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据生态环境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ressure-state-response,简称PSR),进行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利用变异系数法对2011—2021年长三角区域中心区27个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运用GM(1,1)模型对2022—2024年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预测。2011—2021年长三角中心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在生态环境状态和生态环境响应上也呈现上升趋势,但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在省域层面上,2011—2021年长三角中心区生态环境响应显示上海市综合指数最高;江苏省生态环境状态最高;安徽省生态环境压力的空间特征最高,上海最低,浙江省、江苏省居中。在市域层面,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排名前三依次为舟山、池州、安庆,这与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导致的环境压力相关。由GM(1,1)模型预测可知,2022—2024年的生态环境质量将呈现总体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3.
为了解河北武安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及驱动因子,选择2005年、2013年和2021年3期遥感数据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此外,讨论了园内2021年POI密度的空间分布,并在2021年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 RSEI)的基础上,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园内高程、坡度、坡向、人口密度、POI密度、绿度、湿度、干度、热度对RSEI值的影响程度,并进一步探究相关驱动因子对RSEI模型中4项指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2005—2013年,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出现“两级化”趋势,2013—2021年,西南区域的环境质量大幅提升,但生态质量较好的区域(主要位于自然保护区内)占比大幅下降;2)旅游开发较好的景区POI密度最高,旅游环线及重点乡镇的POI密度次之;3)绿度、湿度、干度、热度及高程对公园内RSEI值影响较强,而坡向、坡度及人口密度影响较弱,POI密度对RSEI值无显著影响;4)绿度、湿度对高程、坡度、坡向及人口密度较为敏感,干度和热度则不敏感.本研究成果可为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管护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5.
6.
7.
长期经营条件下,南亚热带区域桉树人工林土壤障碍问题频发。按土壤类型对桉树主产区进行土壤肥力障碍因子识别与评价,并给林权业主们制定区域化相应的经营、施肥策略,可针对性为提升土壤肥力提供理论依据,对保障广西人工林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集并分析近3年桂北地区桉树人工林主要种植区红壤、黄壤、赤红壤等土壤类型的典型样品共计298个,运用聚类分析法结合主成分分析法,从15个土壤肥力因子中筛选主要障碍因子,同时引入障碍度模型对不同土壤类型的肥力障碍因子进行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的主要障碍因子不相同。红壤中,重度障碍因子有4个,分别为pH、全磷、有效锰、有效硼,其中pH障碍度最高(28.20%),而土壤全氮为轻度障碍因子;黄壤中,pH、全氮、有效锰、有效锌为重度障碍因子,pH障碍度最高(36.53%),全钾为轻度障碍因子;赤红壤中,重度障碍因子有3个,分别是全钾、有效镁、有效锌,其中障碍度最高的因子为有效镁(40.72%),轻度障碍因子为有机质、有效锰。由于广西短周期人工林经营普遍施用配方肥料,该区域内3种主要土壤类型的速效N、P、K养分供应较为充分,土壤障碍集中表...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和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用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引入了生态环境质量优劣度评价的分级标准和优劣度指数计算方法。利用2005年及2006年监测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以及参考大量数据文献.从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土地退化、污染负荷及路网密度等方面综合评价这两年来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5年有5个省达到优类,有15个省为良类,有10个省为一般水平,有一个省较差;全国总体水平为一般水平,2006年有4个省达到优类,有17个省为良类,有9个省为一般水平,有一个省较差,全国总体水平为一般水平;总体而言.2006年我国环境总体质量较2005年优。 相似文献
9.
沈阳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具有多层次结构的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沈阳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依据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与步骤,选择与城市生态环境有关的指标建立指标体系及层次结构模型,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值.根据所得的结果作进一步的分析,为沈阳市社会-人口-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牡丹江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平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30-31
根据复合生态理论,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牡丹江市的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权重体系和评价标准体系.对牡丹江市1995~2004年的城市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对牡丹江市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提出了看法和建议.结果表明,牡丹江市的城市生态环境趋向好转. 相似文献
11.
