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大洋一号”首次环球科学考察,历时297天,航程43,230海里,于今年1月22日圆满完成任务顺利归航了。我作为深海微生物资源调查队的一员,有幸参加了我国首次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中脊的考察。100多天的考察,使我获益匪浅。我们取得了深海热液口附近的生物样品和大量的环境样品,为  相似文献   

2.
叶清 《厦门科技》2007,(5):60-60
2006年8月5日-7日。刚刚完成第十八次科考任务,跨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航行四万三干多海里完成多学科环球海洋考察的我国“大洋一号”科考船作客厦门.并且对公众开放。代表着我国最尖端科学技术的科考船“大洋一号”.自投入使用至今总航程已达26万多海里,相当绕地球赤道12圈。不仅采集了不少5000米以下海底岩矿样品.还发现大洋中脊喷着黑烟的“海底热液活动区”。并且获得富含铜、锌、金、银等多种金属元素的热液硫化物样品和极端环境下的生物样品。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2017,(4)
正据新华社消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017年6月5日在雨中出海,完成了中国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第7次下潜,从雅浦海沟5 100~4 900多米的深海带回11只大型生物样品。"蛟龙"号从海底带回了岩石样品53.8千克,近底海水16升,沉积物样品9管,不同种类  相似文献   

4.
汪品先 《科技潮》2005,(1):24-27
深海大洋到底有何奥秘?人类面临能源危机,为何要走向深海大洋?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教授、中科院院士汪品先在2004科协年会上做了题为《走向深海大洋》的报告,初步揭开了深海大洋的神秘面纱。汪品先院士从地球演变历史及海洋板块说切入,探究深海大洋神奇海底的世界。  相似文献   

5.
潜艇、深海潜水器、潜水钻机,这些都是科学家们用来了解大洋深处所隐藏的秘密的工具。在海底,他们发现了山脉、温暖的水流、各种奇特的生物,了解到了海底地震形成的原因以及数不清的宝藏。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洋19航次第一航段,“大洋一号”科学考查船于2007年2月7日在西南印度洋中脊发现了新的海底热液活动区,并在东南印度洋中脊发现新的海底热液异常区。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大洋中脊发现新的海底热液活动区,也是世界上首次在西南印度洋中脊发现正在活动的新的海底热液活动区。北京大学地空学院理论与应用地球物理所的陈永顺教授作为该航段首席助理带领其研究小组参加并负责海底热液羽状流异常探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深海探宝     
1960年1月,两名美国军人乘坐“德里雅斯特”号深海潜水器,首次成功地下潜到海洋中最深的地方——太平洋关岛附近的查林杰海渊。他们在10961米深的海底,意外地发现了一种比目鱼,证实即使在海  相似文献   

8.
神秘的深海是一个至今不大为人类所知的世界。人类的科技水平虽然相当发达,但到达深海的能力甚至低于到达月球的能力。目前世界上直接下潜到海中的最深纪录是501米,一般在海面700米以下就是黑暗一片了。在深渊般黑暗无底的大洋深处,环境是极端恶劣的。没有丝毫光亮,终年水温不会超过2摄氏度,食物稀缺而压力巨大。不过许多深海生物却可以怡然自得地生活在这里。  相似文献   

9.
马杰 《科学世界》2006,(1):72-76
在深海中有一种被称为“大王”的巨大生物,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无脊椎动物——大王乌贼。过去有记录的最大的大王乌贼全长约18米。目前已成功地拍摄到大王乌贼捕食的情景。本文将利用假想图及拍摄到的照片来介绍大王乌贼的生态状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深海探险     
在海洋深处,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神奇世界,那里丝毫没有光线,水温奇冷奇热,一向被认为是生物的荒漠,是地球上最后一块未开发的领域。正是这个神奇世界,吸引着无数探险家们想去一试身手。 1960年1月,美国两名海军人员乘坐“的里雅斯特”号深海潜水器,首次成功地下潜到海洋中最深的地方——太平洋关岛附近的查林杰海渊,在  相似文献   

11.
人类世世代代精心营建的家园,瞬间被愤怒冲击得支离破碎——发生在印度洋上的大地震和海啸,再一次让人类惊心动魄地领教了大自然的无穷威力。尽管我国的海区没有受到影响,但这次巨大的灾难警示我们要居安思危,加大科研力度和防范系数,尽快建立我国的海啸预警机制。“假如将我国科学界对海洋、固体地球和大气的研究比作地球科学中的‘海陆空’三军,那么‘海军’就是三者中力量最弱的,而面向深海大洋的研究,又属于弱中之弱。全世界的海洋都是一个整体,印度洋的地震海啸警示我国要加快对深海大洋进行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实验室主任汪品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部科技》2009,8(6):51-51
在“973”项目“大洋碳循环与气候演变的热带驱动”支持下,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李保华研究员及其研究生搭乘了“科学一号”考察船远赴西北太平洋及赤道海域进行科学考察,并于近日顺利返回。此次考察由“科学一号”考察船承担,共有包括同济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海洋所、南京古生物所等单位的31名科考人员参加。  相似文献   

