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探索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拓宽农民增收途径,庄浪县通化乡通过试验研究和探索新型绿色环保型集雨保墒栽培技术——秸秆粉碎覆盖垄作集雨保墒技术,试验结果分析表明:秸秆覆盖量12000 kg/hm2时,平均产量达到35200.0 kg/hm2,居第一位;覆盖量10500 kg/hm2时,平均产量33200.0 kg/h...  相似文献   

2.
吉林西部盐碱化泡沼和苇塘湿地渔业开发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2008年,在半干旱地区的吉林西部大安市进行盐碱化泡沼和苇塘湿地农业综合开发试验示范。采用湿地生态工程、水环境改良以及合理的养殖结构等措施,开发盐碱化泡沼养鱼762hm2,成鱼净产量240~490kg/hm2,平均334.7kg/hm2;纯效益625~1420元/hm2,平均968.2元/hm2;投入产出比1.81~2.97,平均2.20。开发苇塘养鱼1439hm2,成鱼净产量290~430kg/hm2,平均338.3kg/hm2;纯效益497~1417元/hm2,平均794.8元/hm2,投入产出比1.58~3.36,平均2.27。结果表明,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在半干旱的吉林西部开发盐碱化泡沼和苇塘湿地发展淡水养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川南毛竹林生态系统养分动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目标产量和现实产量为基础,分别计算了川南毛竹林生态系统中N、P、K、Ca、Mg、Si等养分年亏 损量。结果显示:(1)当年采伐量为22.5 t/hm2时,6种元素的养分输出总量为216.78 kg/hm2,其中N为 93.13 kg/hm2、Si为57.61 kg/hm2、K为38.04 kg/hm2、Ca为11.39 kg/hm2、Mg为8.33 kg/hm2,P为8.28 kg/hm2,采伐时若将竹叶归还林地,养分年总输出量将减少73.3 kg/hm2;(2)在现有的经营强度下(即年均 采伐产量为9.0 t/hm2)时,6种养分亏损总量为:7.96 kg/hm2,各元素亏损率的排序为:Si(29.91 %)、P (27.19 %)、N(22.97 %)、Mg(8.51 %)、K(7.60 %);(3)结合各养分在土壤中贮量及其亏损状况分析表明, 川南毛竹林地施用P肥对提高毛竹产量的效果最直接,但补充K、Si、Mg等养分是防止毛竹林地力衰退、维 持毛竹林经营可持续性的必要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Mira高产施肥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浙江省马铃薯主产区丽水市缙云县,通过2年试验研究了马铃薯高产施肥措施对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试验表明,在当地习惯施肥基础上,提高氮肥量至120 kg/hm2,同时增施磷钾肥,提高了马铃薯产量、淀粉含量和商品率,提高了叶面积系数、叶绿素含量和净同化率.同时试验表明,增施磷钾肥不同取得的效果也不同,根据增产效果及实际效益,推荐肥施用量为:N 120 kg/hm2、P2O580 kg/hm2、K2O 180 kg/hm2、农家肥10 000 kg/hm2.  相似文献   

5.
郭殿珍 《甘肃科技》2006,22(3):182-184
本文针对半干旱气候特征,通过选择耐旱早熟的优质玉米和豆类作物,与小麦、马铃薯进行间作套种,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比单作高,雨水利用率分别为玉米种河南肉豆(41.59kg/hm2.mm)>马铃薯单作(20.20kg/hm2.mm)>玉米套种马铃薯(20.10kg/hm2.mm)>玉米间作小麦(18.07 kg/hm2.mm)>玉米单作(16.61kg/hm2.mm)。这种一地多元化的种植模式是有效利用当地光、热、水、气等资源,实现旱农高效高产的重要途径,应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6.
以冀麦 2 8号为母本 ,原冬 3号为父本 ,杂交选育了适合于冀东、京津地区种植的冬小麦新品种唐 93 5 0 1 5。该品种具有抗寒、抗病、优质、高产等特性 ,一般产量为 6 0 0 0~ 70 0 0kg/hm2 ,最高产量可超过 75 0 0kg/hm2  相似文献   

