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究新生儿黄疸治疗中蓝光照射联合早期抚触的应用效果。选取甘肃省甘谷县人民医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诊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3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采用蓝光照射联合早期抚触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黄疸指数变化、光疗期异常情绪反应、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睡眠时间及排便情况。两组患儿经治疗黄疸指数均有所下降,观察组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光疗期间异常反应与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且患儿睡眠时间与排便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蓝光照射与早期抚触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改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和抚触对低体重新生儿胃肠道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低体重新生儿随机分为4组:胃管喂养(A组)、胃管喂养结合非营养性吸吮(B组)、胃管喂养结合抚触(C组)、胃管喂养结合非营养性吸吮和抚触(D组),每组30例。记录每次喂养前抽吸胃内残留奶量、每日排便次数、每Et排便量、胎粪排尽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出生时体重、生后7天与14天体重的变化。结果每日平均胃残留奶量、胎粪排尽时间、黄疸持续时间,D组均小于其它各组(P〈0.05);平均日排便次数、平均日排便量、生后7天与14天体重D组均大于其它各组(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结合抚触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低体重新生儿胃肠道发育。  相似文献   

3.
观察抚触护理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作用效果。选取90例于2019年1月-2020年2月出生于医院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前者基础上给予抚触护理。对比2组新生儿智能发育情况,身体发育情况,睡眠时间、摄入量、哭闹时间,排便情况以及黄疸消退情况。护理干预后,治疗组新生儿认知功能、大动作、精细动作、个人-社交、语言等智能发育情况、身高、体重、头围/睡眠时间、摄入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初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哭闹时间、黄疸开始消退时间、完全消退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抚触护理干预在新生儿中的应用可有利于智能及身体发育,能够有效改善睡眠、增加摄入量,稳定新生儿情绪,促进排便及黄疸消退,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游泳与抚触相结合对足月正常体重新生儿健康及情绪的影响,以及该方法用于新生儿护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200例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为沐浴组而观察组为沐浴后实行游泳加抚触.观察2组新生儿排便时间,胃肠功能、睡眠及哭闹情况.结果:2组新生儿胎便初排及转黄时间、胃肠功能,睡眠及哭闹均有明显差异.结论:新生儿游泳与抚触有机结合,有利于睡眠的改善,有利于良好情绪的形成与发展,对促进新生儿的身心健康及发育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5.
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选取平川区妇幼保健站2015年2月-2016年3月诊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07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情况以及患者的各项护理质量。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与黄疸消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新生儿黄疸患儿护理中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黄疸消退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游泳与抚触相结合对足月正常体重新生儿健康及情绪的影响,以及该方法用于新生儿护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200例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为沐浴组而观察组为沐浴后实行游泳加抚触。观察2组新生儿排便时间,胃肠功能、睡眠及哭闹情况。结果:2组新生儿胎便初排及转黄时间、胃肠功能,睡眠及哭闹均有明显差异。结论:新生儿游泳与抚触有机结合,有利于睡眠的改善,有利于良好情绪的形成与发展,对促进新生儿的身心健康及发育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2015年5月1日~2016年5月31日进入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血清胆红素值(155.09±10.12)μmol/L、体重(3.02±0.23) kg和胎便转黄时间(58.34±2.41)h与实验组血清胆红素值(108.54±10.84)μmol/L、体重(3.55±0.49) kg和胎便转黄时间(29.39±2.09)h,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总满意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同时对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减少护患纠纷有良好意义,具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将100名正常足月新生儿根据黄疸出现时间和血清胆红素水平分为生理性黄疸组和高胆红素组;比较两组母乳喂养情况,排便时间及性质等。结果生理性黄疸组排胎便及排粪便时间明显早于高胆红素组;且哺乳次数也明显高于高胆红素组。结论正确的哺乳方法和频繁有效的吸吮是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护理要点并及发症的预防方法。对本院出生且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进行分析,观察组采取强化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在蓝光治疗前后、并发症发生的例数、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两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住院费用降低、住院天数缩短、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无核黄疸发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前、光疗过程中加强护理措施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可有效提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构成、围产相关危险因素及胆红素脑病与血清胆红素的关系,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2004年1月~2006年6月产科出生资料完整的22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回顾性分析,回归分析其病因构成和围产相关危险因素,比较胆红素脑病组与无胆红素脑病组的血清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白蛋白(B/A)比值.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占同期出生新生儿的11.1%,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病因依次为围产因素(37.9%)、感染因素(30.3%)、溶血因素(16.1%)、母乳性黄疸(7.1%).胆红素脑病组与无胆红素脑病组的血清胆红素及B/A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积极处理孕期疾病、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围产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可以有效地控制并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改善其预后.血清间接胆红素/白蛋白比值可评估胆红素的毒性,用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血红蛋白A(HbA)、F(HbF)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的表达特点,探讨HbA、HbF及G-6-PD的浓度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科住院的2 932例新生儿的性别、G-6-PD活性、Hb、HbA和HbF的质量浓度与高胆红素血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住院新生儿中G-6-PD缺乏患病率为10.0%;G-6-PD缺乏患儿中高胆红素血症患病率男性(5.3%)明显高于女性(2.3%);G-6-PD重度缺乏新生儿血清TBIL浓度(245.0±126.9)μmol/L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的血清TBIL浓度(224.1±114.0)μmol/L(P=0.016 2),而中度缺乏新生儿的血清TBIL浓度(217.5±126.7)μmol/L与G-6-PD重度缺乏新生儿和正常新生儿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98 9,P=0.657 0);高胆红素血症患儿HbA质量浓度明显高于胆红素正常组(P0.000 1),而Hb和HbF浓度则明显低于正常组(P0.000 1,P0.000 1).