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荧光分析技术在PZ盆地化探普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PZ盆地荧光化探普查成果,根据三维荧光等资料分析了造成荧光异常的烃类成因,并结合具体的地质条件和井下资料,圈定出该盆地含油气有利区,为利用荧光技术直接找油积累了经验,为该区进一步勘探提供了化探依据。  相似文献   

2.
全岩分析与干酪根分析是有机岩石学研究烃源岩的两种分析方法。笔者在简述这两种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系统对比了两者在油气评价中的应用。认为在显微组分特征、成因与分类,有机质丰度、类型与成熟度、烃类生成与运移特征等方面的研究中,全岩分析能提供更多的信息,且快速、经济、直观,较干酪根分析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目前虽还不能完全取代干酪根分析,但全岩分析必将发展成为今后有机岩石学研究的必需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故障树分析方法在油气管线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故障树分析法 (Fault Tree Analysis)是分析大型复杂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文中利用该方法对油气管线进行了失效分析 .通过考虑引起管线失效的主要原因 :泄漏、断裂以及其他造成泄漏和断裂的主要因素 ,建立了管线失效的故障树 .结合 VB编程并采用下行法(Fussell)求出了系统的全部 42个最小割集 ,并求出了管线的失效概率和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和临界重要度 .从定性与定量两方面探讨了引起管线失效的基本原因 .通过对系统的故障树分析发现 ,引起管线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第三方破坏、腐蚀、误操作和材料缺陷等 ,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城东庄油气苗的特征、油气苗的源岩及油气的储层,并对石楼地区的油气勘探前景进行了初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PZ盆地荧光化探普查成果,根据三维荧光等资料分析了造成荧光异常的烃类成因,并结合具体的地质条件和井下资料,圈定出该盆地含油气有利区,为利用荧光技术直接找油积累了经验,为该区进一步勘探提供了化探依据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地区古生界生烃史和排烃史的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盆地模拟方法对鄂尔多斯地区古生界的生烃史和排烃史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上古生界烃源岩处于高成熟阶段,下古生界烃源岩已进入过成熟阶段,这两套烃源岩地地史上都再现过两次生、排烃高峰,上古生界的生、排烃量远大于下古生界,这些结果可用于评价该区的油气远景和认识油气藏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7.
石油是一种液态的,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矿产品。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是鉴定和识别矿物的可靠方法。本文以GZ1井、Zh4井、W2块、Ch3块K2c油藏样品的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为倒,说明该方法在石油勘探开发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油气田用高压锻制三通(多通)的安全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油气田流体集输系统稳定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环境和健康环境.通过对油气田生产过程中许多不可预见因素,以及在制造环节中可能的隐蔽性缺陷分析,辅助COSMOSX软件模拟,把油气田集输用压力管道元件事故的预防,提前到制造和安装阶段,最大限度地保证油气田集输系统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9.
10.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和碳同位素等分析技术对S1井的油气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油气源对比表明S1井原油和天然气均来源于沙湾凹陷二叠系下乌尔禾组烃源岩。白垩系清水河组与侏罗系八道湾组原油存在两期成藏,该区二叠系乌尔禾组的自生自储是深层有利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1.
我国浅海石油开发时间较短,目前尚未就油气人工岛开发工程的有关安全问题和相关标准适用性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对油气人工岛工程建设以及生产期间潜在的危险点源进行研究,分析其各种交互影响,并提出油气人工岛危险因素控制措施,为"海油陆采"的开发思路提供适用性建议.油气人工岛分为岛体结构以及岛上油气生产设施两大组成部分,本文将油气人工岛划分为人工岛岛体与上部产能生产设施两个研究单元,开展危险因素辨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残余盆地构造发育的研究意义、现状及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残余盆地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解剖残余盆地成因机制及其分布特征入手,详细阐述了残余盆地的研究思路及方法,提出研究残狡盆地应以构造分析为主线进行,认为去变形和去构造层是残余盆地构造分析 两个关键环节,而构造成像技术,构造测年技术和构造模拟分析技术是残余盆地构造分析的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十万大山盆地是在古西太平洋板块,印支板块与华南板块三者碰撞拼合作用的基础上发育而成的一个海相残余盆地。  相似文献   

13.
在对数据仓库(DW)及其决策支持工具--联机分析处理(OLAP)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油气开发辅助决策支持中,成功地实现了数据的多维分析,为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决策者提供辅助决策支持,提高了辅助决策支持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也为决策支持的成功提供了有效信息保障。  相似文献   

14.
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三大含油气系统及勘探焦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柴达木盆地经多年勘探已形成北部侏罗系找油,西部第三系找油和东部第四系找气的勘探局面,但进一步的勘探却举步维艰,为了开创新的局面,寻找新的突破口,在综合分析该区地震,地质和油气藏特征的基础上,应用含油气系统新概念分析了各系统基本要素和特征,并对各系统的运行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该盆地含油气系统的纵横向变化规律。认为各系统烃源岩均有西好东差的特征,找出了各系统勘探存在的焦点问题,提出解决这些总理2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数字地球平台的油气工程技术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油气勘探成果管理的信息需求和应用需求,提出了使用数字地球平台从事地球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并讨论数字地球平台下的石油工程技术方法,将当前油气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勘探、开发、集输等关键技术与空间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字地球平台有力结合,提高石油工程技术科学性、准确性、合理性,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石油钢管的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指出了石油钢管在石油工业中的地位,不仅表现为用量大、花钱多,更主要的是钢管的质量、性能对石油工业的发展关系重大,并介绍了石油钢管主要包括油井管(钻杆、钻铤、套管、油管等)和油气输送管两大类;还进行了中国石油钢管发展现状的分析,对石油钢管企业的概况以及主要钢管企业的产品类型、生产能力进行了评述,显示了目前中国石油钢管制造行业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油气储运过程中的蒸发损耗、火灾隐患以及管道腐蚀这三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处理方法,希望给这方面的研究起到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油气断块的地质及成本特性和预算方法的研究,以及对构成油气断块的材料费、燃料费、动力费;生产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维护及修理费;原油处理费;工区管理费等的差异分析,提出了对油气断块生产运行过程的控制应包括:在总费用控制中,可以采用ABC分类法先进行分类,选出所占总费用比重较大的可控项目进行重点控制,以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在操作成本控制中,对所有油气断块主要单项费用总和的监控,对需要重点监控油气断块的运行监控。  相似文献   

19.
利用盆地模拟方法对鄂尔多斯地区古生界的生烃史和排烃史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上古生界烃源岩处于高成熟阶段,下古生界烃源岩已进入过成熟阶段,这两套烃源岩在地史上都出现过两次生、排烃高峰,上古生界的生、排烃量远大于下古生界.这些结果可用于评价该区的油气远景和认识油气藏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20.
曹许迪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0):2785-2790
柴西英东地区构造复杂、储层破碎,油气水分布极其复杂,为研究其成藏过程,选取了YD103井及YD107井55块砂岩样品,进行定量颗粒荧光分析实验。结果表明,YD103井和YD107井曾在同一古圈闭;YD103井和YD107井为早期油气的运移通道;YD103井存在两个分异界面;YD107井残留油气特征为混合了二次充注古油气的结果。结合该区的构造地质地化等资料,认为英东地区现今油藏分布特征是在古油藏基础上,调整改造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