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研究了多领域机电系统的键合图建模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20-sim软件包对直流电机伺服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设计了LQG控制器。建模和仿真过程表明,键合图法建模简练、实用,是一种理想的多领域机电系统图形建模方法,其参数与物理组件直接相关,可广泛应用于多领域机电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相似文献   

2.
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微机电系统是源于微电子加工技术,融合了微机械制造、传感、致动及微控制于一体的系统。其特征尺寸极小,学科交叉广泛;技术研究包括微系统理论、设计建模、微机械加工、微器件集成等多个方面;学科分类涵盖了机械、力学、光学、流体、电磁学、生物学等各领域,在民品和军品领域有许多热点应用。本文介绍了微机电系统发展概况、微机电系统技术关键、微机电系统有关传感器,以及微机电系统热点应用和微机电系统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变速恒频发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绕线式异步电机为研究对象,采用定子电压矢量控制约束,建立了转子交流励磁变速恒频发电机的矢量控制模型,并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构建了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和分析表明,转子交流励磁电流实行矢量控制的变速恒频发电机能实现机电之间的充分解耦,发电机定子电压(或电流)的频率和相位与转子的实际转速无关,实现理论上机电之间的柔性连接,对高品质柔性电力系统的研究和机电系统的建模仿真亦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由于传统建模方法缺乏通用性,发展通用建模方法已成为必要.在总结了传统的机电系统数学建模优缺点、引入位移联结、速度联结和加速度联结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非线性机电系统数学建模的通用方法——联结方法.将联结理论从线性系统拓宽于非线性系统,拓展了联结理论.将联结方法与传统的拉格朗日法进行对比,说明了联结方法可避免建模过程中严重偏微分运算的优越性,并从理论上证明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黄晖  张磊  邵惠明 《科技信息》2012,(29):43-44
飞机机电系统综合化的优势日益显现,当前机电综合控制系统/技术发展迅速,使得飞机在性能、可靠性、经济性等方面都有很大提升,在设计开发时很有必要建立仿真平台对算法和模型进行测试和验证。本文首先介绍了机电综合控制系统/技术的概念和特点,与传统的独立的机电系统相比所具有的优点,以及国外的发展情况。然后提出了一种数字仿真与物理仿真相结合的机电综合控制技术仿真平台的原理性方案,说明了仿真平台的组成以及其中系统和模块的作用。最后介绍了该方案中信号配线系统和故障注入模块的技术原理、组成和功能。  相似文献   

6.
以某装载机载装作业装置为研究对象,完成动臂油缸数学模型的建立,采用负载传感器技术建立闭环控制系统,并用ADAMS和MATLAB联合仿真技术对其机电液系统进行运动控制一体化仿真,通过运动路径的规划,闭环控制算法的选取,最终实现对载装作业装置定角度运动的实时控制。表明基于仿真软件接口的协同建模与仿真技术能够有效支持机电液系统控制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通过深入剖析该校本科《机电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的特点及现状,完善现有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采用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思想构建《机电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网络课程辅助教学。教学实践表明,这些措施能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其学习潜力,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柴油机电子调速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回顾了柴油机电子调速器的发展,综述了电子调速技术在系统模型、软硬件及多功能开发、控制理论、仿真及实验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柴油机电子调速技术尚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针对全工况进行系统建模和仿真研究;应用现代控制技术进一步提高调速性能,减少有害排放;增压柴油机的调速控制;并机运行负荷分配的控制;关键部件的研究;多功能开发。  相似文献   

