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典型青藏高原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评价为例,针对工布保护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构建了1套适合该区的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聚类分析及GIS技术,对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和功能分区研究.其研究表明:工布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整体偏高,且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其中极敏感区和高度敏感区的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65.6%,中度敏感区占26.8%,轻度敏感区占6.7%,不敏感区(米瑞乡)占0.9%;依据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划分的生态功能区与采用定性方法划分的原保护区功能区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本文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类似高原地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敏感性评价,评价结果可用于保护区的功能区划.  相似文献   

2.
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提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与实验区区划的保护价值空间分异规律,而缓冲区区划则是为满足保护核心区和对自然生态系统开展科学研究观测的要求,探讨了自然生态系统类与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的聚类分析与判别准则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该方法的聚类指标和判别准则体系,使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四川省冕宁县安宁河源头周边情况,作者就四川安宁河源头湿地自然保护区区划应遵循的区划依据、方法、结果做简要区划探讨方案,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动态场景下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进行研究,集成多年的遥感、海图及野外调查数据,构建生境地理空间数据库,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建立了大河口区淤涨型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框架,并给出了区划方法的一个基于离散数学的表述.在此基础上,利用eCognition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和空间模糊评价模型,研究了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结果表明:① 核心区、缓冲区1、缓冲区2和过渡区4个功能区分别占东滩保护区总面积的18.0%、13.2%、18.4%、50.4%.在空间布局和生态学意义上,都比原有功能区划更为合理;② 遥感及其派生数据的介入,在宏观尺度和长时间尺度上拓展了人们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的理解,不仅降低了传统数据采集工作的强度,也增强了区划结果的时效性和科学性;③ 现代GIS技术与传统数学方法的融合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保护区规划.区划结果可以为动态场景下的保护区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选取了雉类、鹿类、猫科、灵长类等珍稀濒危动物以及保护区的主要对象亮叶水青冈林5类生态源,使用海拔、坡度、景观类型、基岩裸露等4个阻力因子解译阻力面分布格局,结合生态源点进行统计与叠加,识别出复合战略点。研究结果表明:针对5类生态源建立的综合阻力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生物潜在分布;用传统的保护区功能区划法划分的功能保护区可很好地保护生态源地和鞍部战略点,但对交汇处战略点、复合交汇战略点、复合廊道的保护效果相对较差。结合研究结果,从功能区调整、空间化生态廊道建设措施以及时间上的管护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动态场景下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进行研究,集成多年的遥感、海图及野外调查数据,构建生境地理空间数据库,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建立了大河口区淤涨型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框架,并给出了区划方法的一个基于离散数学的表述。在此基础上,利用eCognition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和空间模糊评价模型,研究了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结果表明:① 核心区、缓冲区1、缓冲区2和过渡区4个功能区分别占东滩保护区总面积的18.0%、13.2%、18.4%、50.4%。在空间布局和生态学意义上,都比原有功能区划更为合理;② 遥感及其派生数据的介入,在宏观尺度和长时间尺度上拓展了人们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的理解,不仅降低了传统数据采集工作的强度,也增强了区划结果的时效性和科学性;③ 现代GIS技术与传统数学方法的融合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保护区规划。区划结果可以为动态场景下的保护区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伊春市生态现状调查,生态敏感性与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利用图件叠置分析等技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伊春市进行生态功能区划.为制定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及有效管理生态系统提供了基础和手段.  相似文献   

8.
以GIS技术为工具,在研究勐养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特征,生境格局和景观类型构成及其人间分布状况的基础上,分析评价了保护区对保护目标的生境适宜性和原功能区划分的合理性,以此为依据,按照生物圈保护区功能设置的要求,建立了功能区划的指标体系并分了新的功能区。  相似文献   

9.
以GIS技术为工具,在研究勐养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特征、生境格局和景观类型构成及其空间分布状况的基础上,分析评价了保护区对保护目标的生境适宜性和原功能区划分的合理性.以此为依据,按照生物圈保护区功能区设置的要求,建立了功能区划分的指标体系并划分了新的功能区.  相似文献   

10.
关于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最优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历史条件及其功能区划现状入手,提出了明确划分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的依据和最优方案,从环境管理的角度探讨了草海保护区的功能区划问题。  相似文献   

11.
宁陕自然保护区既是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群的东缘地带,又是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群向东延伸的纽带,为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群最有保护价值的保护区之一.阐述了宁陕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状况、建立的重要性及大熊猫的种群状况、社区经济概况和机构设置及管理情况,并提出了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及具体的保护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查发现木伦自然保护区有鱼类41种,分别属于4目13科34属,占龙江水系鱼类总数的38.3%.并了解了其分布、食性及丰富度.  相似文献   

