炉膛的切圆直径 ,在燃烧器区域随炉膛高度增大不断减小 ,至燃烧器上部附近急剧增大 ,之后随高度增大成一常数 .电站锅炉的常规直流煤粉燃烧器改造成低NOx 燃烧器时 ,炉膛的速度场、湍动能场、截面切圆直径和旋流强度以及温度场等保持不变 .  相似文献   

9.
燃烧器是锅炉燃烧系统的关键部件,其技术水平对锅炉整体效率有重大影响.近年来我国的燃烧器研制开发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直流燃烧器与旋流燃烧器在技术特点上各有优劣,我国在继续对直流燃烧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的同时,也应重视旋流燃烧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殷红  陈丰 《广东科技》2009,(16):245-246
采用深度空气分级低NOx高效燃烧技术,提出了在下部燃烧器格局不变条件下最佳布置分离燃尽风高度的设计要求.采取了多切圆系统,改善了炉内温度场分布,从而有效防止结渣和高温腐蚀,保护了锅炉水冷壁.锅炉改造后NOx挥放水平可到350~400 mg/Nm3左右,炉内没有结渣等现象,飞灰含碳量没有明显增加,锅炉汽温汽压负荷全部达标.  相似文献   

11.
针对锅炉水冷壁金属管壁温度的波动与水冷壁管横向裂纹失效,以SG1000和HG2008锅炉水冷壁壁温测量试验的结果为对象,根据不同的管壁温度波动特点,结合炉内,锅内传热分析,提出了不同的壁温波动原因:炉内不稳定结渣的脱落造成了HG2008控制循环锅炉水冷壁壁温的波动;蒸干传热恶化导致SH1000直流锅炉水冷壁壁温的波动。  相似文献   

12.
针对锅炉水冷壁金属管壁温度的波动与水冷壁管横向裂纹失效,以 S G1000 和 H G2008 锅炉水冷壁壁温测量试验的结果为对象,根据不同的管壁温度波动特点,结合炉内、锅内传热分析,提出了不同的壁温波动原因:炉内不稳定结渣的脱落造成了 H G2008 控制循环锅炉水冷壁壁温的波动;蒸干传热恶化导致 S H1000直流锅炉水冷壁壁温的波动.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电厂煤粉锅炉易结焦的现象,从燃煤灰分的化学性质、炉气的性质、空气动力场以及运行操作等方面分析了产生结焦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燃煤灰分的监督、保证良好的炉内气氛、采用双通道燃烧器和提高管理人员预防结焦的意识等防止结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锅炉燃烧器的控制过程.根据燃烧器控制过程给出了对于研制其安全检测仪过程中关键性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对锅炉燃烧器进行安全检测的实现过程,并给出了检测仪的硬件构成及其参数设定.最后简要介绍数据处理软件的构成和使用.  相似文献   

15.
燃烧器反切对大容量切向燃烧锅炉烟气偏差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00MW机组切向燃烧锅炉在原设计工况下以及燃烧器采用反切技术时炉内和水平烟道内流场进行了冷态模化试验,研究表明,燃烧器采用反切后,无量纲准则数XJ是反映护内流场分布的重要指标,其值取1左右时,炉内流动稳定,水平烟道速度偏差最小。  相似文献   

16.
为配合液态排渣多级煤燃烧器(TRW燃烧器)的应用示范工程,以质量、动量、能量守恒定理为基础,建立了TRW燃烧器后置炉膛内三维流动的数学模型,采用经典的SIMPLE算法和混合差分格式,对炉膛内的流场及煤粉运动轨迹进行了数值模拟.从而为锅炉设计、三次风和顶部燃尽风(OFA)的布置提供了大量的参考数据.根据TRW燃烧器的出口尺寸以及某锅炉厂提供的炉膛尺寸和三次风、OFA的布置原则,对4个布置方案进行了9种不同工况的计算.得到与TRW燃烧器能较好匹配的炉膛结构及三次风、OFA的布置方案,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确认计算结果符合炉内流动规律.计算程序中一些参数如网格、锅炉尺寸以及燃烧器的布置可以方便地进行修改,因而很容易计算其他炉内的流动过程和移植应用.  相似文献   

17.
湖州化肥厂的革命职工,在“工业学大庆”运动中,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在~#3锅炉(原系杭锅出品之K_4型锅炉)的革新中取得良好效果。对~#3锅炉作了以下革新:1.增加炉两侧水冷壁管34根;2.缩短炉膛内档火墙,扩大火弄面积,增加受热管子66根;3.增加省煤器50支(受热面积9.5M~2左右);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双通道燃烧器在长春热电二厂670t/h锅炉上的应用。通过试验及实际运行,采用双通道燃烧器后,锅炉在50%额定负荷下能稳定燃烧,同时提高了锅炉效率,对其它电厂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孔宪福 《甘肃科技》2009,25(2):73-75
窑街劣质煤热电厂自投产运行以来,采用SG-130/3.82-M245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一直出现锅炉密相区出12水冷壁管的磨损爆管而被迫停炉的问题。根据锅炉水冷壁磨损机理,结合国内应用比较成功的循环流化床锅炉防磨技术,介绍本厂“防磨挡板”+“金属喷涂”综合防磨措施的设计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0.
华电乌达热电厂一期工程安装了两台无锡华光锅炉厂生产的UG-480/13.7-M循环流化床锅炉,#1、2炉分别于2005年3月和6月通过72+24小时满负荷试运,投入商业运行。经过六年多的运行,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对#1、2炉分别进行了水冷壁防磨改造、给煤机落煤管改造等主要技改项目,提高了锅炉运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