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通过可数中紧空间的等价刻画给出了关于可数中紧性的几个映射定理:1)可数中紧性在闭的紧覆盖映射下是保持的;2)可数中紧的Frechet空间在闭映射下的像是可数中紧的;3)可数中紧性的拟完全原象是可数中紧的;4)可数中紧空间与紧空间的积空间是可数中紧的.  相似文献   

2.
中、高职教育衔接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在中、高职教育衔接中课程衔接又是其核心.数学是中、高职理工科教育中共有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本文在分析中、高职数学课程衔接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高职数学课程有效衔接的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3.
明哲理,修哲心,践哲行,这是人自身修养、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实质上讲,这就是要认知“中理”,心守“中欲”,实践“中行”.“中理”,就是摈弃了左、右两极谬误的中真之理;“中欲”,就是摆脱了禁欲和纵欲两极的正当适度的中正、中平心欲;“中行”,就是无过无不及,无狷无狂的“中正”践行.如何做到“中行”?在知行“中理”和践守“中欲”的基础上,一要适应“中时”,二要致达“中和”,三要秉持“中性情”,四要依守“中规则”,五要依守“中规范”.“中行”不应只是个人的行为要求,而应该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全社会的行为和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4.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实现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实质与核心问题,是实现中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分析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必要性和国内外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现状,结合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与合作的中职院校中高职对接的实例,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经验和做法进行探讨,为其他院校在中高职课程衔接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教学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同时也遇到很多困惑的问题,在学习中实践,在反思中提高,放手让学生全员参与,让学生在新知识的探究中参与,让学生在数学讲评课中参与,让学生在复习与小结中积极参与,在参与中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在主动参与中不断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6.
针对近年来贵州省龙里地区植烟土壤中频繁出现的疑是烟草锰中毒现象,本项目在发病区植烟土壤中采集了60个土壤和烟草样品,通过检测采集样品中总锰、有效锰、烟草中锰和p H等指标,揭示土壤中总锰、有效锰、p H值与烟草中锰的相互关系。试验结果显示:龙里县烟区土壤中总锰、有效锰和烟草中锰含量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容易发生烟草锰中毒的区域。对龙里县烟区土壤中总锰、有效锰、p H值与烟草中锰含量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土壤中总锰与有效锰呈正相关,烟草中有效锰含量与土壤p H值呈负相关,土壤总锰与烟叶中锰含量相关性不显著,土壤有效锰含量与烟叶中锰含量的相关性亦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现在,不少人讲到“中日关系”,往往有意无意地把“友好”两字省略了。然而在中日双边关系三个重要文件——《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中日联合宣言》中都可看到“中日友好关系”的表述,特别是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两国和平共处、世代友好的大方向。今年8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见日本客人时再次呼吁“中日应增进互信,开创中日友好新局面”。但是,从目前中日间的气氛看,不少人认为“中日友好”不过是空洞的口号,甚至是一种“虚幻的概念”。那么,所谓“中日友好”还有意义吗?邓小平的中日友好思想…  相似文献   

8.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将"朗读"贯彻到底,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文对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中日邦交正常化前,中日经贸关系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路虽曲折,但是经过中日双方尤其是中国政府和中日双方民间人士的共同努力,中日经贸关系还是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为邦交正常化以后中日经贸关系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公共英语教学中,中译英一直是老师和学生觉得翻译中最难的部分.在这篇文章中,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经验谈谈自己教授中译英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能”和“可以”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探讨中得出在语义上“能”主要表示有能力,“可以”主要表示可能性。针对于一些学者认为的“能”和“可以”的义项与人称主语和疑问语气有密切关系的论断持不同的态度,经过分析得出两者义项的选择与语境的关系最为密切;本文还把“能”和“可以”的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现象用表格的形式,清楚地列了出来;对“不可以”的扩大使用的现象通过语料库得出它使用的范围比较窄;最后,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对“能”和“可以”进行了辨析,希望对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老子“象论”与毕达哥拉斯学派“数论”分别构成了中西古典美学的意义之发端。两在思想路向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老子“象论”及其人生论的思想路向启发了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象”本体论和以“境界”为最高审美理想的思想;毕达哥拉斯学派“数论”及其知识论的思想路向启发了西方古典美学中的“形式”本体论和以“真理”为最高审美理想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要充分发挥高校系资料室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必须抓好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后勤部”变“科研前哨”;二是“知识宝库”变“知识喷泉”;三是“被动式”服务变“主动式”服务。  相似文献   

