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考察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他唑巴坦钠(4∶1)制剂的安全性,分别进行豚鼠全身过敏性、家兔局部刺激性和家兔红细胞溶血性试验.结果显示,动物给药后未见明显溶血反应,家兔耳缘静脉和股四头肌未见明显刺激反应,豚鼠也无全身过敏反应.表明本品符合肌肉和静脉注射用药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三七花-酸枣仁-百合中药复方提取液(以下简称复方提取液)对睡眠的改善效果及其口服安全性.本研究以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昆明(KM)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戊巴比妥钠催眠入睡时间和睡眠持续时间的变化,分析复方提取液对小鼠睡眠的影响,并通过观察灌胃给药后小鼠是否出现惊厥、腹泻、竖毛和俯卧等急性不良反应,是否存在组织和器官损伤来分析该复方提取液的安全性.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实验设健康空白组、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对应分别连续给予蒸馏水、1.3 mg/kg地西泮药物、2.5 mL/kg复方提取液、5.0 mL/kg复方提取液和15.0 mL/kg复方提取液;末次给药1 h后,各组小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观察记录各实验组催眠入睡时间及睡眠持续时间情况.急性不良反应实验设雄性健康空白组、雌性健康空白组、雄性实验组和雌性实验组,采用24 h内2次最大剂量给药的方式,观察2周内小鼠体质量变化、不良反应情况及器官损伤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与健康空白组相比,中、高剂量组能够显著缩短小鼠戊巴比妥钠催眠入睡时间(t=0.007 6、0.004 1,P0.01),并显著延长睡眠时间(t=0.001 3、0.003 7,P0.01);与健康空白组相比,低剂量组能够一定程度的缩短小鼠戊巴比妥钠催眠入睡时间并延长睡眠持续时间,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最大灌胃给药量为80.0 mL/(kg·d),约为人体推荐剂量的160倍;给药3、7和14 d后,与雄、雌性健康空白组相比,雄、雌性实验组小鼠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灌胃给予供试品后连续观察4 h,并未出现腹泻、惊厥、竖毛和俯卧等不良反应,至实验结束时也无小鼠死亡情况,对小鼠进行解剖,各脏器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3.
研究灌胃给予大鼠龙血竭后,P糖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对其有效成分龙血素A、B、C在大鼠血浆中的药物动力学影响.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抑制剂组并单次给药,对照组灌胃给予大鼠5 g/kg龙血竭,抑制剂组联合给予大鼠维拉帕米(1 mg/kg)和龙血竭(5 g/kg).收集两组相同系列时间的血浆样本,采用HPLC-MS/MS的方法对龙血素A、B、C在大鼠血浆中的浓度测进行检测,求算两组血浆样本药物动力学参数.与对照组相比,抑制剂组大鼠龙血素A、B、C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分别增加109.4%,78.5%,22.8%,血药峰浓度分别增加69.6%,115.0%,42.1%,龙血素A、B的达峰时间均延长、龙血素C的达峰时间无变化,三者的生物半衰期(T0.5)均变小,说明P糖蛋白抑制剂能够引起龙血素A、B、C在大鼠体内的血浆药物动力学参数变化,龙血素A、B、C均有可能为P糖蛋白的潜在底物.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考察家兔单次股四头肌肌内注射丹参酮ⅡA 磺酸钠( 60 mg) 后,给药局部肌肉组织是否出现扩张、红肿、充血、水肿、瘀斑、变性、坏死等局部肌肉刺激性反应,综合判断供试品肌内注射的安全性,并且为该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等量等渗的氯化钠溶液为阴性对照药进行自身性对照,设结束期和恢复期两组,进行一般症状肉眼观察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家兔单次股四头肌肌内给药后一般症状观察均无异常表现; 剖检肉眼观察结果评分符合标准; 剖检镜下观察结果显示恢复期观察时间内,局部的肌肉刺激反应具有完全可逆性。结论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对家兔股四头肌无明显刺激性。  相似文献   

