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甘肃省普通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与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甘肃省9年院校的943名男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与行为现状,从对体育的认识、对体育课的认识、课外锻炼状况和对《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认识4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甘肃省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价值和重要性认识明确,但意识与行为存在着较大差异;(2)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观原因是懒惰行为和主体意识缺乏;(3)锻炼的项目相对单一、集中、在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对高校体育在意识培养、教材内容改革以及硬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景春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2):151-151,7
通过对我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对比分析,我校学生总体上身体素质状况较好,但体育人口较少,体育意识淡薄,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够;应增加体育场地,满足学生的运动需要;要加快我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加强体育教师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校课外体育锻炼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蓬勃发展,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调查结论如下:(1)有87.4%的学生能认识课外体育锻炼的意义,但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参加;(2)场地器材和过多的功课是阻碍其参加锻炼的主要原因,学生参加的课外活动项目集中,与场地的有限形成恶性循环;(3)由于缺乏科学锻炼的意识,79.2%的学生不能科学健康地锻炼身体和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价;(4)高校学生体育消费主体意识不强,体育消费水平较低,应该结合规定性与自愿性相统一的方法,成立专门的课外体育锻炼指导队伍指导学生课外锻炼.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认识.而普通高校在推广体育与健康中无疑是最理想的基地.因此,我们必须对在校学生进行体育教育,培养在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以适应体育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通过8所民航高校的问卷调查,对比分析民航院校大学新生和老生体育锻炼动机和行为的差异,了解民航院校大学新生体育锻炼及动机的特点.结果表明:1)大学新生锻炼参与积极性高,锻炼动机多元化,以健身、职业需求、社交和娱乐为主;2)较多大学新生的锻炼行为在锻炼时间、频率、运动量和坚持性上达不到锻炼身体的标准;3)大学新生参与的体育运动项目少,内容不丰富,对体育知识和锻炼技能掌握不够,锻炼行为不具有可持续性;4)随年级增长,大学生的锻炼动机减弱,锻炼频率下降,开始退出有规律的体育锻炼;随年级增长学生开始参与更多的体育项目,锻炼内容变得丰富,每次锻炼时问增长.  相似文献   

6.
以素质教育为主导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阐述素质教育的内涵、高校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以素质教育为主导,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6条对策: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延长高校开设体育课程的年限,拓宽大学生健身运动领域;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为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创造条件;注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邵阳学院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分别对邵阳学院2007年在校学生中文系、外语系、音乐系、机械系、计算机系5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发现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所占的比例比较大,无组织缺乏指导,场地受限,体育锻炼意识差是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同时对我校大学生体育锻炼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加强学生体育自我锻炼意识,并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素质,加强体育设施的建设,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注重学习体育锻炼科学知识,养成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王桥 《科技信息》2008,(35):198-199
本文从辽宁省高校在校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实际出发,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促进健康都有明确的认识,但认识和实践存在较大差距。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运动项目选择上舅女性别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体育设施器材短缺、无人指导、学习紧张是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高校体育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楼一峰 《科技信息》2009,(24):364-365,368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我省普通高校学生体育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义有比较明确的认知;体育需求表现出多元化结构的特点;体育价值取向与体育需求具有较大的一致性;关注体育的态度以及对余暇体育活动主动性不高;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程度呈正态分布;活动场地以校内的运动场(馆)为主;大部分学生每周不同程度地参加体育活动,但活动时间比较短,锻炼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内蒙古民族大学100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当前高校女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研究表明:当前课外体育锻炼已成为相当一部分女大学生课余时间的重要活动方式之一.女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程度较高,但活动量相对不足,锻炼方式、锻炼场所及锻炼项目有明显的集中趋势.  相似文献   

11.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波 《科技信息》2008,(5):180-181
本文主要运用问卷法,对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概念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具有显著影响,并在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等方面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从走一到大四的持续锻炼使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在自我概念各维度上的差异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动态发展趋势,即持续、科学的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积极自我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地图投影是地图的数学法则之一,了解地图投影中变形的分布规律对正确选择和使用地图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正轴方位投影的简易绘制方法,按照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推理方法,推演出方位投影的变形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多数大学生都喜欢体育并能够按照一定的体育锻炼方法进行体育锻炼,对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提出了改革的要求;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增强体质,改善机体机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一部分大学生(30.1%)参加体育活动是“没有方法”的,缺乏科学性;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每次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较少,不能保证体育锻炼的效果.以此提出三点对策:普及体育锻炼知识,倡导科学体育锻炼;改革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创建积极的体育锻炼环境和重视过程评价.  相似文献   

14.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传统体育养生方法的健身价值及其对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促进功能,把养生思想和锻炼手段相结合,通过调身、调心、调息的运动形式,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用传统体育养生内容丰富高校体育教学,不仅能促使大学生养成经常运动的习惯,还能促使学生注意身体内部的活动规律和运行机理,身心并炼,真正达到"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长春市8所高校62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冬季体育锻炼的实地调查,得出以下结论:大部分学生对参加冬季体育活动感兴趣,但锻炼频次和时间偏少;男生参加冬季项目的情况要好于女生;大学生参予冬季运动动机主要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男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项目以雪地足球、篮球和排球为主,女生则以滑冰、羽毛球和乒乓球为主;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主要采取"自发小群体"这一形式;"余暇时间太少"和"学习就业压力大"是制约大学生冬季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通过归纳与总结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和大学生体育锻炼进行研究。高校体育文化通过文化的视角感染和影响着大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和动力,目的就在于吸引更多的学生自觉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构建终身体育新模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部分高校学生的运动营养应用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在体育锻炼与营养结合方面缺乏科学指导,健康意识淡薄,针对高校学生在运动与营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对于增强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大学体育入手,培养大学生寻求健康的意识,树立终生体育观念,提出了课外“运动储蓄”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制定运动处方,运用教师教授的方法科学锻炼自己,每天“储蓄”一些运动,使自己的体质提高,精神状态和心理品质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对连云港市高校学生体育活动兴趣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义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呈多元化特点;关注体育以及对体育活动的主动性不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建立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干预机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分析法就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和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改善效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干预能够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这对于增强大学生体质、缓解竞争压力、提高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