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菁菁 《科技信息》2009,(5):130-130,144
商业秘密和专利同属知识产权的范畴,而由于其差异,法律对其提供的保护方式与力度也有所区别。本文在对商业秘密保护与专利保护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如何让在二者间进行选择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 1.专有性。也称垄断性或独占性,根据专利法规定(?)一项发明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各项条件,可由专利机关按专利法程序授予发明人或其合法继承人以一定期限的专利权.专利权具有排他性,即专利权人对发明的制造、使用和销售享有独占权,非经本人同意,任何人都不能制造(?)  相似文献   

3.
近年美国知识产权界关于商业秘密蟑螂的担忧还未引起国内学界的关注。美国学者提出,在商业秘密保护水平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商业秘密领域可能会出现类似专利蟑螂的行为体危害社会。在探究可能引发商业秘密蟑螂的原因后,经理性分析得出"提高商业秘密保护水平不具有引发商业秘密蟑螂的现实可能性"的结论,并提出我国在商业秘密保护水平不断提高的国际环境下,应适当降低商业秘密保护门槛、加强商业秘密保护。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专利制度愈体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专利权的专有性给专利权人以绝对的保护。专利法第11条规定: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销售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销售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相似文献   

5.
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产权法制度的建立使一部分符合法律要求、履行法定程序的科技成果获得专利、商业秘密、著作权、商标权、集成电路布图权、植物新品种权等知识产权,受到法律的保护。获得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享有一段时间内的独占权.这一排它性的专有权利有效保护了权利人的合法利益,极大地提高了科技成果的商业价值,有效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因此,技术成果知识产权的获得、保护、许可、  相似文献   

6.
宋贻珍 《韶关学院学报》2003,24(10):100-104
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是现阶段法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但网上商业秘密的保护却鲜有涉及。探讨网络环境下商业秘密呈现的新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探索性的对数字化商业秘密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7.
徐志  陈瑛 《广东科技》2001,(12):15-17
专利保护和商业秘密保护同属知识产权保护的大范畴,在现代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中均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二者在维护企业利益和促进企业发展等方面愈来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企业决策者们却又常常要面对这样的困惑:对同样的一项产品或技术,到底是申请专利好,还是将其作为一种商业秘密来严格控制更为有利,有没有什么决策依据?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不妨将专利与商业秘密及其各自的特点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8.
A.取得垄断权。专利会保障权利人的创新意念,而版权则纯粹保护创新意念的表达形式,因此,专利的权利人可以直接防止商业对手相应的竞争,取得更高的利润回报。B.赚取特许费。即取得专利许可费、转让费。如果有一项发明,即使市场没有即时需要,亦可考虑申请专利,因为他人可能察觉到该发明的用途,并愿意支付专利使用费。C.以专利作为防卫盾。专利是保护既得成果的重要手段。如果发明人未能在第一时间为其发明申请  相似文献   

9.
沈英 《许昌师专学报》2002,21(3):120-12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秘密已直接涉及到权利人的经济利益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商业秘密具有秘密性、价值性、实用性、新颖性、风险性等法律特征。当前,我国侵犯商业秘密的情况比较严重,必须通过对运用民法、经济法、刑法等法律手段对其予以保护。  相似文献   

10.
政府门户网站是行政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主要形式之一。政府信息量大面广,不仅会涉及国家秘密信息,也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或行政机关的工作秘密等敏感信息。在互联网和现代通信的条件下,若将涉及企业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的信息公开,就不可能限定知悉范围,势必给企业和公民的财产和名誉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范文芳 《科技信息》2008,(1):326-326
文章分析了商业秘密的特点和商业秘密权的主要内容,阐述了商业秘密权与专利权、版权的区别,探讨了侵犯商业秘密的形式,并就商业秘密的保护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TRIPS是我国在制定商业秘密保护法律规范时应当遵循的国际公约,而我国现有的规范无论是在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界定,还是在对具体保护措施的规定上都与这一公约要求的标准有明显的差距.我国立法者应科学与完整地界定侵害商业秘密行为的要件以及增强商业秘密保护的具体措施的完备性与有效性,使我国对商业秘密的保护水平达到TRIPS的标准,从而实现对商业秘密合法持有人充分与完全地保护,履行我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国的义务.  相似文献   

13.
《科技促进发展》2010,6(9):90-91
在印度,任何人对任何一项专利申请,可以提出异议,理由是:1、申请人撰写的技术方案没有专利性;2、没有披露或错误地披露了专利申请涉及的遗传资源或传统知识。这个异议制度,可以敦促专利申请人在撰写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充分、正确地披露其发明所涉及的遗传资源或传统  相似文献   

14.
聚苯并咪唑材料(PBI)作为一类较新的聚合物材料,由于其耐辐射、绝缘性、耐高温、阻燃、粘合性及机械强度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纤维制品、膜材料、基体树脂中。该文通过专利检索和数据统计对国内外相关专利进行了分析,经过手动去噪后,相关专利的发明主题主要涉及合成方法、应用、成型加工方法和新单体的合成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何海帆 《广东科技》1996,(12):17-19
一、在选择专利类型上的策略 专利类型的选择,一是要根据专利法的规定,二是要根据发明创造对企业的重要性来确定。 1.发明专利申请的选择 发明专利的特点是:第一,保护所涉及的领域最宽,除了外观设计专利的范围以外,任何符合专利法规定的发明创造都可以申请发明专利,具体说,它包括:产品专利(包括有固定形状的产品和无固定形状的产品)及方法专利(包括制造方法和使用方法两种)。第二,保护期限最长(从申请日起算20年)。第  相似文献   

16.
跨国企业沿用“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的思路,以占领更多的市场,技术标准已经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的重要手段。然而技术标准中往往包含专有技术,受到一项或多项专利权的保护,专利权人合法对其专利权享有独占权,同时技术标准可能被任何人使用,有时甚至作为基本要求,这样就导致了作为私权的专利权与具有公关属性的技术标准之问的冲突,也不可避免的涉及一系列的专利权滥用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葆青 《安徽科技》2006,(10):52-53
本世纪初,英国政府提出实施知识经济战略,意在保持世界上科技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如今,英国以保护和开发知识产权方式推动技术转让工作,开始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进行思考和运作.注重完善知识产权,重在保护中小企业,英国不仅是世界上率先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实行专利保护的国家.1449年,英国亨利六世皇帝授予发明彩色玻璃制造方法的人以专利;1876年,在伦敦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登记商标,即用红三角作为标志的啤酒商标.  相似文献   

18.
杨健 《科技咨询导报》2008,(35):228-229
当今世界,科技在社会生产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知识产权逐步体现出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巨大作用,同时人们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也在逐步加强。当然,知识产权范畴不仅仅包含专利、商标、版权,同时也包含商业秘密等。技术和信息作为商业秘密来保护有它独到的优势。商业秘密权的法律保护不仅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研究开发,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而且也有利于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  相似文献   

19.
我国对专利法律关系的客体,即专利法保护对象统称为发明创造,并且专利法第一章第二条明确规定:“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保护的法律客体不同,发明保护的客体范围较广,既包括产品又包括方法。而实用新型保护的法律客体仅限于产品中涉及形状与结构部分具备创新性的产品.  相似文献   

20.
商业秘密因其隐秘性而与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杖等其他知识产权相比有着更加“无形”的特点,因而司法实践中对该种权利的保护范围和保障力度也有其特殊的界限和尺度。企业建立适合自身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需要多方参考其它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研究商业秘密保护的现行立法现状,再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而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