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刘爱萍 《甘肃科技》2013,(24):109-110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开始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公允价值计量的合理性也逐渐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从公允价值计量的内涵着手,探讨了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我国公允价值计量方式进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公允价值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的影响作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受汇率、利率影响较大,在经济环境不稳定的时候使用公允价值计量会加剧企业经营业绩的波动;在市场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公允价值的应用使得企业操纵利润的空间加大,总结了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使用公允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张海静 《科技资讯》2010,(8):239-239,241
随着金融危机迅速席卷世界资本市场,公允价值计量也成为争论的焦点。文章浅析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和应用的意义以及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最后引出后金融危机时代对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应用的思考并提出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杜凯龙 《科技信息》2012,(31):460-460,485
无论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或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公允价值都是引发最多争议的问题之一。我国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以来,公允价值确认和计量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在2008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爆发金融危机以后,公允价值及其经济影响受到质疑。从我国资本市场的情况看,尽管公允价值的应用日趋广泛,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我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仍然有限,同时公允价值确认、计量与披露也不断规范,投资者对公允价值的理解和认同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戴雪光 《科技信息》2013,(16):108-108,109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成为金融界和经济界的焦点,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也凸显出来。本文以公允价值与此次金融危机的关系为切入点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在后危机时代中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8年金融危机前,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对公允价值的热捧达到了史上高点,各国在会计准则里都不同程度使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然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及后危机的现在,公允价值又饱受争议.本文从风险的角度.探讨公允价值理论上与应用上的风险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2008年9月金融危机前后,中美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和修订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被广泛应用,是基于对会计信息相关性的需求,但在金融危机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各种金融工具及与市场环境相关性强的资产或负债加剧了金融市场波动幅度,中美都对相关会计法规进行修订,使其向可靠性回归。  相似文献   

8.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在我国应用中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财政部在新的会计准则里更大范围地允许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介绍了公允价值概念的发展以及计量属性,并从会计目标的角度提出我国目前不宜全面推行公允价值。  相似文献   

9.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重新引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公允价值的概念解释,与其他计量方法分析比较,共同引出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运用的必要性,对其在我国运用的现实基础进行分析,由此得出我国在推广公允价值计量时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万美 《科技资讯》2009,(4):234-234
我国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中迈出的实质性步伐,但也可能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本文从公允价值的定义,及公允价值的运用条件出发,分析了自己的担心与忧虑,提出了五项建议,走适合中国的公允价值之路。  相似文献   

11.
张静  周靖尧 《南昌高专学报》2011,26(1):17-19,25
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使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受到波及.公允价值计量方法被认为是导致金融危机加剧的"助推器".本文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受到挑战主要是由于顺周期性、不可持续性、估值的人为假设等不足造成的,为此本文就其主要缺陷提出了改进建议.希望通过对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发展趋势的分析,获得其良性发展的循环轨迹.  相似文献   

12.
公允价值一直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会计计量属性,我国在运用公允价值方面也是一波三折。新会计准则在《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17个具体准则中引用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公允价值的应用、计量成为此次准则修改中的一大亮点。本文就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的计量属性以自身独特的优越性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从国内外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比较入手,分析公允价值的概念,比较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评述了公允价值的优势与缺陷,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意义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4.
回顾了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形成与应用历程,分析了公允价值在金融资产、非货币性交换等方面的具体应用,阐述了应用公允价值对财务信息下的收益确定模式、计量及财务会计目标的影响,并指出要辨证地看待公允价值计量下的财务信息。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其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是最为显著的方面,为我国会计国际趋同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本文在对会计计量模式的构成和公允价值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重要的会计计量属性第一次出现在我国的具体准则中,在已颁布的债务重组、投资、非货币交易准则中使用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在尚未颁布的其他几个具体会计准则讨论稿中也频繁使用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会计人员应逐步树立公允价值的观念,并在实践中准确使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允价值计量能够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更为有用的信息。文章从公允价值的涵义的角度,分析了公允价值的优缺点,指出我国拥有运用公允价值的理论和现实基础。最后提出了在我国全面正确使用公允价值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标志着公允价值的计量在我国会计领域的研究和运用。本文结合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准则中的运用情况,简要分析在公允价值计量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在采用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为了和国际会计接轨,我国于2006年2月16日公布的新会计准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倡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这使得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和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在选择上产生冲突.本文从公允价值的产生及发展的角度进行阐述,肯定公允价值的同时也指出了历史成本计量的不可替代性,二者相互补充,将是我国今后一段时间会计计量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美国金融危机越演越烈,世界上几个主要的经济体都暂停或者修改了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以遏制不断下滑的经济信心指数。在对事件做简单的回顾和评述之后,以客观的态度具体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中争议最大的交叉持股问题所受到的影响,基于公允价值的复杂性和计量中的具体问题,提出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要首先变革财务管理和经营理念,金融机构的监管应成为公允价值使用监管的重中之重,加强会计准则制定部门与金融监管当局的协调,提升和进一步完善金融工具估价技术,深化基于风险优化的金融会计体系的内涵等完善公允价值计量体系的监管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