14.
王伟 《科技信息》2009,(5):110-110,116
古今中外,哀叹“世风日下”的呼声不绝于耳,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世风日下”观念更加强化。笔者在文中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道德观念领域的“实然”与“应然”的矛盾入手,对“世风日下”观念在当前社会中异常强化的原因进行了探析并对道德嬗变的走向进行了展望,对于解决人们在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迷茫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性别文化”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以“女性艺术”为契入点分析文学是另一种目光,换一种思维思考现当代文学的女性作家的“女性艺术”的现代化的进程,就女性作家和男性作家的文本“性别”意识个案分析,试图阐释新时期的文学现象和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代与后现代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共同点为反叛传统、标新立异,具有先锋姿态。后现代是对现代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它的反拨与叛逆。世纪之交中国的现代与后现代大体停留于对西方的移植、仿效、阐释,但亦有一定程度的改造。尼采宣告“上帝死了,”必然导致现代主义以“人的自我为中心”作为最重要的特征,福柯“人的死亡,”巴特“作者之死”的思想导致“以语言为中心”成为后现代最重要的特征。现代主义构建深度模式,而后现代主义则削平成消解这种深度,却具有另一种深度——肤浅中的深刻。  相似文献   

17.
司艾华  刘伟 《枣庄师专学报》2002,19(6):45-47,56
我们平时所说的战国时期的滕文公 ,实际上是滕元公 ,至于他为什么后世称他为“文”,则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其一 ,作为谥号的“元”和“文”差别并不是很大 ;其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谥法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其三 ,我们还要注意到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文化影响的渐进性。  相似文献   

18.
"随感录"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青年》所首创的报刊专栏,"随感录"以其独特的言说方式在它的周围聚集了一批"五四运动"的主将,成为他们抨击封建思想文化和不良时政的一种理想方式。他的开创者陈独秀不仅首创了"随感录"这种讲究时效性、新闻性的杂感类专栏,启发了当时的许多报刊纷纷仿效并开辟了"随感录"以及类似的专栏,为当时知识分子开拓了一种新的批评空间;同时"随感录"也成为了一个文体概念,陈独秀首创的这一文体成为了中国现代杂文的雏形,并为日后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启蒙时代的思想家们往往把一切都放在理性的审判席上来加以评判,对"自然"概念的认识亦是如此,他们大多把"自然"与"蒙昧"、"动物本能"联系到一起.然而,卢梭作为启蒙运动思想界的一只奇葩,却从人性完满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精心的预设,他把"自然状态"视为批判现代社会腐朽与堕落的参考系,把"自然"视为人性完满与和谐的终极依据.卢梭在"自然"概念中添加了"自由意志"与"可完善性"的特质,并且更多地把"自然"与"自由意志"的概念联系起来,但是,在人的"自然本性"与"自由意志"之间他并没有偏向任何一方,而是使双方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韩非的“矛盾”富言属于逻辑矛盾。他的“矛盾”思想则是非此即彼、非彼即此,二者必居其一。这种仅仅在对立两极中的思维方法并非完全正确。哲学上的辩证关系,借用“矛盾”、“对立”范畴来表述,也不十分恰当,因为矛与盾不是对立的双方,而辩证关系也应包括对立统一、鼎立统一、多立统一。所以我们必须确立立体矛盾观,即对立面-中介-对立面,或正中反矛盾论,或同异反分析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