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利用GIS软件的Network Analyst模块计算基于道路网络的公园绿地与城市各居民点之间的距离值,然后基于Huff模型分析城市居民分布与公园绿地吸引力之间的关系,通过计算得出各类公园绿地的服务力和基于居民需求的服务范围,研究了各公园绿地的可达性.  相似文献   

2.
张永民 《河南科学》2020,38(5):733-739
公园是规划与建设宜居城市空间的关键要素.基于公园、居民小区和城市道路等数据,运用GIS技术和引力模型等方法对2018年郑州市主城区居民小区的公园可达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郑州市主城区居民小区的公园可达性总体较差,而且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郑州市主城区居民小区中不具有公园可达性的小区占53%,超过了具有公园可达性的小区(占47%).不具有公园可达性的小区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外围城区相对较少.具有公园可达性的居民小区中,可达性级别高的主要分布在外围城区,可达性级别低、较低和较高的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②基于引力模型构建的公园可达性指数整合了居民小区与公园的路径距离以及小区周围特定范围内公园的供给与需求状况对公园可达性的综合影响,能够较为全面地表达居民小区的公园可达性的含义,因而是研究公园可达性较好的综合性指数.③对于郑州市主城区这一案例来说,不具有公园可达性的那些小区应当是优先关注的重点,提升它们的公园可达性是决策界亟待解决的难题.本研究可以为城市公园的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信息.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技术, 利用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 研究潍坊市中心城区的就医可达性。考虑分级诊疗对居民就医可达性的影响, 以社区为基本单元, 分析中心城区的医疗资源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潍坊市中心城区就医可达性呈多中心分布, 中部社区、东北部社区和东部部分社区可达性水平较高, 中心城区边缘社区可达性水平较低; 在不同转诊率水平下, 分级诊疗均能提升社区居民的就医可达性水平; 由于二、三级医院分布集中于中部和东北部, 分级诊疗也会加剧各社区之间就医可达性的差异, 且难以兼顾服务的公平性。根据研究结果, 建议优化医疗设施布局, 将医疗资源向中心城区边缘地区引导, 着重在社区中心位置布局基层医疗设施, 提升居民就医的便利程度。  相似文献   

4.
基于Huff模型的虚拟商圈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商务日益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互联网环境给传统的Huff模型带来了全新的冲击,对传统Huff模型进行修正提出了虚拟商圈模型,并通过淘宝网和拍拍网的网店数据对虚拟Huff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用6家网店的理论值与实际状态的对比验证了该虚拟商圈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城市地表空间异质性和交通可达性测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网络分析和距离成本加权算法,研究城市公交车路网的空间距离和时间可达性.利用网络拓扑模型构建汉中市道路节点-链路网络;采用两步移动搜寻法(Two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 method,TFCA),考虑社区单元人口、公共设施、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等约束成本,分析城市公交车网络覆盖区域的距离可达性、时间可达性和综合可达性.结果表明:汉中市公交车网络的时间和距离可达性值,由中心城区向主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的依次减弱.中心城区和主城区的公交车网络的可达时间小于20 min,可达距离小于5 km;市远郊区和偏远乡镇的公交车可达时间大于50 min,可达距离大于10 km.未考虑公交路线之间的闭合和站点优化问题,市远郊区的公交车覆盖区域的时间和距离可达性较差.  相似文献   