结论:住院新生儿G-6-PD缺乏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其中男性新生儿G-6-PD缺乏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新生儿,并且男性更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Hb及其组分HbF质量浓度明显减低.G-6-PD重度缺乏不一定会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但G-6-PD重度缺乏患儿体内会发生轻微的红细胞破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对6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比较治疗前后患儿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血常规,血生化、血糖的变化。结果患儿治疗后胆红素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实用、易行、安全、并发症少,是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小儿发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发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儿24 h体温下降率和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24 h体温下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发热中实施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患儿体温,提高家长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观察新生儿黄疸在蓝光治疗过程中舒适度的护理及效果。把124例需要蓝光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62例为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特意给予舒适护理,62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儿分别在蓝光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进行护理和观察。治疗组患儿情绪稳定,睡眠好,哭闹少,家属满意度高,有效率为98%,对照组患儿有效率为89%。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在新生儿黄疸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一些舒适护理的措施,患儿舒适度提高,家属满意率高,患儿治疗时间缩短,是值得推广和使用的一组护理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兆萍 《甘肃科技》2022,38(2):120-122
研究风险管理方法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护理中的运用及安全性.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到甘肃省白银市中心医院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患者共98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模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运用基础的干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取风险管理模式.对两组患儿风险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退黄时长等数据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种有效、安全、简便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方法。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苯巴比妥、双歧杆菌、蒙脱石散三药口服,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胆红素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为(58.91±22.40)μmol/L,对照组为(38.61±21.6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有腹泻、发热、皮疹等较多不良反应,治疗组除个别嗜睡、便秘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苯巴比妥、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蒙脱石散三药联合应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切,经济方便。  相似文献   

17.
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小儿穿孔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选取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进行穿孔性阑尾炎手术的患儿1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个体化护理。观察两组患儿腹胀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患儿腹胀改善情况比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患儿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个体化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小儿穿孔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可在临床护理中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新生儿黄疸对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意义。方法采取回顾性随机抽样方法,对是否实行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两组患儿进行胆红素峰值、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黄疸消退时间进行对照,探讨其意义。结果干预组、对照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分别为6.25%和32.5%,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早产儿黄疸进行早期综合干预,可积极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脱亚莉 《甘肃科技》2013,29(15):147-148
观察早期干预联合抚触按摩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智能发育的影响。将庆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5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干预组25例。对照组采用三项对症三项支持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干预,在抚触治疗同时给予全身按摩,尤其进行足部按摩。治疗前后做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及随访。NBNA评分显示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结果显示:干预组发育商(DQ)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智能发育明显优于对照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早期干预联合抚触按摩治疗后智能发育明显提高,脑瘫等致残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中的应用价值。将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8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按随机掷硬币法分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接受药物、声频治疗,给予常规入院宣教,密切观察病情,提供用药及饮食指导等),观察组43例患者在常规处置基础上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接受环境干预、系统健康宣教、针对性心理护理、指导训练及活动、耳部护理)。于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心理状态,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价睡眠质量。干预前两组SCL-90焦虑、抑郁和恐怖因子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上述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该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施系统护理干预能消除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障碍,缓解不良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