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无氰电沉积光亮铜锡合金的新工艺,其溶液组成及操作条件为:Na3C6H5O.2H2O90-120,Na2EDTA.2H2O25-35,稳定剂WDZ-94310-15?CuSO4.5H2O20-40,SnCl2.2H2O20-40g.L^-1;溶液的pH=5-6,Dk=10-150A.m^-2,T=50-60℃,在上述条件下可获得含锡量为5%-15%的光亮、细致、均匀的铜锡合金沉积层。  相似文献   

2.
在pH4.50的酸性介质中,亚铜试剂与Cu(Ⅰ)生成紫色配合物,与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吸附,可进行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Cu(Ⅰ).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为52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6.8×104L·mol-1·cm-1;Cu(Ⅰ)在0~1.48mg·L-1范围内符合Beer定律.用此法测定天然水中痕量Cu(Ⅰ),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为了查明Cu含量对WeldaliteTM049合金性能的影响,研究了4个实验合金的拉伸性能及部分微观组织.结果表明,综合考查强度与延伸率因素,3.93%Cu(质量分数)为最优含量;从T1相形成时Cu原子的扩散考虑,Cu原子浓度增大,促进了T1相形核析出.  相似文献   

4.
采用粉末渗镀法,研究了黄铜渗铝工艺。获得有效渗铝的工艺条件是:渗镀温度600℃,渗镀时间3h,渗剂组成是Al粉40%、NH4Cl2%和Al2O3粉58%。渗铝后的黄铜耐蚀性提高1.8倍,硬度增加25.6%,渗层厚度为50μm。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等得出,黄铜渗铝层的结构由表面至基体是Cu(0.6108)Al(0.3892)→γ2-Cu9Al4→α-CuZn(含Al)→α-CuZn。  相似文献   

5.
卟啉与镉配位反应及其测定烟草中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当Twen80存在时,非水溶性meso四(4溴苯基)卟啉(TBrPP)与镉络合显色反应的条件Cd与TBrPP形成络合物的摩尔组成比为1∶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5×105l·mol-1·cm-1,Cd含量在0~0.36μg·ml-1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A=0.00034+0.161C,相关系数r=0.9997,稳定常数为2.6×107用于烟草样中痕量镉的测定,与AAS值进行比较,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在X=5质量%的尿素-水混合物中,在278.15-318.15K温度范围内,利用电池:Pt,H2(101.325kPa)|Na2CO3(m1),NaHCO3(m2),NaCl(m3),5质量%尿素-水|AgCl-Ag的准确电动势数据,确定了在5%的尿素-水混合物中碳酸二级解离常数K2.得到了K2和温度关系的经验方程pK2=1.176+1824.2/T+0.00823T.用热力学关系推导出在5%的尿素-水混合物中碳酸二级解离过程的各个热力学量,并用溶质-溶剂相互作用的观点讨论了这些结果  相似文献   

7.
连续定向凝固过程铜铬合金的组织与缺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铜铬合金的连续定向凝固的工艺条件及相互之间的匹配关系,以及铜铬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其表面缺陷形成的成因,结果表明,结晶器高度10-25mm,冷却距离25mm,合金温度1210-1280℃,牵引速度0.2-1.0mm/s,冷却水量720L/h时,可制得Cu-0.6%Cr合金材料。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049Al-Li合金的时效组织和室温拉伸性能以及改变Cu,Mg含量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人工时效状态,049合金中的析出强化相为T1相.由于Ag和Mg的添加促进了T1相的析出而使合金获得高的强度。减少049合金中Cu的含量或增加Mg的含量都导致T_1,相析出数量的减少,从而降低合金强度,对少量Ag,Mg促进T_1相析出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黄铜渗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粉末渗镀法,研究了黄铜渗铝工艺。获得有效渗铝的工艺条件是:渗镀温度600℃,渗镀时间3h,渗剂组成是Al粉40%、NH4Cl2%和Al2O3粉58%。渗铝后的黄铜耐蚀性提高1.8倍,硬度增加25.6%,渗层厚度为50μm。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等得出,黄铜渗铝层的结构由表面至基体是Cu0.6108Al→γ2-Cu9Al4→α-CuZn(含Al)→α-CuZn。  相似文献   