6.
空间可达性是判定各类设施布局是否合理的重要参考指标.科学评价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则是判断区域服务差异性以及优化资源空间配置的重要基础.在基本潜能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需求方阈值,按照养老机构规模设计了3级服务半径,加入地区优先匹配原则,并以上海市奉贤区为例,基于供需点之间的实际驾车时间、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区域内部养老机构空间可达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考虑优先原则的奉贤区养老机构空间可达性分布不均程度加剧,其中南桥镇、庄行镇、金汇镇部分区域养老机构空间可达性显著较高;可达性呈现较为明显地从中心城区到外围逐渐降低的趋势;中部区域一些乡镇存在养老机构密集,养老资源相对集中的现象.改进的潜能模型进一步考虑了养老机构服务能力强弱、老年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能更合理地评价机构的空间可达性.研究结果可为养老机构的科学规划提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文化功能,其空间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城市公园的可达性与公平性.以济南市为例,采用2009年ALOS遥感影像数据,基于RS和GIS软件平台,解译获取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图、道路交通和城市公园等空间数据,构建了城市公园吸引力综合指数,并基于道路网络,采用成本加权距离分析方法计算研究区城市公园的空间可达性,最后基于logistic模型计算了城市公园的综合可达性,以表征城市公园自身属性特征(吸引力)和交通可达性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济南城市公园空间可达性和综合可达性总体水平均较好,20min内可达区域约占研究区的80%,但空间分布不均衡,中心高外围低,南部受地形影响可达性普遍较低;2)吸引力比较强的公园周边可达性水平明显提升,说明城市公园吸引力对可达性的影响较为显著.研究结果丰富了可达性研究的内涵,可为城市规划者和决策者进行城市绿地空间布局和城市绿地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福州市中心城区公路网数据,用栅格成本加权距离法(CWD)对福州市中心城区内4A级以上旅游景点进行可达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交通通达性和红绿灯的情况下,44%的区域景点可达性在60 min内,集中于中心的鼓楼区和晋安区;景点内部差异较明显,中心城区内各点到最近景点的可达性分布,在空间上呈现出"以各景点为核心向外圈...  相似文献   

9.
结合Huff重力模型,考虑了市场存在一个或多个竞争对手情形下的新设施竞争选址模型.假设顾客访问设施的概率与设施吸引力成正比,与设施同需求点的距离成反比.企业通过确定新设施的选址位置和设施的吸引力水平来追求利润最大化.建立了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并设计算法进行求解.并通过随机算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选取兰新高铁沿线9个中小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测度可达性,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比兰新高铁开通前后可达性与旅游吸引力空间演变.选取旅游总收入、旅游总人数、星级酒店数量、A级景点数量、旅行社数量等旅游指标建立场强模型,评价旅游吸引力.通过分析可达性与吸引力的相关性评价旅游竞争力,得出以下结论:高铁开通后沿线城市呈现时空压缩效应,但从空间上呈现提升不均衡态势,乌鲁木齐成为区域可达性最优点,海东成为可达性最低点;兰新廊道中段城市成为区域旅游吸引力高值区,首尾城市旅游吸引力与其经济实力不吻合,部分中小城市旅游吸引力变化率处于负值状态,有进一步被边缘化的风险;通过可达性与旅游吸引力对比,将沿线城市分为"高-高"、"高-低"、"低-高"、"低-低"4种类型,针对以上4种类型城市提出促进兰新高铁沿线城市旅游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人口和土地利用的城市新区交通生成预测模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针对城市新区背景下传统交通生成预测方法的不足,以城市人口-土地利用-交通需求相关关系为机理,建立了基于人口和土地利用的城市新区交通生成预测模型.苏州新区应用实例表明:对不同用地类型所引起的不同目的的出行,分别建立出行产生和吸引预测模型,能够使交通需求与新区土地利用特性直接相关;通过确定回程出行比例的方法,实现了新区内部交通小区出行产生和吸引量的平衡;通过引入区位势因子,进一步反映出新区内部不同交通小区由于土地利用强度和交通可达性的不同所引起的交通需求差异.  相似文献   

12.
共享汽车用户及出行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共享汽车在中国是一种重要但尚存争议的新型出行方式.因管理部门尚未明确其对道路交通的影响,而无法确定合理的管理导向.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基于上海最大的汽车共享公司EVCARD的订单及用户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出行总量、需求时空分布,分别用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高频用户和通勤时段出行用户的特征.结果表明,当前EVCARD用车需求和高峰时段出行主要发生在城市外围区域,城市中心区域无通勤特征;高需求用户与通勤时段高频出行者特征并不一致且部分特征相异.因此,上海EVCARD出行不会对城市道路交通拥堵产生显著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江苏南通为例,选取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为指标,借助GIS空间分析手段,分析其所处区域主要城市的可达性空间格局.结果表明:由于南通邻近上海、苏南等核心区域,加之近年经济的较快发展和交通条件的较大改善,其区域可达性显著提高.随着苏通大桥建成通车以及未来沪通公路、铁路过江通道的建立,南通在长三角的区域可迭性将进一步增强,河口港城市的区域经济辐射效应将因此得到进一步发挥.  相似文献   

14.
结合空间句法的原理和GIS技术对长沙地铁规划线路的交通可达性进行了量化分析,通过可达性指标,指出长沙市城市远景轨道交通规划(2030)中所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规划地铁线路应强调组团的作用,适当增加地铁各干线换乘点,建设环状地铁路网;通过加强组团间的联系,带动整体城市的发展,避免交通过于集中城市老中心.  相似文献   

