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离乳一周及三周龄的地鼠,豚鼠,昆明小鼠人工感染绿脓杆菌,一周龄地鼠、昆明小鼠有急性死亡,解剖可见急性肺出血等,肠内容物呈流汁状,肠壁伴有充血;豚鼠不发病.离乳三周的地鼠、昆明小鼠、豚鼠不发病.豚鼠体内未分离出绿脓杆菌.  相似文献   

2.
第251医院动物中心于1993年2月从北京购进地鼠80只,经饲养两月后开始产仔56只,于4月10日发病。发病潜伏期较短,发病前无明显的特殊变化,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高。发病后进行了病理学检查,实验室诊断以及动物实验,证明了此次地鼠发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大肠聚团杆菌感染造成。大肠聚团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当动物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导致发病。发病后用氟胍酸治疗效果最佳,治疗时每只鼠日喂三次,每只每次喂服25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分别调查昆明市三家单位提供的共 90 只实验用 ICR 小鼠和 45 只实验用豚鼠的体内、外寄生虫感染 情况,以及小鼠及豚鼠仙台病毒(SeV)、小鼠肝炎病毒(MHV)、豚鼠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LCMV) 的感染情况, 为实验动物质量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所描述的方法及病毒检测试剂盒说明书的 说明,对昆明市三家单位随机提供的共 90 只 ICR 小鼠和 45 只豚鼠样本,分别进行体内、外寄生虫、小鼠 MHV 及小 鼠 SeV、豚鼠 LCMV 及豚鼠 SeV 的检测。结果 昆明地区实验用小鼠及实验用豚鼠均检出体内、外寄生虫;3 只小 鼠检测出体外寄生虫,检出率为 3. 3% ;20 只小鼠检测出体内寄生虫卵,检出率为 22. 2% ; 4 只豚鼠检测出体外寄 生虫,检出率为 8. 9% ;9 只豚鼠检测出体内寄生虫卵,检出率为 20. 0% ;小鼠 MHV 及 SeV 血清学检测无阳性; 豚 鼠 LCMV、SeV 血清学检测无阳性。结论 实验动物质量监测是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对医学及生命科学 的研究至关重要,昆明地区实验动物的寄生虫质量控制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5.
裂头蚴感染人体致裂头蚴病在我国和东南亚一带相当普遍。裂头蚴在人体内移行及寄生部位多见于眼睑、颊面部、口腔、四肢和腹壁等部位 ,引起皮下裂头蚴病。也可移行至眼内及脑内 ,引起眼及脑裂头蚴病。在我国引起内脏裂头蚴病的较少见 ,仅占发病率的 0 .5 3%。而裂头蚴在体内移行致多发性肝脓肿至今尚未见报道。笔者从市场购回青蛙及时解剖 ,检获裂头蚴。再用皮下埋入法及口服法人工感染小鼠 4 5只。 6 0d后逐只解剖小鼠 ,其中有 4 0只在胸部及颈部皮下检获到活裂头蚴 ,仅有 5只未检获到活裂头蚴的 ,被侵袭的部位出现了明显病变 ,其中一例发…  相似文献   

6.
SM2在实验动物术后预防感染中的应用薄兰云胡景文胡彤宇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石家庄050051)用实验家兔进行各种临床手术实验,必须有强有力的防止感染的措施,才能顺利地达到预期的目的。为此,我们从1989年3月~1996年6月对468例实验家兔采用手...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近年来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情况及监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了广东地区各类实验动物近年来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情况及监控。大鼠和小鼠中从未发现LCM感染,小鼠也从未检到EHF感染。普通级大小鼠的体外寄生虫感染较普遍。1990年曾发生大鼠EHFV感染并致接触大鼠工作人员致病。近几年大鼠的EHF感染率明显下降,1990年为9.71%,1991年为0,1992年为0.89%,1993年为0.79%。小鼠Ect感染历年都有发生,感染率在1989年为0,1990年为1.4%,1991年为10.5%,1992年为2.8%。1993年为0.9%。曾发现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诊断为Ect感染的BLAB/c和NIH小鼠群但血清末检出Ect抗体阳性。另外,SPF级裸鼠易发生金葡萄菌和绿脓杆菌感染。曾发现NC裸小鼠存在肝炎病毒感染,经追踪源于从外地引入时感染所致。在开放式饲养小鼠中,存在隐孢子虫和轮状病毒感染但无症状的感染个体。通过隔离和淘汰等措施,在Beagle犬群中排除了布氏菌感染,但用于教学的大多来于散养本地犬,体内外寄生虫感染较严重,包括人畜共患寄生虫。免的蚧螨和痒螨为常见体外寄生虫,历年累计感染率为10.6%,兔瘟偶有发生,兔波氏菌也时有感染。1992年和1993年,恒河猴和食蟹猴的结核杆菌,志贺氏菌的感染率为0,B病毒和沙门氏菌感染率在恒河猴为26.1%和1.18%,在食蟹猴为14.7%和1.8%。  相似文献   

