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震后的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大地震对人们造成多方面的伤害,特别对人的心理影响不容忽视,及时为受害人提供适当的心理援助和心理干预,有助于个体、家庭、群体度过危机。本文通过叙述个体对灾难的心理反应,分析了危机干预的必要性;最后总结了危机干预的步骤、模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马蔚蔚  蔡小薇 《科技资讯》2007,(26):221-222
灾难是人类的影子,不管人类在文明的进程上走了多远,灾难总是如影随行.灾难与人,人与灾难,始终是人类关注的话题.社会、家庭、学校如何应对灾难给大学生所造成的心理危机,切实将灾难救助,从抢险、物资救援和卫生防疫等物质层面的工作,引向灾难给大学生精神上、心灵上带来的创伤需要救治这个问题,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舒适、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亟待研究.  相似文献   

3.
敬阳 《科技信息》2010,(23):I0210-I0210,I0067
灾后大学新生的心理救助问题是在突发性灾难发展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产生的新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来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从这一问题的本质入手,提出了做好灾区大学新生心理救助工作应该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4.
地震等重大灾难发生后,亲朋伤亡、伤残痛苦、财产损失、生活艰难等会影响每一个亲历灾难的人。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的人生阅历、生活体验相对较少,巨大灾难造成的生活变故会给其带来一定的心理创伤及情绪损害。美国创伤后应激障碍中心的报告指出,  相似文献   

5.
王萍萍 《科技资讯》2010,(10):228-228
汶川地震发生后,儿童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难免出现心理异常表现或心理创伤,对儿童进行灾后心理救助迫在眉睫。社会各界积极组织心理救助,有效的帮助儿童适应灾后生活。但在救助过程中,也凸显了我国在儿童灾后心理救助工作在救助队伍、救助方法等方面存在着问题。只有建立和完善灾后儿童心理救助体系,才能促进灾后儿童心理健康重建工作快速、有序、协调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选取受汶川地震影响程度不同的3个地区(汉旺、攀枝花及北京)共494名被试, 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检验心理台风眼效应。结果发现, 三地民众在对余震的风险认知、风险行为倾向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台风眼效应, 而状态焦虑却表现出相反的趋势, 同时发现处于灾难边缘地带的攀枝花民众表现出最为矛盾的心理反应。最后对心理台风眼效应的情境条件和边缘带效应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郭春涵 《科技信息》2012,(34):372-372
灾难是可怕的,灾难给人尤其是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的创伤也是巨大的,然而灾难、挫折也可以成为磨练意志、塑造良好个性的契机。通过树立灾后挫折教育的意识、引导幼儿正确认识灾难、合理宣泄不良情绪、成人榜样示范作用、培养幼儿耐挫的能力等几个方面来对灾后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减轻灾难对幼儿的心理创伤,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中这样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据有关心理咨询机构统计,我国20%左右的中小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并且随着青少年学生年龄的增长,心理不健康或出现心理障碍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天有不测风云,在生活中有可能会碰到地震、山洪暴发、重大交通事故等灾难事件,在这些事件中死伤者甚众,同时也可能伴随有建筑物被摧毁等灾难性的场面。不仅如此,对于失去了至亲的死者家属以及在现场进行救助和搜索活动的其他人员来说,我们不难想象他们的心理创伤有多么严重。当经过一段时间,心理创伤依旧无法治愈的时候,人们就有可能患上一种叫做“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疾病。  相似文献   

10.
我看非典     
梁良 《广东科技》2003,(7):38-40
非典,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使人们一夜之间变得对一己之外的公共问题关心起来了。从春节过后的“传闻”恐慌,到3月4月的全民动员,再到6月的尘埃落定,国人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经历了一次严重的集体性灵魂拷问。当我们看着灾难迤俪而去的背影,伴随着内心巨大的情感悲恸,我们开始反思。在死难者不瞑目光的注视下,我们,这些灾难的经历者,见证者,该如何以理性审视的目光,从  相似文献   

11.
《青年科学》2008,(Z2):44-44
灾后心理辅导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应激阶段,涵盖了灾难发生和之后很短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生存是第一任务,受灾群众会进行自救或营救他人,并从灾难中尽可能抢救财产。在这一阶段,人们联合起来对抗灾难,乐现地认为会很快回到灾害之前的情况,心理问题并不明显。第二个阶段是灾后阶段,一般是从灾后几天到几周之内。在这一阶段,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凸显出来,如果没有伴随相应的心理援助,他们马上就会因为发现灾难的损失和重建的困难,而感到强烈的失落。只有"心理救灾"与"物质救灾"同步进行,才能达到最佳的救灾效果。  相似文献   

12.
论"大跃进"的社会心理动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历史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心理的影响,“大跃进”的产生也不例外。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趋利和从众心理,领导群体的定势心理,因长久贫困而产生的快富速强的浮躁心理,对“大跃进”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最新的心理学研究得出结论,经历过九死一生或其他灾难后,最好的恢复方法不是心理咨询,而是保持缄默。  相似文献   

14.
信息传播中的受众心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传播的中心环节就是受众对信息的心理反应过程。只有那些符合受众需要、符合受众心理活动规律的信息传播活动才能获得预期目的。受众心理主要表现为求知、好奇、求新等心理规律。  相似文献   

15.
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及代表:上午好!三年前突如其来的大地震给灾区人民的心灵带来巨大伤害,也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示。惨重的破坏使我们认识到,要避免更大的灾难,亟需加强对灾难应对的研究及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刘晓峰 《科技信息》2011,(30):78-78
有效的心理防护可以缓解战场复杂环境造成的心理压力,对抗敌心理战攻击,巩固己方心理防线。因此,对战场上心理防护的研究也就尤为重要。了解战场常见的不良心理及诱因,掌握战场心理调控的一般方法,对保护参战人员心理健康,增强战场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学校心理辅导资料的搜集与管理是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的基础环节。建立心理档案是加强心理辅导资料管理的重要措施。本文从实际出发,总结了我们在进行小学生心理辅导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并提出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中职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动荡激烈的时期,也是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经历了中考的碰撞,不少学生怀着“无助”、“无奈”、“无望”心态走进职业学校,这就决定他们的心理问题多发,而且日益复杂。本文拟就当今中职生中存在的一些负面心理作简要分析,并就中职生负面心理的调适,谈一些浅识,求教于同行和专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广告受众心理的基本特点,并针对其提出了相应的受众心理广告策略,强调广告设计应注重运用心理影响技巧来增强广告作品的心理感染力,使之更有效地影响受众。  相似文献   

20.
梁海珊 《科技资讯》2013,(25):216-217
高等院校中心理危机事件频发,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重要性突显.本文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理论学习了心理危机干预的内涵与发展,提出了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的原则:预防性、时效性、系统性.并对高等院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构建进行了阐述:心理危机预防、心理危机预警、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干预后跟踪.此外,还提出了高等院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组织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