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硒酵母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透析法,论证了硒酵母中的硒基本上是有机硒,其中27%左右以共价键结合在蛋白质等大分子上.文中通过纸色谱与薄层色谱方法分析,表明硒酵母与含硒蛋白质均含有硒代胱氨酸,含硒蛋白质中硒代胱氨酸含硒量约占蛋白质总硒量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紫阳富硒茶硒赋存形态,用原子力显微镜观测紫阳富硒茶中茶多糖、碱溶性茶蛋白的结构形貌.结果表明:茶多酚硒占总硒的0.89%,蛋白硒占总硒的60.12%,多糖硒占总硒的18.06%,蛋白质组分中又以碱溶性蛋白结合硒含量最高,达到23.81%;观测表明,茶多糖为多侧支的树枝状结构,碱溶性蛋白主要以大小比较均一的杆状或球状结构存在.  相似文献   

3.
土壤施硒盆栽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设定的土壤施硒范围内,白肋烟叶含硒量为3.8—210μg,根含硒量为2.2-57μg,茎含硒量为1.4-42μg/g,白肋烟根、茎、叶的含硒量均与土壤施硒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白肋烟的含硒量呈叶大于根大于茎的分布规律;白肋烟根、茎、叶的富硒量均与土壤施硒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而白肋烟富硒量则呈叶大于茎大于根的分布规律,所以白肋烟的富硒能力为叶大于茎大于根;叶、茎、根的富硒量占总富硒量的比例分别为54.3%-70.8%、20.8%-37.5%、5.5%-9.5%,说明白肋烟吸收的硒有90%以上累积在地上部分;白肋烟对所施硒肥的利用率为8.9%-18.1%,与某些条件下磷肥的利用率相当.  相似文献   

4.
富硒灵芝中硒含量分布和赋存形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了富硒灵芝中硒的含量分布和赋存形态,结果表明,蛋白南硒是富硒灵芝中硒的主要赋存形态,占本的73.6-77.4%,核酸和多糖结合硒量甚少;在蛋白质组份中,以碱溶性蛋白质结合硒量最多,占总硒的23.0-25.2%。  相似文献   

5.
钝顶螺旋藻对硒的富集和有机化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S.P)对硒的富集和有机化作用,方法:培养其中添加无机硒亚硒酸钠培养S.P,2,3-二氨基萘(DAN)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增殖期藻体含硒量。结果:①S.P生长的迟缓期富集硒较快,而在快速期则有机硒增量较明显;②在高浓度无机硒条件下培养,藻体的总硒、有机硒、有机化率均呈现下降趋势;③S.P对硒的生物有机化率在培养第3d时较低,第6d时较高;添加150mg.L^-1硒培养的富硒螺旋藻,第6d时硒主要与水溶性蛋白质结合,占65.5%。结论:S.P中总硒含量、有机硒含量、硒的有机化率及硒在藻体中的分布均呈现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6.
以恩施续断为原料,用蒸馏水、0.5 mol/L Na Cl、75%乙醇、0.1 mol/L Nao H四种溶剂对续断中不同种类硒蛋白进行提取.用热水浸提法提取硒多糖,用原子荧光法测定不同提取物中硒元素的含量,分析了续断中硒的赋存形态.并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续断不同提取物清除超氧阴离子(O2-·)的能力,用Fenton法测定其清除羟自由基(·OH)的能力,探究了含硒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续断中硒的总含量为1.538μg/g,蛋白质、多糖中都赋存一定量的硒;蛋白硒是续断中硒的主要赋存形态.四种溶剂提取物中碱溶性硒蛋白的含量最高,它的含量可达总可溶性蛋白的57.28%.按照相同质量样品中结合硒量的多少,可以得出含硒量:总蛋白硒多糖硒;醇溶性硒蛋白盐溶性硒蛋白碱溶性硒蛋白水溶性硒蛋白.恩施续断中各种含硒化合物都有一定的清除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能力,且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清除率都不同.其中醇溶性提取物清除超氧自由基的能力最好,碱溶性提取物清除超氧自由基的能力最弱;硒多糖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7.
微量元素硒对白肋烟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白肋烟为样本,采用叶面喷施亚硒酸钠补硒和不补硒盆栽实验方法,整株采收晾制,分析了硒对白肋烟中的还原糖、蛋白质、总氮、烟碱、氯等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硒能使白肋烟的水溶性总糖、还原糖、非还原糖分别提高41.25%、23.33%、32.77%;使总氮、蛋白质、烟碱分别提高22.22%、23.68%、28.64%;使烟叶中氯含量下降40.36%。  相似文献   