5.
阿霉素对昆明种小白鼠腹腔给药的半致死剂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阿霉素对小白鼠经腹腔给药途径的半致死剂量.方法:通过预实验得到近似的最大致死剂量(Dm)和最小致死剂量(Dn),在正式实验中,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给药途径为腹腔注射,给药次数1次,给药剂量为对照组给生理盐水,其余六组的剂量分别是13.4 mg/kg、19.2 mg/kg、27.4 mg/kg、39.2 mg/kg、56 mg/kg、80 mg/kg.给药后观察时间为14 d,统计小鼠的死亡情况.结果:除对照组和最小剂量(13.4 mg/kg)外,其他剂量组在7 d内均有数量不等的动物死亡,并且死亡率随着阿霉素浓度的增加而递增.经Bliss软件计算,其LD50值为24.941 mg/kg,95%的可信限为21.241~29.271 mg/kg.  相似文献   

6.
复方松针提取液对小白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松针提取液对小白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以四氯化碳和醋氨酚造成小鼠急性损伤模型,用赖氏法测定小鼠血清SALT活力并观察醋氨酚中毒对小鼠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复方松针提取液能降低小白鼠SALT水平并显著提高醋氨酚中毒小鼠的生存率.结论复方松针提取液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狼毒大戟受试药物Ⅰ和Ⅱ急性毒性作用,并计算其半数致死量(LD50).方法:给小鼠灌服不同剂量的狼毒大戟受试药物Ⅰ和Ⅱ,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以小鼠急性死亡率为指标,用改进寇氏法计算LD50.结果:灌胃给药狼毒大戟受试药物Ⅰ后部分小鼠出现中毒反应并死亡,计算LD50为2.05 g/kg,LD50的95%可信限为1.77~2.37 g/kg.死亡动物尸检,发现所有死亡小鼠均出现胃胀症状,十二指肠色黑,少数充血,其它主要脏器肉眼未见明显改变.结论:狼毒大戟有毒成分主要集中在受试药物Ⅰ中,且狼毒大戟受试药物Ⅰ属于小毒物质.  相似文献   

8.
单剂量口灌呋喃唑酮在草鱼体内消除及组织残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60 mg/kg的剂量给草鱼灌服呋喃唑酮,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用药后不同时间的血浆、肝脏、肾脏及肌肉中药物浓度,然后用MCPKP药代动力学软件处理药时数据,对药物在草鱼体内消除及组织残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剂量口灌呋喃唑酮在草鱼血液中主要药动学参数为 AUC 3.756 9 μg*h/mL, Cmax 0.517 6 μg/mL, t1/2α1.524 9 h,t1/2β22.863 2 h,Tpeak 2.229 6 h,k10 1.015 8 h-1,k12 0.124 9 h-1,k210.0654 7 h-1;给药后72 h肌肉和血浆中检测不到药物,7 d后肝、肾中药物消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微毛诃子树皮醇提取液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以及在体肠肌的影响,并且观察其对豚鼠离体肠肌的影响。方法:按Bliss法设计实验,对小鼠灌胃给药,观察5 d内小鼠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以小鼠急性死亡率为指标,测定微毛诃子提取液对小鼠的LD50;采用炭末推进实验观察药物对在体肠肌的影响;以豚鼠离体肠肌收缩幅度、张力为指标,采用离体标本运动实验法观察微毛诃子树皮醇提液对豚鼠离体肠肌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微毛诃子树皮提取液小鼠灌胃给药的LD50为5.69 g/kg,LD50的95%的可信限为4.60~7.05 g/kg;微毛诃子树皮的醇提液对小鼠在体肠肌和豚鼠离体肠肌都具有明显的舒张作用,且组胺对微毛诃子树皮的醇提液的抑制作用具有拮抗作用。结论:微毛诃子树皮的醇提取液具有一定的毒性,同时微毛诃子树皮醇提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肠肌的收缩,且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组织胺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10.
复方天麦提取物调血糖作用及其毒理学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灌胃给予复方天麦提取物,测定模型动物血糖含量变化,并对复方天麦提取物的毒性作用进行了实验.结果为,给予天麦提取物5、10g/kg体重和盐酸二甲双胍后3h、6h、24h各组血糖水平比给药前(建摸后)显著降低.给药组之间,给药后3h,24h时,天麦提取物组显著低于二甲双胍组(P<0.001);按40.0g/kg体重灌胃给药,未测出半数致死量(LD50)值.在小鼠可接受的最大容积下进行最大耐受量(MTD)实验,结果在24h内小鼠口服累计剂量为160.0g/Kg体重,7d内小鼠无一只死亡,未见任何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