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在线热裂解-气质联用(Py-GC-MS)技术对废旧硅橡胶复合绝缘子在不同温度下(300 ℃,400 ℃,500 ℃,600 ℃)的热降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并通过质谱中裂解产物的碎片离子信息对其裂解机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硅橡胶裂解产物为一系列二甲基硅氧烷环体及少量的链状硅氧烷,主要环体为六甲基环三硅氧烷(D3)、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及环五硅氧烷直至环九硅氧烷;较高的裂解温度下,大环基本裂解完全,仅剩小环裂解产物。因此用热裂解处理废旧硅橡胶时,温度需要达到500 ℃及以上才会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河南科学》2016,(8):1245-1251
戊二酸酐和薄荷醇在4-二甲氨基吡啶(DMAP)的催化作用下,以甲苯为溶剂,合成新型清凉剂戊二酸单薄荷酯,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合成条件,得到较佳反应条件为:戊二酸酐和薄荷醇的摩尔比为1.4∶1,催化剂用量为薄荷醇摩尔分数的10%,回流温度下反应10 h,收率在80%以上.产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进行了表征.利用热重-微商热重(TG-DTG)对戊二酸单薄荷酯的热失重、裂解温度进行了研究,通过在线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技术对戊二酸单薄荷酯分别在无氧和有氧条件下,在300、600、750、900℃时的裂解产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戊二酸单薄荷酯的裂解温度为305.1℃,在348.0℃时,样品总失重率接近100%;无氧和有氧条件下裂解产物的种类和数量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多,有氧裂解产物数量多于无氧裂解;p-薄荷-3-烯、3-甲基-6-异丙基环己烯和薄荷醇是裂解的主要产物,具有致香和清凉作用.  相似文献   

3.
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二甲醇酯(PCT)是一种新型的耐高温聚酯。应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联用技术研究了聚酯PCT的热分解性能,并对聚酯PCT在400,500,600和700℃时的裂解产物分别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不同裂解温度下,产物组成差别很大。600℃裂解时,在总离子流图(TIC)上各特征裂解产物的存在最为明显,可准确判断PCT聚酯的结构组成。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用量对反应进程的影响,对磷钨杂多酸(HPA)催化松香裂解反应及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杂多酸催化剂用量大于0.05%、反应温度高于180℃的条件下,杂多酸可将松香裂解为油状物;经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证实该产物主要由松香裂解和氧化产生的环烯烃、芳香烃和芳香酮等组成。  相似文献   

5.
 组合应用热裂解、冷进样系统和气质联用仪(Py-CIS-GC/MS)对10个不同种类及等级的蜂蜜样品的有氧裂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在氧氮混合气体氛围(氧气和氮气按体积比9∶91混合)下,对10个蜂蜜样品在不同裂解温度(900,600,300℃)下的裂解产物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①蜂蜜样品在900,600,300℃3个裂解温度下裂解,其共有裂解产物及半数以上样品共有裂解产物个数分别为:900℃,7个和20个,600℃,7个和16个,300℃,4个和6个;3个温度下均裂解出了糠醛、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5-(羟甲基)-2-呋喃甲醛、D-阿洛糖4种产物;随着温度的降低,裂解产物个数、质量分减少,但各个温度下各蜂蜜样品主要裂解产物及其在产物中的质量分数差别不大;②3个温度下的裂解产物都以醛类、酮类、糖类以及呋喃、吡喃类物质为主;③部分蜂蜜挥发性成分原形转移进入裂解产物;④冷进样系统对热裂解产物的在线捕集更为完全.  相似文献   

6.
固体酸催化小桐子油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新型固体酸SO4^2-/TiO2-Al2O3替代传统的液体酸、碱催化剂,催化较高酸值小桐子油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搅拌速度、固体酸催化剂用量、醇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助溶剂等因素对产物中甲酯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固体酸催化剂对小桐子油酯交换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产物与催化剂易于分离.在反应温度为130℃、醇油摩尔比为15∶1、固体酸催化剂用量为油质量的4%、搅拌速度为480 r/min和助溶剂正己烷与小桐子油质量比为1∶4的条件下,反应4 h产物中小桐子油甲酯含量达到97.6%,反应10次甲酯含量维持在90%左右.制备得到的生物柴油质量达到国家柴油机燃料调合用生物柴油(BD100)标准.  相似文献   

