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疾病之一,其中70%是隐性乳房炎。我国每年因奶牛隐性乳房炎造成的损失约1.35亿元,美国每年大约损失20亿美元。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及学者,针  相似文献   

2.
隐性乳房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又称为潜在性乳房炎或非临床性乳房炎。据国内外有关资料报导,其发病率可占泌乳牛的50%.个別地区由于饲养管理、挤奶卫生及环境卫生条件不良,可达80%,甚至更高。造成隐性乳房炎的致病菌种类很多,一  相似文献   

3.
雷秋模  宋奇思 《江西科学》1992,10(3):163-167
乳腺疾病为常见多发病,现代治疗的基本任务是选择既能切除乳腺病变组织,减少致残因素,又能保持体态平衡,提高生活质量的手术方法。作者自80年代初开始研究设计,应用临床至1991年10月止,共施行带蒂皮瓣法乳房成形和乳房再造手术127例233只乳房。通过手术重建乳房,乳房缺陷得到纠正,祛病与形体两全其美,给女性及家庭带来幸福和愉快。  相似文献   

4.
<正>奶牛乳房炎为乳房实质、间质的炎症。病因多由机械性刺激、病原微生物浸入及化学、物理性损伤所致。乳房炎是对奶牛场危害最大、投入药费最多、防治最难的疾病,被列为奶牛的四大疾病之一。特别是隐性乳房炎,在临床上无明显的症状,需要用特殊的检测方法根据乳汁的性状变化才能检测  相似文献   

5.
刘豆秀 《吉安师专学报》2004,25(B12):287-288
实行纯母乳喂养婴儿。方法:孕妇通过产前宣教及孕期乳房的护理,促进乳汁分泌。结果:产后乳汁分泌充足,婴儿得到纯母乳喂养。结论:孕妇通过产前宣教及乳房护理,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6.
实行纯母乳喂养婴儿。方法:孕妇通过产前宣教及孕期乳房的护理,促进乳汁分泌。结果:产后乳汁分泌充足,婴儿得到纯母乳喂养。结论:孕妇通过产前宣教及乳房护理,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7.
奶牛乳房炎生物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乳房炎(Mastitis)是奶牛最常见、最难防治、花费最多的疾病之一.奶牛乳房炎不仅给奶牛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制约奶牛业发展,还严重影响奶的品质和卫生,从而危及人的健康.目前控制奶牛乳房炎仍以传统的抗生素法治疗为主,但是所带来的耐药菌的产生及药残等成了更为严重的问题.而利用生物制剂防治奶牛乳房炎则具有无药残、不产生耐药、安全绿色的特点,因此愈来愈受人们的关注.本文就奶牛乳房炎生物制剂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针对已有的电阻抗扫描成像分析模型与临床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结合女性乳房结构、中国女性乳房实际大小、电参数及检测探头结构,构造了一个更加接近于实际情形的电阻抗扫描成像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求解模型的静态电场方程并结合方差分析(Yates方法)对电阻抗扫描成像的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当乳房中存在癌灶时,由于癌灶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在电参数上存在差异,乳房表面电流会存在相应的扰动.电流扰动程度受乳房大小、癌灶深度、大小以及周围组织电导参数及其交互因素的影响.如能通过测量夹具控制乳房大小,减少癌灶深度,可进一步提高电阻抗扫描成像的乳腺癌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9.
赵太革  张永 《科技信息》2009,(33):T0361-T0361,T0365
奶牛乳房炎是乳房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致病因子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乳房炎的分类方法较多,有以病原、病理、病程、部位以及临床症状分的,有以乳汁细胞数、乳房和乳汁有无肉跟可见变化分的。现临床上较为适用的分法为:非临床型或亚临床型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慢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根据炎症性质还可分为:浆液性炎、卡他性炎、纤维蛋白性炎、化脓性炎、出血性炎。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背阔肌肌皮瓣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乳房一期重建以及局部晚期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皮肤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11年10月10日至2012年10月对4例保乳手术患者应用背阔肌肌皮瓣行乳房成形术,对6例保留皮肤乳房全切术患者行背阔肌肌皮瓣乳房一期重建术,5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标准根治术后背阔肌肌皮瓣胸壁皮肤缺损修补术.结果:15例手术均获成功,重建乳房形态良好,胸壁皮肤缺损修补满意.结论:背阔肌肌皮瓣在早期乳腺癌手术中的成形及重建,既达到了肿瘤抬疗的目的,又弥补了因乳房缺损而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形体缺限,提高病人生存质量,背阔肌肌皮瓣用于填补晚期乳腺癌标准根治术后胸壁缺损确实可靠.  相似文献   