7.
“小麦+玉米”种植模式是关中东部灌区吨粮田高产开发的主要形式,玉米部分目标产量为8250-9000kg/hm2,本文组装配套“九五”最新研究成果,从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系统论述了省东灌区夏玉米高产配套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8.
棉花每次喷洒750kg/hm2的劲康霖作物营养剂,增产效果最好,经济效益最高。其它每 次用量的增产增收效果分别为825 kg/hm2、900 kg/hm2、675 kg/hm2、600 kg/hm2。  相似文献   

9.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密度、氮肥、磷肥及钾肥对小麦新品种绵阳31号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氮肥是影响产量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密度与磷肥,它们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钾肥对产量影响较小,未达到显著水平。四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肥>密度、磷肥>>钾肥。在四川绵阳31号获得高产(产量大于7500kg/hm2)的具体栽培技术措施为:密度为225.34~246.62×104/hm2基本苗,纯氮量189.79~198.93kg/hm2,P2O5用量86.83~110.04kg/hm2,K2O用量97.78~125.32kg/hm2。同时通过播期试验得出绵阳31号的最适播期为10月27日至11月2日。  相似文献   

10.
每次用2 .1kg/hm2 奇丽施喷洒棉花 ,增产效果最好 ,经济效益最高。其它按增产高低依次为每次用2 .4kg/hm2、1 .8kg/hm2、1 .5kg/hm2、1 .2kg/hm2。  相似文献   

11.
南方优质象草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年~2007年对红象草、桂牧1号杂交象草、矮象草、台湾甜象草、王草、华南象草等6个象草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经过2年观察测定,结果表明,6个象草品种均能适应本试验区的环境条件,台湾甜象草鲜草产量最高达141 345.68 kg/hm2,其次是王草137 798.85 kg/hm2,桂牧1号杂交象草125 322.6 kg/hm2,红象草119 179.58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华南象草107 183.55 kg/hm2提高了31.87%,28.56%,16.92%,11.19%;而矮象草叶量多、粗蛋白质含量高,适合饲喂兔、鱼、鹅等小型草食动物;台湾甜象草、红象草的再生性好、高产优质,营养价值与桂牧1号杂交象草相当,有望成为我国南方新的青饲料牧草品种,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每次用1.5kg/hm2 利果美喷洒棉花 ,增产效果最好 ,经济效益最高 ,其次为每次用1.8kg/hm2、1.2kg/hm2、0.9kg/hm2  相似文献   

13.
为滴灌条件下春油菜水肥耦合高效利用技术模式集成提供基础数据资料,在西宁市北郊川水地利用滴灌技术,采用"3414"肥料设计,进行春油菜水肥一体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滴灌施肥量N为42~126 kg/hm2、P2O5为27.0~79.5 kg/hm2和K2O为27.0~79.5 kg/hm2时,油菜产量达到2 173.5~3 234.0 kg/hm2,N、P、K肥料效应函数为:Y=130.153 2+11.3421X1+16.659 2X2-7.559X3-0.648 2X21-0.234 6X22-0.641 2X23-2.750 6X1X2+2.498X1X3-0.491 4X2X3,(R=0.856)(Y=产量,X1=氮,X2=磷,X3=钾),根据此方程推荐滴灌油菜最佳施肥量为:N为74.2 kg/hm2、P2O5为65.0 kg/hm2、K2O为31.2 kg/hm2,最高产量可达2 863.6 kg/hm2。滴灌施肥与以往常规方法种植油菜相比,产量基本相当且具有减少化肥投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采用“3414“二次回归最优设计试验方案, 研究N、P、K肥配施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当年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尿素0.0 kg/hm2、过磷酸钙302.6 kg/hm2、硫酸钾440.0 kg/hm2,3种苜蓿均获得最高产量 ,其中阿尔冈金77167 kg/hm2,WL232HQ 77200 kg/hm2,敖汉苜蓿66166 kg/hm2.  相似文献   