15.
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支持下,以福州市地铁1号线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福州市三环快速路以内的城区为研究区域,构建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基于道路密度、公交站点密度等计算模型分析福州市交通网络密度分布特征.通过时间距离、通达性系数和服务区域面积三个指标度量地铁开通前后交通网络通达性及其空间格局变化.结果表明:核心城区道路资源和交通资源的分布存在极化现象;地铁1号线开通后,重要交通节点之间的平均通行时间距离缩短13.7 min;交通枢纽中心30 min服务区域面积增加了6.1%;交通网络通达性格局从以鼓楼区为中心的单核扩散格局转变为沿地铁走势的一核一轴向外扩散分布格局,城区基本形成40min交通圈,实现了福州市通达性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16.
构建了南通市区"102030"交通畅通工程计划的道路网络,以GIS空间网络分析为基础,分别以3种车速对"102030"交通畅通工程目标进行了模拟.研究发现:在不发生拥堵时,该工程的通行时间目标基本能够实现;拟建汽车东站比长途汽车站具有更好的内外通达能力,从出城便捷度角度考虑,汽车东站的选择是合适的;南通市区城市组团和对外交通呈现明显的近似等腰三角形布局特点,这一特点解释了该市区对外交通通达时间空间分布结构.  相似文献   

17.
机场腹地是吸引航空公司的原始资本也是规划航空运输网络的前提,测定机场腹地范围对航空公司、机场管理者、投资者以及政府管理人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2018年7月一周的手机信令数据,测算了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的腹地范围,并将计算结果与其他测算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河北省是石家庄机场的主要腹地,北京次之;在市域尺度,石家庄是核心腹地,保定排在第二位;在区县尺度,石家庄市辖区的航空旅客在该机场的客运量中占有较高比重,其他开设了省内直通车的区县对该机场的客运量也有重要贡献。(2)进港、出港旅客的空间分布特征在印证上述核心腹地的同时,表现出明显的综合交通指向性。(3)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机场腹地测算与等时圈法、加权V图、Huff模型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前者不仅可以找出机场的核心腹地,且从数据的客观性以及计算结果的时效性上都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依据可达性一致原则,建立了基于广义出行费用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接驳范围计算模型,并给出详细算法及案例分析.针对城市居民出行并非全部都以市中心为目的地这一现实情况,引入城市轨道交通可达点的概念并分别赋予权重,解决了既往研究中只取单一目的地的不足;根据车站周边每个交通小区的实际人口结构对出行时间价值进行细化处理;根据实际路网形态计算接驳距离,使之更加接近实际的走行距离;给出求取车站接驳范围的详细算法,并对算法优化进行讨论;最后,利用广东省某市的预测数据对模型进行计算验证.结果表明,接驳范围与车站周边的道路情况、出行分布以及竞争交通方式的服务水平相关,并不是简单的圆形区域.该模型可以为城市轨道交通已建或规划车站确定客流吸引范围提供计算方法,从而为客流预测及接驳交通设施衔接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湘江流域为研究区域,选取县级及以上城市为评价单元,运用GIS分析技术从公路网密度、邻近度、通达性3方面分别对各评价单元的差异进行分析,并利用以上3个指标构建区域交通优势度综合评价模型。分析湘江流域交通优势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特征以及其形成成因.研究表明:湘江流域路网密度整体较低,城市间差异较大;邻近度和通达性以地级市为中心呈圈层分布;城市间交通优势度极化严重,交通优势度较高的地区主要在长株潭城市圈、衡阳市及周边地区:整个流域交通优势度成“H”字型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的城市公共绿地景观可达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城市公共绿地景观对居民的服务能力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发展水平、和谐的人地关系的一个重要参考,可达性是一个量化的评价指标,能够综合多种因素对这种服务能力做出评价,为城市规划、园林规划提供借鉴。提出的一个基于网格划分的城市公共绿地景观可达性计算方法,利用每个网格的道路密度来近似模拟交通成本的阻力,在可到达性计算中综合了考虑人口分布、公共绿地景观服务力、交通成本等因素,来研究城市公共绿地景观可达性的卒间分布特点,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可计算性。最后,利用Arclnf09这一GIS工具,以广州市为例进行了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