13.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及保护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宝天曼具有北亚热带向南暖温带过渡的独特地理条件 ,是南北动植物交错汇集混杂区域 ,这里天然生物资源十分丰富 ,基本保持着世界少有的原始森林状态 ,虽然面积不大 ,但却有种子植物 2 171种 ,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 2 9种 ,占全省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总数的 88%。区内有野生动物 2 0 0多种 ,其中兽类 48种 ,鸟类 116种 ,两栖动物 11种 ,爬行动物 2 6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 31种 ,属国家一类保护 5种 ,属二类保护 2 6种。文章最后提出资源保护措施和开发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14.
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类型的植物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得到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的分布特征,采用标准地调查和室内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区内6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下的植物种类多样性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范围内共有维管束植物物种14~33种.其中乔木层的物种丰富度(S)为1~7,Shannon-Wiener指数为0~1.8095,Simpson指数为0~0.8791,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5580~0.929 9.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为3~12,Shannon-Wiener指数0.950 3~1.9517,Simpson指数0.6488~0.8241,Pielou均匀度指数0.6175~0.865.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5~24,Shannon-Wiener指数0.7541~2.163 2,Simpson指数0.495 8~0.850 6,Pielou均匀度指数0.4686~0.7218.草本物种在群落的物种组成中占绝对优势,而乔木种类非常贫乏.杂木林的乔木层多样性和均匀度最高,人工落叶松林、人工红松林和蒙古栎林最低.杂木林的灌木层多样性最高,岳桦林的均匀度指数较高.蒙古栎林的优势草种比较明显,各多样性指数在所有样地中均达到了最低水平.物种数目随海拔梯度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规律,呈明显的双峰格局.  相似文献   

15.
茂兰自然保护区蚱总科昆虫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茂兰自然保护区蚱总科昆虫进行了初步研究,经鉴定共有7种,其中有一新种荔波波蚱Bolivaritettixliboensis.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6.
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状况的分析入手,探讨了保护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并将这种辩证关系应用于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中.针对莫莫格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性措施和旅游开发的主要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17.
调查分析了四川省冶勒自然保护区内垂枝香柏的年龄结构.编制了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并探讨了垂枝香柏的更新.结果表明:①该树种平均年龄较大,约为277年.②存活曲线处于Deevey-Ⅱ型和Deevey-Ⅲ型之间,死亡率与消失率变化趋势一致.种群生存率呈单调下降趋势,生存率下降趋势前期相对稳定,中期逐渐增大,后期又趋向于稳定,说明垂枝香柏种群相对稳定,并有一定的更新能力.③保护区内垂枝香柏整个生长期中,200年以前,死亡率变化相对平缓,200年以后,死亡率急剧上升,在320年~44  相似文献   

18.
兰州城市区工程地质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兰州市最新地质构造、地震研究成果,结合城镇化进程中兰州市区南北山前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灾害发育,对城市构成严重威胁的现实客观因素.在已有地貌和岩土体类型划分基础上,根据工程地质条件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重新进行兰州市区工程地质条件研究,将城区划分为岩(土)体稳定性好、中等及差三个区、六个亚区.其中安宁区迎门滩、七里河区崔家大滩高漫滩岩(土)体稳定性好,工程地质条件好;安宁堡至十里店一带、七里河区职工医院至文化宫一带的Ⅰ、Ⅱ级阶地岩(土)体稳定性中等,工程地质条件较好,这些区域可作为城市区今后重点开发建设的区域.  相似文献   

19.
 以河北省147个县域为研究对象,开展耕地功能评价,分别采用主导功能系数和莫兰指数测度耕地主导功能演变和空间集聚特征,综合考虑耕地主导功能和空间集聚2个要素特征,划分耕地功能分区。结果表明:(1)1996—2016年,河北省耕地功能由单一功能主导逐渐向复合功能主导演变,生产和生态功能增强,社会功能减弱。(2)河北省耕地功能空间集聚程度较高,呈上升趋势;空间上呈现出东南部平原区耕地生产、生态功能高值集聚,西北部山区耕地社会功能高值集聚的分布特征。(3)将河北省耕地划分为生产功能优势区、生态功能优势区、社会功能优势区和功能低值离散区4个功能区,针对不同耕地功能区,按突出主导功能、兼顾综合效益的原则实施耕地管理措施,引导耕地功能的调整,实现耕地多功能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