13.
应力事件与浊流沉积的时空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球系统科学针对不同的地质、构造、生物和气候现象开展综合研究,分析其内在机理的联系.结合当前国际地学前缘的发展态势,认为应力场和浊流沉积的综合研究将在揭示灾难性地质现象的控制机理、阐明油气资源的成因与分布的同时,为探讨地壳构造变化提供区域性指标.这些指标不仅指示地壳活动的阶段性,还将有助于恢复地幔-地壳-地貌-水流的系统演化历史.特别是深海浊流沉积的综合研究,可望成为“走向深海大洋”、开展深海地学综合研究的另一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科技潮》1999,(2)
日前,中国执行大洋多金属结核资源勘察的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在经过长达199天的航行后,圆满完成了勘察任务,顺利返航。由中国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等国内14家科研单位的100多名科技人员及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国专家参与的这次勘察活动,标志着中国已经在东北太平洋的国际海底区域最终圈定7.5万平方公里的21世纪深海采矿区。  相似文献   

15.
《科技成果纵横》2006,(1):59-59
一、太空探索好戏连台。1月12日13点47分,“深度撞击”号彗星探测器顺利发射升空。7月4日13时52分,“深度撞击”号成功与坦普尔1号彗星发生相撞,首次揭示了该彗星的真实面目。1月15日凌晨,“惠更斯”号探测器成功登陆土卫六,创下人类探测器登陆其他天体最远距离的新纪录。这些发现为理解地球生命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世界》2006,(2):18-18
1月15日,美国宇航局“星尘号”探测器的返回舱在犹他州沙漠中成功着陆。这是人类太空探测史上第一次获取彗星物质和星际尘埃样品,为此,“星尘号”探测器在历时7年的飞行中共飞越了48亿千米的路程。此项飞行计划共耗资2.12亿美元。科学家称,“星尘”号将带回上千个彗星尘埃的样本。这些样本十分微小,直径比一根头发丝还细,因此只能在显微镜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人类作为陆生动物,历来是在海洋外面开发海洋,从船上或者岸上谋取“渔盐之利,舟楫之便”。近半个多世纪来,技术发展使人类可以进入深海,到了深海水底方才恍然大悟:原来大洋和大陆的地壳不同。浅海陆架,其实就是被海水淹没的大陆;陆坡外面几千米的深海,那才是真的大洋,不但大洋地壳的成分与陆地不同,整个深海过程都超出了原先的想象。50多年来,深海成了科学探索的热点和突破口。不过,深海研究全靠高新技术,只有发达国家才有条件开展;发展中国家虽也有海洋科学,但是局限于沿岸浅海。  相似文献   

18.
《大自然》2017,(1)
正海洋一直处于变化之中,海洋中的生物也一直处于变化中。有些海洋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变动是我们能够感受得到的,如近岸鱼类和大型藻类的数量变动;也有很多海洋生物的变动是我们感受不到的,如一些小型和微型生物、大洋中和深海中的生物。事实上,很多海洋生物在我们认识它们之前就已经消失了,同时一些新的物种产生了。当一种生物能被我  相似文献   

19.
《科技潮》2005,(5)
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起航4月2日,我国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在青岛起航,开始执行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任务。该次科考的总体目标是对相关的大洋中脊开展综合科学考察,对海底热液硫化物资源、生物资源和相关环境开展调查,为人类探索和认识大洋,为人类和平利用大洋资源做出中国应有的贡献。根据计划,“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将东出太平洋,途经巴拿马运河、好望角、马六甲海峡,横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此间将分别在6个作业区进行作业,计划历时约300天,预计2006年1月回到青岛港。洛阳科技人员克隆牡丹4月5日,在河南省洛阳市国家牡…  相似文献   

20.
美国东部时间8月9日8时12分,“发现”号航天飞机在重返太空两周后成功着陆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由于天气原因,着陆时间曾一再推迟。不管是发射前,还是升空后,“发现”号的旅程都一波三折。在升空2分钟之后,航天飞机自带的一台摄像机突然拍摄到一大块脱落物从外挂燃料箱上飞出,紧接着,又有一小片不怎么引人注目的脱落物飞出。经过细致检查后,专家确信“发现”号基本安全,但它机腹上出现的两块异常突起仍然是安全隐患。7月28日,“发现”号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此后,宇航员在7月30日、8月1日和8月3日共进行了3次太空行走。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