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Foundation Field Bus(基金会现场总线)仪表是国际最先进、最流行的总线。本文研究FF现场总线的冗余检测以及仪表级的分布式控制,以便实现过程自动化领域高可靠的检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2.
文章就基于LonWorks现场总线的智能锅炉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模糊—PID复合控制,给出了基于Lon-Works现场总线的模糊控制方案,设计了模糊—PID切换节点以及切换控制流程,阐述了LonWorks现场总线中通过“网络变量”实现节点之间、节点与上位机之间通信的机制.同时,给出了手动、自动控制方式的冗余方案.通过实际应用,控制比较好.  相似文献   

3.
西门子PCS7系统在加热炉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SIEMENS公司的过程控制系统PCS7V6. 0完成加热炉热工控制的方法,阐述了控制系统的软硬件配置、控制系统完成的功能和控制的难点与实现。整个加热炉控制系统配置为双CPU冗余,采用冗余环形工业以太网、欧洲流行的PROFIBUSDP现场总线和分布式I/OET200M结构。采用PROFIBUS-DP协议的ET200MI/O站冗余通讯接口和电缆,实现与双控制器(CPU)的冗余通讯。  相似文献   

4.
赵长安  亓蕾  徐震 《科技信息》2011,(16):I0369-I0369,I0371
本文通过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实现了莱钢CCPP循环水系统的仪表控制功能、PLC控制功能和监控功能,网络结构在配置上主要应用了先进的Profibus现场总线技术、冗余容错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设计一种基于LonWorks现场总线的空调机组智能控制器。方法利用LonWorks现场总线的技术,应用神经元芯片和主处理器进行主从式设计,提出一种模糊RBF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算法对各回路进行控制。结果智能控制器能对空调系统温度、湿度等多目标进行有效控制,在实际应用中充分证明了系统的合理性和先进性。结论 LonWorks适合于智能建筑的应用,而模糊神经网络也能提供较好的自适应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主要由新型智能传感器、现场总线以及相应管理软件组成。同传统的集散控制系统(DCS)相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精度。当前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在国内的应用中尚存在着包括价格、冗余及维护等方面的问题。但是这一系统正在不断飞速发展中。  相似文献   

7.
控制器局域网是主要用于各种过程检测和控制的一种现场总线网络,它具有优先权和仲裁功能.多个单片机可通过CAN控制器连接到CAN总线上,形成多主机的局部控制网.本文主要介绍CAN控制器82C200在三模冗余计算机联锁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一个适用于数字航空电子信息系统的处理机/总线接口——智能总线控制接口单元(简称IBCIU-B)的设计方案。本方案以Intel8089输入/输出处理器为中央处理单元,选用HD-6408曼彻斯特Ⅱ码编码/译码器,在双冗余传输线上,实现了MIL-STD-1553B通信规程,满足了数字航空信息系统的基本要求,构成了一个专用的,16位的输入/输出处理机系统。  相似文献   

9.
孙晓东 《甘肃科技》2013,29(13):20-21
高炉自动控制系统的现场总线控制方式与传统的离散控制方式相比较,具有控制性能优越、使用简单方便、可靠性高、能有效节约成本等优势。针对酒钢450m3高炉的现场总线技术,阐述了酒钢450m3高炉现场总线的网络构成;介绍了酒钢450m3高炉现场总线系统的软件、硬件配置。从酒钢现场应用的情况分析,得出了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在高炉自动化控制中重要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基于VxWorks操作系统下的CPCI总线实时计算机双机冗余的特点。从增加实时计算机系统可靠性的角度对实时计算机进行了双冗余总体设计。结合软硬件实现了双冗余实时计算机输入、输出接口的逻辑控制,给出了故障监测、智能切换的硬件与软件框图。最后略述了基于VxWorks操作系统下的CPCI总线实时双冗余计算机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汽车内部连接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的单线结构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s)总线网关, 一旦CAN总线线束损坏, 无法保证汽车各ECU之间稳定通信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ARM7的冗余网关设计方案。该方案以ARM7处理器为中控网关控制器, 利用总线冗余的设计思想, 为主CAN总线备用辅助的CAN总线, 采用支持多任务实时调度的μC/OSⅡ作为实时操作系统, 在ADS(ARM -Developer- Suite)上软件编程完成各节点与网关之间的数据通信、 网关对数据中继转发、 总线故障切换。实验室组网测试表明, 该网关不但能与普通节点之间进行数据通信, 而且具有高低CAN总线节点之间的数据通信的中继转发功能, 在主CAN总线出现故障时及时切换到辅助CAN总线, 使整个车载CAN网络稳定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2.
王猛  刘征  殷倩倩 《科技信息》2012,(23):133-133
莱钢电子公司在山东富伦钢铁有限公司4#1650m3高炉项目上采用AB冗余系统与TURCK总线设备所组成的总线控制系统,将EthertNet、ControlNet、DeviceNet合理地结合,从而大量减少了现场的线缆敷设,降低工作量,同时本系统能够精准的定位故障点,提高维护效率。该自控系统投入运行后,控制性能良好,为生产高效稳定运行提供了良好可靠的自动化保障。  相似文献   