8.
富硒大豆芽不同部位与大分子中硒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a2SeO3溶液浸泡大豆,研究发芽过程中硒在大豆芽不同部位含量及硒在大分子中的分布。分离豆芽不同部位及其大分子,测定硒含量和有机硒转化率。结果表明,随着Na2SeO3浸泡浓度的提高,大豆中总硒含量逐渐升高,而有机硒转化率逐渐降低。大豆采用质量浓度50 mg/LNa2SeO3浸泡后发芽4 d,硒含量为胚根>种皮>胚轴>子叶,蛋白质、核酸及多糖中硒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55,0.328,0.105μg/g,水溶性蛋白结合硒、碱溶性蛋白结合硒、盐溶性蛋白结合硒及醇溶性蛋白结合硒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64,0.39,0.10,1.90μg/g。大豆用Na2SeO3浸泡后发芽是富硒的有效途径,胚根中硒富集含量最高,水溶性和碱溶性硒蛋白是其主要的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诱变菌株HXS-02为出发菌株,以菌株的生长、总硒和有机硒质量浓度及产率为指标,考察无机硒添加方式及还原型辅酶Ⅱ(NADPH)或果糖的添加对酵母富硒培养的影响。结果显示:菌株富硒培养时加入亚硒酸钠的适宜时间和适宜质量浓度分别为8 h和62.5 mg/L,在此条件下继续培养至24 h,菌株的干质量浓度和富硒能力最好,总硒产率和有机硒产率分别达到(8 760.7±50.6)μg/L和(8 573.5±46.5)μg/L;NADPH和果糖的添加可显著影响菌株的生长和富硒能力,在无机硒添加的同时向培养基中添加NADPH至浓度为0.20 mmol/L或果糖至质量浓度为6 g/L后,菌株的总硒产率和有机硒产率与未添加的菌株相比,分别增加了32.6%~42.6%和38.1%~51.5%。以上研究表明,适合的无机硒添加方式并辅以添加适量的NADPH或果糖,可以有效促进酵母转化无机硒为有机硒的能力,提高富硒酵母总硒和总有机硒的产率。  相似文献   

10.
为了认识蔬菜的富硒状况和硒对蔬菜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土壤和叶面施硒种植茄子的盆栽试验,测定了茄子生长期间的株高和收获后的生物量及其硒含量。结果表明,土施和叶施硒均增加了茄果的产量,叶施硒还有助于茄子矮化。叶施硒使茄子根、叶和果的硒含量分别增加了3.0、14.3和9.9倍,根、叶、果、地上部和总富硒量分别增加了1.6、10.2、15.0、8.5和6.7倍;而土施硒使茄子根、茎、叶和果的硒含量分别增加了3.1、4.4、5.7和2.0倍,根、茎、叶、果、地上部和总富硒量分别增加了2.1、5.8、7.5、4.2、5.9和4.5倍。叶施硒茄子叶和果的硒含量是土施硒的2.1和3.0倍,叶、果、地上和总富硒量是土施硒的1.3、3.1、1.5和1.4倍。对照下根的富硒率最高,叶施硒下果的富硒率最高,土施硒下叶的富硒率最高,均以茎的富硒率最低;所有处理中,地上富硒率均在64%~89%之间,呈叶施>土施>对照。叶施硒下茄子对施硒的总利用率达到30.5%,以果的利用率最高,茎最低;土施硒下茄子对施硒的利用率不到0.7%,以叶最高,根最低。总之,施硒增加了茄果的产量、茄子硒含量、富硒量和富硒率,其中...  相似文献   

