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一阁、玉海楼为浙江藏书楼,分别创建于1561年和1888年。二虽所处年代环境不同,却对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较两可发现其主人的藏书思想有所差异,孙氏玉海楼较之范氏天一阁,具有更大的开放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天一阁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保存完好的私人藏书楼,文章从藏书建设、古籍保护、古籍修复,古籍利用尤其是馆藏文献的整理出版与数字亿建设等方面简要论述、展示了天一阁博物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与开发上的不凡成就.  相似文献   

3.
郑薇薇  黄刚 《江西科学》2021,39(2):366-373
以天一阁主范钦这一历史人物为主题,提出范钦生平知识图谱模型,对范钦生平知识图谱所涵盖的人物、事件、作品、组织机构、地理文化等多个本体进行了分类、概念定义及关系定义.然后基于该数据模型,采用自顶向下与自底向上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范钦生平知识图谱,最后基于构建成果开发了范钦生平主题知识展览系统.研究成果是天一阁藏书文化面向全国观众传播、展示的一次探索,也为博物馆、图书馆等进行文化遗产领域知识图谱构建提供了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4.
青田县山口区是中外闻名的青田石雕之乡,产品畅销日本、欧美、巴西、加拿大、新加坡、香港等地。这个村的倪东方创作的“秋”,曾获1982年第二届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比赛中获银质奖。他一家六口从事石雕美术工艺,年净收入达两万多元,倪东方的二儿倪仁宽也是雕刻能手,他的仿古作品“九龙凤角光”保存于宁波天一阁。图为倪仁宽夫妇正在雕刻新作“葡萄山”。  相似文献   

5.
通过钱大昕对诸家目录书价值的评定,利用目录学方法进行史实考证的实践活动,以及他所编修的《补元史艺文志》、《范氏天一阁碑目》等目录书中体现的目录学思想,可知钱大昕在目录的体例、分类、价值等方面均有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6.
宁波,自古便因天一阁与宁波港而闻名于世,“书藏古今,港通天下”是对其最好的注解。号称“中国智慧城市第一展”的中国(宁波)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就在这座兼具文化与商贸底蕴的城市举办。9月6日,恰逢第三届智博会召开.记者应邀前往宁波领略智慧城市的绚烂风采。  相似文献   

7.
浙江有“文物之邦”的美称,尤其在宋室南迁以后,人文尤盛,建楼藏书蔚然成风,历元明清而不衰。虽迭经沧桑,今遗留下来的藏书楼尚有多座,如宁波天一阁、杭州文澜阁、瑞安玉海楼和湖州南浔镇的嘉业堂藏书楼,乃是其中比较著名者。位于绍兴城内的古越藏书楼,由于规模较小和创建时间较晚等原因,至今鲜为人知。不过从中国图书馆发展史的地位而言,它的价值却是不容忽视的。本文试图通过对这座藏书楼现状的简要介绍,就上述有关问题谈点肤浅的看法,向专家和同行们请教。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建设》2007,(11):56-57
在不久前的6月,举世瞩目的杭州湾大桥正式合龙,这座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终于全线贯通。与此同时,一座跨时代的信息化大桥也正在中国移动浙江公司的努力下,孕育而生。"明珠塔下滩头水,东钱湖上天一阁;两相隔望百万年,一朝桥上做比邻;钱塘潮水连海平,信息大港共桥升;风起潮涌新时代,构建活力新浙江。"这是人们对新大桥的赞誉,大桥自贯穿之日起就显现了不同于常桥的信息化特色。当天,参加大桥合龙仪式的嘉宾和移动用户一进入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桥面,就会收到一条"欢迎您参加杭州湾大桥合龙仪式!"的短信,很多嘉宾和移动用户还收到了"宁波手机报杭州湾大桥合龙特辑",这是移动手机报对大桥建设进行的图文  相似文献   

9.
北宋“至和”,仅存3年。但古文献屡多“至和四年”之行文,显属无稽。甚者,又频见“至和五年”、“至和六年”、“至和七年”、“至和八年”、“至和九年”之记载,更是荒谬。对此,后学相率征引不疑,实有失文献学之真精神。  相似文献   

