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6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马原为开头的先锋小说作家进行了一场叙事革命,他们在实践中完成了中国小说由“创作”向“写作”的转换。格非、苏童等人对马原的叙述策略有所发展,他们在语言实验、叙事策略以及抒情风格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凸显出中国先锋小说的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
无论从叙述主体还是叙述方式来考察,萨满教对先锋小说都起到了启蒙的作用。可以说,马原的先锋小说既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等外来影响相关,同时也是本土文化萨满教影响的结果。萨满是神界与人间的沟通者,跳神时萨满的灵魂可以暂时离开身体,自由地往来于天地之间。而先锋小说中的叙述主体“我”,往往既是叙述人又是作者本人,同时,也可能被随时置换为其他人。叙述主体“我”分身有术,变幻莫测。“我”与萨满在功能和作用上达到了默契和一致。  相似文献   

3.
马原的小说不仅是形式意义上的,它还有着很深的意义内涵。他小说的叙事长袍下潜藏着较普泛的哲性思考。马原的哲思其实就是他的小说里弥漫的庄子哲学韵味,即马原对人之存在的深沉思索与理性追问。试以《冈底斯的诱惑》等作品为例,论述他的小说中的庄子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4.
何仁军 《龙岩师专学报》2003,21(5):89-90,93
马原的小说以其独特的新质掀起了当代文学的叙事革命,它放弃对历史本质的追寻和社会真实的反映,颠覆传统小说叙述与确定性的联系,注重非理性、偶然性的经验碎片,以其非线性的共时态小说叙述显示世界非序性的混沌本身。叙事模式的创新与马原对世界存在方式的理解互为表里。其形式上的先锋,更体现为深刻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小说从“伤痕”到“新写实”的发展实现了从“回忆”向“写实”的转化,这是颇具文学史价值的.文学与权力话语逐渐分离,文学与人学日趋接近.其中,“现实”问题有了更真切的把握与传达.这种写实化是文学自身发展的结果,更是新的历史时期读者选择的结果.先锋小说和新写实小说最终以共存互补的方式将新时期文学推向九十年代.  相似文献   

6.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小说荜路蓝缕的开拓者,他对中国小说形式的现代化起了开创性的先锋作用。他的第一篇小说《怀旧》虽仍包裹在文言躯壳里,但已显出强烈的现代小说意识。本文试图从这一方面入手,分析其情节的淡化、生活横断面的截取、心理描写的中西合璧以及叙述视角的革新等,从中挖掘出《怀旧》在形式上的“现代魂灵”。  相似文献   

7.
威廉·福克纳的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讲述了南方旧社会的一个老处女的悲剧。它颠倒错乱的时序和变换的人称代词常使读者困惑。一旦读者他们理解了这个故事,就会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因此,这部作品很好的达到了“陌生化”的艺术效果。“陌生化”由俄国形式主义者Viktor Shklovsky 提出。他主张艺术的目的是延长读者的感知过程。本文从俄国形式主义的角度分析了此篇小说叙事的“陌生化”效果,以期为理解这篇作品提供更多见解。  相似文献   

8.
马原的小说以其独特的新质掀起了当代文学的叙事革命。它放弃对历史本质的追寻和社会真实的反映,颠覆传统小说叙述与确定性的联系,注重非理性、偶然性的经验碎片,以其非线性的共时态小说叙述显示世界非序性的混沌本身。叙事模式的创新与马原对世界存在方式的理解互为表里。其形式上的先锋,更体现为深刻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作为先锋作家,北村突出先锋小说的形式实验特点,写出了形式感很强的“者说”系列小说,而到了1994年的《玛卓的爱情》却转变到注重故事的讲述,以变换叙述者的形式,体现其先锋小说的特点,这种“多声部”的叙事方式造成一种音乐“混响”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作为20世纪80年代先锋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苏童在2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发表了300多万字的作品,这些作品逐渐形成了“香椿树”系列、“枫杨树”系列及“红粉”系列等.纵观他小说的这3个系列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就是小说中贯穿着浓厚的感伤情调.他的这种感伤情调主要从感伤的意象建构、感伤的小说语言、悲剧的人物塑造等3个方面来展现.  相似文献   

11.
郑成志 《龙岩师专学报》2003,21(2):24-25,28
余华是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他发表了一系列极具形式感的小说。到九十年代,随着他对小说艺术和人类生命本真探索的拓展其创作出现了转型。《呼喊与细雨》就是余华小说创作转型期的代表性作品,本文试图从余华对叙事艺术的探索和对人类生命本真的追寻的融合上来论述这部长篇小说,阐明余华在“反叛”前期小说只注重形式实验而不注重作品精神内涵的缺陷,从而重建了他的先锋性。  相似文献   