13.
魏万华 《甘肃科技》2005,21(11):75-76
主要讨论控制网络技术的发展、作用;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的区别;底层的控制网络——现场总线的特点;Profibus现场总线技术特点;底层的控制网络——现场总线构筑企业网络  相似文献   

14.
目前的现场总线技术在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BAS)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提高低层设备通讯功能,使空调、锅炉、电梯等设备与主机的信号传输实现全数字化,替代了以往的RS-485、422串行通信,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但是由于BAS整体上采用分级控制,主站工作量仍很大。中央管理计算机担负着整个建筑的能量控制与管理、防火与保安的监控及环境的控制与管理等关键任务,24小时不间断工作,不能失效,所以必须采用双机冗余等措施提高主机可靠性。加之多级网络协议不统一,(集散型控制)系统(DCS)的开放性和互操作性较差等一些不足,使得现场总线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多功能车辆总线网络系统的可靠性问题,采用二模热冗余方法进行多功能车辆总线(MVB)网络冗余环型设计,并提出相应的介质冗余协议;对多功能车辆总线冗余环型网络的可靠性进行理论分析,并基于OMNeT++仿真平台建立多功能车辆总线冗余环型模型,对介质冗余协议进行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当多功能车辆总线网络系统出现故障时,介质冗余协议能实时可靠地进行总线替换,有效提高了多功能车辆总线网络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魏泓宇  田青 《天津科技》2007,34(5):62-65
介绍了Profibus-DP现场总线的特点及其与工业以太网配合构建的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实例,列举了我国近3年来建成的8座有代表性的污水处理厂的工艺和日处理量、现场总线类型、PLC厂家等资料,通过分析得出Profibus-DP现场总线应用于设备层,光纤冗余工业以太网应用于分布(或车间)监控层,标准以太网应用于工厂管理层为我国污水处理厂最佳自动化配置的结论,对今后新建、扩建和改造的污水处理厂有比较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高速以太网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各标准的现场总线与高速以太网集成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应用技术.研究现场总线与以太网互联的方法,使不同标准的现场总线与以太网相结合,共同组成全分散、全开放的控制网络.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时监测煤地下气化生产过程中各种参数的实际运行情况,利用S7-300PLC和Fame View组态软件,设计了煤地下气化实时测控系统。为保障系统安全可靠,现场监控主机采用双机冗余配置,通信网络采用了工业以太网和PROFIBUS-DP现场总线,对供风机和引风机实现了PID控制。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对煤地下气化生产参数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9.
杨光  曹丽蓉 《甘肃科技纵横》2010,39(3):24-25,164
远程监控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通过网络实现对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的监视和控制,突破了地域上的制约而实现异地监视和控制生产过程现场设备。传统的工业控制网络是基于现场总线的,由于现场总线的通讯标准尚未统一,使得现场总线的标准各种各样,这使设备在不同的现场总线监控系统中难以兼容。此外,现场总线目前尚处于低速阶段,难以满足数据高速传输的需要。因此本论文通过和现场总线的对比,分析了在工控领域中,以太网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姜涛 《天津科技》2010,37(6):103-106
从分析现场总线系统产生的原因入手,总结其发展历程,阐述了现场总线系统的应用优势;结合实用总线设备和现场总线系统的集成,论述了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结构和组成。指出现场总线系统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保证了控制计算和作用的网络化实现,并使得控制系统的系统结构趋于扁平化,为系统组织重构和工作协调的实施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