10.
近48年新疆博州地区气候变化趋势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线性回归、Molet小波和Mann-Kendall突变检测等方法,对博州地区所辖4个气象台站1961-2008年的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以及年潜在蒸散量和湿润指数等要素的变化趋势和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48年博州地区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呈升高(增多)趋势,日照时数和年平均风速呈减少(小)的趋势;2)博州地区潜在蒸散量与年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年降水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受其综合影响,潜在蒸散量呈减小趋势而湿润指数呈增大趋势;3)博州地区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湿润指数分别在1972年和1971年发生了突变性的升高,年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和潜在蒸散量分别于1979年、1970年和1978年发生了极显著的突变性减小,综合气温、降水和湿润指数的突变特征,可以认为,博州地区气候在1971-1972年发生了"暖湿化"的突变;4)各气候要素和潜在蒸散量、湿润指数分别存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11.
基于岩溶区流域—平塘站1963年至2014年的年径流深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滑动秩和检验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变化环境下平塘站径流深的趋势、突变和周期特征,并运用R/S分析法预测径流深未来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2a来平塘站年径流深和雨季径流深均呈现减少趋势,分别在1998年和2008年发生了突变,均存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主周期,分别为20a、6a和3a,在未来都有持续减少趋势;枯季径流深呈现微弱增加趋势,在1987年和1991年发生了突变,第一、第二和第三主周期分别为24a、9a和5a,在未来有持续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2.
该文利用2000年、2005年和2011年遥感影像数据提取土地利用数据,分别从土地利用速度、土地利用转移方向和土地利用程度三个方面,全面分析2000年以来长汀县人类活动干扰下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2000年~2005年和2005年~2010年,长汀县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土地利用变化速度从0.32减小到0.14,土地利用变化速度下降快;(2)两个时段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方向都具有从农田和裸地转化为城镇用地,从草地和灌丛转化为森林的特点;(3)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在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分别为2.0324、2.0590和2.0706,表明人类活动对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逐年加大,城镇、农田面积逐步增加。  相似文献   

13.
取汉中国家基准气候站1960-2009年50年的日照时数和与其相关的气象要素资料,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汉中近50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汉中近50年、日照时数总体呈显著减少趋势,其气候变化率为每10年-91.6h。日照时数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季日照时数的年际变化减少趋势从小到大以次为春、秋、冬、夏,相应的气候变化率分别为每10年-4.4h、-17.5h、-28.4h、-33.8h。影响汉中日照时数的主要因素是云量和降水,但年日照时数的减少趋势与云量和降水无关。  相似文献   

14.
以福州市为研究区域,以1988年和2008年TM遥感影像、2004年ASTER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编制1988年、2004年和2008年土地利用图,求取研究区1988-2004年土地利用转移概率矩阵,并运用2008年数据进行验证。采用验证后的马尔柯夫模型预测未来耕地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未来20年福州市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耕地、水田和旱地三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分别减少了3858.4 hm2、3681.5 hm2和176.9 hm2,导致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矛盾将更加突出。马尔可夫模型在耕地动态变化预测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简便性,但还需要其它方法配合以提高精度。  相似文献   

15.
对1959~2006年48年的立春、清明、立夏、夏至农历日期和闰年与蕲春汛期雨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以上节气日期特征和闰月年的次年与汛期雨量有较密切关系。节气日期和闰月年可精确算出,因此节气日期特征和闰月年对汛期雨量的长期预测。加上用厄尔尼若事件和本站前一年10至11月的累计雨量作订正,可进一步提高预测汛期降水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以时间顺序,记录了席泽宗院士从出生至今的活动。自1954年始,席先生即开始从事科学史工作,参与过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两个机构的筹备和建设工作,并曾担任研究所所长8年、学会理事长10年。一生活动与科学史关系密切,所以他的活动进程也部分地反映了科学史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可供科学史工作者参考。席先生认为对自己来说,1941年、1954年、1991年、2007年是最为重要的年份;对于科学史学科来说,1956年、1980年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风险投资业在经历了1998年起步,1999年至2000年的浮华、狂躁,2001年的低落、沉寂后,2002年进入了理性思考和谨慎调整阶段。综观2002年的风险投资业,在理性思考和谨慎调整的大背景下出现许多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人类的生产生活,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的产水量和水源涵养功能,可科学指导区域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模型(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 InVEST)模型分析了杨溪河流域1995年、2005年和2015年不同土地利用情况下的水源涵养量和水源涵养服务价值。结果表明:杨溪河流域在1995年的水源涵养量大于2005年和2015年,2005年和2015年的水源涵养量较为接近;杨溪河流域1995年、2005年和2015年的产水量均显示出上游和下游有较高的产水量;杨溪河流域在1995年、2005年和2015年的水源涵养服务价值分别为23.56亿元/a、21.44亿元/a和21.55亿元/a。人类活动将影响杨溪河流域水源涵养功能,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要协调好经济、环境和资源等各方的关系,为杨溪河流域等中国南方地区中小流域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根据近60年的逐日气温资料,采用线性拟合、小波变换、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R/S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营口地区的气温变化。结果表明:近60年营口地区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气温倾向率为0.32℃/10a;四季平均气温上升速度存在差异,倾向率分别为0.42℃/10a、0.17℃/10a、0.23℃/10a、0.47℃/10a。年平均气温存在准2a、4a、6~7a和16a左右的显著变化周期,其中4a和16a左右周期振荡能量强大,时域中4a年际尺度变化表现在1980年以后,而16a年代际尺度振荡主要表现在1970年以前。显著偏暖年出现在1998年和2007 年,1976年为冷夏,2007年出现暖冬。年平均气温在20世纪80年代末发生突变。预计未来一段时期营口地区气温变化依然保持增暖趋势,春季和冬季的增温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20.
庄鹏飞教授庄鹏飞,男,1957年生,湖南益阳人。1978年至1982年和1985年至1990年分别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和华中师范大学粒子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学士和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7年在德国海德堡大学、雷根斯堡大学和重离子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