9.
MEMS系统级仿真建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现集设计、加工及运行等整个过程的计算机仿真为一体的微机电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微机电系统真正走向商品化的重要基础。系统级仿真是MEMS CAD最为关键的重要环节。概括了MEMS CAD的体系结构;着重介绍了适合于MEMS系统级仿真的两个基本模型的基本思想、构造方法。提出用加权残值法(MWR)建立MEMS系统级仿真模型;论述MEMS系统级仿真的MWR建模原理与方法。提出运用演化算法进行自动化、智能化建模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0.
运用非线性性分析方法对一试验用电液伺服系统进行理论建模和仿真研究。引入了一 个非线性状态方程来描述电液伺服系统的动态特性。通过仿真结果与实际系统的响应相比较,验证了理论建模是准确的。在理论建模与仿真基础上,设计了一个自校正PID控制器,并且对其控制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进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时,如若系统中有不同的采样周期,那么将很难利用离散系统稳定性判别方法——Z平面上极点的分布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此时利用数字仿真来研究其稳定性是一种重要的手段。本文主要是以实际的SCR—DDC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为对象,分析其系统模型,选择数字仿真的方法,最后给出仿真系统的运行结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引入Fuzzy-PID控制,将其应用在UPS逆变系统中。Fuzzy-PID控制结合了模糊控制优良的动态性能、灵活的控制特性和PID稳态控制性能的优点,提高了系统的性能。运用Matlab对系统进行建模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将Fuzzy-PID控制应用到UPS逆变系统中,系统的动态和稳态性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控制系统仿真是研究控制系统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其核心问题是求微分方程组与代数方程组的联立数值解,即求数值积分。微分方程组的数值解法很多,其中Gear算法最适合控制系统仿真,它稳定性好,是一种变阶变步长的预报校正型的多步方法。基于Gear算法设计了面向框图、微分方程、状态方程对象的仿真程序,其输入设计为符号化的参数输入方式,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
本仿真系统主要目标是设计、实现一个开放性的面向多目标的电梯群控仿真系统,其目的是为以后的电梯群控算法的研究构建一个仿真平台。本系统采用基于"一次编译,处处运行"的Java语言,实现了电梯群控仿真;通过调度与虚拟环境的连接,所有控制信息和运行结果都能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使用方便、简单、直观;采用面向对象设计,系统的可扩展性强;通过对电梯运行状态的仿真,实现电梯运行状态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15.
姿态控制系统是功能多、构成复杂、可靠性要求高的关键分系统之一.传统的三自由度模型有较大局限性,不能全面反映飞行的实际情况.该文首先建立了姿态控制系统六自由度全量数学模型,包括控制方程和箭体运动两大部分.在此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对姿态控制系统六自由仿真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姿态运动简化分析和系统稳定性研究,设计了相应的数字校正网络和变增益系数,从而建立了姿态控制系统的全数值仿真模型.仿真实验表明,系统稳定,并且仿真结果具有较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给矢量控制的异步电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及必要的系统参数。方法根据异步电机三相坐标系下数学模型,运用转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原理,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搭建了异步电机矢量控制仿真模型。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矢量控制系统能迅速响应负载转矩变化,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结论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控制精度高,可满足实际工程中交流调速的高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Sys ML的三余度飞控计算机设计方法.在设计过程中,利用Sys ML静态图构建三余度飞控计算机系统结构模型;利用Sys ML的动态行为图构建余度管理算法模型,实现了三余度飞控计算机系统模型.以某三余度飞控计算机系统为例,构建三余度飞控计算机系统结构模型;设计计算机同步算法、监控表决算法并对算法进行建模.最后,通过所构建的仿真环境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8.
在直流调速原理的基础上,运用Matlab的Simulink和SimPowerSystems工具箱、面向系统电气原理结构图的仿真方法,对矿用电动挖掘机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进行了仿真,并作出了分析和比较.给出了矿用电动挖掘机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和仿真波形,从仿真结果可以验证仿真模型及调节器参数设置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反馈控制系统具有明显的硬度,机械特性不易受干扰;双闭环系统具有较好的快速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系统:采用遗传算法优化模糊控制中的隶属函数和控制规则,进一步完善了模糊PID控制器的性能,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并对优化后的模糊控制器进行了Matlab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后的控制器明显地改善了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能使系统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对进一步应用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了解GE 9F级联循环机组运行特点和M ark V I控制系统特点,对运行人员进行上岗前的仿真机培训,该文开发了一套仿真系统。该仿真系统基于完全模拟仿真的技术方案,为保证模拟的控制系统的精确度,采用“翻译”技术和“虚拟”技术,逼真复现了参考机组的O vation控制系统、M ark V I控制系统;电厂过程模型则基于具备工程分析精度的P roTRAX图形化建模系统开发。仿真计算机系统全部由微机构成,配置灵活。配备了和电厂完全相同的DCS工程师站和M ark V I工程师站,精确仿真参考机组的运行,具有对热控人员培训、工程分析等多种用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