7.
于400-570℃之间,对甲壳素进行热裂解作用,用气相色谱质谱仪鉴别裂解产物.随裂解温度上升,裂解产物急剧增加.在570℃时,出现57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55种裂解产物,主要裂解产物为醛、酮、酸和酯类、杂环化合物和糖类化合物等.甲基-N-(乙酰基)-D-葡糖胺等是甲壳素的特歹正性裂解产物.甲壳素裂解过程中,发生链剪切作用,聚合物链断裂.经过分子重排,环化,次级反应等形成了各种裂解产物.  相似文献   

8.
以聚苯乙烯磺酸型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用大豆油为原料,采用乙酸-过氧化氢一步法合成环氧大豆油增塑剂。观察了反应温度、离子交换树脂和过氧化氢用量,以及添加少量矿物酸作为质子补充源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少量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和低浓度过氧化氢水溶液,在适当的条件下,经环氧化反应可以得到环氧值高于6.3的产物。并且添加少量H_3PO_4,反应温度不高于65℃时,也可以得出良好的反应结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考察五氧化二磷的加料方式、反应物用量比、反应温度和时间、单双酯含量等因素对合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磷酸酯钠盐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在强力搅拌下,五氧化二磷分批加料,n(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n(五氧化二磷)=2.5∶1.0,于60℃下酯化反应3 h,酯化产物于70℃下水解2 h,水量为酯化产物质量的4%.测定了产物的表面活性和应用性能:临界胶束浓度为7.94×10-5,表面张力为32×10-3 N/m,渗透力为25 s,乳化力为440 s,去污力为93.8%,毛效为10.3 cm,白度为85.9%.结果表明,该物渗透性、去污性较好,对织物煮练效果好,可作为织物前处理用理想的精炼助剂.  相似文献   

10.
以丙烯酰胺和二丙酮醇为原料,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合成了N-(1,1-二甲基-3-氧代丁基)-2-丙烯酰胺。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熔点测定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n(丙烯酰胺):n(二丙酮醇):n(浓硫酸)=2:4:1,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6h。得到产物的产率为20.0%,熔点为51~53℃。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固体碱催化剂MgO/ZrO2,并以此催化大豆油与甲醇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考察MgO含量和催化剂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以及优化酯交换反应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MgO质量分数为15%、焙烧温度700℃、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60℃,醇油物质的量比12∶1和催化剂用量为大豆油质量的3%的条件下,生物柴油的产率可以达到82%以上。该催化剂对酯交换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降凝剂对高蜡原油流变性的影响,主要探讨降凝剂的筛选、不加剂和加剂高蜡原油的全粘温曲线的测定、重复加热和高速剪切对降凝剂的改性效果。由实验得到主要结论:降凝剂使原油的凝点和反常点降低,原油的牛顿流体温度范围变宽,并使非牛顿流体温度下的粘度减小,但牛顿流体温度范围内的粘度基本没有变化;在重复加热的温度高于原油的反常点10 ℃左右时,重复加热对降凝剂的改性效果没有显著影响,但重复加热温度低于原油的反常点,重复加热显著恶化降凝剂的改性效果;在原油的反常点以上,高速剪切对降凝剂的改性效果无影响。在原油析蜡高峰区高速剪切,将大大恶化降凝剂的改性效果。在低于析蜡高峰区的温度高速剪切,会使降凝剂的改性效果的恶化程度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3.
利用细乳液聚合法制备大豆蛋白丙烯酸酯胶黏剂,并压制胶合板、检测胶合强度.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制胶工艺条件:m(大豆蛋白)∶m(丙烯酸酯)∶m(乳化剂)为1∶6∶0.04,温度80℃.制备的胶黏剂胶合性能最好,压制的胶合板达到GB/T 9846—2004Ⅱ类胶合板要求.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石南藤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以得油率为指标,以液料比、蒸馏时间、浸泡温度、浸泡时间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15:1,蒸馏时间1.5h,浸泡温度30℃,浸泡时间1h^[1],得油率为0.324%。  相似文献   