10.
采用50Mn-50Cu母合金粉末作添加剂及复压-热处理工艺制取Fe-1Mn-1Cu-(0.3~0.5)C烧结低合金钢.研究了实现固-液合金化的工艺条件及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在1050℃烧结30min,或在1100℃烧结20min,均可通过固-液合金化方式,实现Mn,Cu两合金元素快速溶入Fe基体中.经复压-热处理后试样的性能可达到:密度ρ=7.31~7.54g/cm3;抗拉强度σb=864~968MPa;冲击韧性αK=17.7~34.8J/cm2.  相似文献   

11.
制备了交联海藻酸,从静态吸附方面研究了海藻酸交联前后对Cu~(2+)的吸附性能。用三种动力学模型(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粒子扩散方程)对不同Cu~(2+)浓度、不同吸附时间的吸附曲线进行分析,探讨了吸附剂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的拟合度较好,海藻酸吸附Cu~(2+)是一个复杂的非均相扩散的化学吸附过程,表面络合和吸附剂内部扩散共同控制着吸附速率。交联后吸附的平衡时间延长,吸附量增大。交联后的海藻酸是一种价格低廉,绿色环保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12.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二元配合物Cu(ATP)2(ATP为三磷酸腺苷)和三元配合物CuL(NTP)2[NTP=ATP或UTP(三磷酸尿苷),L=phen(邻菲咯啉),IP(咪唑并[4,5f]邻菲咯啉)或PIP(2-苯基咪唑并[4,5-f]邻菲咯啉)]的稳定常数,研究CuL(ATP)2中多吡啶芳环L与腺嘌呤之间的堆积作用-结果表明,堆积作用的大小顺序为PIP>IP>phen,这与多吡啶芳环的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3.
碳纤维-铜、石墨-铜复合电刷材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粉末冶金法制造了碳纤维、石墨分布均匀的复合材料,测定了烧结温度、成分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Cu2+胁迫对作物截根苗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和萝卜截根苗为材料,研究了Cu2+胁迫对作物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Cu2+浓度的增大,作物根长、苗高、根数、根重、叶片色素含量等指标值下降,而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大.  相似文献   

15.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得了FeNi/Cu粉末和FeNi/Cu纤维的低膨胀高导热(DG)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随着Cu粉末尺寸增大,FeNi/Cu粉末制品电阻率减小,膨胀系数增大;而随着Cu纤维长径比增大,FeNi/Cu纤维制品的热膨胀系数和电阻率都增大.这是由Cu纤维和Cu粉末在制品中的分布状态,即Cu网络形成难易程度和FeNi与Cu互扩散难易程度共同决定的.当膨胀系数小于7×10-6/K时,FeNi/Cu纤维制品比FeNi/Cu粉末制品的电导性能要好.  相似文献   

16.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低膨胀高导热Cu/FeNi复合材料,其中FeNi粉末粒度分别为300~150,150~100,100~74μm和小于74μm.研究了FeNi粒度对Cu/FeNi复合材料各种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FeNi粉末颗粒增大,材料的硬度、电阻率下降,而膨胀系数的变化规律则随Cu含量的不同而不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表明,FeNi颗粒和Cu颗粒中的Fe,Ni,Cu元素发生了互扩散,且随FeNi颗粒变小,互扩散量越大;而从金相照片又可知,FeNi颗粒较小时,易形成FeNi网络,FeNi颗粒较大时易形成Cu网络.本文分析认为,Cu/FeNi复合材料电导、硬度、热膨胀性能是由不同粒度情况下,材料形成Cu网络或FeNi网络和Fe,Ni,Cu互扩散的不同而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利用morse相互作用势,计算了原子作非简谐振动情况下晶体铜的热力学函数和表面能、表面张力;讨论了它的表面能、表面张力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和非简谐振动对它们的影响.理论计算与经验公式的形式一致,与实验数值相近.  相似文献   

18.
利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Fe/Cu纳米多层膜,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薄膜应力分布测试仪和纳米压痕技术研究了不同周期结构Fe/Cu纳米多层薄膜的内应力及其纳米力学性能.在Fe/Cu纳米多层薄膜中,由于铁和铜的结构和本征性能的差异,形成多层膜结构后存在张应力,其张应力在周期T=10时达到910.08 MPa,对应的纳米硬度为12.3 GPa.随着多层薄膜调制周期数T的增加而内应力逐渐降低,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随着张应力缓释也出现下降.根据纳米薄膜内应力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内应力与薄膜纳米力学性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化学镀铜后的废液,改变条件,使施镀后的化学镀铜废液发生自相反应,得到的粉体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分析,结果表明产物是纳米铜粉,晶粒约25 nm.TEM照片显示所制备的Cu粉体呈球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