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首先介绍了非线性系统构造Lyapunov函数的克拉索夫斯基法,然后建立了磁集成Cuk变换器的数学模型,基于Lyapunov函数进行控制设计,推导出一种新型的非线性控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李亚谱诺夫稳定性理论的非线性控制方法具有大范围渐近稳定,动态响应快,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三容模糊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容系统是模拟多容器流程系统的一个多输入多输出、时变、强耦合、非线性的实验系统.它的液位控制算法的研究对实际的工程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给出一种非线性系统模糊控制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三容实验控制系统中去控制液面高度,基于Matlab软件中Simulink工具箱,给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3.
以传统的同步整流BUCK电路为核心,利用同步BUCK电路与同步BOOST电路的对称性,采用STM32F334单片机对系统进行控制,设计了电流方向可以自动切换的双向DC-DC电源系统。包括主电路、辅助电源和测控电路三部分;通过对电压、电流等参数的PID闭环控制,实现了电池与直流电源之间的充放电,以及恒压恒流控制;并且有显示电流电压及充放电状态的功能;电能转换效率可达98.5%。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555集成定时芯片在DC-DC变换中的应用,由DC-DC变换器工作原理要求来讨论555集成定时芯片在DC-DC变换控制中的功能实现,利用它的定时控制原理和其电压特点来实现DC-DC变换中的控制保护作用,成功的由理论推导、实验数据、具体应用图纸和整机在具体实践中的实验参数。  相似文献   

5.
自适应控制DC-DC BUCK变换器中的混沌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从同步的角度研究了dc—dc buck开关功率变换器这种分段光滑系统中的混沌控制问题,采用自适应控制方法,使两个分别工作在混沌状态和周期状态的buck变换器达到同步,即将其从混沌区引导到稳定的周期区,达到抑制该类电路中的混沌的目的.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一类变结构非线性时变系统,研究了DC-DC交换器的自适应控制算法.以Buck变换器为研究对象,在它平均状态模型的基础上,使用强跟踪滤波器在线估计出变换器的参数,实时更新广义一般模型控制的模型参数以补偿时变参数的影响,由此实现DC-DC变换器的自适应广义一般模型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当输入电压、负载、参考电压或变换器其他参数发生变化时,采用自适应控制的DC-DC变换器仍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控制性能.最大超调量为3.73%,稳态误差为0,Vout、iL和R的真值和估计值相对误差的均值分别为0.18%、2.64%和2.78%.  相似文献   

7.
用于DC-DC变换器的非线性PID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经典PID控制对被控系统的参数摄动比较敏感,将非线性PID控制方法引入DC—DC变换器,可以使变换器具有很强的的鲁棒性、适应性和稳定性.以Buck—Boost变换器为例,给出了非线性PID控制的仿真模型,针对变换器输入电压波动、负载波动和内部参数摄动对输出电压的影响,分别作了仿真试验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将非线性PID控制应用到Buck—Boost变换器中能够使得变换器对外部及其内部参数的摄动有良好适应性、此外,该控制还可以应用到其它类型的DC—DC变换器中。  相似文献   

8.
引入离散协同控制方法来解决目前非线性动态系统中非线性控制方法难以实用化的问题.文中详细分析了离散协同控制的特性及在DC-DC变换器控制中的应用,归纳出了离散协同控制方法的一般形式,利用变结构控制与协同控制的相似性分析离散协同控制流形的存在条件、到达条件和收敛速度,并分析了离散协同控制下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及一定条件下的鲁棒...  相似文献   

9.
直流微电网是未来智能配用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节能减排和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DC-DC变换器是解决直流微网、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等接入主电网的重要技术基础.分析了储能型非隔离双向DC-DC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和数学模型,总结了5种DC-DC变换器的技术特点以及在直流微网中的应用,最后对直流微网的发展趋势和技术难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模糊控制,其控制对象为一个大延迟、大滞后的非线性对象,通过与PID控制的对比作了仿真曲线,从而得出在复杂对象的控制中,模糊控制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一阶惯性环节的模糊PID自整定控制算法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常规PID控制原理简单,容易实现,稳态无静差。因此,长期以来广泛应用于工业过程控制,并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已知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时,只要正确设定参数,PID调节器便可实现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大多数工业过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非线性、参数时变性和模型不确定  相似文献   

12.
典型的二维模糊控制器因缺少积分环节,难以消除稳态误差,因此控制的精度常常不能满足系统要求.而PI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消除稳态误差的作用,所以通常将其与模糊控制器结合构成复合控制器.模糊-PI控制的结构多种多样,选取其中的一种--双模控制,通过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其模型,对其进行了大量的仿真,将其结果与相同条件下典型模糊控制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双模控制在消除稳态误差方面优于模糊控制,并在参数选取方面得出了一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为获得DC—DC变换器易于实现的数字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感电流线性变化的数字控制策略。根据变换器运行过程中电感电流的微分方程推导出了占空比的控制策略,通过对电流的快速控制实现对输出电压的快速调节,采用数字PI技术进行稳态误差修正,从而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根据变换器输出电压与期望电压的偏差进行电流控制策略和带修正控制策略的切换控制。以Boost变换器为例,推导了变换器的占空比控制策略,采用数字PI控制器调节控制修正量。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能在启动过程中实现对变换器输出电压的快速、无过冲控制,以及各种扰动工作条件下对变换器输出电压准确、快速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许可 《科技信息》2011,(35):221-222
针对异步电动机直接启动会产生很大电流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原理的异步电动机软起动控制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对此控制系统建立了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模糊控制的软起动方法可以有效地限制异步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因此该方法是正确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模糊控制理论,介绍了一种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设计,并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所设计的控制器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比常规PID控制器明显地改善了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抗干扰能力更强,且易于实现,便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6.
车辆半主动悬架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模糊半主动悬架控制器 ,它以模糊控制原理为基础 ,融合自适应方法 ,将模糊系统辨识和模糊控制结合起来 ,并对自适应模糊控制规则进行修正 ,以在线自适应调整模糊控制的有关参数 ,提高了模糊控制器的控制效果 ,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结果表明 ,该控制系统明显地改善了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7.
陈荣 《甘肃科技》2010,26(9):46-48,61
针对目前微水电稳压稳频控制的缺陷,提出了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相结合的参数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并对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参数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响应速度快、调节精度高、稳态性能好,能有效提高用户电能质量。通过仿真结果分析了量化因子的整定原则,对微水电稳频控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设计模糊控制器时,考虑到偏差和偏差变化在不同的控制阶段由不同的作用,利用神经网络对模糊控制器的参数进行调整,达到优化模糊控制器的作用.通过对具有纯滞后的二阶系统进行的仿真试验表明,与常规的模糊控制器相比,改进后的控制器对被控对象的参数的变化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结合灰色预测、模糊自调节与传统PID控制的设计思想,提出灰色预测模糊自调节PID控制算法.该算法用系统输出误差和系统输出预测误差合成的综合误差作为PID控制器的输入,同时模糊自调节系统又能根据综合误差及其变化率来调整PID参数.仿真结果表明,与模糊自调节PID控制器相比,该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