11.
洋葱无土栽培硒富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设施无土栽培,以亚硒酸钠作为外源硒,研究不同亚硒酸钠浓度对五个品种洋葱鳞茎的产量、总硒含量、无机硒含量以及有机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亚硒酸钠的浓度为50 mg/kg时,品种奥林匹克的鳞茎有机硒含量最高,为2.08 mg/kg,产量为2241.7 g/m2,产量和有机硒含量的交互效应与其它品种的各处理存在极显著差异.另外,随着亚硒酸钠溶液浓度的升高,洋葱鳞茎的有机硒含量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12.
外源硒对胡萝卜生理生化特性、富硒性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浓度亚硒酸钠(NasSeO3)进行胡萝卜叶面喷施田间试验,研究硒对胡萝卜硒富集、产量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施硒可明显提高胡萝卜中各形态硒含量,随施硒量的增加,有机硒转化率随之上升;其全硒、有机硒含量在最大处理浓度(500mg/kg)最高,分别是CK的15.9和26.6倍.施硒除在个别硒浓度提高SOD和CAT活性外,其余浓度酶活降低;施硒低于10mg/kg时有利于胡萝卜叶绿素合成;硒对胡萝卜光和速率则表现负效应.施硒胡萝卜产量较对照降低未达显著水平.综合分析硒对胡萝卜含硒量、产量及其生理生化、以及对人、畜食用的安全性,施硒量以不超过1.0mg/kg为宜.  相似文献   

13.
用SeSO^2-3-KIO3体系催化极谱法测定茉莉花和黛黛花中Se,具有取样量少、,灵敏,准确,简便的特点。Se检测限为0.03ppb,线性范围为0.03-2.5ppb,用HCl将Se还原为Se,可测得总硒量。  相似文献   

14.
硒酸酯多糖和亚硒酸钠抗白血病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MTT比色分析法和细胞克隆形成法比较研究了有机硒化物——硒酸酯多糖(Kappa-selenocarrageenan,KSC)和无机硒化物——亚硒酸钠(Na2SeO3)对白血病K562细胞的作用.结果表明:KSC和Na2SeO3体外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均对K562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有剂量反应关系(p<0.001);K562细胞中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群体(克隆形成细胞)对硒的抑制作用更敏感;KSC的抗白血病效应明显高于含同样硒量的Na2SeO3,KSC的作用约为Na2SeO3的5倍.本研究证明药理剂量的硒可显著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有机硒比无机硒具有更高的抗白血病活性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微波预还原-氢化物发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联用技术测定中药三七提取液中无机硒的方法,对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通过直接测定Se(IV)和微波辅助定量还原后测总硒,用差减法测得Se(VI)的量.Se(IV)的检出限为0.23 μg·L-1,相对标准偏差为2.0%,回收率为82%~104%,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一种快速、灵敏且选择性好的用低压离子色谱测定土壤中的硒(Ⅳ)和硒(Ⅵ)的新方法.选取洗脱液为1.4×10-3 mol/L Na2CO3,其流速为1~1.2 mL/min,选取分离柱尺寸为100 mm×6 mm I.D., 抑制柱尺寸为60 mm×6 mm I.D.,并用电导检测器进行定量,对硒(Ⅳ)和硒(Ⅵ)的检测限分别为0.61 μg/mL和0.56 μg/mL,20 μL 进样的相对标准偏差为分别为2.40%和1.94%.  相似文献   

17.
采用连续浸提分离技术,将苹果中的Se以水溶态、有机物结合态和残渣态3种形态选择性地提取,并用HG-AFS法检测了各形态的硒含量和总硒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硒的检出限为0.028 ng/mL,线性范围为0~10ng/mL,精密度为2.8%,回收率为94.15%~108.95%;苹果中硒的3种形态含量不同,水溶态有机结合态残渣态,三者的加和略小于总硒含量,误差在2.6%以内。  相似文献   

18.
植物体内含硒生物大分子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物硒主要以硒蛋白、硒多糖、硒核酸及硒酶等生物大分子形式存在,它们大多是低毒的生物活性物质.了解植物硒的分布规律、生理生化作用、测定方法等基础性研究和含硒生物大分子的研究进展,对于进一步开发利用植物中的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