15.
对分子蒸馏富集微生物油脂中花生四烯酸进行了研究.实验过程中微生物油脂预先进行皂化和甲酯化反应,制得混脂肪酸甲酯,作为分子蒸馏原料,考察了多种分离工艺参数对花生四烯酸纯度和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操作压力1.0 Pa,蒸馏温度80℃,刮膜器转速150 r/min,冷凝温度10℃,进料速度1.5 mL/min条件下,产品的纯度和产率分别达到67.48%和85.86%.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盆地塔东英南2气藏气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南2凝析气藏天然气属富氮湿气,烃类气体体积分数一般为78.86%~87.67%;甲烷68.92%~76.67%,重烃气体为9.17%~14.01%,非烃气体氮气为13.89%~21.07%,甲烷和乙烷的碳同位素分别为-38.6‰~-36.2‰和-30.9‰~-34.7‰.根据天然气组分、天然气碳同位素的特征,认为英南2凝析气藏的天然气来源于高过成熟的下古生界海相寒武系—下奥陶统腐泥型干酪根形成的原油裂解气,同时应用ln(C2/C3)-ln(C1/C2)及δ13C2-δ13C3与ln(C2/C3)判识模式也印证了英南2气藏气源为原油裂解气,气藏凝析油中存在高含量的金刚烷,指示原油经历了裂解,裂解程度为80%~90%.  相似文献   

17.
罗学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4):3436-3438
实验室通过配方优选,合成了一种复合表面活性剂,记作CRY—1。该复合表面活性剂主要由35%的复合表面活性剂主剂、20%—25%多元醇作为辅剂和25%石油磺酸盐KPT-10,15%—20%添加剂组成。实验室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分别测试了25℃下的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30℃下水/煤油下的界面张力、抗盐耐温性能和耐酸碱性能。实验发现,该复合表面活性能形成较低的界面张力,抗温抗盐性能优异,耐酸碱性能强,是一种良好的三次采油化学剂。  相似文献   

18.
以乙烯裂解副产C9馏分为原料,采用热聚合反应C9制备石油树脂.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对石油树脂收率、色度的影响.树脂的收率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和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反应温度超过240℃,反应时间超过8h后,石油树脂的收率趋于稳定;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树脂的软化点逐渐降低,树脂的色度逐渐增大.综合分析得适宜的C9石油树脂制备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8h,反应温度230℃,反应压力0.6MPa.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一种用于处理富含丁烯醛废液体系的新工艺,并应用Aspen Plus软件对该工艺的理论塔板数、回流比、采出率、进料位置等工艺参数进行灵敏度优化与正交试验分析。最终优化后的模拟结果为:脱轻塔的塔板数N1=31,塔釜采出率B1/F1=0.867 5,塔顶油层回流比R1=23.50,进料位置NF,1=10,进料温度TF,1=60 ℃;脱重塔的塔板数N2=40,回流比R2=4.0,塔顶采出率D2/F2=0.942,进料位置NF,2=15。经济效益分析的结果表明本工艺具有良好的经济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0.
对用于全细胞生物催化剂的米根霉菌株产酶条件的优化及脂肪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50 mL三角瓶液体培养中,米根霉适宜的产酶条件为:氮源为2%胰蛋白胨与0.1%NaNO3复合,碳源为0.3%的大豆油,培养基初始pH=5.5,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约58 h。酶学性质研究表明,所产脂肪酶的最适pH=7.5,最适温度为35℃,该酶在pH为7~9、温度低于40℃的范围内表现稳定,Mg2+对酶活力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