太白山风景区生态环境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连续多年的调查、观测资料 ,采用多要素分析方法 ,对太白山风景区的植物群落质量与态势、植物种群结构、种群及个体数量、样方中草灌植被的覆盖度、景观优美度、环境质量等问题进行多年度对比分析和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太白山风景区的生态环境已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一些区段的生态系统已呈现出了明显的退化趋势。必须加强管理 ,科学规划 ,综合治理 ,遏制这种退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以科技型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数字化转型基础和数字化转型应用两个角度建立企业数字化转型度评价体系,对科技型上市公司进行数字化转型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研发投入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度具有重要影响,企业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程度差异明显,行业领域分布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度没有明显相关性。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需要从政府至企业形成合力,实现数字经济的“做优做大”。 相似文献
13.
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模型在岩爆倾向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岩爆倾向性评价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以模糊物元理论为基础,选取岩石强度脆性系数、强度应力比Rc/σ1、冲击倾向能WCF及岩石完整性系数作为评价指标,同时结合熵权理论及贴近度原则,建立了基于模糊物元理论的岩爆倾向性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会泽锌铅矿8#矿体的岩爆预测中.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合理性及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模型在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概念的模糊性和单项指标评价结果的不相容性,将熵值理论与模糊物元建模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熵权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糊物元模型,避免主观判断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标准的不确定性.应用信息熵所反映数据本身的效用值来计算指标的权重系数,能有效避免权重分配困难的问题.并将该模型应用于重庆市主城区在某一段特定时间内(1997~2004年)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评价结果表明:8年来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从好到坏的排序依次为:2004,2003,2002,2001,2000,1999,1998,1997,表明重庆市主城区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在逐渐加强.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城市作为人口高度集聚的生态系统,其生态系统的安全性更加脆弱,因此,探讨城市生态安全问题也尤为重要.运用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建立了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以杭州市为例,分析了2001年至2012年杭州市的生态安全状况,指出影响杭州市生态安全水平的主要因素.评价结果表明,杭州市的生态安全状况总体呈安全状态,但仍然面临较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基于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和响应3方面构建南县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分析2009-2013年南县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评价结果表明,总体而言,2009-2013年南县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呈逐年恶化趋势,由临界安全等级降为不安全等级;就子系统而言,压力子系统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虽呈波动式上升趋势,但仍处于非常不安全等级,状态和响应子系统都呈波动式下降趋势,由不安全等级降为非常不安全等级;影响土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子系统为响应子系统,其中城市化率、单位播种耕地粮食产量、单位耕地化肥使用量、水土协调度、第三产业比重、环保投资占GDP比重、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等为主要因素指标. 相似文献
17.
通过熵权TOPSIS方法,测度2020年天山北坡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并采用障碍因子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判定影响高质量发展的障碍因子和城市内部协调度。结果表明:高质量综合得分排名为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吐鲁番市>五家渠市>昌吉市>阜康市;影响乌鲁木齐市主要障碍因子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每万人图书馆数量、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建成区排水管道密度;其余城市的主要障碍因子是进出口贸易额、城市GDP、每万人专利授予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乌鲁木齐市属于轻度失调,石河子市、克拉玛依市和昌吉市属于严重失调,吐鲁番市、五家渠市和阜康市属于极度失调。天山北坡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与内部耦合协调水平低且呈非均衡的空间分布格局,未来应充分发挥各市的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着力补齐短板,注重全方位协调发展,提升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8.
19.
在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基于安徽省2001—2019年相关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方法和障碍度模型,对安徽省创新共同体建设绩效情况进行评价及障碍因子分析。结果显示:2001—2019年安徽省创新共同体建设绩效水平实现了稳步提升,但提升速度呈逐年下降态势;5个子系统绩效水平总体呈逐年提升态势,但变化趋势存在一定差异。各指标障碍度及其排名随时序变化较大,且主要障碍因子开始逐步集中在创新环境子系统。该研究成果对安徽省等省市提升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模型建立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体系,提出一种改进的云物元模型,利用云模型的双重不确定性和物元可拓理论相结合定性定量分析,对山东省2009-2019年城市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并重点研究济南市生态安全及指标贡献度。结果表明:该模型所给出的生态安全指数既能描述生态安全状况,亦可对不同城市进行比较。济南市虽一直处于临界安全状态,但生态安全指数稳步上升,受生态系统压力和状态影响较大。山东省16个地级市生态安全状况存在明显差异,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总体处于临界安全级别,威海、青岛、济南处于排名前列,德州、枣庄、菏泽处于较不安全。建议山东省政府注意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制定相关政策方案来缩小各城市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