11.
人体断层解剖学是以断层方法,在不同方位断面上原位研究和表达正常人体器官、结构的形态、位置及其毗邻关系的科学,密切结合影像学诊断和介入放射学治疗是现代断层解剖学研究的主要特征.目前,断层解剖学教学尚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断层解剖学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将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互动式教学、小组讨论及学生主讲等教学手段的有效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根据解剖学的教学特点,分别介绍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在解剖学的理论、实验和考核中的应用。针对应用CAI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便更加合理地应用CAI,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解剖学实验室是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其陈列室则是实验室的重中之重,为了改善传统陈列室的相对恶劣的环境,论述了如何建设科学的现代化人体解剖学陈列室,包括建立微机化的管理系统,建立标本、模型等分类陈列室,加强陈列室整体环境控制,制定完善的陈列室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以期陈列室的建设符合人体解剖学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4.
在简要阐述视网膜解剖结构的基础上,论述了视网膜信息处理机制,建立了视网膜颜色信息处理的神经网络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是一种具有空间总和特性和阈值性质的三层神经网络。利用本模型对颜色进行信息处理与复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体育院校的运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度地与多学科知识如超声医学、生理学、计算机数字技术、运动创伤学和表面解剖学进行联系。由于不同学科对人体结构的描述采取了不同的观察视角,因此,这种多视角的观察方法,对于展现、补充和理解传统的运动解剖学教学内容,有着其积极的一面,因此,这样的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能使学生全方位地理解把握人体结构,降低了课程的教学难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疏花甘草(Glycyrrhiza laxiflora X.Y.Liex D.C.F.nov.sp.)、平卧甘草(G.prostroca X.Y.Liex D.C.F.nov.sp.)是甘草属的两个新种,本文试图从四个种叶片的形态解剖比较它们的异同,从而进行了叶片形态解剖结构、表皮、气孔器、表皮毛等形态特征的观察与描述,目的是为两个新种的成立提供解剖学的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教学资源已显得日益紧张,如何解决解剖学实验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只有改革解剖学实验教学,才能更适应现代医学教学的需要。从加强解剖实验室建设,丰富解剖实验教学手段及改革教学形式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8.
通过加强解剖实验室建设,丰富解剖实验教学的教学手段,强化实验教学的问题意识,改革实验考核方式,同时针对专业特点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实现最大程度上的与专业需求相适应和对接,从而有效地提高解剖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动物形态解剖特征是分类的重要依据,与动物的进化和生态适应密不可分.但现有的动物学实验教材却将脊椎动物各纲的形态解剖与分类设置为不同的实验,这样就造成了形态解剖与分类学实验在时间、材料和内容上的脱节,影响学习效果.笔者建议在今后的实验教材编制、实验大纲设置和实验操作过程中,将这两类分别独立开设的实验合并为一个大实验.在学生系统学完一章的理论知识后,通过这一综合性实验,使学生能将动物的结构与分类鉴别特征及其生态功能的适应性有机地结合,以增强学习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人体组织解剖学实验的改进,使人体组织解剖学实验更突出动手能力,使学生对此门实验更感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