12.
于萍萍 《科技信息》2012,(33):I0170-I0170
约翰·巴思是一位典型的后现代作家。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巴思乐于借助新的形式技巧来重生文学创作形式的枯竭。《迷失在开心馆》作为他的后现代代表作之一,是他在这方面心血的结晶。本文就以下几个自我意识小说的主题角度对这部后现代自我意识小说进行了主题分析:真实与虚构的关系、作者和读者的作用以及传统与原创的关系。这些主题不仅是自我意识小说的传统主题,同时也是在后现代语境下由一位后现代作家所做的“变形”或“演变”。  相似文献   

13.
先锋小说是小说叙事形式的冒险或革命,先锋小说家的创作是进行自觉的文本实验。先锋小说作家关心的是故事的“形式”,即如何处理故事,他们认为所有的小说都是虚构的;将人物的深度内涵取消,人物只是作为一个形式符号而存在;故意在小说中设置“空缺”,使得叙事结构的零散化。因此,叙事的虚构化、人物的符号化、结构的空缺化方面表现出新的叙事观念,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14.
余华与苏童、格非、孙甘露等人被称为中国当代的先锋小说家,大约是十几年以前的事。那时余华的小说写作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相比,确实表现出极其鲜明的先锋品格。他以大量的实验文本如《一九八六年》、《世事如烟》、《难逃劫数》、《往事与刑罚》,进行着叙事方式、叙事话语的革命性转换。在这些小说里,余华将怪异、丑恶、罪孽、荒诞、宿命等残酷地掺杂成一体,营造了一个与现实表层生活和世界相去甚远的阴冷、幽暗的人间地狱。在这人间地狱里没有丝毫的温柔。而构成他这一阶段小说的总主题便是死亡,死亡幽灵般地在他的小说中无处不在地…  相似文献   

15.
张芳 《科技信息》2009,(4):111-111,113
白先勇是当代中国文坛上引人瞩目的小说家,他的小说有“女性文学”倾向。他在小说里塑造了从上流社会贵族到下层社会平民的各式各样、形形式式的人物形象。白先勇通过象征手法塑造了女子的外貌、性格,这受到了《红楼梦》较深的影响。各种女子虽不属于同一阶层,却有着异株同命的悲惨结局,谱写了人类的哀歌,通过哀歌可以体会到她们以不同方式挽留已逝青春的无奈与苦楚。白先勇便是通过女性这扇大门,让读者看到了更真切的凄凉。  相似文献   

16.
先锋小说中被设置了许多神秘因素,这是与先锋小说家们对叙事方式的探索紧密相连的,并传达出作者独特的创作观念,成为先锋小说的一个重要层面。神秘因素在先锋小说中呈现出多种表现形态,增添了先锋小说的叙事魅力。  相似文献   

17.
曾经在幼年代后期被称为先锋派作家的余华,90年代又推出两部重头作品《活着》(1992年《收获》第6期)和《许之观卖血记》(1995年《收获》第6期).这两部作品与余华的先锋小说一样,仍然是在密集而刺目地铺陈人间的苦难,然而这种苦难与先锋小说中的苦难精神指归与形式意义已经完全不同,我们阅读时所受到的震撼也不一样.可以说,这两部作品已经脱离了“先锋”的轨道.余华1989年在《上海文论》上发表过一篇谈创作的文章《虚伪的作品》,这篇具有宣言倾向的写作理论与作者在80年代的写作行为紧密相关.余华在其先锋小说《一九八六年人《…  相似文献   

18.
探索鲁迅小说的先锋性必须首先解读“先锋”这个词的基本内涵。这个词的法文原意是军事上的“先头部队”。文艺上是指这样一批作家、艺术家:他们以突破一切传统,不断“创新”为己认。他们认为,当一种艺术形式被认识、被接受之时就已经陈旧、僵化,就应当反对并与之决裂,去创造“一种新风格”,终有一天,这种新的形式会被接受,而且接受了,先锋派的任务即告结束。  相似文献   

19.
王亚平 《咸宁学院学报》2006,26(5):113-114,117
余华是我们在讨论先锋小说时无法回避的一位作家。同时他的先锋小说中又蕴涵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余华生于江浙,同时深受鲁迅精神的影响。文章试从吴越文化与余华之间的微妙联系以及“鲁迅传统”与余华创作的复杂关系来探讨余华先锋小说的写作精神。在此基础上以期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余华作品的深层内涵和他的写作走向。  相似文献   

20.
余华是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他发表了一系列极具形式感的小说。到九十年代,随着他对小说艺术和人类生命本真探索的拓展其创作出现了转型。《呼喊与细雨》就是余华小说创作转型期的代表性作品,本文试图从余华对叙事艺术的探索和对人类生命本真的追寻的融合上来论述这部长篇小说,阐明余华在“反叛”前期小说只注重形式实验而不注重作品精神内涵的缺陷,从而重建了他的先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