8.
设计动物实验,验证优化设计后人工肛门括约肌系统功能性和生物相容性.实验分别在术前和术后第1、4d,第1、2、4、5周,从2条Beagle犬颈静脉抽取血样进行血清化学分析.分析参数包括:总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天冬氨酸转氨酶,尿素氮,肌酐酸和高敏C反应蛋白.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各模块功能正常,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含量正常,天冬氨酸转氨酶术后略高于正常范围,术后2周恢复正常;肾功能指标尿素氮正常,肌酐酸含量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术后虽有波动,但均恢复至正常范围;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含量未发生变化,表明体内无感染炎症现象;各血样指标显示人工肛门括约肌对Beagle犬生理功能并未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报道用华支睾吸虫理二甲基亚硝胺诱发动物肝癌的实验研究和临床14例华支睾吸虫病并原发性肝癌病例的观察。在动物实验中,A组每只金地鼠通过胃管人工感染华支睾吸虫囊蚴30d后当鼠粪中查见华支睾吸虫卵时开始自由饮服质量分数为0.0025%二甲基亚硝胺溶液17周。结果:结果11只鼠中4只诱发肝癌、1只诱发肝胆管癌和5只发生肝硬变。B组每只鼠仅自由饮服质量分数为0.0025%二甲基亚硝胺溶液17周,15只鼠中,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小鼠腹腔接种感染P.b的剂量对感染小鼠的存活时间的影响,将小鼠腹腔接种感染P.b的剂量分为1×104个/只组、1×105个/只组、1×106个/只组3组,每组腹腔注射前经过血涂片计数发病鼠血虫率、计算各组既定剂量对应红细胞数、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接种血液红细胞数、接种感染、记录各小鼠的存活时间及血虫率.结果表明:1×104个/只组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b感染小鼠存活期间,随感染剂量增多,P.b感染发展速度越快.在P.b动物实验中,尽管剂量的控制存在人为影响较大因素,但不同数量级剂量接种后仍能对实验进展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弓形虫快速鉴定方法,进行国内实验动物感染调查,为国家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全国60个不同厂家的12 394只实验动物(包括:猴290只、小型猪425只、犬579只、兔1 234只、地鼠372只、豚鼠1 363只、大鼠987只、小鼠7 144只)作为调查对象。采用ELISA方法检测动物血清中弓形虫抗体IgG和循环抗原CAg。利用PCR技术鉴定弓形虫p30基因。应用直接镜检实时动态显微视屏摄录技术识别弓形虫虫体。结果 用ELISA从12 394份动物血清中检出4份弓形虫抗体IgG阳性。在这4份抗体IgG阳性样本中都发现了弓形虫虫体和DNA。通过PCR扩增p30基因的分子特性证明了样本中弓形虫病原体的存在。通过直接镜检实时动态显微视屏摄录技术,在这些样本中发现了弓形虫速殖子。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对12 394只实验动物调查结果显示,弓形虫感染率为0.03%(4/12 394)。结论 ELISA、PCR、直接镜检实时动态显微视屏摄录技术相结合可完成实验动物的弓形虫检验工作。国内实验动物中存在弓形虫感染。因此,建议设计合理的筛查程序用于防止动物传播的弓形虫病。有必要开发新的诊断工具,特别是快检技术用于这一重要人兽共患病的未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