15.
2001~2003年在贵州中部Karst地区进行稻田节水灌溉技术试验和推广,试验区和示范区粳稻增产594kg hm2,节水3300m3 hm2,灌溉水分生产率(粳稻)平均为2 09kg m3,杂稻平均为2 42kg m3,分别是常规灌溉的1 23倍和1 21倍。经系统分析,得出Karst中部地区稻田节水高产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6.
采用"3414"方案,研究了N、P、K及有机肥配施对益都椒产量及红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料配施使益都椒的平均产量达到3948kg/hm2,比单施无机肥产量增长16.8%,红色素含量达到了168kg/hm2,增长31.25%.有机肥在0kg/hm2-1300kg/hm2内对产量和红色素的含量均产生极其显著的影响.N肥是益都椒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但对红色素含量没有明显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比较好的施肥方案是尿素400.2kg/hm2,过磷酸钙400.2kg/hm2,硫酸钾300.kg/hm2,有机肥1100.4kg.在此条件下益都椒产量为5263kg/hm2,红色素的产量达到243kg/hm2.  相似文献   

17.
以老芒麦为实验材料,通过春季和秋季不同的施肥处理,探讨了施氮对其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和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对老芒麦种子产量影响显著.春秋分次施氮350kg/hm2的处理,种子产量最高为1059kg/hm2,与春季一次性施氮150kg/hm2(种子产量967kg/hm2)、秋季一次性施氮150kg/hm2(种子产量1008kg/hm2)的处理差异不显著.通过发芽试验得出:春秋分次施氮250kg/hm2种子发芽率、种苗长达最大值;春秋分次施氮350kg/hm2种子活力指数、发芽指数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18.
棉花施用粉煤灰磁化肥效应方程及肥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粉煤灰磁化复合肥是一种新型肥料 ,为探讨其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我们在延津县潮土上进行了试验 ,粉煤灰磁化肥在棉花上一般用量为 92 1.38kg/hm2 左右。比等量N、P、K混合肥增产 15 .8%~ 18.4% ,增产134~ 16 7kg/hm2 ,最高产量施用粉煤灰磁化肥为 12 35 .85kg/hm2 。棉花产量为 1117.2 7kg/hm2 ;最佳产量施用粉煤灰磁化肥为 92 1.38kg/hm2 ,棉花产量为 10 96 .3kg/hm2 。  相似文献   

19.
罗军科 《科技信息》2013,(1):467-467,500
黄土丘陵地区无公害马铃薯生产施肥技术及经济效益的研究结果表明,A级绿色马铃薯的生产中,以基施羊粪35700kg/hm2、油渣2400 kg/hm2、尿素600 kg/hm2的处理效果最好,其生物产量、鲜薯产量较对照分别增产82.4%、81.0%,净产值较对照增加21.2%,同时,使土壤有机质、水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0.25g/kg、48.4mg/kg、4.4mg/kg和27.0mg/kg。该处理生产的马铃薯不仅产量高、品质好、食用安全,且经济效益显著,可作为无公害绿色马铃薯生产技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中北410玉米是优质、高产、抗病的青饲青贮专用玉米新品种,在冀东地区的收获期鲜重100 613.50 kg/hm2,籽粒产量8 325 kg/hm2.经(带穗)青贮30~40 d后饲喂奶牛,产奶量比饲喂普通(带穗)青贮玉米(农大108)产奶量提高7.60%,乳脂率提高0.30个百分点,日增效益5.43元/头.中北410秸秆晾晒后饲喂奶牛平均日产奶量25.10 kg,日产奶收益比饲喂普通玉米秸秆提高2.72 元/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